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小镇青年不买账,papi酱新片票房失利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小镇青年不买账,papi酱新片票房失利

想要“讨好”小镇青年,变得越来越困难。

文|悦幕中国电影观察  一一

“标签化”的现实主义电影。

papi酱电影银幕首秀、《滚蛋吧!肿瘤君》和《后来的我们》编剧袁媛导演处女作、贾樟柯监制。对于《明天会好的》来说,这部电影在外在“辅助”上拥有了很多标签。而在“内在”上,电影更是直接把标签打在海报上,“27岁”被刻意放大、九块九唇膏被广泛讨论,看上去这部为“小镇青年”量身定制的电影,却早早的翻车了。

尽管电影在海报上还有“我用尽全力过着平凡的一生,并为此而骄傲”,但因为故事的平平无奇和“贩卖焦虑”的质疑,让其口碑迅速下跌。除了豆瓣可“预见”的5.7分外,猫眼和灯塔观众评分也仅有6.7分,在整个清明档里表现最差。

尽管电影在四线城市的占比达到了47.5%,女性观众的占比达到了82.6%,30岁以下观众占比达到了89.1%,但是对小镇青年的“精准投放”并没有换回满意的回报,反而是在较低的口碑和较大的争议中早早掉队。

打上“标签”不再能讨好小镇青年,这固然是这两年所谓话题性现实主义电影的“一次失误”,但实际上也有着很多非常无奈的背后原因。大众对于《明天会好的》这样的电影变的越来越苛刻,寄希望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可以展现“真实”,但又不能贩卖焦虑;寄希望女性主义创作者可以关照女性,但又不能消费女性。

但《我的姐姐》在“社会话题”的争议中还没有成功脱困时,《明天会好的》早就已经淹没在此。大众评论的“社会化”,让现实主义电影需要重新去寻找创作的锚点,而这种过分“抽离的社会评论”对于这类电影来说看上去根本不是一个可能完成的任务。

1、精准投放

一部标准投向“小镇青年”的电影。

袁媛此前最为知名的两部作品,一部是《滚蛋吧!肿瘤君》,一部是《后来的我们》。前者一度代表华语电影“冲奥”,后者又是破10亿的刘若英“处女作”。但两部作品更重要的都是主打“现实标签”,观众在前者中看到了“北漂”青年抗击癌症的坚强,在后者中看到了“北漂”男女寻找爱情的果敢。

尽管两部电影各有各的问题,但也在各自的年份里成为了国产片很重要的话题作品。可以看出,两部有着相似背景和相似命题的现实主义电影,让从河南小城到“北漂编剧”的袁媛迎来了自己的人生拐点。最终在导师的建议下,袁媛决定亲自上阵。

在此前接受采访时,袁媛表示现在回看之前的作品,受制于篇幅、能力和导演的意愿,多多少少都有缺憾,有些地方说教的意味过浓。首次当导演可以放开手脚的“黄金编剧”加上papi酱银幕首秀,《明天会好的》自然拥有着较为不错的卖相。

《明天会好的》2018年以《西晒》这个片名开机,在经过了三年的起起伏伏,最终成功上映。袁媛将自己一贯的“北漂”母题惯用其中,再没有太多外在“限制”的情况下,终于让自己有了弥补缺憾的机会。

但《明天会好的》却并没有让观众买账。“故事流水线”、“贩卖现实焦虑”、“消费女性题材”成为了这部电影的映后标签。但这并不能否认电影在寻找核心受众上的“精准”,作为一部话题性的现实主义作品,《明天会好的》迅速的圈定了“小镇青年”。

在猫眼的想看用户画像里,电影累计想看里女性占比达到了82.6%,年龄占比里29岁及以下受众占到了89.1%,四线城市占比达到了47.5%,三线城市占比达到了13.2%。言下之意,《明天会好的》是一部精准投放“三四线女青年”的现实主义作品,这和电影里所渴望聚焦的北漂一族有着很大的耦合度。

