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中资投行正在取代华尔街老牌投行称霸香港市场的地位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中资投行正在取代华尔街老牌投行称霸香港市场的地位

除了裁员、降薪,华尔街老牌投行的名字甚至已开始不出现在香港IPO承销团的名单上。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曾经,中资企业海外扩张、香港上市的过程中,花旗银行、摩根大通、高盛、瑞银、德意志银行等外资投行扮演着主承销商和财务顾问的主要角色,他们穿梭于中资企业与全球投资者之间牵线搭桥,在承销并购业务中赚的盆丰钵满。但如今,这种现象正在改变。

天津银行(01578.HK)日前向港交所提交了一份招股说明书,令人意外的是,承销团的名单中没有一家外资投行的身影,赫然在列的是清一色中资金融机构的名字:建银国际、中银国际、农银国际、国泰君安(香港)、海通证券、尚乘资产、高诚证券、招银国际。

这是二十年来,香港75宗募资额超过10亿美元的上市交易中,第二例外资投行缺席承销商团队的交易。第一桩发生在2011年,中信证券首次在没有外资行参与的情况下成功IPO募资18亿美元。

知情人士透露,天津银行已在香港IPO向七位基石投资者发售约5.6亿美元股票,当中,中国船舶工业认购2.7亿美元、Sinotak认购1亿美元、天物集团认购5000万美元,汇源果汁旗下子公司认购3000万美元。天津银行将于3月30日挂牌上市。

一位香港投行界资深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在全球投资者趋于谨慎的情况下,中资券商在内地的客户资源优势更加凸显,他们可以更加容易的帮助发行方从内地寻找合适的基石投资者。”

种种迹象显示,中资券商在香港正在取代跨国银行的位置。

受全球低利率甚至负利率的影响,大宗商品价格暴跌以及股市波动的外部冲击,华尔街投行正在面临全球业绩下滑的窘境。固定收益领域交易收入的连年下滑以及法律成本的持续增长,迫使许多外资银行做出缩减投行业务的决定来降低成本。

一时间,外资银行降薪和离职消息不绝于耳。渣打银行在去年三季度意外出现税前亏损1.39亿美元后,宣布计划在2018年前大规模裁员1.5万人;同样因去年三季度遭遇创纪录巨亏的德意志银行,被迫宣布裁员1.5万人。去年第四季度,摩根士丹利裁员约1200人;今年1月媒体报道称,巴克莱或将辞退约20%的投行员工,其中大部分位于亚洲和全球现金股票业务部门。

据彭博,3月初有知情人士透露,高盛集团计划在固定收益业务部门裁减超过5%的交易员和销售人员。据统计,自2015年9月以来,美银美林为削减开支,已经陆续在交易部和投行部裁员超过200人。

昔日风光的华尔街投行交易员如今正在面临裁员和降薪的裁决。“身边很多外资投行交易员在选择跳槽到中资券商,”前述投行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以前外资行的薪水普遍是后者的两倍,但目前这种差距正在缩小。”据彭博报道,纽约州审计长Thomas DiNapoli估算,华尔街2015年年度平均奖金额下降9%至146200美元,创2011年来最大降幅。

此外,中资券商的国际化能力不断加强,这也成为吸引外资行人才流入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Dealogic数据显示,今年到目前为止,由于中资券商积极承销中国公司IPO,已经有三家中资券商跻身全球十大IPO承销行之列,分别是国泰君安、广发证券和海通证券。国泰君安国际总裁阎峰曾表示,中资券商在香港的投行业务发展是最迅猛的,此前外资投行独霸天下,而两年前中资投行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30%。

中资券商表现不俗正值香港IPO市场总体低迷之际。数据显示,2016年迄今,香港IPO数量还不到12宗,筹资规模8.53亿美元,为2011年以来同期最低。相比之下,去年同期香港IPO数量为19宗,筹资规模13亿美元。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中资投行正在取代华尔街老牌投行称霸香港市场的地位

除了裁员、降薪,华尔街老牌投行的名字甚至已开始不出现在香港IPO承销团的名单上。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曾经,中资企业海外扩张、香港上市的过程中,花旗银行、摩根大通、高盛、瑞银、德意志银行等外资投行扮演着主承销商和财务顾问的主要角色,他们穿梭于中资企业与全球投资者之间牵线搭桥,在承销并购业务中赚的盆丰钵满。但如今,这种现象正在改变。

天津银行(01578.HK)日前向港交所提交了一份招股说明书,令人意外的是,承销团的名单中没有一家外资投行的身影,赫然在列的是清一色中资金融机构的名字:建银国际、中银国际、农银国际、国泰君安(香港)、海通证券、尚乘资产、高诚证券、招银国际。

这是二十年来,香港75宗募资额超过10亿美元的上市交易中,第二例外资投行缺席承销商团队的交易。第一桩发生在2011年,中信证券首次在没有外资行参与的情况下成功IPO募资18亿美元。

知情人士透露,天津银行已在香港IPO向七位基石投资者发售约5.6亿美元股票,当中,中国船舶工业认购2.7亿美元、Sinotak认购1亿美元、天物集团认购5000万美元,汇源果汁旗下子公司认购3000万美元。天津银行将于3月30日挂牌上市。

一位香港投行界资深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在全球投资者趋于谨慎的情况下,中资券商在内地的客户资源优势更加凸显,他们可以更加容易的帮助发行方从内地寻找合适的基石投资者。”

种种迹象显示,中资券商在香港正在取代跨国银行的位置。

受全球低利率甚至负利率的影响,大宗商品价格暴跌以及股市波动的外部冲击,华尔街投行正在面临全球业绩下滑的窘境。固定收益领域交易收入的连年下滑以及法律成本的持续增长,迫使许多外资银行做出缩减投行业务的决定来降低成本。

一时间,外资银行降薪和离职消息不绝于耳。渣打银行在去年三季度意外出现税前亏损1.39亿美元后,宣布计划在2018年前大规模裁员1.5万人;同样因去年三季度遭遇创纪录巨亏的德意志银行,被迫宣布裁员1.5万人。去年第四季度,摩根士丹利裁员约1200人;今年1月媒体报道称,巴克莱或将辞退约20%的投行员工,其中大部分位于亚洲和全球现金股票业务部门。

据彭博,3月初有知情人士透露,高盛集团计划在固定收益业务部门裁减超过5%的交易员和销售人员。据统计,自2015年9月以来,美银美林为削减开支,已经陆续在交易部和投行部裁员超过200人。

昔日风光的华尔街投行交易员如今正在面临裁员和降薪的裁决。“身边很多外资投行交易员在选择跳槽到中资券商,”前述投行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以前外资行的薪水普遍是后者的两倍,但目前这种差距正在缩小。”据彭博报道,纽约州审计长Thomas DiNapoli估算,华尔街2015年年度平均奖金额下降9%至146200美元,创2011年来最大降幅。

此外,中资券商的国际化能力不断加强,这也成为吸引外资行人才流入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Dealogic数据显示,今年到目前为止,由于中资券商积极承销中国公司IPO,已经有三家中资券商跻身全球十大IPO承销行之列,分别是国泰君安、广发证券和海通证券。国泰君安国际总裁阎峰曾表示,中资券商在香港的投行业务发展是最迅猛的,此前外资投行独霸天下,而两年前中资投行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30%。

中资券商表现不俗正值香港IPO市场总体低迷之际。数据显示,2016年迄今,香港IPO数量还不到12宗,筹资规模8.53亿美元,为2011年以来同期最低。相比之下,去年同期香港IPO数量为19宗,筹资规模13亿美元。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