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150名人大代表走进金家岭金融区,以金融为名,见证青岛的“未来中心”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150名人大代表走进金家岭金融区,以金融为名,见证青岛的“未来中心”

从海滨小镇一路迈向金改试验区的金家岭,被寄予中国北方“陆家嘴”的厚望。

文 | 王丹青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

迎来“十四五”伟大开局,在这条事关民族未来与百年基业的金融新长征路上,十四亿人的梦想与希望交织在此刻,而山东,青岛,金融之声从未像今日这般嘹亮而高亢。

3月31日,百余位人大代表齐聚青岛金家岭金融聚集区,见证一座面向国际的财富管理中心城市的蜕变,也共同感受那段难忘的“金融新长征岁月”。

正如30年前脱胎于烂泥渡的陆家嘴叫响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名号,从海滨小镇一路迈向金改试验区的金家岭,也被寄予中国北方“陆家嘴”的厚望。

图片来源:金家岭金融区

中国金改,青岛为何成为“试验田”?

2014年,对青岛金融业来说是值得纪念的一年。就在这一年,经国务院同意,青岛成为我国唯一一个以财富管理为主题的国家级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金家岭金融区作为试验区的核心区,亦承担起探索形成财富管理发展的新模式和新途径、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财富管理体系的重要使命。

彼时,对于这一重量级试验区的落地,围绕山东与青岛金融实力、发展环境的质疑声不绝于耳——以制造业见长的山东和青岛,能担此重任吗?

将时钟拨回2012年,我们或许可以从历史中寻找答案。

时年,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作出“建设崂山金家岭金融新区”的战略性决策,开启了以金融业驱动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

2013年5月,郭树清履新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首次在“2013香港山东周”活动现场对外宣布将“着力打造青岛财富管理中心”;8月,青岛财富管理中心建设由此成为全省金融发展战略。

如今再看,山东与“金融挂帅”主政者的相遇,着实为山东经济发展转型带来了重大的历史机遇。

郭树清曾这样阐述山东财富管理主题金改的意义:山东作为人口将近一亿的大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体经济基础坚实,金融资产增长比较快,为财富管理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但与全国一样,山东也存在民间资金多、投资渠道少、中小企业多、融资手段少的“两多两少”问题,收入分配中的结构性问题也比较突出,需要拓展储蓄向投资顺利转化的渠道,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从这一角度来说,制造业这一优势产业的丰厚基础,恰恰为山东的金改提供了优渥的土壤,更为山东的金改增添了必要性与紧迫感。

试验区落地青岛,则是因为“青岛在制造业不断提升的同时,物流、信息、旅游、教育、科技、金融等服务业也日益发展壮大,具备了建设财富管理中心的多方面条件”。

更重要的是,青岛是一座具有金融基因的城市,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青岛中山路一带银行林立,让青岛成为那时山东乃至华北的金融中心,而作为我国首批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改革与开放,更是从一开始便刻在了青岛的发展基因中。

时代机遇选择了青岛,而这座年轻的城市也交出了一张可观的成绩单。

以改革为路径,2019年10月,按照省委、市委部署,金家岭金融聚集区管理委员会实施体制机制改革,成功实现“瘦身、强体、放权、搞活”。

而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发布2020中国财富管理金家岭指数,青岛在区域财富管理总指数排名中列第五位。

2020年,青岛市金融业增加值861.8亿元,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突破2万亿元,均高于全国平均增速;新增金融机构59家,现在已经达到280家;新增上市公司18家、达59家。而金家岭金融区,以全市千分之二的面积实现了全市20%的金融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市增速7.5个百分点。

成立7年来,金家岭金融区落地金融机构和类金融企业共1052家,持牌金融机构211家,大型法人金融机构18家,占青岛市总数的80%;加速成为长江以北地区重要的金融聚集地,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市级分行8家,占全市三分之二;金融楼宇及配套楼宇面积达到800万平方米,其中,2020年,新增过亿元楼宇6座,税收过亿元楼宇达到26座,税收过10亿元楼宇3座。

图片来源:金家岭金融区

“双循环”下,青岛如何涌动活力?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去年以来,肩负“搞活一座城”时代重任的青岛,以“创业城市”向世界范围内的创业创新者发出邀请,这座成全梦想的“热带雨林”,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渴望活力的涌动。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让城市发展所需的人财物等各类创新创业的要素,更快更多更好地集聚起来,开放面向了更大的市场空间,优化配置资源,推动实现以更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是青岛打造“创业城市”的应有之义。

“城市金融发展水平被认为是促进城市创业活力的关键因素。”

