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这一届的家庭教育剧,拼什么?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这一届的家庭教育剧,拼什么?

当下家庭教育剧的内容也已随着当下剧集市场的发展与教育环境的变化而生出新变。

文|骨朵网络影视  耳朵

俗话说,穷不能穷教育,苦不能苦孩子。

去年,“鸡娃”一词横空出世,原意是形容家长给孩子打鸡血、催促孩子学习的行为。在大量家长深刻共鸣和网友们的广泛讨论后,“鸡娃”演变成家长自己像打了鸡血一样为孩子安排学习。话题热度之高,就连微信状态里的“带娃”都被官方改为了“鸡娃”。

讨论“鸡娃”,影视剧也不甘落后。现下,《小舍得》《陪你一起长大》两部家庭教育剧台网联播,《学区房》也在今日释出预告。一时间,巨大的“教育焦虑”通过剧集的形式笼罩着屏幕前的观众。

作为近年来颇受欢迎的题材,《小舍得》《陪你一起长大》的成绩在同期播放的剧集中尤为突出。数据表现上,《陪你一起长大》《小舍得》自播出后均位列骨朵电视剧热度榜前茅。话题讨论上,两部剧也纷纷霸占了近日的微博热搜,剧中的种种情节引发网友热议。

虽然之前早有《小别离》《小欢喜》《少年派》等家庭教育剧赢得大众关注,但当下家庭教育剧的内容也已随着当下剧集市场的发展与教育环境的变化而生出新变。

“鸡娃剧”要从娃娃抓起

从剧名上,《学区房》《起跑线》(后改名《陪你一起长大》)这两部剧集就已告知观众,孩子的教育之战在上小学前就已打响。而作为“小系列”中的第三部,拍完初中生出国、高中生高考后,《小舍得》瞄准了小升初的教育话题。

不论是幼升小,还是小升初,今年的家庭教育剧都将故事中的孩子设置在年龄层更小的阶段。看似这阶段的孩子不够叛逆、没有初高中的学业压力、大部分家长似乎也有能力自己辅导孩子学习。

但此时“鸡娃”爸妈们的苦并不亚于高考生的爸妈,每位家长都或主动或被迫地在起跑线上你追我赶。孩子尚未具备独立意识,“鸡娃”中父母的作用也就更加明显。《小舍得》里,蒋欣扮演的田雨岚对儿子耳提面命,自称儿子的好成绩是自己最好的化妆品,要求儿子的成绩必须名列前茅。她时时刻刻催促儿子学习,甚至自己做的学习笔记比儿子的还要认真。

《陪你一起长大》中颖儿饰演的林芸芸也不甘示弱。虽然女儿还在读幼儿园,她在女儿的学习上安排得满满当当,学习多门外语,舞蹈乐器也样样精通,课业成绩更是只能第一不能第二。

孩子难以反抗家长,家长更是难以反抗生活中愈发激烈的育儿战。从现实角度讲,剧集选定孩子更加低龄的教育故事,源于当下现实社会中该阶段教育冲突凸显,孩子既需要“素质教育”中的全面发展,又需要成为升学考试中的佼佼者。大城市的教育竞争中,“鸡娃”不只是“鸡”学校里语数英的学习,而是一切皆“鸡”。对于这样的故事,观众更容易引发共鸣,不然就也不会有“海淀妈妈”、“顺义妈妈”在这两年来的红火。

现实里的众多矛盾也给予了这类型剧集更多的故事素材。以《小舍得》中的田雨岚为例,她为儿子潜心谋略“升学大计”,放下身段以各种方式给儿子争取择数金牌班名额,还暗示班主任给儿子安排班委工作,颇有蒋欣当年饰演的华妃风采。这些故事都存在于真实生活中,使得剧集的现实主义色彩愈加浓厚,内容愈加丰满。

孩子变小了,家长也变年轻了。踩在现实土壤之上,剧中的这部分父母象征着90后、85后的年轻一代。一方面,剧集通过故事的铺展将塑造了新一代人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另一方面,在故事创作上,他们初为人父、人母,在教育上多是有样学样,如孩子一般尚未形成固定的教育方法,他们在故事中教育心态的改变也更为顺理成章。

以剧集市场内容饱和度的角度看,娃娃们的教育内卷是剧集制作方的不二之选。在《少年派》《带着爸爸去留学》《小别离》《小欢喜》纷纷讨论完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的升学和留学故事,并且占据了观众的第一印象后。五年前《虎妈猫爸》留下的幼升小故事,以及少有剧集踏足的小升初自有天然的内容优势。

因此,从娃娃抓起的“鸡娃剧”在此时的出现,是“天时”,也是“地利”。

谁更焦虑谁就赢了?

