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进军音乐界的字节跳动,玩得过腾讯和网易云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进军音乐界的字节跳动,玩得过腾讯和网易云吗?

作为音乐流媒体界的“新手”,面对老牌在线音乐平台,字节跳动什么时候“玩的过”呢?

文|文化产业新闻 杨晓艳

随着虾米音乐的退出,国内在线音乐平台被QQ音乐和网易云牢牢占据。国内在线音乐市场由此呈现出“一超一强”的平台对垒。

而在这种情况下,据相关媒体报道,字节跳动拟成立音乐事业部,并大力招收相关人才。作为一手掌握抖音和西瓜视频的“APP梦工厂”,字节跳动若是想要加盟在线音乐,是否能打破国内“一Q一网”的“双王局面”?而短视频王者一旦加入,又会为在线音乐市场注入哪些新的活力?

进军音乐界?绝非偶然

常言道,无利不起早。作为头部软件今日头条和抖音“背后的男人”,字节跳动的此次动向,其实并非随意为之。

国内在线音乐市场上升趋势强劲

在后疫情时代,音乐市场的线下业务虽仍处于尴尬阶段,但基于互联网的在线音乐市场却依旧持续着其独有的火热。

艾媒数据显示,中国数字音乐市场规模保持稳定增长态势,预计2021年市场规模增长至428.9亿元;

而通过网易2020年度财报中可以看出,在过去的一年中,仅网易云音乐净收入就达158.9亿元,占据网易总年度营收入的21%;而腾讯音乐2020财报显示,全年,腾讯音乐总营收同比增长14.6%,净利润达人民币49.5亿元。

因此,可以看出,国内在线音乐市场价值巨大,潜力迅猛,值得更多投资者前来深耕。

而在用户规模中,有五成以上用户主要从在线音乐平台上接收音乐作品,近四成用户从音乐综艺中接收音乐偶像作品,有37.3%用户从短视频等热门媒介上接收作品,28.6%用户通过演唱会来接收音乐作品。

可以看出,虽然接触音乐的种类有很多,但在线音乐平台才是大众首选之位,其优势颇为明显。或许正是基于这点,才让字节跳动有了“进军音乐界”的动作。

在线音乐市场并非毫无漏洞

版权一直是在线音乐平台的一大痛点。以网易云音乐为例,其版权问题一直被用户所诟病。

“想听的没版权,曾经下载的因为版权转移而下架”的抱怨比比皆是,甚至有人戏称,网易云音乐是一个“买不过QQ音乐的穷光蛋”。

从2005年【最严版权令】的发布开始,网易云音乐在版权控制上就慢了一步,其导致的影响更是在2018年周杰伦歌曲版权争夺失败之后以大量的用户流失反馈了出来。

没有知名歌曲的版权,就意味着平台用户的流失。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原创音乐人造成打击,不利于音乐市场的良性发展。因此,版权掌控至关重要。

但现在,众多平台都认识到,只做音乐市场的“经销商”是不行的,尝试连接线上+线下,进行产业整合才是真正避免被版权“套住”的方式之一。

短视频加持,能否打破“双王局面”?

播放发行两手抓,把控音乐产业链

提起字节跳动,就不得不让人想起其现象级产品——抖音。

作为当下国内外首屈一指的音乐类短视频流媒体APP,它不仅改变了当下年轻人的社交方式,为大众构建了一个“爱音乐,爱分享”的短视频交流平台,还依托今日头条独有的个性算法推荐制度,保证了每一个视频都能在一直范围内最大限度的得到曝光。而对于TiK Tok的投资规划,也正是字节跳动准备“入手”音乐领域前的尝试之一。

但字节跳动的动作却不仅于此。

据有关媒体报道,字节跳动约于2020年7月收购了老牌域名feiyue.com,并对其进行了保护,为今后其音乐APP“飞乐”保驾护航;而另一边,字节跳动开始注重版权发行,并已在测试音乐发行平台“BeatDynamic”,这也就意味着包括播放、宣发、版权运营这些音乐产业链的关键节点,字节跳动全部已有所涉足。

前端掌握音乐“制作工厂”,后端自建“经销区”,结合上下游的纵向产业一体化的战略,或许才是字节跳动为了自家未来音乐王国所打造的初步规划。

手握头部“时间杀手”,注意力经济显现

“随着信息的发展,有价值的不是信息,而是注意力。”

