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长视频版权亮剑,短视频何解?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长视频版权亮剑,短视频何解?

长、短视频版权方面“爱恨交错人消瘦”的复杂关系终究要寻求解决方案,虽然方案“靴子落地”的节点目前还不确定,但这份声明届时或将成为重要依据,深刻影响目前泛娱乐行业生态。

文|犀牛娱乐  胖部

编辑|夏添

4月9日,逾70家影视传媒单位及企业发布保护影视版权的联合声明,表示将对目前网络上出现的,公众账号生产运营者针对影视作品内容未经授权进行剪辑、切条、搬运、传播等行为,发起集中、必要的法律维权行动,呼吁短视频平台和公众账号生产运营者切实提升版权保护意识。

声明明确指向“短视频平台和公众账号生产运营者”。

在超过70家联名单位里,包括中国电视艺术交流协会、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等15家协会,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芒果TV、咪咕视频等5家视频平台和正午阳光、华策影视、柠萌影视、慈文传媒等53家影视公司,可以说是长视频行业的一次总动员。

这份声明首先是揭了盖子,即短视频相关内容事实上形成版权侵权这一长期存在的问题;其次,在短视频已经全民覆盖、并对电影、剧集、综艺等长视频内容深化影响力的当下,长视频平台如此态度果断的亮剑,真的要对短视频营销“断舍离”吗?

犀牛君判断,这份“409版权声明”应该会成为国内网络视听行业里程碑式的事件。长、短视频版权方面“爱恨交错人消瘦”的复杂关系终究要寻求解决方案,虽然方案“靴子落地”的节点目前还不确定,但这份声明届时或将成为重要依据,深刻影响目前泛娱乐行业生态。

忆往昔峥嵘岁月,长、短视频相爱相杀

“抖音B站:你直接报我身份证得了呗。”“新浪娱乐”微博发布此次声明相关新闻后,这条评论吸引了7182个点赞。显然对于声明中提到的问题,当下的年轻人并不陌生。

事实上,如果对相关评论做一观察,会发现大众对于这次声明方的态度并不统一。一些声音表示“本来就差,还不让抖出圈”、“那就别出圈了”、“别矫枉过正了,适当维权一把支持,这连剪辑都不让就有点过了”。

无论是在抖音和快手追剧、追综,还是在B站观看UP主根据影视内容进行的创意剪辑,已经让年轻人形成了常态化消费习惯。用户会因为看到《大风吹》的唱歌片段了解《天赐的声音》,也会因为观看张哲瀚cut对《山河令》产生兴趣。头部剪辑好或创作者的粉丝可达数百万。目前网络上的声音,很大程度上也是源于喜爱内容“塌房”的恐惧。

这种消费习惯对长视频平台来说也具有极高的价值,很多影视内容正是通过这样的途径建立起受众的感性认知,完成到长视频平台消费的转化。

《2020抖音娱乐白皮书》的数据显示,抖音剧集内容全年获赞93亿+,评论3.5亿+,转发1.5亿+;其中爆款剧《三十而已》官抖点赞超5600万,登陆热点榜83次,播放量3000万+视频达25条,有效推动剧集出圈。综艺内容,相关点赞29.59亿,同比提升130.58%;评论量1.38亿,同比提升293.65%。

短视频已经成为长内容的关键营销阵地。目前影剧综制作方在各平台建立官方账号发布内容,也是固定的宣发动作。但这不能改变短视频相关内容一直以来“无证上岗”的事实。

相关内容产出效率还在不断迭代。根据QuestMobile数据,2020年12月在短视频平台TOP10行业KOL数量占比中,影视娱乐类内容在抖音排在第四,快手排在第十。

一方面,短视频营销多年来在推动影剧综出圈方面形成了越来越成熟的打法,确实为长视频平台创造了增量;但另一方面,事实存在的版权侵权,包括短内容客观上对长视频平台的分流,又可谓行业的切肤之痛。