但精准投放并不意味着转化,电影终究还是因为自身的口碑没能依靠“小镇青年”成为黑马。而除了受困于电影本身的口碑外,电影还在同档期内遇到了《我的姐姐》。这部电影同样在“小镇青年”中有着极大的关注度。在同档期内,两部现实主义影片在受众画像上如此“撞型”在此前的电影市场并不多见。

电影想看用户画像里,女性占比达到了83.6%,三四线城市占比达到了63.7%,29岁及以下观众占比达到了82.7%。

从数据反馈来看,《明天会好的》在三四线城市并没有太过于独到的题材优势。反而《我的姐姐》因为“重男轻女”的历史问题、二胎政策的现实困境,反而拥有了更大的现实横切面。

2、故事“共情”

观众不买账。

无论是核心受众的“精准”,还是电影题材本身所拥有的“话题”,都不应该让这部电影奉上如此表现。

电影的猫眼观众评分从开分的6.8分跌落至6.7分,灯塔观众评分也保持了同步,在同档期里《明天会好的》毫无疑问成为了主流影片口碑最差。对于一部现实主义电影来说,倘若没能拥有口碑助力,也就基本失去翻盘可能。

此外,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电影上座率从首日的12.5%下滑至第二天的8.9%,位列单日票房前七名中的倒数第一。而到了第三天已经下滑至6.9%,成为了单日票房前十名中最差。

作为一部主打“现实”卖点的影片,究竟做了什么让观众如此不买账?虽然电影一开始就打上了“现实焦虑”的话题标签,电影的题材和故事也和广大受众有着共情的基础,但对于此类电影而言核心已经不在于故事共情而是情感共情。

无论是800万北漂大军还是上亿在外漂泊的打工一族,《明天会好的》的确是一个具备共情基础的故事,但电影本身的“能力不足”让观众会形成极大的落差。

从整个故事的主线来看,电影陷入了导演对于“北漂惨状”的自我感动。通过一个流水账的故事,融入了北漂青年在现实中的种种碰壁和困难,看似在故事的内核上很丰满,但实际上却因为失去重点而无法让观众获得满足感。

而在细节上,电影细节处理的“不合逻辑”也极大的影响了观众的观感。例如萧渝周围闺蜜的“脸谱形象”以及忘记房子已经“转租”的智商漏洞,实际上都让观众对于“真实”本身存在着一定的质疑。

获得了相对“自由”的编剧袁媛,并没有借助这一次机会让“北漂”这一命题更深入的挖掘,而是陷入了一种“大而全”式的阅兵式焦虑呈现。对于当下观众而言,现实焦虑本身并不陌生,观众对于呈现焦虑本身也并没有猎奇感。缺乏足够的深度,观众对于故事本身也自然不会满足。

而且新人导演往往会在电影创作时犯下两种错误,一种是“独白”,通过人物独白来进行一种抒情式的台词朗诵,企图通过这种直接的“主题”偷喂让观众明白自己的表达。另外一种则是“文艺”,通过闪回和“幻想”等种种方式,来将自己和普通“商业影片”迅速的割裂。

但处理方式的稚嫩才是对于观众来说最无法忍受的“低劣”和“俗套”。首次转型做导演的袁媛,实际上应该去思考背后犯下的种种错误。如何通过“北漂”这一母题去洞察当下观众对于“现实”的寻求,可能才是日后创作的一个核心。

3、讨好大众

大众评分的“失焦”注定让很多电影的评论不再关注于电影本身。

同档期里,《我的姐姐》的“结尾”引发了极大的争议,甚至演变成了一个社会话题的修罗场。而《明天会好的》同样如此,电影在营销时直接让现实焦虑打在海报上。“27岁”、“用九块九唇膏”、“不会开车,没有出过国,没有护照”占据着海报上很大的比例。

但没想到,电影的“话题营销”却一开始就陷入了争议。电影直接被打上了“贩卖焦虑”的标签,还未上映就被一小部分人所抵制。

这些人的“勇气”来自于电影不应该贩卖年龄焦虑,也不应该消费普通人。因为中国有12.6亿人没有出过国,10亿人没坐过飞机,购物app里10元以下的唇膏很多都销量领先。言下之意,这就是中国现实,你为什么要“看不起普通人”呢?

