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18.3%,两年平均增长5.0%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18.3%,两年平均增长5.0%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18.3%,创1992年季度GDP发布以来的新高。数据发布前,界面新闻采集的7家机构预测中值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19%。

2020年5月22日,济南东外环一新基建工程项目。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记者 辛圆

在经济复苏和去年同期的超低基数作用下,一季度中国经济表现格外亮眼。

国家统计局周五公布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18.3%,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10.3%,两年平均增长5.0%。数据发布前,界面新闻采集的7家机构预测中值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19%。

财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对界面新闻表示,一季度中国经济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是生产端延续增长,二是需求端出口超预期,但内需恢复较慢;三是大型企业好于中小企业,上游好于中下游。

统计局数据显示,1-3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上涨25.6%,涨幅较前两个月收窄9.4个百分点。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上涨34.2%,涨幅较前两个月扩大0.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上涨14.1%,涨幅较前两个月收窄21个百分点。

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中心副主任陶金对界面新闻表示,中国经济的韧性很可能超出市场预期,这种韧性可能源于消费慢变量的加速复苏、企业盈利改善、产能利用率处于高位等长期利好因素。

分析师预计,第二季度中国经济增速可能在8%-9%,全年会超过8%。尽管GDP增速同比受制于基数作用将逐步下台阶,但环比因经济复苏动能增强将逐步回升。

投资方面,1-3月,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29.7%,房地产投资增长25.6%,制造业投资增长29.8%,涨幅分别较上月收窄6.9、12.7、7.5个百分点。

分析师认为,制造业正在接棒基建和地产,成为投资的主要增长点。

浙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李超对界面新闻表示,虽然重大项目开工依然会对基建投资提供一定的支撑,但是,“今年的专项债较去年出现小幅下降,此外财政要求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和项目质量,这决定了财政对基建的支持力度可能会较去年有一定下降。”

至于房地产投资,分析师认为,在各种政策高压下,可能难有很好的表现。

陶金指出,受“三道红线”等政策影响,房企资金压力逐步加大,拿地投资可能会有所减小,加上去年基数不低,未来房地产投资增速进一步上升的空间有限。满足“三道红线”是房企融资的先决条件,即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大于70%,净负债率大于100%,现金短债比小于1倍。

不过,伍超明表示,虽然政策加码下房企资金来源受限,但房地产竣工周期开启、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因素,将对房地产投资形成较强支撑。预计二季度房地产投资增速高位趋稳概率较大。

相比之下,分析师对于制造业投资的看法基本一致,普遍看好后续增长。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学智指出,如果剔除去年的低基数因素,目前制造业还未完全恢复元气。随着国内经济复苏势头延续,需求改善叠加全球经济的逐步恢复,预计未来制造业会有比较好的增长势头。

陶金补充道,工业品价格上涨带来的企业盈利改善和产能利用率提升,打开了制造业投资增长的窗口。而且,中国的信贷政策对于制造业比较友好,制造业的融资需求不会因为货币政策收紧而受到很大冲击。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3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中,生产指数录得53.9%,为年内新高。根据民生证券监测的高频数据,3月汽车钢胎、半钢胎周平均开工率分别为76.9%和72.6%,均好于近半年同期水平。

随着经济形势好转,消费进一步提速。国家统计局指出,1-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3.9%,两年平均增速为4.2%;经季节调整,与去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86%。

李超指出,居民消费意愿正在逐渐回暖,从M0(流通中货币)增速回归常态可以看出居民持有预防性现金的需求有所下降。另外,消费品和服务的供应正在逐渐丰富,也将带动消费增速逐渐向疫情前的水平靠拢。

央行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M0同比增长4.2%,增速和上月持平,较去年同期下降了6.6个百分点。

伍超明也表示,在两个因素的驱动下,未来消费将迎来加速修复期。一方面,随着国内普及疫苗接种,服务业有望加速重启,带动消费修复明显提速。根据2003年“非典”期间的经验,疫后一年左右,国内客运量和社零增速均迎来明显反弹。另一方面,企业盈利与个体户投资的改善,有望驱动居民收入全面回暖,助力消费回升。

有分析师指出,作为消费“顶梁柱”的汽车消费目前表现偏弱,未来需要关注芯片制约可能对消费产生的影响。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国内乘用车共销售507.6万辆,同比增长76%,但和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6%