对于长视频行业,这种现状可谓是“痛并快乐着”。

“12426版权监测中心”发布的《2020中国网络短视频版权监测报告》显示,仅2019年至2020年10月间,对原创短视频、国家版权局重点作品版权保护预警名单作品及重点影视综作品的片段进行监测,覆盖作品量超过1000万件,累计监测到3009.52万条疑似侵权短视频。

热门电视剧、综艺节目、院线电影是被侵权的“重灾区”。在短视频侵权量排名前10的作品,《人民的名义》短视频侵权量达到26.93万条。

图片数据来自“12426版权监测中心”

而对于用户来说,相较于以短平快的方式了解剧综信息,要转化到平台观看完整内容需要用户满足时间、兴趣等多方面条件。而且近年来观看长内容也确实要付出更多时间成本一些,观看一部剧集累计需要数十小时,每周分上下集更新的综艺时长也可达三四小时。

长视频行业通过短视频获益,又被短视频放血,这种相爱相杀的关系维持了较长时间的平衡,但终究不能是常态。

大版权时代,长、短平台竞合关系再梳理

此次声明发布的背景,是即将于今年6月1日起施行新的《著作权法》。这也让“版权”成为一段时间以来行业的关键词。

3月22日,快手公布了2021年音乐版权的结算标准,是对短视频和直播中音乐版权使用问题的回应。“版权声明”发布前的4月8日,爱奇艺、优酷、快手、芒果TV、中南传媒、中广天择、马栏山文创投、中国网络文学小镇、草花互动、山猫吉咪等10家企业代表刚刚共同签署并发表《马栏山版权宣言》。

“409声明”提到,“形成‘先授权后使用’的良好行业生态,是加强法治建设、实现强国战略的重要一环。”这也并非空话,当下确实是从法治角度自上而下地紧抓版权相关问题,进一步建立健康的娱乐行业环境。在这一层面并不存在“怎么连剪辑都不行”的弹性空间。

而在此次《著作权法》的推进中,如何厘清平台在侵权过程中的责任,已经也成为社会各界讨论重点。有法律人士表示,如果短视频传播者的行为无法构成合理使用(从使用权利人作品的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讨论),短视频分享平台是否承担法律责任取决于其是否履行了注意义务(法律定义,包括行为致害后果的预见义务和避免义务)。

换言之,在监测内容是否构成侵权方面,平台同样是法律层面的责任方。即使接下来长视频行业的执行力度还不确定,短视频平台在商业方面也会面对更大的风险。改变势在必行。

大版权时代,长、短平台需要重新梳理相互的竞合关系。

长视频平台当然还需要短视频的营销价值。根据QuestMobile数据,截至2020年12月,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72亿人,虽然年增速放缓至6%,但用户人均使用时长为42.6小时每月,依然保持着39.7%的较大增长。这种流量和影响力,是长视频平台无法“断舍离”的。

相关的影响或可做一预判。

首先,不仅是长视频营销对短视频有需求,短视频平台也需要获得很多长视频爆款内容在平台吸引用户,双方的合作中会形成话语权更加平衡的关系。分发授权时,长视频平台或许会谋求更多方面的权益,比如版权费用或流量支持。

同时双方的操作应该会更加规范,例如在相关合同里,会明确将版权授权给短视频平台用于推广和传播的使用范围等。

而从长期来看,短视频平台或许会进一步谋求长内容版权,以增强相关领域的话语权和平台创作的自由度。目前腾讯视频和爱奇艺分别将平台内容完整版开放给微视和随刻,一定程度上规避了版权风险;B站也在去年开设“放映厅”,为平台UP主提供创作素材。如果抖音和快手随后在这方面跟进,或许会成为与长视频平台竞争的新发轫。

时间会验证“409版权声明”的影响。从这份声明开始,已经形成的许多行业洞察或许不再适用,网络视听行业进一步规范化的同时,也将在未来产生更复杂的联动关系。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长视频版权亮剑,短视频何解?

