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每年权益销售额增10%,碧桂园要做新型城镇化的长期主义者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每年权益销售额增10%,碧桂园要做新型城镇化的长期主义者

这头“大象”开始缓慢转身,它不再单纯地追求速度,而是追求更加有质量地增长,全面提升公司管理水准。

文 | 蓝鲸财经 石青玲

2020年,碧桂园仍然是地产行业的老大。

3月25日,碧桂园发布2020年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碧桂园共实现权益销售金额约5706.6亿元,销售面积约6733万㎡,同比分别增长3.3%、8%。其中,权益合同销售回款约5193亿元,回款率达91%。此外,据克而瑞的数据,碧桂园2020年全口径销售额为7888亿,仍然位列行业第一。

近年来,杨国强已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机器人、现代农业等新业务上,如今躬身入局多年,这些新业务也迎来了遍地开花。

每年保持10%的权益额增长

业绩发布会上,碧桂园集团总裁莫斌表示,公司有信心未来三年每年录得10%以上的权益销售额增长,并保持各项经营指标同步增长。莫斌说出这句话的背景是2020年,碧桂园实现营收4629亿元,毛利约为1009.亿元,净利润约为541亿元,归母净利润达到350.2亿元。

这头“大象”开始缓慢转身,它不再单纯地追求速度,而是追求更加有质量地增长,全面提升公司管理水准。2018年下半年,杨国强提出“提质控速、行稳致远”的企业发展战略,随后碧桂园迅速启动了组织变革、产品升级、数字化管理、营销变革等方面的系列举措。

这些变革陆续开始开花结果。财报显示,2020年,碧桂园全年销管费占收入6%,同比降低1个百分点,费用总额为277亿元,同比降低18.4个百分点,公司管理精度不断提升,经营质效进一步展现。“碧桂园用了近3年时间,认真做了一件事,就是竞争力的提升”, 莫斌表示,伴随土地红利和金融红利的消失,管理红利越来越强,也就是谁竞争力越强,谁的市场占有率就越大。

2021年,碧桂园连续第三年将“全竞提升”作为年度主题,进一步通过自我检视全面提升全周期综合竞争力。2021年初,碧桂园核心管理层从六个方面定义如何全面提升竞争力:一是追求“有现金流的利润和有利润的现金流”;二是坚持经营理念、投资标准及投资运营效率“三个不动摇”;三是狠抓“一率五力”,即高效率、成本力、产品力、营销力、服务力和科技力;四是坚持长期主义;五是口碑至上、一切以客户为中心;六是做一成一。

新型城镇化的长期主义坚持者

做出上述承诺,莫斌底气十足。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碧桂园录得不含增值税的已售未结收入7851亿元,预计未来结算收入稳中有升。此外,2021年,碧桂园新推权益货量约7000亿元以上,加上12月底带入的约2600亿货量,全年权益可售货量约9600亿元以上,全年可售资源充足,预计全年去化率不低于65%。

碧桂园而言,2021年权益销售额增长10%,轻而易举。对于未来,莫斌最大的信心则来自“对新型城镇化的持续看好”。

这在土储上有所体现。2020年全年,碧桂园共获取511幅土地,权益总代价约2100亿元。其中,65%位于三四线城市。截至2020年底,碧桂园在国内已获取的权益可售资源约1.75万亿元,潜在的权益可售货值约5000亿元,权益可售资源合计约2.25万亿元,可支撑公司未来3.5年以上的销售需求。按目标市场分,碧桂园目标一二线与目标三四线销售金额比例为46:54。

这与国家的政策不谋而合。2021年全国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十四五”期间将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5%,发展壮大城市群和都市圈,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

对此,克而瑞分析认为,新型城镇化仍是房地产行业最大的制度红利。未来5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约有4个百分点的增长空间,大约5600万人将由农村迁移至城镇,期间有望带动不菲的增量购房需求,进而给房地产市场提供坚实的需求支撑。

新型城镇化为碧桂园奠定了稳健增长的基石。而从土储分布来看,在已进驻的245个三四线城市中,碧桂园聚焦布局了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长江中游、成渝等五大都市圈。2020年底可售货值中,98%位于常住人口50万人以上的区域,93%位于人口流入区域,73%位于五大都市圈,大多数货量的分布符合人口流动趋势。

整体来看,在碧桂园布局的245个城市中,84%的城市处于库存短缺或合理状态,需求潜力仍然巨大。

机器人业务有望在2022年盈利

尽管地产行业目前依旧欣欣向荣,但前瞻者已经看到了行业增长的天花板,在这个行业共识下,企业纷纷寻找第二增长曲线。一众企业中,有的人布局商业,有的人押注养老,但碧桂园却是个例外,它的关注点放在了机器人和现代农业等多元化板块,协同主业共同发展。