但事实上,这种所谓的社会评论对于电影而言一点也不公平。12.6亿人没出过国并不代表着没有护照就不焦虑,6.8元唇膏销量第一也并不代表着用9块9的唇膏就不焦虑,“呈现焦虑”和“贩卖焦虑”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同样,电影呈现出了北漂女编剧闺蜜的“情感选择”,但仅仅是一种群体呈现就被打上了“消费女性题材”的标签,这和《我的姐姐》“姐姐的抉择”所遭遇的争议如出一辙。电影似乎成为了一个洞察现实困境并且给出现实方案的“学术论文”,而不是一部有艺术加工也有艺术写照的电影。

电影的确在技法上存在着诸多缺陷,但用“社会化”的评论去推翻“艺术化”的创作,这可能是当下国产电影面临最可怕的难题。评论语境的“抽离”,让电影只是社会话题的一个切口。一旦电影无法满足观众期待,就会被迅速淹没在口水里。

事实上,在这样的大众评论语境下,很难有电影可以获得极高的大众满意度。

无论是流水账式的故事通病还是隔靴搔痒式的“鸡汤文”套路,在电影本体上的不足是主创应该消化并且改正的。但是仅仅因为营销打上的“贩卖焦虑”,因为展现群体被质疑“消费女性”,这些严重超纲的评论语境对于电影来说是极度不公平的。

对于故事更高的“艺术要求”是如今小镇青年成长的地方所在,所以单凭社会话题和现实题材无法“讨好”这一群体,但与此同时在一个极度抽离化的“社会评论体系”里,主打现实主义国产片究竟怎么做才能不出错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小镇青年不买账,papi酱新片票房失利

想要“讨好”小镇青年,变得越来越困难。

文|悦幕中国电影观察  一一

“标签化”的现实主义电影。

papi酱电影银幕首秀、《滚蛋吧!肿瘤君》和《后来的我们》编剧袁媛导演处女作、贾樟柯监制。对于《明天会好的》来说,这部电影在外在“辅助”上拥有了很多标签。而在“内在”上,电影更是直接把标签打在海报上,“27岁”被刻意放大、九块九唇膏被广泛讨论,看上去这部为“小镇青年”量身定制的电影,却早早的翻车了。

尽管电影在海报上还有“我用尽全力过着平凡的一生,并为此而骄傲”,但因为故事的平平无奇和“贩卖焦虑”的质疑,让其口碑迅速下跌。除了豆瓣可“预见”的5.7分外,猫眼和灯塔观众评分也仅有6.7分,在整个清明档里表现最差。

尽管电影在四线城市的占比达到了47.5%,女性观众的占比达到了82.6%,30岁以下观众占比达到了89.1%,但是对小镇青年的“精准投放”并没有换回满意的回报,反而是在较低的口碑和较大的争议中早早掉队。

打上“标签”不再能讨好小镇青年,这固然是这两年所谓话题性现实主义电影的“一次失误”,但实际上也有着很多非常无奈的背后原因。大众对于《明天会好的》这样的电影变的越来越苛刻,寄希望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可以展现“真实”,但又不能贩卖焦虑;寄希望女性主义创作者可以关照女性,但又不能消费女性。

但《我的姐姐》在“社会话题”的争议中还没有成功脱困时,《明天会好的》早就已经淹没在此。大众评论的“社会化”,让现实主义电影需要重新去寻找创作的锚点,而这种过分“抽离的社会评论”对于这类电影来说看上去根本不是一个可能完成的任务。

