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天宫一号超期服役2年半正式终止数据服务 将进入大气层烧毁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天宫一号超期服役2年半正式终止数据服务 将进入大气层烧毁

已在轨工作1630天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完成了与3艘神舟飞船交会对接和各项试验任务后,由于已超期服役两年半时间,其功能于近日失效,正式终止了数据服务。

2012年10月30日,上海,“中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航天展”揭幕前,工作人员在“神九”与天宫一号对接机构机械组件的展区内布展。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已在轨工作1630天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完成了与3艘神舟飞船交会对接和各项试验任务后,由于已超期服役两年半时间,其功能于近日失效,正式终止了数据服务。地面跟踪观测显示,天宫一号目前仍在其设计轨道飞行。

天宫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首个载人空间试验平台,全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内部有效使用空间约15立方米,可满足3名航天员在舱内工作和生活需要,设计在轨寿命两年。

2011年9月29日,天宫一号发射入轨,先后与神舟八号、九号和十号飞船圆满完成多次空间交会对接,按计划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应用试验,为我国载人航天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3月20日报道,天宫一号与载人飞船对接的短期飞行,是未来空间站长期载人飞行的过渡阶段,飞行产品的可靠性是最重要的考核依据。通过三次任务的完成,突破和掌握了交会对接这一关键技术,掌握了组合体控制技术,也验证了在轨中长期飞行的生命保障技术。天宫一号在轨三年的飞行期内,也对近地轨道空间环境对载人航天器的影响进行了充分验证。这些都是为天宫二号的研制提供了经验。

天宫一号和神舟九号、神舟十号两次组合运行,六名航天员在飞行程序执行、飞行平台照料方面之外,还按照计划完成了多项航天医学实验任务,其中包括利用失重装置开展了心血管的调节和高级脑功能实验,失重条件下细胞学的研究实验,以及噪声测量、气体质量采样等相关实验。这些实验为未来更深层次的空间探索积累了大量科学实验数据,也为航天员长期飞行探索了重要途径。

此外,天宫一号还通过开展平台冗余设计和设计潜力验证试验、载荷相关功能验证和新模式探索试验,以及测控相关试验,为空间站设计研制和长期可靠运行积累了宝贵的数据和经验;通过天宫一号运营管理实践,不断探索总结、改进完善,形成了科学合理的运营管理模式和高效顺畅的组织运行机制,为空间站运营管理积累了宝贵经验、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3年6月神舟十号飞船返回后,天宫一号即完成主要使命。超期服役期间,本着“充分利用、挖掘潜力”的原则,有关部门精心运营维护、严密实施监控,继续利用天宫一号开展了航天技术试验、对地遥感应用和空间环境探测,验证了低轨长寿命载人航天器设计、制造、管理、控制相关技术,获取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信息和应用成果,为空间站的建设运营和载人航天成果的应用推广积累了重要经验。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表示,目前天宫一号的飞行轨道仍在持续、密切的跟踪监视之中。根据预测,天宫一号的飞行轨道将在今后数月内逐步降低,并最终再入大气层烧毁。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天宫一号超期服役2年半正式终止数据服务 将进入大气层烧毁

已在轨工作1630天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完成了与3艘神舟飞船交会对接和各项试验任务后,由于已超期服役两年半时间,其功能于近日失效,正式终止了数据服务。

2012年10月30日,上海,“中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航天展”揭幕前,工作人员在“神九”与天宫一号对接机构机械组件的展区内布展。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已在轨工作1630天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完成了与3艘神舟飞船交会对接和各项试验任务后,由于已超期服役两年半时间,其功能于近日失效,正式终止了数据服务。地面跟踪观测显示,天宫一号目前仍在其设计轨道飞行。

天宫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首个载人空间试验平台,全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内部有效使用空间约15立方米,可满足3名航天员在舱内工作和生活需要,设计在轨寿命两年。

2011年9月29日,天宫一号发射入轨,先后与神舟八号、九号和十号飞船圆满完成多次空间交会对接,按计划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应用试验,为我国载人航天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3月20日报道,天宫一号与载人飞船对接的短期飞行,是未来空间站长期载人飞行的过渡阶段,飞行产品的可靠性是最重要的考核依据。通过三次任务的完成,突破和掌握了交会对接这一关键技术,掌握了组合体控制技术,也验证了在轨中长期飞行的生命保障技术。天宫一号在轨三年的飞行期内,也对近地轨道空间环境对载人航天器的影响进行了充分验证。这些都是为天宫二号的研制提供了经验。

天宫一号和神舟九号、神舟十号两次组合运行,六名航天员在飞行程序执行、飞行平台照料方面之外,还按照计划完成了多项航天医学实验任务,其中包括利用失重装置开展了心血管的调节和高级脑功能实验,失重条件下细胞学的研究实验,以及噪声测量、气体质量采样等相关实验。这些实验为未来更深层次的空间探索积累了大量科学实验数据,也为航天员长期飞行探索了重要途径。

此外,天宫一号还通过开展平台冗余设计和设计潜力验证试验、载荷相关功能验证和新模式探索试验,以及测控相关试验,为空间站设计研制和长期可靠运行积累了宝贵的数据和经验;通过天宫一号运营管理实践,不断探索总结、改进完善,形成了科学合理的运营管理模式和高效顺畅的组织运行机制,为空间站运营管理积累了宝贵经验、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3年6月神舟十号飞船返回后,天宫一号即完成主要使命。超期服役期间,本着“充分利用、挖掘潜力”的原则,有关部门精心运营维护、严密实施监控,继续利用天宫一号开展了航天技术试验、对地遥感应用和空间环境探测,验证了低轨长寿命载人航天器设计、制造、管理、控制相关技术,获取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信息和应用成果,为空间站的建设运营和载人航天成果的应用推广积累了重要经验。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表示,目前天宫一号的飞行轨道仍在持续、密切的跟踪监视之中。根据预测,天宫一号的飞行轨道将在今后数月内逐步降低,并最终再入大气层烧毁。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