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饿了么等平台被约谈,外卖O2O还会是红海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饿了么等平台被约谈,外卖O2O还会是红海吗?

网上外卖正式进入“许可证”时代。

作者:之家妹说

每年的315晚会后,不少企业、品牌都成为热点,众多行业都抹上了一缕淡淡的忧伤。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对网络订餐平台“饿了么”去年11月未对入网食品经营者审查许可证、违反食品安全法的行为处以罚款12万元;对今年315期间被曝光的涉嫌违反食安法的行为,约谈其主要负责人并正式立案调查。

不可否认,这些餐饮外卖都曾辉煌过,一次一次能顺利拿到融资,是否这样的盛名会渐渐掩盖在繁荣之下,成为泡沫呢?餐饮外卖行业还会成为红海吗?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餐饮外卖o2o.

多品牌为卖点平台式服务

餐饮外卖O2O平台因适应部分新消费需求,也受到越来越多都市“宅男宅女”的热捧,“轻松一点,美食到手”似乎成为一种新兴的生活方式。它的早期模式,就是在传统写字楼区或校园周边,一些做街坊生意的小店和国际连锁快餐店,就能提供外卖。不过,这类的外卖都是店里负责送货的。目前的O2O服务平台就是走互联网路线——将众多餐饮品牌“集合”起来,以平台的形式提供物流送餐服务。比如星巴克的咖啡,现在都能送外卖了。业内人士表示,在一、二线城市,要吸引白领,平台上有什么品牌,非常重要。相比以往白领们需要“收集”不同餐厅的外电单,或者只能选择周边少数餐厅的日子,这些外卖App给白领们确实带来不少方便。

从物流角度看,餐饮外卖大体可分成两类:一类含物流配送(如到家美食、生活半径、易淘食等),另一类只是单纯的信息陈列,物流配送则由商家自己解决或与第三方物流合作解决(如饿了么、淘点点等)。然而这个市场早在2013年就进入了火爆发展期,几家外卖网站获得了投资,如到家美食会、生活半径、美餐网等等,大众点评更是以八千万美元战略入股饿了么,而几乎同一时期的百度、阿里以及美团都在通过合作或自营方式积极布局外卖市场。当然期间也有不少“青年创业新贵”陆续加入进来。外卖领域竞争的残酷程度,绝对不低于打车软件。

“烧钱”大战盈利模式尴尬不少餐饮外卖O2O获得了数千万天使投资。“饿了么”宣布也曾获得3.5亿美元E轮融资,当中有腾讯、京东、大众点评的“背后”力量,百度外卖在获得融资后,估值达到了8亿美元。有业内人士认为,未来,餐饮外卖O2O将达到万亿元以上的规模。根据不完全统计,各路资本大鳄从垂直细分市场带入这个领域的资金已达数十亿元。一方面是火热的“融资”市场,但回归到平台最本质的营运。业界分析认为,这个看似“门槛低”的行业的外卖O2O平台,要真正做好却不容易。餐饮是一个复杂的行业,从原料采购、收货、库存到分发等环节都是必不可少的。外卖O2O远不是建一个网站,导入流量,再进行线下推广这么简单,还有物流运输、对外扩张、团队管理等。毋庸置疑,本身拥有强大互联网资源,例如地图系统、商家资源、物流系统等的巨头更具有优势。分析人士认为,目前外卖020业务依然走的是规模效应,在未来积攒起用户规模、流量效应之后,外卖平台做业务分发、广告变现、会员服务等,可能会是未来趋势。

暴露食品安全隐患,平台应承担责任

随着外卖O2O市场的迅速扩大,线上餐饮行业也暴露很多食品安全隐患。自从央视3·15晚会曝光“饿了么”外卖订餐平台引导商家虚构地址,上传虚假实体照片,甚至默认无照经营的黑作坊入驻等问题,网络平台订餐是否卫生、是否安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排除黑作坊这类的品牌问题外,以前“做堂食”只需要获得餐饮服务许可证,但随着网络外卖越来越多,很多商家开始只做外卖,不“做堂食”,这在监管部门看来是有危险的,因为“做食堂”的话,饭菜刚烧出来,顾客马上就吃,这个细菌是不会超标的,但是“做外卖”需要在路上运送半小时,可能细菌就超标了。知名IT与知识产权律师赵占领表示,如果在外卖平台上点餐出现食品安全问题,首先由食品经营者承担法律责任,若外卖平台没有履行食品安全法所规定的义务,比如没有对入驻的商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没有审核其餐厅服务许可证,或者发现销售的食品存在问题而未及时制止,则应对消费者的损失承担连带责任。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向健军分析建议:“传统餐饮业与网络餐饮平台都应该主动承担保证食品质量的责任,尤其是平台方,应该提高线下商家的入驻门槛,不定期对商家资质进行考核,做到政府管平台,平台管商家。”不过如果你以为,就因为315查处约谈等方式,能让行业停滞下来,你就错了,不知道你发现没有,还有一个现象,不少消费者的过往订单记录被悄然清空,同时,一些问题餐饮商家下线后,又换了另一个“马甲”卷土重来。打不死的小强继续在厨房里养小强。