长、短视频版权方面“爱恨交错人消瘦”的复杂关系终究要寻求解决方案,虽然方案“靴子落地”的节点目前还不确定,但这份声明届时或将成为重要依据,深刻影响目前泛娱乐行业生态。

文|犀牛娱乐  胖部

编辑|夏添

4月9日,逾70家影视传媒单位及企业发布保护影视版权的联合声明,表示将对目前网络上出现的,公众账号生产运营者针对影视作品内容未经授权进行剪辑、切条、搬运、传播等行为,发起集中、必要的法律维权行动,呼吁短视频平台和公众账号生产运营者切实提升版权保护意识。

声明明确指向“短视频平台和公众账号生产运营者”。

在超过70家联名单位里,包括中国电视艺术交流协会、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等15家协会,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芒果TV、咪咕视频等5家视频平台和正午阳光、华策影视、柠萌影视、慈文传媒等53家影视公司,可以说是长视频行业的一次总动员。

这份声明首先是揭了盖子,即短视频相关内容事实上形成版权侵权这一长期存在的问题;其次,在短视频已经全民覆盖、并对电影、剧集、综艺等长视频内容深化影响力的当下,长视频平台如此态度果断的亮剑,真的要对短视频营销“断舍离”吗?

犀牛君判断,这份“409版权声明”应该会成为国内网络视听行业里程碑式的事件。长、短视频版权方面“爱恨交错人消瘦”的复杂关系终究要寻求解决方案,虽然方案“靴子落地”的节点目前还不确定,但这份声明届时或将成为重要依据,深刻影响目前泛娱乐行业生态。

忆往昔峥嵘岁月,长、短视频相爱相杀

“抖音B站:你直接报我身份证得了呗。”“新浪娱乐”微博发布此次声明相关新闻后,这条评论吸引了7182个点赞。显然对于声明中提到的问题,当下的年轻人并不陌生。

事实上,如果对相关评论做一观察,会发现大众对于这次声明方的态度并不统一。一些声音表示“本来就差,还不让抖出圈”、“那就别出圈了”、“别矫枉过正了,适当维权一把支持,这连剪辑都不让就有点过了”。

无论是在抖音和快手追剧、追综,还是在B站观看UP主根据影视内容进行的创意剪辑,已经让年轻人形成了常态化消费习惯。用户会因为看到《大风吹》的唱歌片段了解《天赐的声音》,也会因为观看张哲瀚cut对《山河令》产生兴趣。头部剪辑好或创作者的粉丝可达数百万。目前网络上的声音,很大程度上也是源于喜爱内容“塌房”的恐惧。

这种消费习惯对长视频平台来说也具有极高的价值,很多影视内容正是通过这样的途径建立起受众的感性认知,完成到长视频平台消费的转化。

《2020抖音娱乐白皮书》的数据显示,抖音剧集内容全年获赞93亿+,评论3.5亿+,转发1.5亿+;其中爆款剧《三十而已》官抖点赞超5600万,登陆热点榜83次,播放量3000万+视频达25条,有效推动剧集出圈。综艺内容,相关点赞29.59亿,同比提升130.58%;评论量1.38亿,同比提升293.65%。

短视频已经成为长内容的关键营销阵地。目前影剧综制作方在各平台建立官方账号发布内容,也是固定的宣发动作。但这不能改变短视频相关内容一直以来“无证上岗”的事实。

相关内容产出效率还在不断迭代。根据QuestMobile数据,2020年12月在短视频平台TOP10行业KOL数量占比中,影视娱乐类内容在抖音排在第四,快手排在第十。

一方面,短视频营销多年来在推动影剧综出圈方面形成了越来越成熟的打法,确实为长视频平台创造了增量;但另一方面,事实存在的版权侵权,包括短内容客观上对长视频平台的分流,又可谓行业的切肤之痛。

