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5G能打通网文IP影视化的“任督二脉”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5G能打通网文IP影视化的“任督二脉”吗?

随着5G技术在影视行业的广泛应用落地,行业头部公司以及腾讯、爱奇艺、咪咕等头部平台在产业技术趋势融合上的聚焦发力,是否能够借助浪潮改变IP影视化的困境?

文 │骨朵网络影视 鲁西西

2021年的春天,爆款剧接踵而至。

纵观开年以来的数部爆款剧集,《赘婿》《山河令》《司藤》等剧无一不是网文IP改编而成。而在优酷、芒果等平台近期发布的片单中,IP改编剧集更是未来剧集中的主力军。随着网络文学的飞速发展,网文IP影视化成为了剧集制作的大势,《甄嬛传》《花千骨》《琅琊榜》等网文IP改编剧都成为了近十年来的剧集经典。

手握精彩的故事和原著大量的粉丝基础,网文IP影视化看似一本万利,实则险阻重重。不少优秀网文IP的影视化版权虽然顺利售出,但最后却沦为臭名昭著的烂片,读者观众两头落空。大量的IP更是由于种种原因无疾而终,成本覆水难收。

网文IP影视化的经验积累多年,影视公司和视频平台开始逐渐摸索更高效的IP影视化方法论。而随着5G技术在影视行业的广泛应用落地,行业头部公司以及腾讯、爱奇艺、咪咕等头部平台在产业技术趋势融合上的聚焦发力,是否能够借助浪潮改变IP影视化的困境?这同样值得我们关注。

摸不透的IP“保质期”

《楚乔传》《步步惊心》等大女主剧在过往几年崛起,赢得满堂喝彩。同是女主命,《上阳赋》《燕云台》等剧却在开播后悄然失落,古装大女主IP的市场走向似乎已经发生了异变。

观众口味变更不算快,却难以让制作方琢磨清楚。且影视化的进程本就滞后于网文IP诞生,大量当下影视化的IP的完成时间其实是多年之前。

IP的保质期到底有多长?无人得知。

预先抓准市场口味变更,制作爆款作品常常是可遇不可求。但正如《司藤》所带动的尾鱼IP影视化热,以及“女A男O”人设类型剧浪潮,通过爆款剧快速捕捉观众口味变更进行“及时”的作品产出是影视公司和平台当下更为稳妥的方案。

以网文IP巨大的储备量和超前于剧集内容的审美,找到合适的IP并不难,难题在于如何提高制作速度。但IP的影视化流程与原创剧本的影视制作流程有所不同。《仙剑问尘》及《仙剑奇侠传》的作者管平潮表示,他的作品影视化版权虽然大部分成功出售,然而一旦出售就常常会几经转手,在正式制作之前面临着繁琐的购买流程。

确定IP后,改编剧本更是难上加难。曾从事编剧工作的导演张小北表示,IP影视化面临着提纯的过程,网络小说动辄字数上百万,剧集容量有限,如何用一个影视内容所能承载的时间上限把这个故事表现出来是改编的关键。在裁剪的过程中,故事本身也面临着大量细节无法被搬上屏幕,制作技术上限不足,以及如何满足影视受众和原著读者的诉求等问题,在编剧环节就有一定的难度。

但当下的IP影视化改编中,作者话语权普遍不高。“其实讲故事我们是专业的,尤其是原著作品。对它的了解,我是最专业的”,管平潮说。不熟悉故事的编剧需要用时间来找到故事内核,而懂得故事的作者却又没有权力参与改编。这些问题都导致了网文IP的影视化的制作时间被大幅度延长。

难题的另一面,则体现于5G技术带来的影视市场革命已显露萌芽。更快的网速,更大的云端容量,都意味大众对于视频的质量和数量需求将会大幅度提升。作为新媒体国家队的中国移动咪咕在去年便开始尝试将质感更佳的4K技术融入剧集创作,去年上线的《乘风少年》就是国内首部真4K全流程制作的网络剧。

数量的提升意味着群众对于剧集内容的口味变化速度也会提升。况且,能够短时间内完成制作的短视频市场早已虎视眈眈。根据《2020年中国短视频年报》,去年,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到8亿+,用户每天观看短视频总时长超过3亿小时,可见其威力。如何在速度上赶上观众口味变化,甚至短视频的更新速度,是手握大量IP的影视制作方的未来困境。

因此,即便早已将网文IP收入囊中,能否在“保质期”内上线也是难题。

作者、制片方、观众,全员“难”人,如何解题?