政策快马加鞭 全国首张网络外卖订餐证发出

据媒体报道,在昨天3月17日,上海已颁发了全国第一张专业网络外卖订餐证,获得者为上海翌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后者背后的支持者疑似是阿里巴巴。上海翌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网络订餐品牌“盒马外卖”和生鲜超市品牌“盒马鲜生”的拥有者。这意味着网上外卖正式进入“许可证”时代。

盒马外卖获得首张“专业网络订餐许可证”,那么其他网络订餐平台,比如饿了么、美团、百度外卖等,是不是也需要取得这张许可证?对此,上海市食药监局食品餐饮监管处副处长张磊表示,因为两者性质不同,所以其他第三方订餐平台并不需要这个许可证。“盒马外卖实质是一家餐饮公司,直接对消费者提供餐饮服务;而饿了么、美团等只是订餐平台,只是代表消费者到店内进行打包。从获得网络订餐许可证的主体来看,证照是针对商户而非平台。”

此前,北京食药监局出台了网络食品经营监管办法,对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的提供者应当履行的法定义务和管理责任,以及网络食品经营者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提出了规范和要求。《办法》中对网络食品经营者有了更为明确的要求,比如网络食品经营者不得通过互联网销售散装熟食、无包装的散装食品;网络食品信息发布应当真实、准确、完整,不得做虚假宣传和虚假标识;网络食品经营者应当具有经营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固定的食品经营场所等。

在监管责任方面,监督管理部门把网络食品经营纳入年度抽检计划中,并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规定程序实施监督抽检。同时,还会与公安、网络信息主管部门、电信主管部门合作,实现监管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加强网络食品经营行为的监督检查。

本文原创,版权属于众筹之家,转载时请注明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饿了么等平台被约谈,外卖O2O还会是红海吗?

网上外卖正式进入“许可证”时代。

作者:之家妹说

每年的315晚会后,不少企业、品牌都成为热点,众多行业都抹上了一缕淡淡的忧伤。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对网络订餐平台“饿了么”去年11月未对入网食品经营者审查许可证、违反食品安全法的行为处以罚款12万元;对今年315期间被曝光的涉嫌违反食安法的行为,约谈其主要负责人并正式立案调查。

不可否认,这些餐饮外卖都曾辉煌过,一次一次能顺利拿到融资,是否这样的盛名会渐渐掩盖在繁荣之下,成为泡沫呢?餐饮外卖行业还会成为红海吗?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餐饮外卖o2o.

多品牌为卖点平台式服务

餐饮外卖O2O平台因适应部分新消费需求,也受到越来越多都市“宅男宅女”的热捧,“轻松一点,美食到手”似乎成为一种新兴的生活方式。它的早期模式,就是在传统写字楼区或校园周边,一些做街坊生意的小店和国际连锁快餐店,就能提供外卖。不过,这类的外卖都是店里负责送货的。目前的O2O服务平台就是走互联网路线——将众多餐饮品牌“集合”起来,以平台的形式提供物流送餐服务。比如星巴克的咖啡,现在都能送外卖了。业内人士表示,在一、二线城市,要吸引白领,平台上有什么品牌,非常重要。相比以往白领们需要“收集”不同餐厅的外电单,或者只能选择周边少数餐厅的日子,这些外卖App给白领们确实带来不少方便。

从物流角度看,餐饮外卖大体可分成两类:一类含物流配送(如到家美食、生活半径、易淘食等),另一类只是单纯的信息陈列,物流配送则由商家自己解决或与第三方物流合作解决(如饿了么、淘点点等)。然而这个市场早在2013年就进入了火爆发展期,几家外卖网站获得了投资,如到家美食会、生活半径、美餐网等等,大众点评更是以八千万美元战略入股饿了么,而几乎同一时期的百度、阿里以及美团都在通过合作或自营方式积极布局外卖市场。当然期间也有不少“青年创业新贵”陆续加入进来。外卖领域竞争的残酷程度,绝对不低于打车软件。