只有“人和”,在当下的家庭教育剧中变成了凤毛麟角。

“拼娃”之余,如今正在播出的两部家庭教育剧似乎制造了过多的矛盾,并且释放了更多的现实焦虑,使得观众在观看时既感同身受、又难免有几分热锅上的蚂蚁的焦躁,与早前标榜“温暖的现实主义”的《小欢喜》等剧颇有不同。

虽说孩子年纪尚小,还不是能和父母展开对抗的年龄,难以塑造《小欢喜》中乔英子和宋倩一般的激烈矛盾,但在《小舍得》和《陪你一起长大》中,孩子的戏份不多,家长和孩子之间的矛盾也被大量弱化,关于代际关系的故事展现远远少于家长们的“独角戏”。

观众看到更多的是成年人间的博弈。《小舍得》中南俪和田雨岚因原生家庭带来斗争转移到孩子身上。饭桌上孩子一句不发,两个大人却借比较孩子唇枪舌剑。而田雨岚与老师钟益的过节,则从学校一直延续到补习的择数金牌班,甚至带动了外婆蔡菊英为外孙进择数班向钟益下跪。虽然故事逻辑成立,人物形象也都丰满,但总让人觉得过了头,各种各样的矛盾充斥在每一个情节中。

《陪你一起长大》想要展现现实矛盾的野心更加突出,从一开始恰巧的幼升小分区改革,各个家长为此操碎了心,到剧中的职场女性因照顾孩子频频请假的“被”离职,前夫前妻的情感矛盾,“霸道总裁”对妻子的疯狂催二胎……过多现实话题的杂糅让《陪你一起长大》在群像的故事衔接上略显生硬,堆砌感明显。“每集都像奔着热搜去的,但故事又没讲好”,网友评价道。

从剧集的营销角度来看,步步皆痛点的剧情铺设让剧集内容更容易被传播,也更容易引发大众的讨论。但以整体故事来看,太多含有现实因子的巧合都撞在了一起,用力过度。表面上现实感十足,实际上则略显悬浮。所谓的给娃“打鸡血”,变成了给大人们“打狗血”。

“这部剧可以叫做《小窒息》”,一位豆瓣网友这样评价《小舍得》。

过多沉痛的现实矛盾也引起了部分观众的不适。剧情中家长们做的每一件事、碰到的每一个挫折都极易踩中观众的同理心,而焦虑当道,就更容易不断加重观众对于教育一事、甚至生活一事的焦虑,个别角色穿插其中的搞笑才能让观众喘口气,也沦为刻意设置之嫌。

同时,这也让家庭剧中必不可少的温馨感被不断挤压。与两年前的《小欢喜》相比,从目前释出的内容来看,《陪你一起长大》和《小舍得》尚未出现方圆、童文洁的家庭关怀感和乔英子至少能找刘静阿姨诉说心事的治愈感。而与经典家庭教育剧《家有儿女》相比,当下的两部家庭教育剧更是直白地用惨痛的故事告诉观众惨痛的现实,缺少笑声,更缺少笑声中蕴含的说理。

孩子要“鸡”,生活的一切似乎也都要“鸡”。如在剧中时刻强调升学难的田雨岚一般,如今播出的两部家庭教育剧已经变成了“人间焦虑制造机”。

“鸡娃剧”不止富人故事

焦虑变多了,加入焦虑战场的人也变多了。

过往的多部现实主义剧集多被诟病为“只讲富人故事”,中产阶级的色彩浓厚。而在《陪你一起长大》和《小舍得》中,人物群像的类型终于得到了扩充。

《小舍得》中,南俪和田雨岚共同聘用的小时工的女儿米桃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两人孩子班上的第一名,她的父母虽然财力不足,但全力支持她的学习。田雨岚得知米桃获得择数金牌班的名额后,想用钱去诱惑米桃妈让出这个名额,被米桃妈果断拒绝。

