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总理的这场座谈会透露了什么政策风向?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总理的这场座谈会透露了什么政策风向?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近日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晓晶和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参与讨论经济形势。

2020年05月23日,江苏无锡,傍晚繁忙的苏南国际码头,3号码头。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记者 樊旭

据新华社报道,4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分析研究当前经济运行情况。

报道显示,至少有两位经济学家参加了这场座谈会,他们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晓晶和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能受邀参加总理的座谈会,多半是因为他们的一些观点引起了高层重视。

张晓晶近年来领衔编撰并定期发布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估算与发布中国季度宏观杠杆率,是官方高端智库的代表之一。彭文生则长期在券商或投行任经济学家,在中金之前,他曾任巴克莱资本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光大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中信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被业内称为最懂中国金融的经济学家之一。

据中金公司透露,彭文生在座谈会上对中国经济做了乐观的预测:今年一季度实际GDP同比增长19%,全年GDP同比增速或达9%左右。

“近期数据显示,经济运行总体保持良好,一季度(制造业)PMI保持在50%以上的扩张区间,1-2月工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同比上升至8.1%,高于疫情前水平,服务业生产指数两年平均同比增速也接近疫情前水平,我们预计下周将公布的一季度实际GDP同比上升19%。我们预计全年实际GDP同比增速或达9%左右,高于政府工作报告中6%以上的目标。”他说。

根据新华社通稿,这次座谈会又谈到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的问题。就在座谈会前一天,4月8日召开的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第五十次会议强调,要保持物价基本稳定,特别是关注大宗商品价格走势。

2月底,彭文生在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发表文章称,近期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美债利率持续上行,部分反映了市场对全球经济共振复苏的预期。对资本市场来讲,今年面临的一个风险就是美国通胀超预期。

“美国可能的宏观政策组合是宽财政、紧货币。美国大规模的财政刺激力度将会进一步加剧通胀上行压力。这意味(美联储)货币条件难免要在边际上收紧。”他指出。

对于中国来说,彭文生认为,因为财政扩张力度有限,宏观政策平衡将主要体现在货币政策和监管的互动上。“今年中国的货币政策可能是先紧后松,背后的逻辑是债务问题。长远来看,在去杠杆的大趋势下,货币和信用的‘跷跷板’关系是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思考中国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维度。”

债务问题也是目前高层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3月15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提出要“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政府杠杆率要有所降低”。国务院会议单独提“降低政府杠杆率”十分罕见,之前都是要求企业部门去杠杆。

今年2月初,张晓晶担任主任的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NIFD)发表报告指出,2020年我国宏观杠杆率从2019年末的246.5%攀升至270.1%,增幅达到23.6个百分点,为2010年以来的最大增幅。

NIFD的报告特别提到,2020年政府部门杠杆率从2019年末的38.5%增长至45.6%,增幅达7.1个百分点,高于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5.5个百分点的增幅,也高于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5.8个百分点的增幅,达到有杠杆率数据统计以来的历史最高水平。其中,中央政府杠杆率上升了3.1个百分点,地方政府杠杆率上升了4.0个百分点。

张晓晶对于降低政府杠杆率有何看法?4月7日,他在“长安街读书会”公众号发表的一篇文章透露了其思路:必须在杠杆率的结构上做文章。

简单来说,政府部门方面,中央政府要继续加杠杆,接替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扩张;地方政府专项债增长较多,但资金使用效率有限,可适当降低地方专项债比例,提高预算内赤字率。企业部门要继续去杠杆,但要体现竞争中性,防止国企民企在去杠杆过程中的苦乐不均。居民部门要稳杠杆,尤其需要通过房地产的基本稳定促进居民杠杆率的基本稳定、略有上升。

此外,3月初,张晓晶在CF40举办的浦山讲坛上指出,中国大量的债务累积在政府和国企等公共部门,随着付息支出逐年加大,政府债务风险也越来越高。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方法在于取消政府隐性担保,让传统的债务累积模式无以为继。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总理的这场座谈会透露了什么政策风向?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近日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晓晶和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参与讨论经济形势。

