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强省会”战略观察|优势产业托起“工业强市”,强省会战略重塑长清区定位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强省会”战略观察|优势产业托起“工业强市”,强省会战略重塑长清区定位

建设强省会,就要建设强的区县:不仅要东强,更要西强。

文|赵婉莹

建设强省会,就要建设强的区县:不仅要东强,更要西强。

现如今,依据2020年济南各县市GDP数据来看,济南市东西发展确实存在一定的客观差距,如何做强省会的西兴先锋,成了长清区的第一问题。

“争当济南市‘西兴’战略排头兵、济泰一体化桥头堡、黄河旅游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军。”长清区委书记赵居安提出,长清区将深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全面融入现代化强省会建设。

以“西兴排头兵”为目标,长清区已然擘画出高质量发展的新蓝图,在山东省践行强省会战略的当下,长清区更需成为“强省会”的西兴先锋。

乘势而上,什么是西兴先锋的长清底气?

2020年对整个世界都是极不平凡的一年,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交汇在“十三五”胜利收官之年。

回顾长清的2020,现代化山水魅力中心城区建设破题起势,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图片来源:长清区委宣传部

在这一年里,疫情防控常态化和复工复产的持续推进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在防疫大局下,长清区374家“四上”企业在全市率先复工。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可比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9%,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5%,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在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的形式下,经济的发展除了更加依赖企业复工复产,还要靠好的项目和好的环境。

2020年长清区111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93亿元,其中13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112.8亿元,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10家,8家企业获评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其中国舜申报国家级单项冠军,奥图自动化荣获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新动能正在成为引领长清发展的主引擎。

也是在2020年,历时三年的黄河滩区迁建工作圆满收官,长清区在这场生态的硬仗立打出来个好成绩,中央环保督察矿山治理修复项目、大棚房整治督导巡查、违建别墅清理任务全面完成,空气和水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全市前列。

长清人可以骄傲地宣告:长清,山常青,水常清。

如今,站在“十四五”伟大开局的关键时期,长清区更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如何保持发展速度,提升发展质量,做“西兴”先锋?

长清给出了自己的回答:坚持突出长清特色的发展模式,坚持新发展理念,发挥生态优势、产业优势和科教优势,走出有长清特色的发展之路,争当济南市“西兴”战略排头兵、济泰一体化桥头堡、黄河旅游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军。

重塑生态优势,探索绿水青山背后的城市生长力

北临济水,南望泰山。位于济南西部的长清区具有独特的山水区位优势。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长清区的发展定位一直是是济南市文化旅游中心、医养康养中心,这意味着良好的生态是长清区建设的基础,也是建设现代化山水魅力中心城区的重点工作。

图片来源:长清区委宣传部

重塑长清区的生态优势,在“十四五”期间,长清更提出了“生态品质要实现新跨越”的新目标。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要得到持续优化,生态保护要划定红线并严格落实,区内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要进一步取得重大进展,生态环境质量要持续改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要进一步拓宽,要突出秀美河湖、防护堤建设等重点工作。做好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规范矿产资源处置。以五峰山片区为重点的医养康养基地,以灵岩片区为重点的大泰山文化旅游区等新规划,正在为长清区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的城市生长力。

突出产业优势,“工业强市”中打造长清样板

在长清区“狠抓有效落实、加快科学发展”动员大会上,区委书记赵居安提出,长清要“跳起来摘桃子”,2021年目标生产总值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进出口总额增长17%,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农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5%。

项目建设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有效手段,经济发展首先要加快建设重点项目。

据介绍,2021年长清区安排重点项目133个,年度计划投资303.1亿元,要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创新工作方式,狠抓项目实施,切实把项目建设紧紧抓在手上,聚焦项目节点、明确项目责任,让项目做工业发展的先锋。

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加快城市化、适应国际化的主要驱动力,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在济南市“工业强市”的战略背景下,突出长清区的工业优势,发展强工业既要稳,又要新。