米桃家庭故事的温馨叙写让观众在南俪和田雨岚的矛盾和“鸡娃”之争下获得了一片相对安宁的天地,也获得了不少教育条件并不富足的观众认同。

而《陪你一起长大》里,超市员工沈晓燕的儿子李非凡没有被“精心栽培”,却是班级里人人艳羡“魔方天才”。但李非凡也不是绝对优秀,由于父母的囊中羞涩和情感危机,李非凡即便聪明也无法拥有剧中其他的孩子的各样特长。沈晓燕也只能通过去林芸芸家做钟点工,换取孩子能在起跑线上多往前走几步的补课机会。相较于米桃家庭,李非凡家庭环境更加不友好,但是它的出现为剧集带来了更加接地气的教育样本。

虽然米桃和李非凡的家庭只是两部剧的支线,但普通家庭的加入无疑让“鸡娃”的故事更加丰富。孩子的教育本就不是中产家庭专属战争,所谓的重点小学、重点中学也不是只有“温室里的花朵”。将视角切入普通家庭,是这两部剧相比于之前的家庭教育剧在群像塑造上的一大创新。怎么将普通家庭的教育故事讲好,是这届家庭教育剧新的战场。

但目前两部剧对于普通家庭的定位也明显陷入了模式化的人物设计中。就如家庭里永远的“虎妈猫爸”一般,米桃和李非凡的人设难逃世人对穷孩子的刻板描绘:年龄虽小,但体谅家人,天赋异禀,唯爱学习。不过《小舍得》目前播出的内容还只是故事开头,米桃家庭究竟会如何发展,还得看未来播出的内容展开。

家庭教育剧天生就具备较为广泛的受众,并且人人都面对过被教育的经历和正在或即将教育孩子的责任,在内容层面上具有引发观众共鸣的天然优势。

但这并不意味着家庭教育剧就能次次四两拨千金,获得大众的普遍喜爱。如何把握家庭的温馨和现实的残酷冲突之间的配比是一大难题,如何将“新加入”的普通人故事讲得足够接地气又能情节跌宕也是一大难题。

创作的意义上,家庭教育剧或许也需要重新定位。观众需要的不是从现实蔓延到剧集的无边焦虑,而是为大众提供教育样本:如何让一个孩子在良性的教育中成长,并且获得幸福和自我价值实现。

来源:骨朵网络影视微信刊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这一届的家庭教育剧,拼什么?

当下家庭教育剧的内容也已随着当下剧集市场的发展与教育环境的变化而生出新变。

文|骨朵网络影视  耳朵

俗话说,穷不能穷教育,苦不能苦孩子。

去年,“鸡娃”一词横空出世,原意是形容家长给孩子打鸡血、催促孩子学习的行为。在大量家长深刻共鸣和网友们的广泛讨论后,“鸡娃”演变成家长自己像打了鸡血一样为孩子安排学习。话题热度之高,就连微信状态里的“带娃”都被官方改为了“鸡娃”。

讨论“鸡娃”,影视剧也不甘落后。现下,《小舍得》《陪你一起长大》两部家庭教育剧台网联播,《学区房》也在今日释出预告。一时间,巨大的“教育焦虑”通过剧集的形式笼罩着屏幕前的观众。

作为近年来颇受欢迎的题材,《小舍得》《陪你一起长大》的成绩在同期播放的剧集中尤为突出。数据表现上,《陪你一起长大》《小舍得》自播出后均位列骨朵电视剧热度榜前茅。话题讨论上,两部剧也纷纷霸占了近日的微博热搜,剧中的种种情节引发网友热议。

虽然之前早有《小别离》《小欢喜》《少年派》等家庭教育剧赢得大众关注,但当下家庭教育剧的内容也已随着当下剧集市场的发展与教育环境的变化而生出新变。

“鸡娃剧”要从娃娃抓起

从剧名上,《学区房》《起跑线》(后改名《陪你一起长大》)这两部剧集就已告知观众,孩子的教育之战在上小学前就已打响。而作为“小系列”中的第三部,拍完初中生出国、高中生高考后,《小舍得》瞄准了小升初的教育话题。

不论是幼升小,还是小升初,今年的家庭教育剧都将故事中的孩子设置在年龄层更小的阶段。看似这阶段的孩子不够叛逆、没有初高中的学业压力、大部分家长似乎也有能力自己辅导孩子学习。

