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以公益反哺商业,水滴绕不开监管合规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以公益反哺商业,水滴绕不开监管合规

当一众人还在口沫横飞的谈论下沉,水滴已经沿着美团开启的道路开干了。

文|深潜atom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是上个世纪韦唯最让世人熟知的旋律,但如今熟悉韦唯的人可能早已不多。在这旋律降温后的很多年,让这种呐喊变成商业故事的,是水滴众筹的出现。

​水滴的产品原型,来自沈鹏当年负责的美团外卖骑手业务。在骑手这个群体中,发生剐蹭和被剐蹭的概率很高,但这些群体普遍的身份,又都是临时工,作为进城务工的一份子,没有保险,也没医保。受了伤,最朴素的解决办法,就是在微信群里互助捐款。

“互助”的理念和模型,可以推究的更远。在广袤的农村地区,婚丧嫁娶,都涉及到随礼和份子钱,这其实是更早的互助原型。以一家之力往往应对不了这种大事,那么就通过随礼,来减轻某个家庭一时一地的负担。

但互联网人的敏锐在于,他们能看到更大的市场和需求。更重要的是,这个市场的挖掘和洞穿,是美团老兵最熟悉的打法。当一众人还在口沫横飞的谈论下沉,水滴已经沿着美团开启的道路开干了。

最近,有关水滴计划在美股首次公开发行(IPO)的消息又不时被传出。据悉自去年年中以来,水滴一直在与财务顾问筹备上市,并秘密递交了上市申请。

01、作为品牌的水滴,早已不能涵盖作为业务的水滴

当我们提到“水滴”,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是水滴互助。但现在的“水滴”,业务早已涵盖保险保障和医疗保障。其中保险保障板块包括:水滴互助(2016年5月上线)、水滴筹(2016年7月上线)、水滴保险商城(2017年5月上线)、水滴公益(2018年7月上线)等业务线;医疗健康板块包括水滴健康(2020年8月上线)和水滴好药付(2020年7月上线)等业务线。

借助朴素的互助和情感支撑,水滴从2016年上线到如今,经历了高速的发展,也不断的突破原来的限制,开拓着业务的边界。因为是小额资金,很多用户其实并不会刻意的区分这些业务类目。借助公益开道,加上强劲的地推,水滴迅速做大了资金池。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5月底,我国已有大约3.3亿人参加了网络互助,累计互助金规模约92.39亿元。可能互助型产品并不能让企业盈利,如果平台收取6%~8%的管理费,水滴互助产品可能并不能直接为公司带来直接受益,但是却为其带来了8000万的用户,了解互联网推广的人,一定明白8000万个付费用户所蕴藏的价值。

在业务发展的过程中,水滴的心态暧昧而明确——互联网保险这一块是新兴业务,水滴抱着努力做大,大到监管无法忽视的程度,再来解决合规的问题,这是一种野蛮生长时代典型大力出奇迹的冒进。

水滴互助作为尖刀,快速占领用户心智,再继续推出其他服务。以水滴筹为例,据悉水滴筹用户数量已经超3亿人。2019年水滴保险商城共完成年化签单保费超60亿元,同比增长近600%。而根据水滴商城披露的数据显示,预计2020年的年化签单保费规模将接近150亿元。2020年6月份水滴公司透露,已经实现月度盈利。这种通过个人线上募捐,将筹集的资金打款给患者家庭,全程没有服务费、手续费的产品逻辑,也在挑战着金融系统。这也为水滴筹带来了大量的负面,出现大量诈捐、造假的案例,打着慈善的旗号,进行着以完成业绩为目标的扫楼地推和用户转化。

通过恐惧感收割的用户,水滴公司的估值也在一路飙涨。2016年至今,水滴互助已经完成了累计7轮的融资,融资金额超过40亿人民币。此前据路透社旗下IFR报道,水滴会在近期进行一轮上市前融资,该笔金额大约为5亿美金。综合预测,水滴上市后估值将超百亿美金。

水滴融资史

02、水滴上市最大的风险在于绕开监管

2020年,水滴公司把之前一直宣称的“要做中国最领先的保险保障平台”,悄悄改成了“要做中国最领先的健康保障平台”。去保险化,既有水滴公司业务板块不断扩充的现实需求,更是水滴公司在强监管高压态势之下的求生之举。

水滴之所以谋求在美股上市,核心的考量还是在于,由于境外注册,水滴赴美股上市理论上可以绕开监管机构批准。在国内整肃互联网金融,规范行业发展的风口,水滴的做法显然很不合时宜。

3月份,水滴公司关闭了旗下在线医疗互助平台“水滴互助”,一方面可以看做对监管的回应,一方面也可以看做为上市而做的“阑尾”切除术。该平台为用户提供覆盖各种重大疾病的共享基本医疗计划,水滴表示该项目已为8,000万用户提供了服务。不过,此类平台并未获得银保监会的批准。从牌照看,目前的网络互助计划均不是《保险法》意义上的商业保险产品,网络互助平台也不是持牌的保险机构,管理主要靠行业内各方的自律,处于无人监管的尴尬境地,涉众风险的确不容忽视。

