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林书豪迎来了爆发。
北京时间3月22日上午的比赛里,他31分钟砍下29分,帮助球队在首节仅得7分、一度落后23分的逆境之下完成惊天逆转,击败了圣安东尼奥马刺——要知道,马刺在两天前刚刚让卫冕冠军、所向披靡的金州勇士客场翻船,这场胜利着实价值千金。全场比赛,林书豪18投11中,在三分线外四投全中,关键的第四节里,重启“林疯狂”模式的林书豪独揽15分,而波波维奇治下的、以“擅长打硬仗”著称的马刺队,仅仅在第四节得到了16分。
在目睹了林书豪的出色表现后,我在社交媒体上写下了这么一段话:“在加盟夏洛特后,林书豪的定位是‘角色球员’,但在周一夜晚,黄蜂队需要他挺身而出,成为球队的明星,来完成一场伟大的逆转、击败面前这个伟大的对手。最终,林书豪做到了!”在众多评论家的眼中,这段话“愚蠢至极”。林书豪在职业生涯中辗转于勇士、尼克斯、火箭何湖人等多支球队,但他始终是一名高效的挡拆发起者;在加盟黄蜂后,林书豪成为了肯巴·沃克的替补,但在寥寥数场首发的比赛中,林书豪打出了全明星级别的数据,帮助他赢得了主教练克利福德的信任。如此看来,“角色球员”的定位似乎不太妥当。
在这里,我必须提醒大家一件事,前文中的两种说法都是正确的,林书豪的表现的确配得上首发,但我们不应该把“角色球员”这个词汇当做对林书豪的羞辱。
本赛季,林书豪的数据并不出色,在26分钟的出场时间里,场均得到12分3篮板3助攻。他的三分命中率仅为33.5%,是自2012年突然崛起以来的最差数据。此外,他的助攻数也出现了明显的下滑。林书豪的挡拆效率一直为人称道,但这项数据也正在回归平凡:在112名完成了100次以上挡拆的发起者中,林书豪的每回合挡拆得分排在第60位,只能归类为“中等水平”。事实上,本赛季的林书豪和上赛季状态相似,没那么糟糕,也没那么出色。
从另一个角度看,林书豪的打球方式却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根据数据统计,本赛季,林书豪的无球跑动次数大量增加,达到职业生涯新高;三分之二的出场时间里,林书豪都站在得分后卫的位置上,放弃了控球后卫的“老本行”。在1737分钟的总出场时间里,林书豪和沃克搭档了1004分钟,这意味着克利福德教练很喜欢使用双后卫的战术,让两名控球后卫来掌控球权,可以反复地执行挡拆战术、拉开球场空间、频繁地攻击篮筐、通过突破来制造罚球机会。
这样的搭配方式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当林书豪和肯巴·沃克搭档时,球队的进攻效率维持在赛季平均的水平上(每100回合104.6分,赛季平均每100回合104.3分),但这段时间里,球队的防守质量大幅提升,每100回合比对手多得4.7分。这一数据足以排在全联盟第五位,和稳居东部第二的多伦多猛龙队处在同一水平线上。
毫无疑问,来自康涅狄格大学的肯巴·沃克是球队的核心,因此,在和林书豪搭档期间,沃克拥有更多球权和出手的机会。28%的回合中,沃克都是球队里终结进攻的不二选择,他可以自由地选择跳投或攻筐造犯规,球队也可以容忍他犯错、出现失误。而反观林书豪,他的使用率只有可怜的19%。因此,肯巴·沃克是这对组合中的主力得分手,而林书豪只能充当侧翼的辅助。
当林书豪从板凳席站起来,不再和沃克一同出场时,他就能获得宝贵的球权来组织进攻、发挥自身的得分能力。事实证明,林书豪干得非常不错。
这段单独带队的时间里,林书豪的使用率飙升到27.2%,每36分钟的投篮次数增加了3.5次,三分出手次数增加了2次。与此同时,林书豪的各项投篮命中率提升了近四个百分点。没有肯巴·沃克的“陪伴”,林书豪每36分钟的数据是这样的:19.2分4.3个篮板5.2次助攻——实在令人惊讶。要知道,本赛季的联盟中只有11位球员能做到每36分钟19分4篮板5助攻,其中包括进入全明星的斯蒂芬·库里、拉塞尔·维斯布鲁克、凯尔·洛瑞、勒布朗·詹姆斯、克里斯·保罗、詹姆斯·哈登、约翰·沃尔和德怀恩·韦德。
肯巴·沃克也是这份11人名单中的一员,在全明星周末之后,沃克扛起了黄蜂队的进攻大旗,成为了一名得分能力更强、效率更高的明星球员。由此可见,沃克和林书豪职责分配并没有影响到两名球员状态,即使两者在球队中的地位有高低之分,但他们都在球场上拿出了最好的表现。
对林书豪而言,“替补”不会成为一道障碍。从板凳席站起来后,林书豪依旧能够展现他的进攻才华,甚至有希望冲击今年的最佳第六人奖项。唯一的区别在于,林书豪完成了一次角色转变,更加重视自己的投篮能力和进攻技巧。这样的转变让球队获益匪浅,黄蜂队本赛季的战绩已经来到了40胜30负(如今已经41胜30负),这支常年积弱的球队已经冲进了东部前六,甚至有机会为季后赛的主场优势奋力一搏。可以预见的是,黄蜂队很可能在今年创造球队的新纪录,在季后赛掀起足够大的风浪。
如今的林书豪不再是“球队的掌控者”或“进攻箭头”,但他依旧能在关键时刻为球队提供火力、甚至创造奇迹。就像那场战胜马刺的比赛一样,林书豪能在最需要他的时候挺身而出。林书豪是一名非常聪明的球员,他理解自己在球队中的定位,并且愿意全身心投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他不会狂妄地试图扛起球队,但一定会坚定不移地、高效地完成教练布置的工作,减少错误、为胜利添砖加瓦。这就是一名“角色球员”的价值所在,我们不应该对这个词汇心存偏见。
在夏洛特黄蜂的体系中,肯巴·沃克是“头狼”,是球队的主力得分手和球权掌控者;尼古拉斯·巴图姆是第二得分手,负责策应、盘活全局;其他球员则各司其职,努力为球队贡献自己的力量。与过去在休斯顿、洛杉矶的经历不同,黄蜂队的主教练希望林书豪能专注于一项技能,而不是全面发展,因此,在大部分的时间里,林书豪的职责是控好球、为队友创造机会。林书豪的能力并没有退步,在面对全联盟最好的防守时,他依旧可以游刃有余地拿到29分,击碎马刺的防线,但这不是一种常态,黄蜂队主教练克利福德、经理里奇·周和老板迈克尔·乔丹依旧不会将林书豪视为球队的头号得分手。这就是“明星球员”和“角色球员”之间的鸿沟,但我们绝不能因此轻视后者。像巴蒂尔、雷阿伦、迪奥这样真正优秀的角色球员,往往能够在大舞台中发光发热,甚至成为奠定胜局的关键人物。
(翻译:竺怡冰)
来源:Yahoo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