但此时“鸡娃”爸妈们的苦并不亚于高考生的爸妈,每位家长都或主动或被迫地在起跑线上你追我赶。孩子尚未具备独立意识,“鸡娃”中父母的作用也就更加明显。《小舍得》里,蒋欣扮演的田雨岚对儿子耳提面命,自称儿子的好成绩是自己最好的化妆品,要求儿子的成绩必须名列前茅。她时时刻刻催促儿子学习,甚至自己做的学习笔记比儿子的还要认真。

《陪你一起长大》中颖儿饰演的林芸芸也不甘示弱。虽然女儿还在读幼儿园,她在女儿的学习上安排得满满当当,学习多门外语,舞蹈乐器也样样精通,课业成绩更是只能第一不能第二。

孩子难以反抗家长,家长更是难以反抗生活中愈发激烈的育儿战。从现实角度讲,剧集选定孩子更加低龄的教育故事,源于当下现实社会中该阶段教育冲突凸显,孩子既需要“素质教育”中的全面发展,又需要成为升学考试中的佼佼者。大城市的教育竞争中,“鸡娃”不只是“鸡”学校里语数英的学习,而是一切皆“鸡”。对于这样的故事,观众更容易引发共鸣,不然就也不会有“海淀妈妈”、“顺义妈妈”在这两年来的红火。

现实里的众多矛盾也给予了这类型剧集更多的故事素材。以《小舍得》中的田雨岚为例,她为儿子潜心谋略“升学大计”,放下身段以各种方式给儿子争取择数金牌班名额,还暗示班主任给儿子安排班委工作,颇有蒋欣当年饰演的华妃风采。这些故事都存在于真实生活中,使得剧集的现实主义色彩愈加浓厚,内容愈加丰满。

孩子变小了,家长也变年轻了。踩在现实土壤之上,剧中的这部分父母象征着90后、85后的年轻一代。一方面,剧集通过故事的铺展将塑造了新一代人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另一方面,在故事创作上,他们初为人父、人母,在教育上多是有样学样,如孩子一般尚未形成固定的教育方法,他们在故事中教育心态的改变也更为顺理成章。

以剧集市场内容饱和度的角度看,娃娃们的教育内卷是剧集制作方的不二之选。在《少年派》《带着爸爸去留学》《小别离》《小欢喜》纷纷讨论完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的升学和留学故事,并且占据了观众的第一印象后。五年前《虎妈猫爸》留下的幼升小故事,以及少有剧集踏足的小升初自有天然的内容优势。

因此,从娃娃抓起的“鸡娃剧”在此时的出现,是“天时”,也是“地利”。

谁更焦虑谁就赢了?

只有“人和”,在当下的家庭教育剧中变成了凤毛麟角。

“拼娃”之余,如今正在播出的两部家庭教育剧似乎制造了过多的矛盾,并且释放了更多的现实焦虑,使得观众在观看时既感同身受、又难免有几分热锅上的蚂蚁的焦躁,与早前标榜“温暖的现实主义”的《小欢喜》等剧颇有不同。

虽说孩子年纪尚小,还不是能和父母展开对抗的年龄,难以塑造《小欢喜》中乔英子和宋倩一般的激烈矛盾,但在《小舍得》和《陪你一起长大》中,孩子的戏份不多,家长和孩子之间的矛盾也被大量弱化,关于代际关系的故事展现远远少于家长们的“独角戏”。

观众看到更多的是成年人间的博弈。《小舍得》中南俪和田雨岚因原生家庭带来斗争转移到孩子身上。饭桌上孩子一句不发,两个大人却借比较孩子唇枪舌剑。而田雨岚与老师钟益的过节,则从学校一直延续到补习的择数金牌班,甚至带动了外婆蔡菊英为外孙进择数班向钟益下跪。虽然故事逻辑成立,人物形象也都丰满,但总让人觉得过了头,各种各样的矛盾充斥在每一个情节中。

《陪你一起长大》想要展现现实矛盾的野心更加突出,从一开始恰巧的幼升小分区改革,各个家长为此操碎了心,到剧中的职场女性因照顾孩子频频请假的“被”离职,前夫前妻的情感矛盾,“霸道总裁”对妻子的疯狂催二胎……过多现实话题的杂糅让《陪你一起长大》在群像的故事衔接上略显生硬,堆砌感明显。“每集都像奔着热搜去的,但故事又没讲好”,网友评价道。