互助型产品出发点在于用户的代入感,通过朋友圈、微信群等社交渠道,让用户产生共情,然后扩大这种情感,在这种恐惧之下,用户蜂拥而至。一家有难,八方支援的方式,让21235个家庭被帮助,让8000万用户有了安全感,哪怕有一天自己真的有重大疾病,也是有人帮助的。也就是说,用户这么多年在意的并不是余额,而是需要一个情感上的交代,而不是一纸公告就将自己摘得干干净净。

2020年9月份银保监会官网发布了《非法商业保险活动分析及对策建议研究》,就有明确提到,有些互助平台是非持牌经营,水滴互助也曾被点名。2021年1月份,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兼新闻发言人也表示,下一步银保监会会了解互助的运营方式和风险,再采取相应措施。可见,银保监会是给了水滴互助一个缓冲期的。

然而在这个缓冲期,水滴互助并未对此作出明确的整改,并且在持续从用户手中扣除相关费用。收钱的时候你在,承担责任的时候,你就不在了。对此,水滴互助不应该积极配合相关组织和企业,给用户一个更人性化的交代吗?

水滴互助用户小王向深潜atom表示,在水滴互助发表公告后,赠送了他一个水滴健康保单,平台帮他承担了一年的保费,显示可以针对110种重大疾病医疗进行保障。但是对于疾病的描述比较模糊,是否会出现用户想要去理赔的时候,提示其并不在保单范围内呢?

其次,保单显示,水滴健康保由众安保险承保,也就是说,水滴健康保的核心业务逻辑是保险售卖,赚取的是分佣。两名熟悉该公司的业内人士表示,互助平台被认为是用户流量的主要来源之一,关闭将意味着该公司业务模式的重大改变。因为这部分业务,是作为水滴基本盘和流量池的而存在的,被关停后,水滴很难再保护之前低成本获取用户的优势,市场声量也会相应萎缩。

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耶稣带着他的门徒彼得远行,途中发现一块马蹄铁,耶稣希望彼得捡起来,彼得懒得弯腰,装作没听到。耶稣自己弯腰捡起了那块马蹄铁,用它在铁匠那儿换了三文钱,并用这些钱买了十几颗樱桃。出了城,两人经过茫茫荒野,耶稣就把藏在袖子里的樱桃一颗一颗的掉落,彼得也就一次次的捡起来去吃。

这个故事大概率是杜撰的,或者是驻马店式的本土转译,因为“三文钱”和“樱桃”都不可能出现在耶稣的时代。但道理是朴素且无可挑剔的。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水滴公司,水滴石穿终究是妄念。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以公益反哺商业,水滴绕不开监管合规

当一众人还在口沫横飞的谈论下沉,水滴已经沿着美团开启的道路开干了。

文|深潜atom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是上个世纪韦唯最让世人熟知的旋律,但如今熟悉韦唯的人可能早已不多。在这旋律降温后的很多年,让这种呐喊变成商业故事的,是水滴众筹的出现。

​水滴的产品原型,来自沈鹏当年负责的美团外卖骑手业务。在骑手这个群体中,发生剐蹭和被剐蹭的概率很高,但这些群体普遍的身份,又都是临时工,作为进城务工的一份子,没有保险,也没医保。受了伤,最朴素的解决办法,就是在微信群里互助捐款。

“互助”的理念和模型,可以推究的更远。在广袤的农村地区,婚丧嫁娶,都涉及到随礼和份子钱,这其实是更早的互助原型。以一家之力往往应对不了这种大事,那么就通过随礼,来减轻某个家庭一时一地的负担。

但互联网人的敏锐在于,他们能看到更大的市场和需求。更重要的是,这个市场的挖掘和洞穿,是美团老兵最熟悉的打法。当一众人还在口沫横飞的谈论下沉,水滴已经沿着美团开启的道路开干了。

最近,有关水滴计划在美股首次公开发行(IPO)的消息又不时被传出。据悉自去年年中以来,水滴一直在与财务顾问筹备上市,并秘密递交了上市申请。

01、作为品牌的水滴,早已不能涵盖作为业务的水滴

当我们提到“水滴”,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是水滴互助。但现在的“水滴”,业务早已涵盖保险保障和医疗保障。其中保险保障板块包括:水滴互助(2016年5月上线)、水滴筹(2016年7月上线)、水滴保险商城(2017年5月上线)、水滴公益(2018年7月上线)等业务线;医疗健康板块包括水滴健康(2020年8月上线)和水滴好药付(2020年7月上线)等业务线。

借助朴素的互助和情感支撑,水滴从2016年上线到如今,经历了高速的发展,也不断的突破原来的限制,开拓着业务的边界。因为是小额资金,很多用户其实并不会刻意的区分这些业务类目。借助公益开道,加上强劲的地推,水滴迅速做大了资金池。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5月底,我国已有大约3.3亿人参加了网络互助,累计互助金规模约92.39亿元。可能互助型产品并不能让企业盈利,如果平台收取6%~8%的管理费,水滴互助产品可能并不能直接为公司带来直接受益,但是却为其带来了8000万的用户,了解互联网推广的人,一定明白8000万个付费用户所蕴藏的价值。

