正在阅读:

远景CEO张雷:抓住碳中和机遇,加快构建零碳新工业体系︱两会聚焦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远景CEO张雷:抓住碳中和机遇,加快构建零碳新工业体系︱两会聚焦

张雷认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最终需要改变能源结构,而不是控制能源消费总量。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记者 | 席菁华

界面新闻从远景科技集团(下称远景)获悉,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远景CEO张雷围绕加快建设零碳新工业体系提出了建议。

张雷认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最终需要改变能源结构,而不是控制能源消费总量。

他提及,在实现更高效利用能源的同时,中国的能源和电力消费总量还会持续增长,在发展中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需要调整能源结构,让零碳排放的绿色能源占据主导地位。

为了控制碳排放且保持经济的合理增速,需要让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同时与碳排放脱钩,让能源消费合理增长。

张雷认为,中国的发展还没有与能源消费脱钩,碳排放与能源消费密切相关,控制碳排放总量有助于推进工业全面绿色升级,但单纯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会对发展形成一定制约。

“单纯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会让中国绿色能源丰富的广大地区,错失产业发展的宝贵机会。”张雷表示,“碳中和”并不等同于控制能源消费,而是通过能源革命释放出更大的生产力。

张雷指出,中国需要加快增加绿色电力消费,而不是被动控制能源消费。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是中国产业进一步升级的机遇。

张雷对界面新闻表示,在“30·60”目标确立的背景之下,发展风、光已经成为自上而下的高度共识,此前制约中国风光发展的因素将被逐一解决,“新能源的未来发展,做的是数学题,而不再是辩论题。”

他表示,三北地区的风电成本和青海等地的光伏成本已在0.2元/度以下,2023年风电的度电成本将实现0.1元/度,已十分具有电价竞争优势。

“现有的能耗考核方法不区分绿电和火电,可再生资源丰富的地区往往把发出的绿电输送出去;而发挥绿电优势,风光资源优势地区,就会有动力实现绿色发展。”张雷称。

他建议,“十四五”期间,国家层面要从考核能耗向考核碳排放过渡,鼓励各地方更多利用可再生能源满足新增能源需求,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率先试点,加快建立绿色智慧的能源体系。

张雷还在议案中指出,需抓住碳中和历史机遇,加快构建零碳新工业体系。

他表示,零碳新工业体系的基础是可再生能源系统,未来能源生产将彻底转向零碳的可再生能源,使用能源的交通、建筑、钢铁、化工等产业体系,也将在技术路线和生产装备上发生重大的变革。

张雷认为,如果中国充分发展可再生能源,并加快打造基于零碳能源的新工业体系,中国将从“人口红利”转向“绿能红利”。

他指出,中国北部和西部是风光等绿色能源资源富裕地区,加快发展绿色能源,构建新工业体系,有助于解决中国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经济发展差距的问题。

“中国北方新能源相比火电已实现平价甚至低价,新能源大基地生产低成本绿色电力,不仅消除本地区的‘碳约束’,更将吸引高耗能产业集聚,将绿色资源优势转变为高端装备优势、新工业形态优势。”张雷表示。

张雷建议,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让风力发电机、光伏面板、动力电池成为零碳工业革命的“蒸汽机”。政府和业界尽快布局关键技术研发,推进扶持新装备、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在能源、交通、工业、建筑等领域的应用。

此外,应加快向绿色资源优势地区布局零碳产业集群,空间布局上尤其要高度重视内蒙、东北和沿海等可再生能源丰富的区域。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远景CEO张雷:抓住碳中和机遇,加快构建零碳新工业体系︱两会聚焦

张雷认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最终需要改变能源结构,而不是控制能源消费总量。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记者 | 席菁华

界面新闻从远景科技集团(下称远景)获悉,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远景CEO张雷围绕加快建设零碳新工业体系提出了建议。

张雷认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最终需要改变能源结构,而不是控制能源消费总量。

他提及,在实现更高效利用能源的同时,中国的能源和电力消费总量还会持续增长,在发展中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需要调整能源结构,让零碳排放的绿色能源占据主导地位。

为了控制碳排放且保持经济的合理增速,需要让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同时与碳排放脱钩,让能源消费合理增长。

张雷认为,中国的发展还没有与能源消费脱钩,碳排放与能源消费密切相关,控制碳排放总量有助于推进工业全面绿色升级,但单纯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会对发展形成一定制约。

“单纯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会让中国绿色能源丰富的广大地区,错失产业发展的宝贵机会。”张雷表示,“碳中和”并不等同于控制能源消费,而是通过能源革命释放出更大的生产力。

张雷指出,中国需要加快增加绿色电力消费,而不是被动控制能源消费。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是中国产业进一步升级的机遇。

张雷对界面新闻表示,在“30·60”目标确立的背景之下,发展风、光已经成为自上而下的高度共识,此前制约中国风光发展的因素将被逐一解决,“新能源的未来发展,做的是数学题,而不再是辩论题。”

他表示,三北地区的风电成本和青海等地的光伏成本已在0.2元/度以下,2023年风电的度电成本将实现0.1元/度,已十分具有电价竞争优势。

“现有的能耗考核方法不区分绿电和火电,可再生资源丰富的地区往往把发出的绿电输送出去;而发挥绿电优势,风光资源优势地区,就会有动力实现绿色发展。”张雷称。

他建议,“十四五”期间,国家层面要从考核能耗向考核碳排放过渡,鼓励各地方更多利用可再生能源满足新增能源需求,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率先试点,加快建立绿色智慧的能源体系。

张雷还在议案中指出,需抓住碳中和历史机遇,加快构建零碳新工业体系。

他表示,零碳新工业体系的基础是可再生能源系统,未来能源生产将彻底转向零碳的可再生能源,使用能源的交通、建筑、钢铁、化工等产业体系,也将在技术路线和生产装备上发生重大的变革。

张雷认为,如果中国充分发展可再生能源,并加快打造基于零碳能源的新工业体系,中国将从“人口红利”转向“绿能红利”。

他指出,中国北部和西部是风光等绿色能源资源富裕地区,加快发展绿色能源,构建新工业体系,有助于解决中国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经济发展差距的问题。

“中国北方新能源相比火电已实现平价甚至低价,新能源大基地生产低成本绿色电力,不仅消除本地区的‘碳约束’,更将吸引高耗能产业集聚,将绿色资源优势转变为高端装备优势、新工业形态优势。”张雷表示。

张雷建议,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让风力发电机、光伏面板、动力电池成为零碳工业革命的“蒸汽机”。政府和业界尽快布局关键技术研发,推进扶持新装备、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在能源、交通、工业、建筑等领域的应用。

此外,应加快向绿色资源优势地区布局零碳产业集群,空间布局上尤其要高度重视内蒙、东北和沿海等可再生能源丰富的区域。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