2018年7月,碧桂园成立子公司博智林,大力布局机器人。对于布局机器人的初衷,杨国强表示:“我梦想着那天到来——建筑工人做的繁重、重复的劳动,机器人能做,因为更高品质、更安全,我们会朝着这个方向,全方位地去推进。”

如今,杨国强的这一梦想正在变成事实。据悉,截至目前,公司现有在研建筑机器人46款,绝大多数通用于现浇混凝土工艺与装配式建筑施工,其中18款建筑机器人已投入商业化应用。

2020年9月25日,公司首批共有9款43台建筑机器人在顺德碧桂园凤桐花园项目举行交接仪式,自此,博智林创立的以建筑机器人为核心的人机协同作业施工体系,开启实战模式。截至2021年2月,博智林机器人已在超过15个项目中开展试点应用,累计应用施工面积达80万㎡。

今年2月初,凤桐花园项目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列为智能建造试点之一。这是博智林首个建筑机器人商业应用项目,也是目前国内唯一批量引入建筑机器人应用于工程建造过程的项目。

建筑机器人之外,碧桂园的餐饮机器人——千禧机器人也迎来了重大突破。目前千玺机器人正全力打造中国领先的机器人餐厅连锁品牌,通过涵盖中餐、快餐、火锅、煲仔饭、粉面及单机设备为组合的“5+1”业态模式,公司已进军全国多个省市。截至目前,共有80家门店在运营,分布在大湾区九大城市,共投放单机设备583台,遍布十多个省市。

同时,公司打造自有智慧食品加工厂及农产品供应体系。2020年底,位于东莞麻涌的智慧食品加工厂投产,日产量可达180吨,可覆盖珠三角区域1000家门店的需求配送。未来还将在京津冀、长三角、湖南等地建设更为先进的智慧食品加工厂。

对于这些业务,业绩发布会上,莫斌表示,“我们有信心,建筑机器人及千玺机器人餐厅在明年实现盈利,现代农业的产业布局也在快速推进中。”

据其介绍,碧桂园农业将加快前端种业研发,打造我国的“农业芯片”;在中端,使用“公司+基地+农户”的高效生产模式,布局科技农业;在市场端,现代农业将结合“碧优选”门店,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真正做到健康食品“从田间到餐桌”。

随着碧桂园的地产、机器人、现代农业三大重点业态的协同发展,他们将会为碧桂园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多原生动力。

来源:蓝鲸财经

原标题:每年权益销售额增10%,碧桂园要做新型城镇化的长期主义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碧桂园

4.9k
  • 碧桂园:于2024年4月2日上午9时正起暂停在联交所买卖
  • 碧桂园服务管理层:已累计分红回购52.4亿港元,未来分红比例会逐步提高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每年权益销售额增10%,碧桂园要做新型城镇化的长期主义者

这头“大象”开始缓慢转身,它不再单纯地追求速度,而是追求更加有质量地增长,全面提升公司管理水准。

文 | 蓝鲸财经 石青玲

2020年,碧桂园仍然是地产行业的老大。

3月25日,碧桂园发布2020年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碧桂园共实现权益销售金额约5706.6亿元,销售面积约6733万㎡,同比分别增长3.3%、8%。其中,权益合同销售回款约5193亿元,回款率达91%。此外,据克而瑞的数据,碧桂园2020年全口径销售额为7888亿,仍然位列行业第一。

近年来,杨国强已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机器人、现代农业等新业务上,如今躬身入局多年,这些新业务也迎来了遍地开花。

每年保持10%的权益额增长

业绩发布会上,碧桂园集团总裁莫斌表示,公司有信心未来三年每年录得10%以上的权益销售额增长,并保持各项经营指标同步增长。莫斌说出这句话的背景是2020年,碧桂园实现营收4629亿元,毛利约为1009.亿元,净利润约为541亿元,归母净利润达到350.2亿元。

这头“大象”开始缓慢转身,它不再单纯地追求速度,而是追求更加有质量地增长,全面提升公司管理水准。2018年下半年,杨国强提出“提质控速、行稳致远”的企业发展战略,随后碧桂园迅速启动了组织变革、产品升级、数字化管理、营销变革等方面的系列举措。

这些变革陆续开始开花结果。财报显示,2020年,碧桂园全年销管费占收入6%,同比降低1个百分点,费用总额为277亿元,同比降低18.4个百分点,公司管理精度不断提升,经营质效进一步展现。“碧桂园用了近3年时间,认真做了一件事,就是竞争力的提升”, 莫斌表示,伴随土地红利和金融红利的消失,管理红利越来越强,也就是谁竞争力越强,谁的市场占有率就越大。

2021年,碧桂园连续第三年将“全竞提升”作为年度主题,进一步通过自我检视全面提升全周期综合竞争力。2021年初,碧桂园核心管理层从六个方面定义如何全面提升竞争力:一是追求“有现金流的利润和有利润的现金流”;二是坚持经营理念、投资标准及投资运营效率“三个不动摇”;三是狠抓“一率五力”,即高效率、成本力、产品力、营销力、服务力和科技力;四是坚持长期主义;五是口碑至上、一切以客户为中心;六是做一成一。