在业务发展的过程中,水滴的心态暧昧而明确——互联网保险这一块是新兴业务,水滴抱着努力做大,大到监管无法忽视的程度,再来解决合规的问题,这是一种野蛮生长时代典型大力出奇迹的冒进。

水滴互助作为尖刀,快速占领用户心智,再继续推出其他服务。以水滴筹为例,据悉水滴筹用户数量已经超3亿人。2019年水滴保险商城共完成年化签单保费超60亿元,同比增长近600%。而根据水滴商城披露的数据显示,预计2020年的年化签单保费规模将接近150亿元。2020年6月份水滴公司透露,已经实现月度盈利。这种通过个人线上募捐,将筹集的资金打款给患者家庭,全程没有服务费、手续费的产品逻辑,也在挑战着金融系统。这也为水滴筹带来了大量的负面,出现大量诈捐、造假的案例,打着慈善的旗号,进行着以完成业绩为目标的扫楼地推和用户转化。

通过恐惧感收割的用户,水滴公司的估值也在一路飙涨。2016年至今,水滴互助已经完成了累计7轮的融资,融资金额超过40亿人民币。此前据路透社旗下IFR报道,水滴会在近期进行一轮上市前融资,该笔金额大约为5亿美金。综合预测,水滴上市后估值将超百亿美金。

水滴融资史

02、水滴上市最大的风险在于绕开监管

2020年,水滴公司把之前一直宣称的“要做中国最领先的保险保障平台”,悄悄改成了“要做中国最领先的健康保障平台”。去保险化,既有水滴公司业务板块不断扩充的现实需求,更是水滴公司在强监管高压态势之下的求生之举。

水滴之所以谋求在美股上市,核心的考量还是在于,由于境外注册,水滴赴美股上市理论上可以绕开监管机构批准。在国内整肃互联网金融,规范行业发展的风口,水滴的做法显然很不合时宜。

3月份,水滴公司关闭了旗下在线医疗互助平台“水滴互助”,一方面可以看做对监管的回应,一方面也可以看做为上市而做的“阑尾”切除术。该平台为用户提供覆盖各种重大疾病的共享基本医疗计划,水滴表示该项目已为8,000万用户提供了服务。不过,此类平台并未获得银保监会的批准。从牌照看,目前的网络互助计划均不是《保险法》意义上的商业保险产品,网络互助平台也不是持牌的保险机构,管理主要靠行业内各方的自律,处于无人监管的尴尬境地,涉众风险的确不容忽视。

互助型产品出发点在于用户的代入感,通过朋友圈、微信群等社交渠道,让用户产生共情,然后扩大这种情感,在这种恐惧之下,用户蜂拥而至。一家有难,八方支援的方式,让21235个家庭被帮助,让8000万用户有了安全感,哪怕有一天自己真的有重大疾病,也是有人帮助的。也就是说,用户这么多年在意的并不是余额,而是需要一个情感上的交代,而不是一纸公告就将自己摘得干干净净。

2020年9月份银保监会官网发布了《非法商业保险活动分析及对策建议研究》,就有明确提到,有些互助平台是非持牌经营,水滴互助也曾被点名。2021年1月份,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兼新闻发言人也表示,下一步银保监会会了解互助的运营方式和风险,再采取相应措施。可见,银保监会是给了水滴互助一个缓冲期的。

然而在这个缓冲期,水滴互助并未对此作出明确的整改,并且在持续从用户手中扣除相关费用。收钱的时候你在,承担责任的时候,你就不在了。对此,水滴互助不应该积极配合相关组织和企业,给用户一个更人性化的交代吗?

水滴互助用户小王向深潜atom表示,在水滴互助发表公告后,赠送了他一个水滴健康保单,平台帮他承担了一年的保费,显示可以针对110种重大疾病医疗进行保障。但是对于疾病的描述比较模糊,是否会出现用户想要去理赔的时候,提示其并不在保单范围内呢?

其次,保单显示,水滴健康保由众安保险承保,也就是说,水滴健康保的核心业务逻辑是保险售卖,赚取的是分佣。两名熟悉该公司的业内人士表示,互助平台被认为是用户流量的主要来源之一,关闭将意味着该公司业务模式的重大改变。因为这部分业务,是作为水滴基本盘和流量池的而存在的,被关停后,水滴很难再保护之前低成本获取用户的优势,市场声量也会相应萎缩。

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耶稣带着他的门徒彼得远行,途中发现一块马蹄铁,耶稣希望彼得捡起来,彼得懒得弯腰,装作没听到。耶稣自己弯腰捡起了那块马蹄铁,用它在铁匠那儿换了三文钱,并用这些钱买了十几颗樱桃。出了城,两人经过茫茫荒野,耶稣就把藏在袖子里的樱桃一颗一颗的掉落,彼得也就一次次的捡起来去吃。

这个故事大概率是杜撰的,或者是驻马店式的本土转译,因为“三文钱”和“樱桃”都不可能出现在耶稣的时代。但道理是朴素且无可挑剔的。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水滴公司,水滴石穿终究是妄念。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