IP“保质期”只是IP影视化面临的困境之一。

IP影视化产业链中的每一环都面对着不同的难题和风险。部分作者想要参与自己IP的影视化制作,却苦于“一锤子买卖”。除非自建公司或参与投资,多数都难以挽回“魔改”之势,更不用谈不知流转到何方的版权了。

若是大热IP,制片方花大价钱购入版权后,还需高价码盘演员大咖及明星主创,再加上不知需要多久的剧本打磨,成本不断上升。

并且在打造影视作品的过程中,耗费大量资金的场景和道具常常都是一次性的。晟英文化董事长谌鸿翔表示,有些影视作品的制景需要几千万,拆一个棚还需要50万,成本之高令人乍舌。

作为重要受众的原著读者也深受其害,IP改编意味着对剧集内容的高期待。但IP改编剧因种种因素而面目全非。期待越高,失望越大。

重重难题下,如何突破重围,打造爆款,答案或许依旧是对IP进行精品化制作。听起来答案似乎太“老套”,但精品化制作意味着精雕细琢,似乎与上文提到的提高制作速度以及制作所需的高成本产生了冲突。

在上周六举办的第七届中国数字阅读大会IP峰会现场,由中国移动咪咕率先提出的“IP资产云平台”概念,或许对网文IP影视化现下所处的困境会有所启示。

在这场以“5G云时代的IP产业变局”为主题的行业讨论中,咪咕数媒首席运营官刘培尧透露,中国移动咪咕正在规划搭建“IP资产云平台”,并发布了相应的“5G+云创计划”。根据刘培尧和现场圆桌嘉宾的解读,咪咕IP资产云平台将基于中国移动5G技术完成IP影视化全流程的云端化,其中包括IP从版权的确权登记到后期包括文字、图片、音视频甚至特效数字建模等延伸的数字产品的全媒体数字资产积累。

以目前宣布的计划来看,咪咕“IP资产云平台”以信息云端储存的方式让制作流程更加透明。通过这个系统,管平潮提出的IP版权归属权无处可寻的问题,可以得到直接解决。

通过对制作流程所产生的内容进行整合,IP的影视化也更加规范,效率得到了普遍提高。而基于透明化的系统以及5G技术给予的数据快速传输能力,不在同一办公地,却能实时知晓每一个工种的工作进度,多方共同开发一个项目在IP资产云平台中可行性提升。

另一方面,咪咕“IP资产云平台”赋予了影视制作中的损耗资源再利用的可能。背靠中国移动的咪咕,在5G技术上已有超前的经验和技术储备。因此当所有数据上传到云端,制作方可以将自己作品中最终没能使用的数字资源进行二次销售,完成自身成本的回笼。而作为内容的生产者和聚合者,中国移动咪咕旗下平台涵盖文字内容创作、影视制作、视频发行以及衍生制作等多个IP开发环节,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平台内IP产业链,IP资产云平台在咪咕体系内可以完成顺畅的数据运作。

以计划本身而言,咪咕“IP资产云平台”将辅助影视行业在5G技术冲击下完成新一轮的变革。实际成效如何,还要看产品进入市场后的反响。而IP影视化的难题是否能迎刃而解,IP资产云平台的出现即使目前看来还无法完全解决所有问题,但也能缓解三分IP改编的“隐痛”。

都想打造IP宇宙,工业化先行

脱离传统的影视制作环节,不论是否以网络文学为源头,国内IP都面临着一个巨大的困扰,也是愿景,即如何做到一鱼多吃,打造所谓的IP宇宙。

何为“IP宇宙”?