1、精准投放

一部标准投向“小镇青年”的电影。

袁媛此前最为知名的两部作品,一部是《滚蛋吧!肿瘤君》,一部是《后来的我们》。前者一度代表华语电影“冲奥”,后者又是破10亿的刘若英“处女作”。但两部作品更重要的都是主打“现实标签”,观众在前者中看到了“北漂”青年抗击癌症的坚强,在后者中看到了“北漂”男女寻找爱情的果敢。

尽管两部电影各有各的问题,但也在各自的年份里成为了国产片很重要的话题作品。可以看出,两部有着相似背景和相似命题的现实主义电影,让从河南小城到“北漂编剧”的袁媛迎来了自己的人生拐点。最终在导师的建议下,袁媛决定亲自上阵。

在此前接受采访时,袁媛表示现在回看之前的作品,受制于篇幅、能力和导演的意愿,多多少少都有缺憾,有些地方说教的意味过浓。首次当导演可以放开手脚的“黄金编剧”加上papi酱银幕首秀,《明天会好的》自然拥有着较为不错的卖相。

《明天会好的》2018年以《西晒》这个片名开机,在经过了三年的起起伏伏,最终成功上映。袁媛将自己一贯的“北漂”母题惯用其中,再没有太多外在“限制”的情况下,终于让自己有了弥补缺憾的机会。

但《明天会好的》却并没有让观众买账。“故事流水线”、“贩卖现实焦虑”、“消费女性题材”成为了这部电影的映后标签。但这并不能否认电影在寻找核心受众上的“精准”,作为一部话题性的现实主义作品,《明天会好的》迅速的圈定了“小镇青年”。

在猫眼的想看用户画像里,电影累计想看里女性占比达到了82.6%,年龄占比里29岁及以下受众占到了89.1%,四线城市占比达到了47.5%,三线城市占比达到了13.2%。言下之意,《明天会好的》是一部精准投放“三四线女青年”的现实主义作品,这和电影里所渴望聚焦的北漂一族有着很大的耦合度。

但精准投放并不意味着转化,电影终究还是因为自身的口碑没能依靠“小镇青年”成为黑马。而除了受困于电影本身的口碑外,电影还在同档期内遇到了《我的姐姐》。这部电影同样在“小镇青年”中有着极大的关注度。在同档期内,两部现实主义影片在受众画像上如此“撞型”在此前的电影市场并不多见。

电影想看用户画像里,女性占比达到了83.6%,三四线城市占比达到了63.7%,29岁及以下观众占比达到了82.7%。

从数据反馈来看,《明天会好的》在三四线城市并没有太过于独到的题材优势。反而《我的姐姐》因为“重男轻女”的历史问题、二胎政策的现实困境,反而拥有了更大的现实横切面。

2、故事“共情”

观众不买账。

无论是核心受众的“精准”,还是电影题材本身所拥有的“话题”,都不应该让这部电影奉上如此表现。

电影的猫眼观众评分从开分的6.8分跌落至6.7分,灯塔观众评分也保持了同步,在同档期里《明天会好的》毫无疑问成为了主流影片口碑最差。对于一部现实主义电影来说,倘若没能拥有口碑助力,也就基本失去翻盘可能。

此外,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电影上座率从首日的12.5%下滑至第二天的8.9%,位列单日票房前七名中的倒数第一。而到了第三天已经下滑至6.9%,成为了单日票房前十名中最差。

作为一部主打“现实”卖点的影片,究竟做了什么让观众如此不买账?虽然电影一开始就打上了“现实焦虑”的话题标签,电影的题材和故事也和广大受众有着共情的基础,但对于此类电影而言核心已经不在于故事共情而是情感共情。

无论是800万北漂大军还是上亿在外漂泊的打工一族,《明天会好的》的确是一个具备共情基础的故事,但电影本身的“能力不足”让观众会形成极大的落差。

从整个故事的主线来看,电影陷入了导演对于“北漂惨状”的自我感动。通过一个流水账的故事,融入了北漂青年在现实中的种种碰壁和困难,看似在故事的内核上很丰满,但实际上却因为失去重点而无法让观众获得满足感。

