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牙齿也疯狂,口腔医疗的生意好不好做?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牙齿也疯狂,口腔医疗的生意好不好做?

口腔医疗的暴利属性在人们心中已经留下了根深蒂固的印象。

文|老坛财经

“种2颗牙齿需要3万元。”

听到这番报价之后,网友小高一下怔住了,“万万没想到种个牙居然会这么贵。”最终小高还是在辗转几家医院之后,以2万元的价格换来了父亲的4颗牙。

口腔医疗的暴利属性在人们心中已经留下了根深蒂固的印象。

口腔医疗主要延伸出“治疗”和“预防”两个分支,其中“治疗”一支多针对牙齿疾病,如牙周病等治疗项目被纳入医保支付,而“预防”一支则涵盖了牙齿正畸、种植、美学修复等项目,也是所谓“暴利”的主要来源。

据中国口腔医疗集团招股书显示,2020年前9月,公司口腔综合治疗科、牙齿正畸科、口腔修复科、种植牙科这四个牙科单次就诊的平均开支分别为445.2元、6157.7元、2976.3元、5028.5元。

对此,一位牙医对媒体表示,种植牙、正畸等医疗项目的高收费很大一部分是由较高的材料成本导致。

“以种植牙为例,全口种植的费用,有时可以达到五六十万元,其中的耗材成本可能就要达到20万元左右。”同时,为追求更好的治疗效果,医生大多会选择进口材料使用,耗材成本便被再次加码。

值得注意的是,口腔医疗对医生的要求也更高,更考验医生的个人技术。加之口腔医疗的治疗周期都较长,后续维护对于人员服务和设备器材均会有一定程度的消耗。

有“设备、材料”和“人力”的两道重压,口腔医疗便不愁没理由收钱了。

但有趣的是,同样都是治病救人,心脑血管类疾病对医生医术设备器材同样要求很高,甚至更关乎人的生死,为何没有目光聚焦“心脑血管暴利”之上,而是盯着这点“口中生意”?

根本上还是,口腔医疗行业早已脱离了纯粹的“医疗”轨道。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更上一层楼。更多的人开始重视口腔健康——根据历年中国卫生与健康统计年鉴,2010~2018年,中国口腔医院门诊就诊数量从1800万人次增至4012万人次。

这也极大激活了我国口腔医疗行业的市场活力——从2008年底的200亿元增至2017年的880亿元,十年复合增速18%,2019年更是达到1035亿元。

这块越做越大的蛋糕也引得各路资本垂涎欲滴。

目前,已涌现出不少口腔医疗的连锁品牌,拜博口腔、通策医疗、华美牙科等。近日,位于温州的中国口腔医疗集团再次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

此外,政策方面对口腔行业的扶持也是有目共睹。

自2016年以来,国家政策对口腔行业的扶植力度明显加大。其中,核心政策《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2025年)》指出,到2020年,儿童、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口腔保健水平稳步提高,到2025年,健康社会支持性环境基本形成。

如此看来,市场广阔、政策利好、资本看好,口腔行业未来一定会是一条潜力巨大的赛道。

然而,快速发展在带来巨大利润空间的同时,也伴随着被资本捧红了眼的隐患。目前我国口腔医疗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容忽视。

未来随着我国本土上游企业的发展越来越成熟,国内的器材、原料供应逐渐充足后,口腔医疗行业的成本压力或许会有所缓解,但医疗服务方面的仍给从业人员保留了较大的自主空间。

在行业快速增长的时期,如何尽快确立行业规范,统一行业标准,或许会成为口腔医疗行业未来最为棘手的问题。

打开许多社交媒体,便会看到各大口腔医疗机构的广告铺天盖地。部分机构在引导消费者录入相关信息后,便会对消费者进行“一对一”的咨询,以诱导消费。

同时,无数像小高一样的网友对超高收费也是叫苦不迭。加上医师水准参差不齐,如何选择靠谱的医师来确保自己的钱花的值当,也成为消费者需要考虑的一大因素。

说到底,尽管口腔医疗拥有巨大的资本潜力,但其中毕竟还带着“医疗”二字,事关民生之大计。各大玩家在跑马圈地的同时,还是应当有所忌惮。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牙齿也疯狂,口腔医疗的生意好不好做?

