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小编习惯性地刷热搜,发现“1800多年前的驾照”这一话题夹在了一众娱乐圈人事儿之间。太扎眼,难道这种不标明市场价值的考古发现也能引发网友的猎奇心?点开一看,原来是湖北一男子被代考糊弄了张假驾照,“初次领证日期”一栏写着200年7月4日。话说这个老司机当得有点儿冤啊,关键题目还给小编涮了一把。当然这也不能怪本人信商太低,毕竟之前看过一个我国逆天文物的微博,对祖先的脑洞已经献上膝盖。既然战国可以出铜齿轮,那么东汉有个驾照也并不是事儿...
所以下面就来看看祖先们曾经引领过的潮流吧,也许你会发现自己崇拜的工业文明产品,都是他们玩剩下的,人家千年之前就有过“中国智造”了。
乾隆时期的白玉蚩尤环,双环概念玩得不输2014年新推的CK手镯,还有气质加成的书法题字。不过一胳膊上挂这么一套,也挺考验姑娘的腕力。
战国时期的水晶杯,天然水晶制成,表面经过抛光处理。这个口宽底窄的杯身设计也是没谁了,确定不是右边的玻璃杯穿越过去的?
王莽时期发明的青铜游标卡尺,比西方早了1700多年;洛阳博物馆收藏的战国青铜齿轮,和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开始研究这一器械理论的时间接近。
发明于东汉时期的骨制牙刷,刷毛虽然没了,但看这刷柄一端均匀分布的小孔,还是能脑补出原型的。话说,祖先钻眼打孔的技术真是一级棒。
三国时期的餐盘,每个区格里还有只神兽图绘,顿时感觉审美又被古人秒杀了...
唐代女式挎包,好像和现在的邮差包没什么区别,真难想象她们身穿汉服背着挎包的样子。
古式松糕与古式雪地靴,以及现代综合体,小编已准备好入一双。
南宋球靴底部钉上了圆头铁钉,和现在的球鞋设计相仿,不过人家是高腰款...
青铜小人,只恨当时没有专利权保护意识啊!!!
起于宋朝,流行于明朝的中式高尔夫——捶丸。这个拿木制小棍捶石球的运动,男女都能玩,球杆的样子比现在的高尔夫花哨多了,kekeke。
最后来个国之大器,秦国统一前就修好的下水管道,除了用的材料不一样,外观和连接方式看起来和90年代的输水管道大同小异。所以这2000多年的时间里,我们是怎么从世界领先做到去崇拜德国友人修的下水道的...
(掌上青岛/青网记者 周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