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11个平台被约谈,语音社交和AI换脸何去何从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11个平台被约谈,语音社交和AI换脸何去何从

约谈绝非明令禁止,只是为了建立更好的行业秩序。

文|文娱商业观察 阿木

从语音社交到AI换脸,这11家科技公司都触碰到网络安全的红线了。

3月18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安部等相关部门依法约谈了映客、小米、快手、字节跳动、鲸准数服、云账户、喜马拉雅、阿里巴巴、网易云音乐、腾讯、去演等11家企业,主要针对问题是近期未履行安全评估程序的语音社交软件和涉“深度伪造”技术的应用。

一方面,伴随着国外语音社交应用clubhouse成功出圈,国内效仿者蜂拥而至,但是安全性能并没有得到有效保障;另一方面,与“深度伪造”技术Deepfake的发展,用户个人面部信息等被动泄露,并且在侵害他人肖像权名誉权上有待完善。

文娱商业观察剖析这11大平台最新动向,复盘语音社交和深度伪造两大领域的问题所在,一起探讨这两大新技术是否会就此按下暂停键?

九大平台牵涉语音社交,模式照搬水土不服

在这次约谈中,语音社交软件是最重要的主角。从国外Clubhouse软件走红以来,国内多家互联网公司照搬模仿,但是,很快便水土不服。

纵观九大平台语音社交试水成果,虽然无一例外都有着Clubhouse的影子,但是却都没有复制到原版的成功经验,不仅没有成功出圈,反而收到了来自监管部门的提醒。

根据时间线索进行回顾,依次可以看出这九大平台在语音社交方面的试水成果。

2月9日,腾讯音乐娱乐集团推出了一款可以虚拟化呈现线下场景的线上娱乐轰趴馆嗨森,在该产品中,用户可以建立自己的专属房间,并邀请好友参与聚会,正式地拉开了这场大幕。

2月10日,映客上线了好友在线聊天互动平台“对话吧”,而这一项目在2月3日才立项,映客创始人奉佑生曾在采访中说过,“通过4-5天连续加班,春节大年初一软件就上线了。”

同一天,阿里巴巴推出专注于语音聊天的社交应用Meetclub,从功能到模式,不能说一模一样,但也是不差分毫。

2月21日,鲸准数服上线了Capital Coffee,由于采用的是“邀请制”,并没有得到大范围推广,后来也就不了了之。

2月26日,小米旗下米聊在离开短短一周时间后,又在其官网发布公告,宣布重新出发,这一次定位是面向专业人士的语音聊天软件。

3月1日,网易云音乐更新了8.1.31版本,增加全新对谈互动新模式“侃侃”,并且随后还在之前的“一起听”功能上增加了“遇见陌生人”板块,发力音频社交的势头不可阻挡。

3月5日,快手测试了一款名为“飞船”的app,主打私圈派对功能,通过语音的方式来进行线上互动,通过游戏方式来进行组局语音聊天。

除了这些已经有消息的平台,还有一些在默默发力暂时并未看见主要成果的。作为当前国内音频平台里公域流量最大的平台,喜马拉雅也对于听友圈进行升级。

另外,网传字节跳动也是虎视眈眈,为了飞书升级“话题圈”外,还为了研发Clubhouse模式应用收购一家视频会议厂商,在社交产品的尝试上不敢掉队。

虽然九大平台的暗暗发力,但是最终都没有达到理想状态,当前这些应用和功能,要么是像对话吧、Capital Coffee这种已经下架,要么是像米聊飞船这样处于小范围内部测试,或者是像字节跳动这样还久久未揭开神秘面纱,情况不容乐观。

两大平台关联AI换脸,隐私安全有待加强

在这次约谈之中,除了语音社交软件,另外一大主题便是涉深度伪造技术的应用。所谓深度伪造,是计算机“深度学习”和“伪造”的组合,通过自动化手段进行智能生产、操纵、修改数据,实现媒体传播行为的一种结果,其中最为大众所熟知的便是“AI换脸”技术。

近期,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上,一种名为“蚂蚁牙黑”的特效走红,多组经典合照被网友拿来戏谑,而一手打造这一特效的是国外一款名为Avatarify的AI变脸软件。

在引发大规模效仿之时,这一软件从应用市场上下架,虽然官方并未给出明确的下架理由,但是不难看出主要原因有二,其一是因为通过面部识别,造成大量个人隐私安全问题浮出水面,其二是恶搞他人肖像,对于其名誉权也有些侵害。