而重塑百年发展历史中沉淀的金融基因,以金融创新领域的先行先试,成为青岛积极推动财富与产业、技术、人才等要素的集聚、互动和耦合,持续拓展金融驱动创新创业的必然选择。

2020年11月15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这份涵盖了东盟十国和中、日、韩、澳、新共15个国家的全球规模最大的自贸协定终于尘埃落定。于城区发展而言,RCEP的签署让经济外向型城市拥有了更多配置要素的主动权,战略地位愈加凸显,于企业而言,这亦是机遇。

企业是创新创业的主体,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2020年,金家岭金融区搭建“银企融资平台”,强化服务管家机制,支持和鼓励驻区各银行机构主动对接受疫情影响的小微企业。

以青岛农商银行为例:伴随着RCEP协议的落地,2020年12月7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在外汇交易系统首次推出韩元外币拆借及外币同业存款交易。随即,青岛农商银行便做出了积极响应,与釜山银行青岛分行成功达成1亿韩元(KRW)拆借交易,实现了全国首日首批线上韩元外币拆借交易。值得注意的是,自2014年青岛农商银行办理全国地方法人银行首笔货币互换项下韩元贷款业务、2018年成为全国首家地方法人银行韩元做市商之后,RCEP战略的签署更是在当下助力了自身实现中韩两国跨境金融业务方面的又一大跨越——这亦成为青岛农商银行依托中韩自贸区和“一带一路”建设,积极拓展与韩资企业、韩国金融机构以及对韩外贸企业的合作成果的最好展现。

除此之外,面向全球的创投风投中心正在金家岭全面起势,支撑着每一个渴望创新创业的企业家。法国前总理多米尼克·德维尔潘曾公开表示,青岛在很多的经济领域都有巨大的潜力,这里有很多具有潜力的中小型企业,有更多的扩展空间可以让基金进行投资。青岛,不断澎湃着创投风投“浪潮”,每一朵水花都来自对市场、对趋势、对利润最敏感的资本,每一朵水花的激荡,都意味着青岛正在焕发出更强劲的金融活力。

图片来源:金家岭金融区

科创为核,青岛以金融撬动“中国试点”

2021年3月25日,青岛银行向青岛公交新能源公司成功发放一笔碳中和贷款1000万元,用于支持企业绿色低碳发展。该业务是青岛银行自推出“碳贷通”业务后发放的首笔贷款,也是山东省内银行机构办理的首笔“碳中和”融资业务。

当下,青岛银行正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迅速行动,从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多领域向碳金融综合服务商转型发展,全力支持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目前,青岛银行针对碳中和八大重点领域出台了《青岛银行碳中和业务营销指引》,推出了“碳贷通”系列信贷产品,并开辟绿色业务通道,以最快的速度、最佳的服务、最优的利率提供碳中和专项融资,为低碳转型贡献青银力量。

图片来源:金家岭金融区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的当下,“十四五”开局之年,科技创新正在成为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而作为“科创中国”的试点城市之一,渴望成为中国北方科技创新高地的青岛,选择以金融为突破点,在探索金融与科技创新融合的同时,为“科创中国”提供一条可借鉴的青岛路径。

“南有陆家嘴,北有金家岭”,正如央行行长易纲曾在第十二届陆家嘴论坛上发表的演讲中提到,上海正在进一步加快金融对外开放,大力发展金融科技,不断推出更多金融改革创新举措,而这也与青岛金融业的未来完美契合。

事实上,早在2018年初,金家岭金融区管理委员会就提出并着手打造了“青岛金融科技中心”,而作为全国唯一荣获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中国金融科技生态服务贡献奖”的金融功能区,金家岭正在以大数据、云计算、智慧金融为重点,用金融科技驱动应用场景,改变金融业态,抢占数字经济时代的先机,推动数字金融产业发展。

图片来源:金家岭金融区

如今,2万平方米的金融科技中心大厦满载运营,金融科技企业数量达到41家。

无论是一座在世界舞台上更具活力的城市,还是山东面向世界对外开放发展的桥头堡,又或者是一个更具创新力的国际航运金融贸易中心,这是青岛延续百年的梦想,也是山东赋予青岛的期望。

人大代表、青岛正明会计师事务所所长方秀建在此次活动期间表示,“金家岭金融示范区的取得成果令我非常震撼,也非常受到鼓舞。在我看来,打造属于青岛市财富管理的高地、建设国际财富管理的中心,以及说构筑全球创投风投中心,金家岭金融中心已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果说一座城市的活力因子隐藏在金融业中,如今,在金融新长征路上奔跑起来的青岛,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活力,重新定义城市的“未来”中心。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150名人大代表走进金家岭金融区,以金融为名,见证青岛的“未来中心”

