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下午证监会例行的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邓舸首次就战略新兴板从“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删除一事表态。
战略新兴板从“十三五”规划纲要中被删十天后,证监会首次回应称“还要做深入研究论证”,这个措辞在2010年力推“国际板”时也曾出现,最后国际板被搁浅。
邓舸表示,证监会始终重视支持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随着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推进,资本市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肯定还会不断加大。
至于“设立战略新兴产业板”从纲要中删除,邓舸解释道,“十三五”规划纲要是判断未来五年的发展大趋势、确定大方向、明确要办的大事。设立战略新兴产业板的具体问题,还要做深入研究论证。对于尚在研究中的具体工作,没有必要列入纲要。
十天前,两会根据人大代表和证协委员对“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的意见,对《纲要草案》进行了修改完善57处,其中包括删除“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板”。
此事在市场上掀起不小的波澜,因为上交所主推的战略新兴板此前一直被证监会列为2016年资本市场的重点工作。
这不难让人联想到当年一样无疾而终的“国际版”。2010年,监管层曾努力推进境外企业在A股发行上市,在上海开设“国际板”成为呼声最高的方案。不过该方案最后同样流于部分监管层的保守态度,据消息人士称,曾认为国际板推出受制于国务院层面的审批问题,后来高层下放权力,希望各部委“继续讨论具体环节及实施事宜”,“国际板”进程就此搁置。
市场人士认为战新版的搁置主要有利于小盘股和新三板。“十三五”规划正式发布,规划将注册制措辞改为“创造条件实施”,提出“深化创业板、新三板改革”以及“建立健全转板机制和退出机制”。
瑞银证券分析师认为,结合此前刘士余主席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讲话以及新三板分层工作的推进,我们认为这意味着监管层将着力于在现有市场框架之内逐步打通新三板/创业板之间的联系通道、自下而上地推进注册制配套改革工作。由于注册制推迟和战兴板搁置,高估值小盘股受未来股票供应增加冲击的可能性下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