而在细节上,电影细节处理的“不合逻辑”也极大的影响了观众的观感。例如萧渝周围闺蜜的“脸谱形象”以及忘记房子已经“转租”的智商漏洞,实际上都让观众对于“真实”本身存在着一定的质疑。

获得了相对“自由”的编剧袁媛,并没有借助这一次机会让“北漂”这一命题更深入的挖掘,而是陷入了一种“大而全”式的阅兵式焦虑呈现。对于当下观众而言,现实焦虑本身并不陌生,观众对于呈现焦虑本身也并没有猎奇感。缺乏足够的深度,观众对于故事本身也自然不会满足。

而且新人导演往往会在电影创作时犯下两种错误,一种是“独白”,通过人物独白来进行一种抒情式的台词朗诵,企图通过这种直接的“主题”偷喂让观众明白自己的表达。另外一种则是“文艺”,通过闪回和“幻想”等种种方式,来将自己和普通“商业影片”迅速的割裂。

但处理方式的稚嫩才是对于观众来说最无法忍受的“低劣”和“俗套”。首次转型做导演的袁媛,实际上应该去思考背后犯下的种种错误。如何通过“北漂”这一母题去洞察当下观众对于“现实”的寻求,可能才是日后创作的一个核心。

3、讨好大众

大众评分的“失焦”注定让很多电影的评论不再关注于电影本身。

同档期里,《我的姐姐》的“结尾”引发了极大的争议,甚至演变成了一个社会话题的修罗场。而《明天会好的》同样如此,电影在营销时直接让现实焦虑打在海报上。“27岁”、“用九块九唇膏”、“不会开车,没有出过国,没有护照”占据着海报上很大的比例。

但没想到,电影的“话题营销”却一开始就陷入了争议。电影直接被打上了“贩卖焦虑”的标签,还未上映就被一小部分人所抵制。

这些人的“勇气”来自于电影不应该贩卖年龄焦虑,也不应该消费普通人。因为中国有12.6亿人没有出过国,10亿人没坐过飞机,购物app里10元以下的唇膏很多都销量领先。言下之意,这就是中国现实,你为什么要“看不起普通人”呢?

但事实上,这种所谓的社会评论对于电影而言一点也不公平。12.6亿人没出过国并不代表着没有护照就不焦虑,6.8元唇膏销量第一也并不代表着用9块9的唇膏就不焦虑,“呈现焦虑”和“贩卖焦虑”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同样,电影呈现出了北漂女编剧闺蜜的“情感选择”,但仅仅是一种群体呈现就被打上了“消费女性题材”的标签,这和《我的姐姐》“姐姐的抉择”所遭遇的争议如出一辙。电影似乎成为了一个洞察现实困境并且给出现实方案的“学术论文”,而不是一部有艺术加工也有艺术写照的电影。

电影的确在技法上存在着诸多缺陷,但用“社会化”的评论去推翻“艺术化”的创作,这可能是当下国产电影面临最可怕的难题。评论语境的“抽离”,让电影只是社会话题的一个切口。一旦电影无法满足观众期待,就会被迅速淹没在口水里。

事实上,在这样的大众评论语境下,很难有电影可以获得极高的大众满意度。

无论是流水账式的故事通病还是隔靴搔痒式的“鸡汤文”套路,在电影本体上的不足是主创应该消化并且改正的。但是仅仅因为营销打上的“贩卖焦虑”,因为展现群体被质疑“消费女性”,这些严重超纲的评论语境对于电影来说是极度不公平的。

对于故事更高的“艺术要求”是如今小镇青年成长的地方所在,所以单凭社会话题和现实题材无法“讨好”这一群体,但与此同时在一个极度抽离化的“社会评论体系”里,主打现实主义国产片究竟怎么做才能不出错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