春节档的两部电影《唐人街探案3》和《刺杀小说家》可以为例,一个已经完成“唐探”宇宙的构建,一个在近期宣布要打造“小说家宇宙”。除了这两部作品,大量影视制作公司以及视频平台都入局了IP宇宙化的竞争。

从网络小说找“宇宙起源”有其先天的优势,大量小说具有独特且庞大的世界观,以及多条故事支线。但打造宇宙对IP影视化拥有着更高的要求,不仅是管平潮口中难以找到自己IP最终的影视化版权归属方。

当下,大量成系列的网络小说陷入了版权分销混乱的局面中。同一个IP改编,却能有多部主演不同、制作团队不同的剧集和电影,让观众难以产生“同一个宇宙”的观感,《盗墓笔记》便是其中的典型,它一共有六部不同主演团队的影视化作品。

在打造“IP宇宙”的目标下,国内影视行业需要先形成完善的工业化体系,即完整的IP产业链。IP影视化的归属权的统一是第一步,而后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和合理的作品规划,并且配套高效的制作流程和实体衍生品的研发。

达成归属权的统一,国内的几大平台已拥有先天的IP产业链共同体优势。阅文集团融入腾讯的PCG体系,爱奇艺建立了自己的爱奇艺文学、并与拥有多个小说阅读网站的中文在线合设新公司,短视频领域的字节跳动投资了国内最大的独立第三方阅读平台掌阅。中国移动旗下的咪咕,以咪咕阅读和咪咕视频的合作也完成了IP生产方与平台输出方的联动,完成IP产业链共同体的连结。一定程度上,为打造IP宇宙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同时提高了影视制作沟通效率。

前文提到咪咕“IP资产云平台”在硬件上也给予了IP精细化运作更多的可能性。一方面,它将制作环节中的各类数据进行整合利用,既可以提高整体的制作效率,又可以将部分数据用于线下衍生产品的设计和制作,做到真正的内容长线供应。另一方面,如果版权已经分销,IP也可以通过IP资产云平台进行内容上的联动,打造“宇宙感”。

一旦完成IP产业链的成熟化搭建,打通制作技术壁垒,国内的科幻网文IP或许会成为主力的“宇宙化”对象。目前,中国有大量尚未开发的科幻网文IP,只有电影《流浪地球》在2019年获得成功,市场尚未饱和。不少科幻网文IP都桎梏于技术和成本的难题。当下5G所带来的技术进步、以及IP资产云平台的逐渐成型或许为这些IP提供了更多的制作可能。

对比国外的成熟产业链,科幻题材在中国的影视市场尚属空白。逐渐落地的5G 技术,或许会让科幻题材类影视作品,在国内市场拥有更宽广的成长空间和想象空间。立足“科技+文化”创新优势,中国移动咪咕在面向IP影视行业推出“5G+云创计划”的同时,"奇想工作室"应运而生,深入布局IP影视产业,全力助推中国IP的内容创新和孵化。

据介绍,中国移动咪咕旗下咪咕数媒和咪咕视讯两家公司将携手晟英、华纳等头部影视制作公司,共同孵化开发10部“科幻+”IP作品。计划中,咪咕签约100部优质“科幻+”作品,将为科幻IP打造未来剧场,以助力中国科幻文化在影视领域进一步发展。如爱奇艺成功以迷雾剧场在平台内打造“悬疑宇宙”一般,未来剧场或有可能成为下一个“科幻宇宙”。

如何实现文学IP作品改编的商业化价值,是网络文学出现后业内一直在探索的方向。5G时代的到来,带动的影视行业大变革或许会让IP影视化找到新的路子。正如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敖然在第七届中国数字阅读大会IP峰会所说,“随着5G时代的到来,我们欣喜地看到像咪咕公司等优秀的企业持续发力于5G、超高清、AR/VR等领域,通过技术赋能为IP企业创造更多的想象空间。与其被技术抛在后面,不如我们努力去拥抱新技术。”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5G能打通网文IP影视化的“任督二脉”吗?