从剧集的营销角度来看,步步皆痛点的剧情铺设让剧集内容更容易被传播,也更容易引发大众的讨论。但以整体故事来看,太多含有现实因子的巧合都撞在了一起,用力过度。表面上现实感十足,实际上则略显悬浮。所谓的给娃“打鸡血”,变成了给大人们“打狗血”。

“这部剧可以叫做《小窒息》”,一位豆瓣网友这样评价《小舍得》。

过多沉痛的现实矛盾也引起了部分观众的不适。剧情中家长们做的每一件事、碰到的每一个挫折都极易踩中观众的同理心,而焦虑当道,就更容易不断加重观众对于教育一事、甚至生活一事的焦虑,个别角色穿插其中的搞笑才能让观众喘口气,也沦为刻意设置之嫌。

同时,这也让家庭剧中必不可少的温馨感被不断挤压。与两年前的《小欢喜》相比,从目前释出的内容来看,《陪你一起长大》和《小舍得》尚未出现方圆、童文洁的家庭关怀感和乔英子至少能找刘静阿姨诉说心事的治愈感。而与经典家庭教育剧《家有儿女》相比,当下的两部家庭教育剧更是直白地用惨痛的故事告诉观众惨痛的现实,缺少笑声,更缺少笑声中蕴含的说理。

孩子要“鸡”,生活的一切似乎也都要“鸡”。如在剧中时刻强调升学难的田雨岚一般,如今播出的两部家庭教育剧已经变成了“人间焦虑制造机”。

“鸡娃剧”不止富人故事

焦虑变多了,加入焦虑战场的人也变多了。

过往的多部现实主义剧集多被诟病为“只讲富人故事”,中产阶级的色彩浓厚。而在《陪你一起长大》和《小舍得》中,人物群像的类型终于得到了扩充。

《小舍得》中,南俪和田雨岚共同聘用的小时工的女儿米桃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两人孩子班上的第一名,她的父母虽然财力不足,但全力支持她的学习。田雨岚得知米桃获得择数金牌班的名额后,想用钱去诱惑米桃妈让出这个名额,被米桃妈果断拒绝。

米桃家庭故事的温馨叙写让观众在南俪和田雨岚的矛盾和“鸡娃”之争下获得了一片相对安宁的天地,也获得了不少教育条件并不富足的观众认同。

而《陪你一起长大》里,超市员工沈晓燕的儿子李非凡没有被“精心栽培”,却是班级里人人艳羡“魔方天才”。但李非凡也不是绝对优秀,由于父母的囊中羞涩和情感危机,李非凡即便聪明也无法拥有剧中其他的孩子的各样特长。沈晓燕也只能通过去林芸芸家做钟点工,换取孩子能在起跑线上多往前走几步的补课机会。相较于米桃家庭,李非凡家庭环境更加不友好,但是它的出现为剧集带来了更加接地气的教育样本。

虽然米桃和李非凡的家庭只是两部剧的支线,但普通家庭的加入无疑让“鸡娃”的故事更加丰富。孩子的教育本就不是中产家庭专属战争,所谓的重点小学、重点中学也不是只有“温室里的花朵”。将视角切入普通家庭,是这两部剧相比于之前的家庭教育剧在群像塑造上的一大创新。怎么将普通家庭的教育故事讲好,是这届家庭教育剧新的战场。

但目前两部剧对于普通家庭的定位也明显陷入了模式化的人物设计中。就如家庭里永远的“虎妈猫爸”一般,米桃和李非凡的人设难逃世人对穷孩子的刻板描绘:年龄虽小,但体谅家人,天赋异禀,唯爱学习。不过《小舍得》目前播出的内容还只是故事开头,米桃家庭究竟会如何发展,还得看未来播出的内容展开。

家庭教育剧天生就具备较为广泛的受众,并且人人都面对过被教育的经历和正在或即将教育孩子的责任,在内容层面上具有引发观众共鸣的天然优势。

但这并不意味着家庭教育剧就能次次四两拨千金,获得大众的普遍喜爱。如何把握家庭的温馨和现实的残酷冲突之间的配比是一大难题,如何将“新加入”的普通人故事讲得足够接地气又能情节跌宕也是一大难题。

创作的意义上,家庭教育剧或许也需要重新定位。观众需要的不是从现实蔓延到剧集的无边焦虑,而是为大众提供教育样本:如何让一个孩子在良性的教育中成长,并且获得幸福和自我价值实现。

来源:骨朵网络影视微信刊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