“烧钱”大战盈利模式尴尬不少餐饮外卖O2O获得了数千万天使投资。“饿了么”宣布也曾获得3.5亿美元E轮融资,当中有腾讯、京东、大众点评的“背后”力量,百度外卖在获得融资后,估值达到了8亿美元。有业内人士认为,未来,餐饮外卖O2O将达到万亿元以上的规模。根据不完全统计,各路资本大鳄从垂直细分市场带入这个领域的资金已达数十亿元。一方面是火热的“融资”市场,但回归到平台最本质的营运。业界分析认为,这个看似“门槛低”的行业的外卖O2O平台,要真正做好却不容易。餐饮是一个复杂的行业,从原料采购、收货、库存到分发等环节都是必不可少的。外卖O2O远不是建一个网站,导入流量,再进行线下推广这么简单,还有物流运输、对外扩张、团队管理等。毋庸置疑,本身拥有强大互联网资源,例如地图系统、商家资源、物流系统等的巨头更具有优势。分析人士认为,目前外卖020业务依然走的是规模效应,在未来积攒起用户规模、流量效应之后,外卖平台做业务分发、广告变现、会员服务等,可能会是未来趋势。

暴露食品安全隐患,平台应承担责任

随着外卖O2O市场的迅速扩大,线上餐饮行业也暴露很多食品安全隐患。自从央视3·15晚会曝光“饿了么”外卖订餐平台引导商家虚构地址,上传虚假实体照片,甚至默认无照经营的黑作坊入驻等问题,网络平台订餐是否卫生、是否安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排除黑作坊这类的品牌问题外,以前“做堂食”只需要获得餐饮服务许可证,但随着网络外卖越来越多,很多商家开始只做外卖,不“做堂食”,这在监管部门看来是有危险的,因为“做食堂”的话,饭菜刚烧出来,顾客马上就吃,这个细菌是不会超标的,但是“做外卖”需要在路上运送半小时,可能细菌就超标了。知名IT与知识产权律师赵占领表示,如果在外卖平台上点餐出现食品安全问题,首先由食品经营者承担法律责任,若外卖平台没有履行食品安全法所规定的义务,比如没有对入驻的商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没有审核其餐厅服务许可证,或者发现销售的食品存在问题而未及时制止,则应对消费者的损失承担连带责任。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向健军分析建议:“传统餐饮业与网络餐饮平台都应该主动承担保证食品质量的责任,尤其是平台方,应该提高线下商家的入驻门槛,不定期对商家资质进行考核,做到政府管平台,平台管商家。”不过如果你以为,就因为315查处约谈等方式,能让行业停滞下来,你就错了,不知道你发现没有,还有一个现象,不少消费者的过往订单记录被悄然清空,同时,一些问题餐饮商家下线后,又换了另一个“马甲”卷土重来。打不死的小强继续在厨房里养小强。

政策快马加鞭 全国首张网络外卖订餐证发出

据媒体报道,在昨天3月17日,上海已颁发了全国第一张专业网络外卖订餐证,获得者为上海翌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后者背后的支持者疑似是阿里巴巴。上海翌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网络订餐品牌“盒马外卖”和生鲜超市品牌“盒马鲜生”的拥有者。这意味着网上外卖正式进入“许可证”时代。

盒马外卖获得首张“专业网络订餐许可证”,那么其他网络订餐平台,比如饿了么、美团、百度外卖等,是不是也需要取得这张许可证?对此,上海市食药监局食品餐饮监管处副处长张磊表示,因为两者性质不同,所以其他第三方订餐平台并不需要这个许可证。“盒马外卖实质是一家餐饮公司,直接对消费者提供餐饮服务;而饿了么、美团等只是订餐平台,只是代表消费者到店内进行打包。从获得网络订餐许可证的主体来看,证照是针对商户而非平台。”

此前,北京食药监局出台了网络食品经营监管办法,对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的提供者应当履行的法定义务和管理责任,以及网络食品经营者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提出了规范和要求。《办法》中对网络食品经营者有了更为明确的要求,比如网络食品经营者不得通过互联网销售散装熟食、无包装的散装食品;网络食品信息发布应当真实、准确、完整,不得做虚假宣传和虚假标识;网络食品经营者应当具有经营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固定的食品经营场所等。

在监管责任方面,监督管理部门把网络食品经营纳入年度抽检计划中,并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规定程序实施监督抽检。同时,还会与公安、网络信息主管部门、电信主管部门合作,实现监管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加强网络食品经营行为的监督检查。

本文原创,版权属于众筹之家,转载时请注明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