随着5G技术在影视行业的广泛应用落地,行业头部公司以及腾讯、爱奇艺、咪咕等头部平台在产业技术趋势融合上的聚焦发力,是否能够借助浪潮改变IP影视化的困境?

文 │骨朵网络影视 鲁西西

2021年的春天,爆款剧接踵而至。

纵观开年以来的数部爆款剧集,《赘婿》《山河令》《司藤》等剧无一不是网文IP改编而成。而在优酷、芒果等平台近期发布的片单中,IP改编剧集更是未来剧集中的主力军。随着网络文学的飞速发展,网文IP影视化成为了剧集制作的大势,《甄嬛传》《花千骨》《琅琊榜》等网文IP改编剧都成为了近十年来的剧集经典。

手握精彩的故事和原著大量的粉丝基础,网文IP影视化看似一本万利,实则险阻重重。不少优秀网文IP的影视化版权虽然顺利售出,但最后却沦为臭名昭著的烂片,读者观众两头落空。大量的IP更是由于种种原因无疾而终,成本覆水难收。

网文IP影视化的经验积累多年,影视公司和视频平台开始逐渐摸索更高效的IP影视化方法论。而随着5G技术在影视行业的广泛应用落地,行业头部公司以及腾讯、爱奇艺、咪咕等头部平台在产业技术趋势融合上的聚焦发力,是否能够借助浪潮改变IP影视化的困境?这同样值得我们关注。

摸不透的IP“保质期”

《楚乔传》《步步惊心》等大女主剧在过往几年崛起,赢得满堂喝彩。同是女主命,《上阳赋》《燕云台》等剧却在开播后悄然失落,古装大女主IP的市场走向似乎已经发生了异变。

观众口味变更不算快,却难以让制作方琢磨清楚。且影视化的进程本就滞后于网文IP诞生,大量当下影视化的IP的完成时间其实是多年之前。

IP的保质期到底有多长?无人得知。

预先抓准市场口味变更,制作爆款作品常常是可遇不可求。但正如《司藤》所带动的尾鱼IP影视化热,以及“女A男O”人设类型剧浪潮,通过爆款剧快速捕捉观众口味变更进行“及时”的作品产出是影视公司和平台当下更为稳妥的方案。

以网文IP巨大的储备量和超前于剧集内容的审美,找到合适的IP并不难,难题在于如何提高制作速度。但IP的影视化流程与原创剧本的影视制作流程有所不同。《仙剑问尘》及《仙剑奇侠传》的作者管平潮表示,他的作品影视化版权虽然大部分成功出售,然而一旦出售就常常会几经转手,在正式制作之前面临着繁琐的购买流程。

确定IP后,改编剧本更是难上加难。曾从事编剧工作的导演张小北表示,IP影视化面临着提纯的过程,网络小说动辄字数上百万,剧集容量有限,如何用一个影视内容所能承载的时间上限把这个故事表现出来是改编的关键。在裁剪的过程中,故事本身也面临着大量细节无法被搬上屏幕,制作技术上限不足,以及如何满足影视受众和原著读者的诉求等问题,在编剧环节就有一定的难度。

但当下的IP影视化改编中,作者话语权普遍不高。“其实讲故事我们是专业的,尤其是原著作品。对它的了解,我是最专业的”,管平潮说。不熟悉故事的编剧需要用时间来找到故事内核,而懂得故事的作者却又没有权力参与改编。这些问题都导致了网文IP的影视化的制作时间被大幅度延长。

难题的另一面,则体现于5G技术带来的影视市场革命已显露萌芽。更快的网速,更大的云端容量,都意味大众对于视频的质量和数量需求将会大幅度提升。作为新媒体国家队的中国移动咪咕在去年便开始尝试将质感更佳的4K技术融入剧集创作,去年上线的《乘风少年》就是国内首部真4K全流程制作的网络剧。

数量的提升意味着群众对于剧集内容的口味变化速度也会提升。况且,能够短时间内完成制作的短视频市场早已虎视眈眈。根据《2020年中国短视频年报》,去年,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到8亿+,用户每天观看短视频总时长超过3亿小时,可见其威力。如何在速度上赶上观众口味变化,甚至短视频的更新速度,是手握大量IP的影视制作方的未来困境。

因此,即便早已将网文IP收入囊中,能否在“保质期”内上线也是难题。

作者、制片方、观众,全员“难”人,如何解题?