从海滨小镇一路迈向金改试验区的金家岭,被寄予中国北方“陆家嘴”的厚望。

文 | 王丹青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

迎来“十四五”伟大开局,在这条事关民族未来与百年基业的金融新长征路上,十四亿人的梦想与希望交织在此刻,而山东,青岛,金融之声从未像今日这般嘹亮而高亢。

3月31日,百余位人大代表齐聚青岛金家岭金融聚集区,见证一座面向国际的财富管理中心城市的蜕变,也共同感受那段难忘的“金融新长征岁月”。

正如30年前脱胎于烂泥渡的陆家嘴叫响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名号,从海滨小镇一路迈向金改试验区的金家岭,也被寄予中国北方“陆家嘴”的厚望。

图片来源:金家岭金融区

中国金改,青岛为何成为“试验田”?

2014年,对青岛金融业来说是值得纪念的一年。就在这一年,经国务院同意,青岛成为我国唯一一个以财富管理为主题的国家级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金家岭金融区作为试验区的核心区,亦承担起探索形成财富管理发展的新模式和新途径、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财富管理体系的重要使命。

彼时,对于这一重量级试验区的落地,围绕山东与青岛金融实力、发展环境的质疑声不绝于耳——以制造业见长的山东和青岛,能担此重任吗?

将时钟拨回2012年,我们或许可以从历史中寻找答案。

时年,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作出“建设崂山金家岭金融新区”的战略性决策,开启了以金融业驱动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

2013年5月,郭树清履新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首次在“2013香港山东周”活动现场对外宣布将“着力打造青岛财富管理中心”;8月,青岛财富管理中心建设由此成为全省金融发展战略。

如今再看,山东与“金融挂帅”主政者的相遇,着实为山东经济发展转型带来了重大的历史机遇。

郭树清曾这样阐述山东财富管理主题金改的意义:山东作为人口将近一亿的大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体经济基础坚实,金融资产增长比较快,为财富管理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但与全国一样,山东也存在民间资金多、投资渠道少、中小企业多、融资手段少的“两多两少”问题,收入分配中的结构性问题也比较突出,需要拓展储蓄向投资顺利转化的渠道,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从这一角度来说,制造业这一优势产业的丰厚基础,恰恰为山东的金改提供了优渥的土壤,更为山东的金改增添了必要性与紧迫感。

试验区落地青岛,则是因为“青岛在制造业不断提升的同时,物流、信息、旅游、教育、科技、金融等服务业也日益发展壮大,具备了建设财富管理中心的多方面条件”。

更重要的是,青岛是一座具有金融基因的城市,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青岛中山路一带银行林立,让青岛成为那时山东乃至华北的金融中心,而作为我国首批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改革与开放,更是从一开始便刻在了青岛的发展基因中。

时代机遇选择了青岛,而这座年轻的城市也交出了一张可观的成绩单。

以改革为路径,2019年10月,按照省委、市委部署,金家岭金融聚集区管理委员会实施体制机制改革,成功实现“瘦身、强体、放权、搞活”。

而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发布2020中国财富管理金家岭指数,青岛在区域财富管理总指数排名中列第五位。

2020年,青岛市金融业增加值861.8亿元,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突破2万亿元,均高于全国平均增速;新增金融机构59家,现在已经达到280家;新增上市公司18家、达59家。而金家岭金融区,以全市千分之二的面积实现了全市20%的金融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市增速7.5个百分点。

成立7年来,金家岭金融区落地金融机构和类金融企业共1052家,持牌金融机构211家,大型法人金融机构18家,占青岛市总数的80%;加速成为长江以北地区重要的金融聚集地,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市级分行8家,占全市三分之二;金融楼宇及配套楼宇面积达到800万平方米,其中,2020年,新增过亿元楼宇6座,税收过亿元楼宇达到26座,税收过10亿元楼宇3座。

图片来源:金家岭金融区

“双循环”下,青岛如何涌动活力?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去年以来,肩负“搞活一座城”时代重任的青岛,以“创业城市”向世界范围内的创业创新者发出邀请,这座成全梦想的“热带雨林”,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渴望活力的涌动。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让城市发展所需的人财物等各类创新创业的要素,更快更多更好地集聚起来,开放面向了更大的市场空间,优化配置资源,推动实现以更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是青岛打造“创业城市”的应有之义。

“城市金融发展水平被认为是促进城市创业活力的关键因素。”