要抓好工业稳增长,就要加大工业运行监测协调力度,加大技改投入,做好企业服务。企业技术改造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要把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引进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实现扩规模、促转型、增效益。还要服务好企业,进一步优化企业服务机制,切实为企业降压减负,排忧解难。

企业不仅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背后更是复杂产业布局。

长清区在认清自身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确立了“建筑建工、压力容器、医养康养、医疗器械、食品加工、文化旅游”六大产业链条,下一步,应该以完善产业链为重点,集聚资源、巩固优势,着力打造特色突出、优势明显、多强并举的现代产业体系。

图片来源:长清区委宣传部

强化科教优势,“科创济南”重塑长清定位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要义,创新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根本动力。在济南重塑城市高质量发展科创力的当下,强化长清的“科教优势”,成为长清区打造“强省会”西兴先锋的重要动能。

位于长清区的济南大学城是校城融合、校校融合、校企融合、产业融合的重要载体,连接了上游研发和下游生产,并为产业链提供强大的人才储备,为长清区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十四五”期间,长清计划打造大学城片区创新创业中心和以经济开发区为载体的智能制造中心。

首先,实体载体要有完善的平台做支撑。西部创新园、美客小镇、梦翔小镇等现有平台要提效益、上水平,同时加快园博园融合发展示范园、鲁澳中医药产业研究院等新载体成规模、出效益。

其次,在产业上要发展智能制造、成果转化、文化旅游、现代服务、中药医药等,实现发展质量新跨越,新旧动能转换大突破。“四新”经济占要比大幅增加,初步建立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建链强链补链,逐渐形成“链式效应”、规模效应、集聚效应。

加快建成现代化山水魅力中心城区,做“西兴”先锋,在强省会战略的时代背景下,长清区正在承担起新的时代使命。

而以大融合、大引进、大建设、大合作为路径,不断突出长清特色,不断强化长清优势,在高质量发展的未来五年中,长清区或将为济南打造“强省会”贡献强劲的西部新动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强省会”战略观察|优势产业托起“工业强市”,强省会战略重塑长清区定位

建设强省会,就要建设强的区县:不仅要东强,更要西强。

文|赵婉莹

建设强省会,就要建设强的区县:不仅要东强,更要西强。

现如今,依据2020年济南各县市GDP数据来看,济南市东西发展确实存在一定的客观差距,如何做强省会的西兴先锋,成了长清区的第一问题。

“争当济南市‘西兴’战略排头兵、济泰一体化桥头堡、黄河旅游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军。”长清区委书记赵居安提出,长清区将深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全面融入现代化强省会建设。

以“西兴排头兵”为目标,长清区已然擘画出高质量发展的新蓝图,在山东省践行强省会战略的当下,长清区更需成为“强省会”的西兴先锋。

乘势而上,什么是西兴先锋的长清底气?

2020年对整个世界都是极不平凡的一年,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交汇在“十三五”胜利收官之年。

回顾长清的2020,现代化山水魅力中心城区建设破题起势,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图片来源:长清区委宣传部

在这一年里,疫情防控常态化和复工复产的持续推进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在防疫大局下,长清区374家“四上”企业在全市率先复工。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可比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9%,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5%,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在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的形式下,经济的发展除了更加依赖企业复工复产,还要靠好的项目和好的环境。

2020年长清区111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93亿元,其中13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112.8亿元,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10家,8家企业获评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其中国舜申报国家级单项冠军,奥图自动化荣获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新动能正在成为引领长清发展的主引擎。

也是在2020年,历时三年的黄河滩区迁建工作圆满收官,长清区在这场生态的硬仗立打出来个好成绩,中央环保督察矿山治理修复项目、大棚房整治督导巡查、违建别墅清理任务全面完成,空气和水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全市前列。

长清人可以骄傲地宣告:长清,山常青,水常清。

如今,站在“十四五”伟大开局的关键时期,长清区更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如何保持发展速度,提升发展质量,做“西兴”先锋?