IP“保质期”只是IP影视化面临的困境之一。

IP影视化产业链中的每一环都面对着不同的难题和风险。部分作者想要参与自己IP的影视化制作,却苦于“一锤子买卖”。除非自建公司或参与投资,多数都难以挽回“魔改”之势,更不用谈不知流转到何方的版权了。

若是大热IP,制片方花大价钱购入版权后,还需高价码盘演员大咖及明星主创,再加上不知需要多久的剧本打磨,成本不断上升。

并且在打造影视作品的过程中,耗费大量资金的场景和道具常常都是一次性的。晟英文化董事长谌鸿翔表示,有些影视作品的制景需要几千万,拆一个棚还需要50万,成本之高令人乍舌。

作为重要受众的原著读者也深受其害,IP改编意味着对剧集内容的高期待。但IP改编剧因种种因素而面目全非。期待越高,失望越大。

重重难题下,如何突破重围,打造爆款,答案或许依旧是对IP进行精品化制作。听起来答案似乎太“老套”,但精品化制作意味着精雕细琢,似乎与上文提到的提高制作速度以及制作所需的高成本产生了冲突。

在上周六举办的第七届中国数字阅读大会IP峰会现场,由中国移动咪咕率先提出的“IP资产云平台”概念,或许对网文IP影视化现下所处的困境会有所启示。

在这场以“5G云时代的IP产业变局”为主题的行业讨论中,咪咕数媒首席运营官刘培尧透露,中国移动咪咕正在规划搭建“IP资产云平台”,并发布了相应的“5G+云创计划”。根据刘培尧和现场圆桌嘉宾的解读,咪咕IP资产云平台将基于中国移动5G技术完成IP影视化全流程的云端化,其中包括IP从版权的确权登记到后期包括文字、图片、音视频甚至特效数字建模等延伸的数字产品的全媒体数字资产积累。

以目前宣布的计划来看,咪咕“IP资产云平台”以信息云端储存的方式让制作流程更加透明。通过这个系统,管平潮提出的IP版权归属权无处可寻的问题,可以得到直接解决。

通过对制作流程所产生的内容进行整合,IP的影视化也更加规范,效率得到了普遍提高。而基于透明化的系统以及5G技术给予的数据快速传输能力,不在同一办公地,却能实时知晓每一个工种的工作进度,多方共同开发一个项目在IP资产云平台中可行性提升。

另一方面,咪咕“IP资产云平台”赋予了影视制作中的损耗资源再利用的可能。背靠中国移动的咪咕,在5G技术上已有超前的经验和技术储备。因此当所有数据上传到云端,制作方可以将自己作品中最终没能使用的数字资源进行二次销售,完成自身成本的回笼。而作为内容的生产者和聚合者,中国移动咪咕旗下平台涵盖文字内容创作、影视制作、视频发行以及衍生制作等多个IP开发环节,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平台内IP产业链,IP资产云平台在咪咕体系内可以完成顺畅的数据运作。

以计划本身而言,咪咕“IP资产云平台”将辅助影视行业在5G技术冲击下完成新一轮的变革。实际成效如何,还要看产品进入市场后的反响。而IP影视化的难题是否能迎刃而解,IP资产云平台的出现即使目前看来还无法完全解决所有问题,但也能缓解三分IP改编的“隐痛”。

都想打造IP宇宙,工业化先行

脱离传统的影视制作环节,不论是否以网络文学为源头,国内IP都面临着一个巨大的困扰,也是愿景,即如何做到一鱼多吃,打造所谓的IP宇宙。

何为“IP宇宙”?

