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去年的大起大落让众多投资者遭受了不同程度的资产损失,但也有从中获取到巨额利润的。同花顺(300033.SZ)和东方财富(300059.SZ)就属于后者。
这两家公司最近纷纷交出了净利增速超过10倍的2015年成绩单。东方财富发布的年报显示:其2015年实现收入28.12亿元,同比增长359.5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8.48亿元,同比增长1015%。同花顺的业绩增长势头同样迅猛:实现收入14.42亿元,同比增长442%;归母净利润9.57亿,同比增长1483%。
不过,虽然两家公司身处同一行业,收入增长背后的原因却不尽相同,这也意味它们的盈利模式以及未来前景大相径庭。
东方财富目前市值835亿元,28亿的收入以及18亿的净利润,43倍的估值在A股中绝对算不上贵。细看其收入组成占比,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到其转型的方向。在2012年年报中,东方财富收入的主要来源还是广告服务,其占收入百分比高达49.66%;在2013年其收入占比就开始悄然发生改变,新增的金融电子商务服务的占比开始异军突起,到了2014年其占比就高达60.79%,到了2015年其占比进一步提升到达86.83%。而所谓的金融电子商务服务,就是旗下的天天基金。随着规模效应的提升,2015年其基金销售毛利率高达92%。

根据东方财富年报显示,截至2015年12月31日,东方财富网共上线97家公募基金管理人管理的2889只基金产品。公司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平台共计实现基金认申购及定期定额申购交易47395707笔,基金销售额为7432.55亿元,其中“活期宝”共计实现申购交易16400945笔,销售额累计为4216.02亿元。累计销售额几乎比2014年翻倍有余。天天基金也随着收入的增长而扭亏为盈。靠着天天基金销售的异军突起,东方财富的利润也水涨船高,24.8亿元的利润中天天基金贡献了22.8亿,毛利率高达93.75%。
反观同花顺的利润构成,完全和东方财富是不一样的路径。其总收入14.4亿元主要的构成是增值业务,也就是购买炒股软件Level-2的付费版费用。

东方财富实质上是基金销售公司,而同花顺则更纯粹的是行情交易的数据公司。这也是为何同花顺和恒生电子被证监会处罚时东方财富可以安然无恙的原因。
2015年7月起,证监会对恒生电子、同花顺等公司的配资业务进行处罚,而且同花顺还发布了退市风险警示公告。两家公司原本都是以交易软件起家,但是东方财富在半路傍上了基金销售这个赚钱路径,从而越做越大。
东方财富在2015年的另一大布局就是收购了西藏同信证券获得券商牌照;此外天天基金管理公司也申请了公募牌照;其收购了香港华宝证券布局国际业务,一家交易软件出身的公司摇身一变成为了基金、券商销售全齐的资产管理公司。
东方财富在流量变现的路上越走越顺,而同花顺可能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扩展自己的业务,不仅仅依赖行情软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