口腔医疗的暴利属性在人们心中已经留下了根深蒂固的印象。

文|老坛财经

“种2颗牙齿需要3万元。”

听到这番报价之后,网友小高一下怔住了,“万万没想到种个牙居然会这么贵。”最终小高还是在辗转几家医院之后,以2万元的价格换来了父亲的4颗牙。

口腔医疗的暴利属性在人们心中已经留下了根深蒂固的印象。

口腔医疗主要延伸出“治疗”和“预防”两个分支,其中“治疗”一支多针对牙齿疾病,如牙周病等治疗项目被纳入医保支付,而“预防”一支则涵盖了牙齿正畸、种植、美学修复等项目,也是所谓“暴利”的主要来源。

据中国口腔医疗集团招股书显示,2020年前9月,公司口腔综合治疗科、牙齿正畸科、口腔修复科、种植牙科这四个牙科单次就诊的平均开支分别为445.2元、6157.7元、2976.3元、5028.5元。

对此,一位牙医对媒体表示,种植牙、正畸等医疗项目的高收费很大一部分是由较高的材料成本导致。

“以种植牙为例,全口种植的费用,有时可以达到五六十万元,其中的耗材成本可能就要达到20万元左右。”同时,为追求更好的治疗效果,医生大多会选择进口材料使用,耗材成本便被再次加码。

值得注意的是,口腔医疗对医生的要求也更高,更考验医生的个人技术。加之口腔医疗的治疗周期都较长,后续维护对于人员服务和设备器材均会有一定程度的消耗。

有“设备、材料”和“人力”的两道重压,口腔医疗便不愁没理由收钱了。

但有趣的是,同样都是治病救人,心脑血管类疾病对医生医术设备器材同样要求很高,甚至更关乎人的生死,为何没有目光聚焦“心脑血管暴利”之上,而是盯着这点“口中生意”?

根本上还是,口腔医疗行业早已脱离了纯粹的“医疗”轨道。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更上一层楼。更多的人开始重视口腔健康——根据历年中国卫生与健康统计年鉴,2010~2018年,中国口腔医院门诊就诊数量从1800万人次增至4012万人次。

这也极大激活了我国口腔医疗行业的市场活力——从2008年底的200亿元增至2017年的880亿元,十年复合增速18%,2019年更是达到1035亿元。

这块越做越大的蛋糕也引得各路资本垂涎欲滴。

目前,已涌现出不少口腔医疗的连锁品牌,拜博口腔、通策医疗、华美牙科等。近日,位于温州的中国口腔医疗集团再次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

此外,政策方面对口腔行业的扶持也是有目共睹。

自2016年以来,国家政策对口腔行业的扶植力度明显加大。其中,核心政策《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2025年)》指出,到2020年,儿童、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口腔保健水平稳步提高,到2025年,健康社会支持性环境基本形成。

如此看来,市场广阔、政策利好、资本看好,口腔行业未来一定会是一条潜力巨大的赛道。

然而,快速发展在带来巨大利润空间的同时,也伴随着被资本捧红了眼的隐患。目前我国口腔医疗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容忽视。

未来随着我国本土上游企业的发展越来越成熟,国内的器材、原料供应逐渐充足后,口腔医疗行业的成本压力或许会有所缓解,但医疗服务方面的仍给从业人员保留了较大的自主空间。

在行业快速增长的时期,如何尽快确立行业规范,统一行业标准,或许会成为口腔医疗行业未来最为棘手的问题。

打开许多社交媒体,便会看到各大口腔医疗机构的广告铺天盖地。部分机构在引导消费者录入相关信息后,便会对消费者进行“一对一”的咨询,以诱导消费。

同时,无数像小高一样的网友对超高收费也是叫苦不迭。加上医师水准参差不齐,如何选择靠谱的医师来确保自己的钱花的值当,也成为消费者需要考虑的一大因素。

说到底,尽管口腔医疗拥有巨大的资本潜力,但其中毕竟还带着“医疗”二字,事关民生之大计。各大玩家在跑马圈地的同时,还是应当有所忌惮。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