长清给出了自己的回答:坚持突出长清特色的发展模式,坚持新发展理念,发挥生态优势、产业优势和科教优势,走出有长清特色的发展之路,争当济南市“西兴”战略排头兵、济泰一体化桥头堡、黄河旅游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军。

重塑生态优势,探索绿水青山背后的城市生长力

北临济水,南望泰山。位于济南西部的长清区具有独特的山水区位优势。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长清区的发展定位一直是是济南市文化旅游中心、医养康养中心,这意味着良好的生态是长清区建设的基础,也是建设现代化山水魅力中心城区的重点工作。

图片来源:长清区委宣传部

重塑长清区的生态优势,在“十四五”期间,长清更提出了“生态品质要实现新跨越”的新目标。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要得到持续优化,生态保护要划定红线并严格落实,区内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要进一步取得重大进展,生态环境质量要持续改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要进一步拓宽,要突出秀美河湖、防护堤建设等重点工作。做好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规范矿产资源处置。以五峰山片区为重点的医养康养基地,以灵岩片区为重点的大泰山文化旅游区等新规划,正在为长清区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的城市生长力。

突出产业优势,“工业强市”中打造长清样板

在长清区“狠抓有效落实、加快科学发展”动员大会上,区委书记赵居安提出,长清要“跳起来摘桃子”,2021年目标生产总值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进出口总额增长17%,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农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5%。

项目建设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有效手段,经济发展首先要加快建设重点项目。

据介绍,2021年长清区安排重点项目133个,年度计划投资303.1亿元,要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创新工作方式,狠抓项目实施,切实把项目建设紧紧抓在手上,聚焦项目节点、明确项目责任,让项目做工业发展的先锋。

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加快城市化、适应国际化的主要驱动力,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在济南市“工业强市”的战略背景下,突出长清区的工业优势,发展强工业既要稳,又要新。

要抓好工业稳增长,就要加大工业运行监测协调力度,加大技改投入,做好企业服务。企业技术改造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要把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引进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实现扩规模、促转型、增效益。还要服务好企业,进一步优化企业服务机制,切实为企业降压减负,排忧解难。

企业不仅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背后更是复杂产业布局。

长清区在认清自身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确立了“建筑建工、压力容器、医养康养、医疗器械、食品加工、文化旅游”六大产业链条,下一步,应该以完善产业链为重点,集聚资源、巩固优势,着力打造特色突出、优势明显、多强并举的现代产业体系。

图片来源:长清区委宣传部

强化科教优势,“科创济南”重塑长清定位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要义,创新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根本动力。在济南重塑城市高质量发展科创力的当下,强化长清的“科教优势”,成为长清区打造“强省会”西兴先锋的重要动能。

位于长清区的济南大学城是校城融合、校校融合、校企融合、产业融合的重要载体,连接了上游研发和下游生产,并为产业链提供强大的人才储备,为长清区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十四五”期间,长清计划打造大学城片区创新创业中心和以经济开发区为载体的智能制造中心。

首先,实体载体要有完善的平台做支撑。西部创新园、美客小镇、梦翔小镇等现有平台要提效益、上水平,同时加快园博园融合发展示范园、鲁澳中医药产业研究院等新载体成规模、出效益。

其次,在产业上要发展智能制造、成果转化、文化旅游、现代服务、中药医药等,实现发展质量新跨越,新旧动能转换大突破。“四新”经济占要比大幅增加,初步建立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建链强链补链,逐渐形成“链式效应”、规模效应、集聚效应。

加快建成现代化山水魅力中心城区,做“西兴”先锋,在强省会战略的时代背景下,长清区正在承担起新的时代使命。

而以大融合、大引进、大建设、大合作为路径,不断突出长清特色,不断强化长清优势,在高质量发展的未来五年中,长清区或将为济南打造“强省会”贡献强劲的西部新动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