今年1月起,丰田、日产、通用等车企陆续因芯片短缺不得不调整全球范围内的生产。李超指出,车型缺货、芯片涨价等因素未来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汽车消费。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18.3%,两年平均增长5.0%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18.3%,创1992年季度GDP发布以来的新高。数据发布前,界面新闻采集的7家机构预测中值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19%。

2020年5月22日,济南东外环一新基建工程项目。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记者 辛圆

在经济复苏和去年同期的超低基数作用下,一季度中国经济表现格外亮眼。

国家统计局周五公布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18.3%,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10.3%,两年平均增长5.0%。数据发布前,界面新闻采集的7家机构预测中值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19%。

财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对界面新闻表示,一季度中国经济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是生产端延续增长,二是需求端出口超预期,但内需恢复较慢;三是大型企业好于中小企业,上游好于中下游。

统计局数据显示,1-3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上涨25.6%,涨幅较前两个月收窄9.4个百分点。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上涨34.2%,涨幅较前两个月扩大0.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上涨14.1%,涨幅较前两个月收窄21个百分点。

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中心副主任陶金对界面新闻表示,中国经济的韧性很可能超出市场预期,这种韧性可能源于消费慢变量的加速复苏、企业盈利改善、产能利用率处于高位等长期利好因素。

分析师预计,第二季度中国经济增速可能在8%-9%,全年会超过8%。尽管GDP增速同比受制于基数作用将逐步下台阶,但环比因经济复苏动能增强将逐步回升。

投资方面,1-3月,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29.7%,房地产投资增长25.6%,制造业投资增长29.8%,涨幅分别较上月收窄6.9、12.7、7.5个百分点。

分析师认为,制造业正在接棒基建和地产,成为投资的主要增长点。

浙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李超对界面新闻表示,虽然重大项目开工依然会对基建投资提供一定的支撑,但是,“今年的专项债较去年出现小幅下降,此外财政要求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和项目质量,这决定了财政对基建的支持力度可能会较去年有一定下降。”

至于房地产投资,分析师认为,在各种政策高压下,可能难有很好的表现。

陶金指出,受“三道红线”等政策影响,房企资金压力逐步加大,拿地投资可能会有所减小,加上去年基数不低,未来房地产投资增速进一步上升的空间有限。满足“三道红线”是房企融资的先决条件,即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大于70%,净负债率大于100%,现金短债比小于1倍。

不过,伍超明表示,虽然政策加码下房企资金来源受限,但房地产竣工周期开启、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因素,将对房地产投资形成较强支撑。预计二季度房地产投资增速高位趋稳概率较大。

相比之下,分析师对于制造业投资的看法基本一致,普遍看好后续增长。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学智指出,如果剔除去年的低基数因素,目前制造业还未完全恢复元气。随着国内经济复苏势头延续,需求改善叠加全球经济的逐步恢复,预计未来制造业会有比较好的增长势头。

陶金补充道,工业品价格上涨带来的企业盈利改善和产能利用率提升,打开了制造业投资增长的窗口。而且,中国的信贷政策对于制造业比较友好,制造业的融资需求不会因为货币政策收紧而受到很大冲击。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3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中,生产指数录得53.9%,为年内新高。根据民生证券监测的高频数据,3月汽车钢胎、半钢胎周平均开工率分别为76.9%和72.6%,均好于近半年同期水平。

随着经济形势好转,消费进一步提速。国家统计局指出,1-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3.9%,两年平均增速为4.2%;经季节调整,与去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86%。

李超指出,居民消费意愿正在逐渐回暖,从M0(流通中货币)增速回归常态可以看出居民持有预防性现金的需求有所下降。另外,消费品和服务的供应正在逐渐丰富,也将带动消费增速逐渐向疫情前的水平靠拢。

央行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M0同比增长4.2%,增速和上月持平,较去年同期下降了6.6个百分点。

伍超明也表示,在两个因素的驱动下,未来消费将迎来加速修复期。一方面,随着国内普及疫苗接种,服务业有望加速重启,带动消费修复明显提速。根据2003年“非典”期间的经验,疫后一年左右,国内客运量和社零增速均迎来明显反弹。另一方面,企业盈利与个体户投资的改善,有望驱动居民收入全面回暖,助力消费回升。

有分析师指出,作为消费“顶梁柱”的汽车消费目前表现偏弱,未来需要关注芯片制约可能对消费产生的影响。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国内乘用车共销售507.6万辆,同比增长76%,但和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6%

今年1月起,丰田、日产、通用等车企陆续因芯片短缺不得不调整全球范围内的生产。李超指出,车型缺货、芯片涨价等因素未来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汽车消费。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