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值乎,可以Buy你的Credit吗?20亿目标够呛哦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值乎,可以Buy你的Credit吗?20亿目标够呛哦

你不花钱,它是垃圾,你花了钱,90%的概率你会觉得它仍然是垃圾。

愚人节前夕,朋友圈被一条条付费才可查看的隐藏信息刷屏,打开一看,原来是知乎每年黑客马拉松比赛项目里面获得冠军的团队做的一个小产品,名字叫“值乎”。产品逻辑非常简单,写下你认为有价值的独特信息,并给关键内容打码,然后定价(从1元到10元不等),再分享到朋友圈。

这不得不让人回想起春节时,微信开发的付费隐藏照片功能,产品逻辑一模一样,但两者相比仍旧是有些微妙的差异:

1)成本差异:微信朋友圈付费隐藏照片的生产成本要更低,用户参与路径短,值乎内容生产于微信外部,需要分享朋友圈才能导入熟人关系链;

2)动机差异:用户发布隐藏照片的动机是想获取社交互动的价值,看看好友里面谁愿意付费。用户查看隐藏照片的动机更多的是满足其窥视欲和好奇心,而用户查看值乎的隐藏内容,更多的是满足其对内容的价值诉求,所谓值不值嘛。

3)认知差异:生产隐藏照片的预期和消费隐藏照片的预期差距不会太大,而生产隐藏内容和消费隐藏内容,因为内容的轻重和理解偏差,容易导致两者的认知出现较大偏差。一旦出现偏差,则很难持续进行二次消费,也就是你的Credit值是递减的。

奇怪的是,昨天刷屏的值乎,今天在朋友圈的信息量确实凤毛麟角,衰减的速度大的惊人。仔细思考,原因可能会有下面几个:

1)为低劳动价值内容付费不可持续,所谓低劳动价值,就是没有深思熟虑,没有花精力和功夫而生产的噱头花边内容,一次付费可以,但是连续付费,一方面你也不可能持续有这样的噱头花边消息,另一方面,你已经没有多少Credit了。

2)去中心化的内容变现路径会有问题,我们其看目前为内容付费的产品,要么是视频内容的VIP付费观看,要么是能够帮助我做好投资选股的付费文章,再把范围放宽一些,在行,为经验和知识付费,这里面都是一批行业的精英或者专业内容生产者去生产,不可能人人都可为,秀场除外,那是娱乐。

3)轻量内容的传播,受制于熟人关系链,而这个只有腾讯的微信和QQ掌握,微信和QQ不可能为了这样的商业化第三方应用一直站台,有位朋友在微信朋友圈留言评论,我觉得说的非常好:你不花钱,它是垃圾,你花了钱,90%的概率你会觉得它仍然是垃圾。

关键问题来了,知乎为什么要在愚人节前夕发布这个东东?我想大致有这么几个可能:

1)反正每年都会内部搞黑客马拉松大赛,知乎也成立那么多年,今年看看有没有团队在商业化这块多想想,于是有了“值乎”;

2)知乎汇聚了大量的专业而优质的内容和知识,直接导入付费阅读可能会破坏原有的高尚无私的分享精神和社区氛围,而采用一个小插件式的轻量付费阅读内容“值乎”,可以测试一下用户付费意愿和收集一些用户行为数据,也不伤害原有用户体验。

3)反正愚人节到了,大家开心一下没有什么不好的。

知乎接下来可能要做的,应该是优化这付费内容结构,怎么把真正优质而有价值的内容进行变现,把变现的焦点还是要聚焦在那20%的TOP内容生产者手里面。剩下的80%,打个黑码,尝试着玩玩就好了,至少现在还不是大规模去变现这部分人群的时候。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知乎

3.5k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幅扩大至3%
  • 首次实现单季度全面盈利后,AI浪潮下的知乎迎来更多商业想象空间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值乎,可以Buy你的Credit吗?20亿目标够呛哦

你不花钱,它是垃圾,你花了钱,90%的概率你会觉得它仍然是垃圾。

愚人节前夕,朋友圈被一条条付费才可查看的隐藏信息刷屏,打开一看,原来是知乎每年黑客马拉松比赛项目里面获得冠军的团队做的一个小产品,名字叫“值乎”。产品逻辑非常简单,写下你认为有价值的独特信息,并给关键内容打码,然后定价(从1元到10元不等),再分享到朋友圈。

这不得不让人回想起春节时,微信开发的付费隐藏照片功能,产品逻辑一模一样,但两者相比仍旧是有些微妙的差异:

1)成本差异:微信朋友圈付费隐藏照片的生产成本要更低,用户参与路径短,值乎内容生产于微信外部,需要分享朋友圈才能导入熟人关系链;

2)动机差异:用户发布隐藏照片的动机是想获取社交互动的价值,看看好友里面谁愿意付费。用户查看隐藏照片的动机更多的是满足其窥视欲和好奇心,而用户查看值乎的隐藏内容,更多的是满足其对内容的价值诉求,所谓值不值嘛。

3)认知差异:生产隐藏照片的预期和消费隐藏照片的预期差距不会太大,而生产隐藏内容和消费隐藏内容,因为内容的轻重和理解偏差,容易导致两者的认知出现较大偏差。一旦出现偏差,则很难持续进行二次消费,也就是你的Credit值是递减的。

奇怪的是,昨天刷屏的值乎,今天在朋友圈的信息量确实凤毛麟角,衰减的速度大的惊人。仔细思考,原因可能会有下面几个:

1)为低劳动价值内容付费不可持续,所谓低劳动价值,就是没有深思熟虑,没有花精力和功夫而生产的噱头花边内容,一次付费可以,但是连续付费,一方面你也不可能持续有这样的噱头花边消息,另一方面,你已经没有多少Credit了。

2)去中心化的内容变现路径会有问题,我们其看目前为内容付费的产品,要么是视频内容的VIP付费观看,要么是能够帮助我做好投资选股的付费文章,再把范围放宽一些,在行,为经验和知识付费,这里面都是一批行业的精英或者专业内容生产者去生产,不可能人人都可为,秀场除外,那是娱乐。

3)轻量内容的传播,受制于熟人关系链,而这个只有腾讯的微信和QQ掌握,微信和QQ不可能为了这样的商业化第三方应用一直站台,有位朋友在微信朋友圈留言评论,我觉得说的非常好:你不花钱,它是垃圾,你花了钱,90%的概率你会觉得它仍然是垃圾。

关键问题来了,知乎为什么要在愚人节前夕发布这个东东?我想大致有这么几个可能:

1)反正每年都会内部搞黑客马拉松大赛,知乎也成立那么多年,今年看看有没有团队在商业化这块多想想,于是有了“值乎”;

2)知乎汇聚了大量的专业而优质的内容和知识,直接导入付费阅读可能会破坏原有的高尚无私的分享精神和社区氛围,而采用一个小插件式的轻量付费阅读内容“值乎”,可以测试一下用户付费意愿和收集一些用户行为数据,也不伤害原有用户体验。

3)反正愚人节到了,大家开心一下没有什么不好的。

知乎接下来可能要做的,应该是优化这付费内容结构,怎么把真正优质而有价值的内容进行变现,把变现的焦点还是要聚焦在那20%的TOP内容生产者手里面。剩下的80%,打个黑码,尝试着玩玩就好了,至少现在还不是大规模去变现这部分人群的时候。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