2020年05月23日,江苏无锡,傍晚繁忙的苏南国际码头,3号码头。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记者 樊旭

据新华社报道,4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分析研究当前经济运行情况。

报道显示,至少有两位经济学家参加了这场座谈会,他们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晓晶和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能受邀参加总理的座谈会,多半是因为他们的一些观点引起了高层重视。

张晓晶近年来领衔编撰并定期发布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估算与发布中国季度宏观杠杆率,是官方高端智库的代表之一。彭文生则长期在券商或投行任经济学家,在中金之前,他曾任巴克莱资本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光大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中信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被业内称为最懂中国金融的经济学家之一。

据中金公司透露,彭文生在座谈会上对中国经济做了乐观的预测:今年一季度实际GDP同比增长19%,全年GDP同比增速或达9%左右。

“近期数据显示,经济运行总体保持良好,一季度(制造业)PMI保持在50%以上的扩张区间,1-2月工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同比上升至8.1%,高于疫情前水平,服务业生产指数两年平均同比增速也接近疫情前水平,我们预计下周将公布的一季度实际GDP同比上升19%。我们预计全年实际GDP同比增速或达9%左右,高于政府工作报告中6%以上的目标。”他说。

根据新华社通稿,这次座谈会又谈到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的问题。就在座谈会前一天,4月8日召开的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第五十次会议强调,要保持物价基本稳定,特别是关注大宗商品价格走势。

2月底,彭文生在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发表文章称,近期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美债利率持续上行,部分反映了市场对全球经济共振复苏的预期。对资本市场来讲,今年面临的一个风险就是美国通胀超预期。

“美国可能的宏观政策组合是宽财政、紧货币。美国大规模的财政刺激力度将会进一步加剧通胀上行压力。这意味(美联储)货币条件难免要在边际上收紧。”他指出。

对于中国来说,彭文生认为,因为财政扩张力度有限,宏观政策平衡将主要体现在货币政策和监管的互动上。“今年中国的货币政策可能是先紧后松,背后的逻辑是债务问题。长远来看,在去杠杆的大趋势下,货币和信用的‘跷跷板’关系是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思考中国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维度。”

债务问题也是目前高层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3月15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提出要“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政府杠杆率要有所降低”。国务院会议单独提“降低政府杠杆率”十分罕见,之前都是要求企业部门去杠杆。

今年2月初,张晓晶担任主任的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NIFD)发表报告指出,2020年我国宏观杠杆率从2019年末的246.5%攀升至270.1%,增幅达到23.6个百分点,为2010年以来的最大增幅。

NIFD的报告特别提到,2020年政府部门杠杆率从2019年末的38.5%增长至45.6%,增幅达7.1个百分点,高于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5.5个百分点的增幅,也高于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5.8个百分点的增幅,达到有杠杆率数据统计以来的历史最高水平。其中,中央政府杠杆率上升了3.1个百分点,地方政府杠杆率上升了4.0个百分点。

张晓晶对于降低政府杠杆率有何看法?4月7日,他在“长安街读书会”公众号发表的一篇文章透露了其思路:必须在杠杆率的结构上做文章。

简单来说,政府部门方面,中央政府要继续加杠杆,接替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扩张;地方政府专项债增长较多,但资金使用效率有限,可适当降低地方专项债比例,提高预算内赤字率。企业部门要继续去杠杆,但要体现竞争中性,防止国企民企在去杠杆过程中的苦乐不均。居民部门要稳杠杆,尤其需要通过房地产的基本稳定促进居民杠杆率的基本稳定、略有上升。

此外,3月初,张晓晶在CF40举办的浦山讲坛上指出,中国大量的债务累积在政府和国企等公共部门,随着付息支出逐年加大,政府债务风险也越来越高。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方法在于取消政府隐性担保,让传统的债务累积模式无以为继。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