新型城镇化的长期主义坚持者

做出上述承诺,莫斌底气十足。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碧桂园录得不含增值税的已售未结收入7851亿元,预计未来结算收入稳中有升。此外,2021年,碧桂园新推权益货量约7000亿元以上,加上12月底带入的约2600亿货量,全年权益可售货量约9600亿元以上,全年可售资源充足,预计全年去化率不低于65%。

碧桂园而言,2021年权益销售额增长10%,轻而易举。对于未来,莫斌最大的信心则来自“对新型城镇化的持续看好”。

这在土储上有所体现。2020年全年,碧桂园共获取511幅土地,权益总代价约2100亿元。其中,65%位于三四线城市。截至2020年底,碧桂园在国内已获取的权益可售资源约1.75万亿元,潜在的权益可售货值约5000亿元,权益可售资源合计约2.25万亿元,可支撑公司未来3.5年以上的销售需求。按目标市场分,碧桂园目标一二线与目标三四线销售金额比例为46:54。

这与国家的政策不谋而合。2021年全国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十四五”期间将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5%,发展壮大城市群和都市圈,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

对此,克而瑞分析认为,新型城镇化仍是房地产行业最大的制度红利。未来5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约有4个百分点的增长空间,大约5600万人将由农村迁移至城镇,期间有望带动不菲的增量购房需求,进而给房地产市场提供坚实的需求支撑。

新型城镇化为碧桂园奠定了稳健增长的基石。而从土储分布来看,在已进驻的245个三四线城市中,碧桂园聚焦布局了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长江中游、成渝等五大都市圈。2020年底可售货值中,98%位于常住人口50万人以上的区域,93%位于人口流入区域,73%位于五大都市圈,大多数货量的分布符合人口流动趋势。

整体来看,在碧桂园布局的245个城市中,84%的城市处于库存短缺或合理状态,需求潜力仍然巨大。

机器人业务有望在2022年盈利

尽管地产行业目前依旧欣欣向荣,但前瞻者已经看到了行业增长的天花板,在这个行业共识下,企业纷纷寻找第二增长曲线。一众企业中,有的人布局商业,有的人押注养老,但碧桂园却是个例外,它的关注点放在了机器人和现代农业等多元化板块,协同主业共同发展。

2018年7月,碧桂园成立子公司博智林,大力布局机器人。对于布局机器人的初衷,杨国强表示:“我梦想着那天到来——建筑工人做的繁重、重复的劳动,机器人能做,因为更高品质、更安全,我们会朝着这个方向,全方位地去推进。”

如今,杨国强的这一梦想正在变成事实。据悉,截至目前,公司现有在研建筑机器人46款,绝大多数通用于现浇混凝土工艺与装配式建筑施工,其中18款建筑机器人已投入商业化应用。

2020年9月25日,公司首批共有9款43台建筑机器人在顺德碧桂园凤桐花园项目举行交接仪式,自此,博智林创立的以建筑机器人为核心的人机协同作业施工体系,开启实战模式。截至2021年2月,博智林机器人已在超过15个项目中开展试点应用,累计应用施工面积达80万㎡。

今年2月初,凤桐花园项目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列为智能建造试点之一。这是博智林首个建筑机器人商业应用项目,也是目前国内唯一批量引入建筑机器人应用于工程建造过程的项目。

建筑机器人之外,碧桂园的餐饮机器人——千禧机器人也迎来了重大突破。目前千玺机器人正全力打造中国领先的机器人餐厅连锁品牌,通过涵盖中餐、快餐、火锅、煲仔饭、粉面及单机设备为组合的“5+1”业态模式,公司已进军全国多个省市。截至目前,共有80家门店在运营,分布在大湾区九大城市,共投放单机设备583台,遍布十多个省市。

同时,公司打造自有智慧食品加工厂及农产品供应体系。2020年底,位于东莞麻涌的智慧食品加工厂投产,日产量可达180吨,可覆盖珠三角区域1000家门店的需求配送。未来还将在京津冀、长三角、湖南等地建设更为先进的智慧食品加工厂。

对于这些业务,业绩发布会上,莫斌表示,“我们有信心,建筑机器人及千玺机器人餐厅在明年实现盈利,现代农业的产业布局也在快速推进中。”

据其介绍,碧桂园农业将加快前端种业研发,打造我国的“农业芯片”;在中端,使用“公司+基地+农户”的高效生产模式,布局科技农业;在市场端,现代农业将结合“碧优选”门店,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真正做到健康食品“从田间到餐桌”。

随着碧桂园的地产、机器人、现代农业三大重点业态的协同发展,他们将会为碧桂园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多原生动力。

来源:蓝鲸财经

原标题:每年权益销售额增10%,碧桂园要做新型城镇化的长期主义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