在Avatarify下架的同时,抖音等平台也陆续上线了国产版的“蚂蚁牙黑”特效,不过仅短短存在不久,便又一次下架。

国内在对于这一领域的探索这也并不是第一次。2019年时,由陌陌打造的AI换脸软件“ZAO”一夜走红,迅速刷屏朋友圈,问鼎软件下载榜单第一名。仅需一张照片,出演天下好戏,“ZAO”的走红也引发了外界对于其安全性的思考,仅仅存活了三天,便下架凉凉。

这次约谈的企业之中,去演APP虽然名不见经传,但却是不少人实现演员梦的平台,通过AI智能换脸可以让用户参演经典影视作品的片段,外界针对应用收集用户信息和人脸持怀疑态度,信息安全的保障是此类应用最大的隐患。

云账户作为一家数字经济和共享经济的综合服务平台,就是用数字化手段、通过云上赋能的方式,为个体工商户和青年就业提供新业态就业。在平台内部也收集了大量用户信息,安全性同样值得三思。

约谈是为了更好的出发,绝非行业“一刀切”

对于这场针对加强对语音社交软件和涉深度伪造技术的约谈,外界有揣测声音是对于这一行业的“一刀切”,但是文娱商业观察认为,约谈绝非明令禁止,只是为了建立更好的行业秩序。

在通报中,要求各单位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认真开展安全评估,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和措施,并对安全评估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有效整改措施,切实履行企业信息内容安全主体责任。

也只是希望这些互联网企业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积极主动履行安全管理义务,切实履行企业主体责任,共同维护网络传播秩序,营造良好网络生态。

虽然有些平台或有些功能会因为约谈短暂下架,但是依旧还是有重见天日的可能性。即便是此前被匆忙下架的“ZAO”软件,在不久之后也得到了复苏,如今可以在应用市场上正常下载。

当然,可能还是会有些软件将永久消失,但也绝不能单纯地将这与这次约谈直接挂钩,不排除是平台对于这一类应用的市场探索戛然而止,只是当做一次“试错”罢了。

另外,在去年差不多这个时候,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芒果TV、搜狐视频、腾讯体育、PP视频、乐视视频和哔哩哔哩九大视频平台以及喜马拉雅和蜻蜓FM两大音频平台也被约谈,主要针对的是会员收费和超前点播相关问题,经过一年的发展,曾经的行业乱象得到了有序的发展。

当音频社交和AI换脸被拉响警钟,各大平台更应该重视且反思。一昧复制国外应用绝不可能在国内市场上占有天地,集体进军这一领域的同时该如何做出差异化内容,才能真正坐上这两大全新领域的“第一把交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11个平台被约谈,语音社交和AI换脸何去何从

约谈绝非明令禁止,只是为了建立更好的行业秩序。

文|文娱商业观察 阿木

从语音社交到AI换脸,这11家科技公司都触碰到网络安全的红线了。

3月18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安部等相关部门依法约谈了映客、小米、快手、字节跳动、鲸准数服、云账户、喜马拉雅、阿里巴巴、网易云音乐、腾讯、去演等11家企业,主要针对问题是近期未履行安全评估程序的语音社交软件和涉“深度伪造”技术的应用。

一方面,伴随着国外语音社交应用clubhouse成功出圈,国内效仿者蜂拥而至,但是安全性能并没有得到有效保障;另一方面,与“深度伪造”技术Deepfake的发展,用户个人面部信息等被动泄露,并且在侵害他人肖像权名誉权上有待完善。

文娱商业观察剖析这11大平台最新动向,复盘语音社交和深度伪造两大领域的问题所在,一起探讨这两大新技术是否会就此按下暂停键?

九大平台牵涉语音社交,模式照搬水土不服

在这次约谈中,语音社交软件是最重要的主角。从国外Clubhouse软件走红以来,国内多家互联网公司照搬模仿,但是,很快便水土不服。

纵观九大平台语音社交试水成果,虽然无一例外都有着Clubhouse的影子,但是却都没有复制到原版的成功经验,不仅没有成功出圈,反而收到了来自监管部门的提醒。

根据时间线索进行回顾,依次可以看出这九大平台在语音社交方面的试水成果。

2月9日,腾讯音乐娱乐集团推出了一款可以虚拟化呈现线下场景的线上娱乐轰趴馆嗨森,在该产品中,用户可以建立自己的专属房间,并邀请好友参与聚会,正式地拉开了这场大幕。

2月10日,映客上线了好友在线聊天互动平台“对话吧”,而这一项目在2月3日才立项,映客创始人奉佑生曾在采访中说过,“通过4-5天连续加班,春节大年初一软件就上线了。”