而重塑百年发展历史中沉淀的金融基因,以金融创新领域的先行先试,成为青岛积极推动财富与产业、技术、人才等要素的集聚、互动和耦合,持续拓展金融驱动创新创业的必然选择。

2020年11月15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这份涵盖了东盟十国和中、日、韩、澳、新共15个国家的全球规模最大的自贸协定终于尘埃落定。于城区发展而言,RCEP的签署让经济外向型城市拥有了更多配置要素的主动权,战略地位愈加凸显,于企业而言,这亦是机遇。

企业是创新创业的主体,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2020年,金家岭金融区搭建“银企融资平台”,强化服务管家机制,支持和鼓励驻区各银行机构主动对接受疫情影响的小微企业。

以青岛农商银行为例:伴随着RCEP协议的落地,2020年12月7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在外汇交易系统首次推出韩元外币拆借及外币同业存款交易。随即,青岛农商银行便做出了积极响应,与釜山银行青岛分行成功达成1亿韩元(KRW)拆借交易,实现了全国首日首批线上韩元外币拆借交易。值得注意的是,自2014年青岛农商银行办理全国地方法人银行首笔货币互换项下韩元贷款业务、2018年成为全国首家地方法人银行韩元做市商之后,RCEP战略的签署更是在当下助力了自身实现中韩两国跨境金融业务方面的又一大跨越——这亦成为青岛农商银行依托中韩自贸区和“一带一路”建设,积极拓展与韩资企业、韩国金融机构以及对韩外贸企业的合作成果的最好展现。

除此之外,面向全球的创投风投中心正在金家岭全面起势,支撑着每一个渴望创新创业的企业家。法国前总理多米尼克·德维尔潘曾公开表示,青岛在很多的经济领域都有巨大的潜力,这里有很多具有潜力的中小型企业,有更多的扩展空间可以让基金进行投资。青岛,不断澎湃着创投风投“浪潮”,每一朵水花都来自对市场、对趋势、对利润最敏感的资本,每一朵水花的激荡,都意味着青岛正在焕发出更强劲的金融活力。

图片来源:金家岭金融区

科创为核,青岛以金融撬动“中国试点”

2021年3月25日,青岛银行向青岛公交新能源公司成功发放一笔碳中和贷款1000万元,用于支持企业绿色低碳发展。该业务是青岛银行自推出“碳贷通”业务后发放的首笔贷款,也是山东省内银行机构办理的首笔“碳中和”融资业务。

当下,青岛银行正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迅速行动,从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多领域向碳金融综合服务商转型发展,全力支持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目前,青岛银行针对碳中和八大重点领域出台了《青岛银行碳中和业务营销指引》,推出了“碳贷通”系列信贷产品,并开辟绿色业务通道,以最快的速度、最佳的服务、最优的利率提供碳中和专项融资,为低碳转型贡献青银力量。

图片来源:金家岭金融区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的当下,“十四五”开局之年,科技创新正在成为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而作为“科创中国”的试点城市之一,渴望成为中国北方科技创新高地的青岛,选择以金融为突破点,在探索金融与科技创新融合的同时,为“科创中国”提供一条可借鉴的青岛路径。

“南有陆家嘴,北有金家岭”,正如央行行长易纲曾在第十二届陆家嘴论坛上发表的演讲中提到,上海正在进一步加快金融对外开放,大力发展金融科技,不断推出更多金融改革创新举措,而这也与青岛金融业的未来完美契合。

事实上,早在2018年初,金家岭金融区管理委员会就提出并着手打造了“青岛金融科技中心”,而作为全国唯一荣获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中国金融科技生态服务贡献奖”的金融功能区,金家岭正在以大数据、云计算、智慧金融为重点,用金融科技驱动应用场景,改变金融业态,抢占数字经济时代的先机,推动数字金融产业发展。

图片来源:金家岭金融区

如今,2万平方米的金融科技中心大厦满载运营,金融科技企业数量达到41家。

无论是一座在世界舞台上更具活力的城市,还是山东面向世界对外开放发展的桥头堡,又或者是一个更具创新力的国际航运金融贸易中心,这是青岛延续百年的梦想,也是山东赋予青岛的期望。

人大代表、青岛正明会计师事务所所长方秀建在此次活动期间表示,“金家岭金融示范区的取得成果令我非常震撼,也非常受到鼓舞。在我看来,打造属于青岛市财富管理的高地、建设国际财富管理的中心,以及说构筑全球创投风投中心,金家岭金融中心已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果说一座城市的活力因子隐藏在金融业中,如今,在金融新长征路上奔跑起来的青岛,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活力,重新定义城市的“未来”中心。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