对于长视频行业,这种现状可谓是“痛并快乐着”。

“12426版权监测中心”发布的《2020中国网络短视频版权监测报告》显示,仅2019年至2020年10月间,对原创短视频、国家版权局重点作品版权保护预警名单作品及重点影视综作品的片段进行监测,覆盖作品量超过1000万件,累计监测到3009.52万条疑似侵权短视频。

热门电视剧、综艺节目、院线电影是被侵权的“重灾区”。在短视频侵权量排名前10的作品,《人民的名义》短视频侵权量达到26.93万条。

图片数据来自“12426版权监测中心”

而对于用户来说,相较于以短平快的方式了解剧综信息,要转化到平台观看完整内容需要用户满足时间、兴趣等多方面条件。而且近年来观看长内容也确实要付出更多时间成本一些,观看一部剧集累计需要数十小时,每周分上下集更新的综艺时长也可达三四小时。

长视频行业通过短视频获益,又被短视频放血,这种相爱相杀的关系维持了较长时间的平衡,但终究不能是常态。

大版权时代,长、短平台竞合关系再梳理

此次声明发布的背景,是即将于今年6月1日起施行新的《著作权法》。这也让“版权”成为一段时间以来行业的关键词。

3月22日,快手公布了2021年音乐版权的结算标准,是对短视频和直播中音乐版权使用问题的回应。“版权声明”发布前的4月8日,爱奇艺、优酷、快手、芒果TV、中南传媒、中广天择、马栏山文创投、中国网络文学小镇、草花互动、山猫吉咪等10家企业代表刚刚共同签署并发表《马栏山版权宣言》。

“409声明”提到,“形成‘先授权后使用’的良好行业生态,是加强法治建设、实现强国战略的重要一环。”这也并非空话,当下确实是从法治角度自上而下地紧抓版权相关问题,进一步建立健康的娱乐行业环境。在这一层面并不存在“怎么连剪辑都不行”的弹性空间。

而在此次《著作权法》的推进中,如何厘清平台在侵权过程中的责任,已经也成为社会各界讨论重点。有法律人士表示,如果短视频传播者的行为无法构成合理使用(从使用权利人作品的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讨论),短视频分享平台是否承担法律责任取决于其是否履行了注意义务(法律定义,包括行为致害后果的预见义务和避免义务)。

换言之,在监测内容是否构成侵权方面,平台同样是法律层面的责任方。即使接下来长视频行业的执行力度还不确定,短视频平台在商业方面也会面对更大的风险。改变势在必行。

大版权时代,长、短平台需要重新梳理相互的竞合关系。

长视频平台当然还需要短视频的营销价值。根据QuestMobile数据,截至2020年12月,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72亿人,虽然年增速放缓至6%,但用户人均使用时长为42.6小时每月,依然保持着39.7%的较大增长。这种流量和影响力,是长视频平台无法“断舍离”的。

相关的影响或可做一预判。

首先,不仅是长视频营销对短视频有需求,短视频平台也需要获得很多长视频爆款内容在平台吸引用户,双方的合作中会形成话语权更加平衡的关系。分发授权时,长视频平台或许会谋求更多方面的权益,比如版权费用或流量支持。

同时双方的操作应该会更加规范,例如在相关合同里,会明确将版权授权给短视频平台用于推广和传播的使用范围等。

而从长期来看,短视频平台或许会进一步谋求长内容版权,以增强相关领域的话语权和平台创作的自由度。目前腾讯视频和爱奇艺分别将平台内容完整版开放给微视和随刻,一定程度上规避了版权风险;B站也在去年开设“放映厅”,为平台UP主提供创作素材。如果抖音和快手随后在这方面跟进,或许会成为与长视频平台竞争的新发轫。

时间会验证“409版权声明”的影响。从这份声明开始,已经形成的许多行业洞察或许不再适用,网络视听行业进一步规范化的同时,也将在未来产生更复杂的联动关系。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