春节档的两部电影《唐人街探案3》和《刺杀小说家》可以为例,一个已经完成“唐探”宇宙的构建,一个在近期宣布要打造“小说家宇宙”。除了这两部作品,大量影视制作公司以及视频平台都入局了IP宇宙化的竞争。

从网络小说找“宇宙起源”有其先天的优势,大量小说具有独特且庞大的世界观,以及多条故事支线。但打造宇宙对IP影视化拥有着更高的要求,不仅是管平潮口中难以找到自己IP最终的影视化版权归属方。

当下,大量成系列的网络小说陷入了版权分销混乱的局面中。同一个IP改编,却能有多部主演不同、制作团队不同的剧集和电影,让观众难以产生“同一个宇宙”的观感,《盗墓笔记》便是其中的典型,它一共有六部不同主演团队的影视化作品。

在打造“IP宇宙”的目标下,国内影视行业需要先形成完善的工业化体系,即完整的IP产业链。IP影视化的归属权的统一是第一步,而后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和合理的作品规划,并且配套高效的制作流程和实体衍生品的研发。

达成归属权的统一,国内的几大平台已拥有先天的IP产业链共同体优势。阅文集团融入腾讯的PCG体系,爱奇艺建立了自己的爱奇艺文学、并与拥有多个小说阅读网站的中文在线合设新公司,短视频领域的字节跳动投资了国内最大的独立第三方阅读平台掌阅。中国移动旗下的咪咕,以咪咕阅读和咪咕视频的合作也完成了IP生产方与平台输出方的联动,完成IP产业链共同体的连结。一定程度上,为打造IP宇宙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同时提高了影视制作沟通效率。

前文提到咪咕“IP资产云平台”在硬件上也给予了IP精细化运作更多的可能性。一方面,它将制作环节中的各类数据进行整合利用,既可以提高整体的制作效率,又可以将部分数据用于线下衍生产品的设计和制作,做到真正的内容长线供应。另一方面,如果版权已经分销,IP也可以通过IP资产云平台进行内容上的联动,打造“宇宙感”。

一旦完成IP产业链的成熟化搭建,打通制作技术壁垒,国内的科幻网文IP或许会成为主力的“宇宙化”对象。目前,中国有大量尚未开发的科幻网文IP,只有电影《流浪地球》在2019年获得成功,市场尚未饱和。不少科幻网文IP都桎梏于技术和成本的难题。当下5G所带来的技术进步、以及IP资产云平台的逐渐成型或许为这些IP提供了更多的制作可能。

对比国外的成熟产业链,科幻题材在中国的影视市场尚属空白。逐渐落地的5G 技术,或许会让科幻题材类影视作品,在国内市场拥有更宽广的成长空间和想象空间。立足“科技+文化”创新优势,中国移动咪咕在面向IP影视行业推出“5G+云创计划”的同时,"奇想工作室"应运而生,深入布局IP影视产业,全力助推中国IP的内容创新和孵化。

据介绍,中国移动咪咕旗下咪咕数媒和咪咕视讯两家公司将携手晟英、华纳等头部影视制作公司,共同孵化开发10部“科幻+”IP作品。计划中,咪咕签约100部优质“科幻+”作品,将为科幻IP打造未来剧场,以助力中国科幻文化在影视领域进一步发展。如爱奇艺成功以迷雾剧场在平台内打造“悬疑宇宙”一般,未来剧场或有可能成为下一个“科幻宇宙”。

如何实现文学IP作品改编的商业化价值,是网络文学出现后业内一直在探索的方向。5G时代的到来,带动的影视行业大变革或许会让IP影视化找到新的路子。正如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敖然在第七届中国数字阅读大会IP峰会所说,“随着5G时代的到来,我们欣喜地看到像咪咕公司等优秀的企业持续发力于5G、超高清、AR/VR等领域,通过技术赋能为IP企业创造更多的想象空间。与其被技术抛在后面,不如我们努力去拥抱新技术。”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