同一天,阿里巴巴推出专注于语音聊天的社交应用Meetclub,从功能到模式,不能说一模一样,但也是不差分毫。

2月21日,鲸准数服上线了Capital Coffee,由于采用的是“邀请制”,并没有得到大范围推广,后来也就不了了之。

2月26日,小米旗下米聊在离开短短一周时间后,又在其官网发布公告,宣布重新出发,这一次定位是面向专业人士的语音聊天软件。

3月1日,网易云音乐更新了8.1.31版本,增加全新对谈互动新模式“侃侃”,并且随后还在之前的“一起听”功能上增加了“遇见陌生人”板块,发力音频社交的势头不可阻挡。

3月5日,快手测试了一款名为“飞船”的app,主打私圈派对功能,通过语音的方式来进行线上互动,通过游戏方式来进行组局语音聊天。

除了这些已经有消息的平台,还有一些在默默发力暂时并未看见主要成果的。作为当前国内音频平台里公域流量最大的平台,喜马拉雅也对于听友圈进行升级。

另外,网传字节跳动也是虎视眈眈,为了飞书升级“话题圈”外,还为了研发Clubhouse模式应用收购一家视频会议厂商,在社交产品的尝试上不敢掉队。

虽然九大平台的暗暗发力,但是最终都没有达到理想状态,当前这些应用和功能,要么是像对话吧、Capital Coffee这种已经下架,要么是像米聊飞船这样处于小范围内部测试,或者是像字节跳动这样还久久未揭开神秘面纱,情况不容乐观。

两大平台关联AI换脸,隐私安全有待加强

在这次约谈之中,除了语音社交软件,另外一大主题便是涉深度伪造技术的应用。所谓深度伪造,是计算机“深度学习”和“伪造”的组合,通过自动化手段进行智能生产、操纵、修改数据,实现媒体传播行为的一种结果,其中最为大众所熟知的便是“AI换脸”技术。

近期,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上,一种名为“蚂蚁牙黑”的特效走红,多组经典合照被网友拿来戏谑,而一手打造这一特效的是国外一款名为Avatarify的AI变脸软件。

在引发大规模效仿之时,这一软件从应用市场上下架,虽然官方并未给出明确的下架理由,但是不难看出主要原因有二,其一是因为通过面部识别,造成大量个人隐私安全问题浮出水面,其二是恶搞他人肖像,对于其名誉权也有些侵害。

在Avatarify下架的同时,抖音等平台也陆续上线了国产版的“蚂蚁牙黑”特效,不过仅短短存在不久,便又一次下架。

国内在对于这一领域的探索这也并不是第一次。2019年时,由陌陌打造的AI换脸软件“ZAO”一夜走红,迅速刷屏朋友圈,问鼎软件下载榜单第一名。仅需一张照片,出演天下好戏,“ZAO”的走红也引发了外界对于其安全性的思考,仅仅存活了三天,便下架凉凉。

这次约谈的企业之中,去演APP虽然名不见经传,但却是不少人实现演员梦的平台,通过AI智能换脸可以让用户参演经典影视作品的片段,外界针对应用收集用户信息和人脸持怀疑态度,信息安全的保障是此类应用最大的隐患。

云账户作为一家数字经济和共享经济的综合服务平台,就是用数字化手段、通过云上赋能的方式,为个体工商户和青年就业提供新业态就业。在平台内部也收集了大量用户信息,安全性同样值得三思。

约谈是为了更好的出发,绝非行业“一刀切”

对于这场针对加强对语音社交软件和涉深度伪造技术的约谈,外界有揣测声音是对于这一行业的“一刀切”,但是文娱商业观察认为,约谈绝非明令禁止,只是为了建立更好的行业秩序。

在通报中,要求各单位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认真开展安全评估,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和措施,并对安全评估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有效整改措施,切实履行企业信息内容安全主体责任。

也只是希望这些互联网企业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积极主动履行安全管理义务,切实履行企业主体责任,共同维护网络传播秩序,营造良好网络生态。

虽然有些平台或有些功能会因为约谈短暂下架,但是依旧还是有重见天日的可能性。即便是此前被匆忙下架的“ZAO”软件,在不久之后也得到了复苏,如今可以在应用市场上正常下载。

当然,可能还是会有些软件将永久消失,但也绝不能单纯地将这与这次约谈直接挂钩,不排除是平台对于这一类应用的市场探索戛然而止,只是当做一次“试错”罢了。

另外,在去年差不多这个时候,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芒果TV、搜狐视频、腾讯体育、PP视频、乐视视频和哔哩哔哩九大视频平台以及喜马拉雅和蜻蜓FM两大音频平台也被约谈,主要针对的是会员收费和超前点播相关问题,经过一年的发展,曾经的行业乱象得到了有序的发展。

当音频社交和AI换脸被拉响警钟,各大平台更应该重视且反思。一昧复制国外应用绝不可能在国内市场上占有天地,集体进军这一领域的同时该如何做出差异化内容,才能真正坐上这两大全新领域的“第一把交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