在现下快时代的社会状态中,人们的注意力难以在同一个事物上停留过多时间。因此,“谁掌握的注意力,谁就掌握了财富。”而字节跳动正掌握着亿万国内外人的“眼球经济。”

艾媒咨询报告指出,2020年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超过7亿人,预计2021将会增至8.09亿人。呈现出“规模增长快,但增长率持续走低”的特点。

而在受访用户最常使用短视频APP排行榜中,字节系产品成为用户最常用的短视频APP。其中,抖音以45.2%的占比排名第一,快手和哔哩哔哩分别占比17.9%及13.0%,排名第二及第三。

同时还可看出,约有37,2%的用户表示使用抖音的日平均时常有所上升,有37.1%和38.9%的用户表示使用抖音和快手的时间保持不变。

因此可以看出,作为短视频领域的头部平台,抖音凭借自身内容优势成功俘获一大批死忠粉的青睐,用户多,粘度高,可变现能力强,且紧紧的吸引着以年轻人为主体的眼球市场。而这将是字节跳动迈向音乐市场的坚实基础和最大依仗。

“抖音神曲”模式加持,“短视频+音乐”已有成功之例

“短视频+音乐”的内容模式是抖音的最初模式,也是其成功的秘籍之一。

一首《我的名字》让在《快乐男声》中默默无闻的焦迈奇重回大众视野,其视频音乐结合的内容创作获得了远超234W的点赞量,而其二次创作不到一个月就被使用了23万条;而最近那首魔性洗脑的“什么是~快乐星球~”也伴随着沙雕视频再度出圈,成为民众茶余饭后的笑点之一;抖音内容制作者【高压郭】的《当丈母娘遇到婆婆妈》系列,动感的bgm搭配吸睛的反串rap,结合故事内容,紧抓眼球,让人忍俊不禁。

短视频中那几十秒的歌曲高潮部分抓人入耳,在用户脑海中形成记忆点,并以此带动视频收看量,用户既对视频引起了兴趣,又带动了bgm的出圈,可谓是一举两得,相得益彰。

可以看出,头部视频平台已经对现今音乐行业和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视频+音乐”的内容模式,以小球带动大效益的营销模式,足以为字节跳动的“音乐布局”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供给。

两两对比,音乐平台能否“三足鼎立”?

与QQ音乐:公司强劲,版权纷争

从飞聊挑战QQ微信的社交纷争,到今日头条与腾讯新闻的媒体论战,再到抖音打脸腾讯掌握“用户目光”,字节跳动与腾讯的竞争由来已久,而今字节又从音乐领域准备发难。不免让人有些咂舌。

在版权领域中,2020年8月,腾讯音乐与环球音乐续约,并一举拿下了与Kobalt Music、Cooking Vinyl、Genie Music等欧美、日韩的一线唱片公司的合作订单;而在国内,背靠腾讯文娱,腾讯音乐本身就拥有着众多偶像级版权。国内外协同一体,腾讯“大财主”得以进一步巩固其“版权王国”的业内地位。

而字节跳动也不甘示弱。2017年12月,字节跳动以1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音乐视频应用Musical.ly;2018年,抖音则相继获得了包括环球音乐、索尼音乐、华纳音乐在内的音乐版权,甚至直接挖来了华纳音乐的前执行副总裁。想借此来扩充自己的版权“筹码”。

但从2020年腾讯音乐年报中看到,虽然在线音乐的付费用户突破5000万大关,增速稳定,但在线音乐的月活却连续两个季度在下降,这不得不让人疑惑,大幅度的版权活动,是否是腾讯为了补救用户的一种表现呢?

因此,虽然“企鹅”财大气粗,但面对字节跳动,鹿死谁手还未曾可知。

与网易云音乐:情怀,是难以拒绝的感情牌

而网易云音乐则是另辟蹊径,独打“感情牌”。

“云村”拉近了听众的距离,“云音乐”则拉近了人们的感情。因“情怀”出圈的网易云音乐,很聪明的将情怀标签和社群文化贯彻到底。在版权方面,它无法与字节系和腾讯系比肩,但其独有的人文温暖和“评论区文化”,却是谁都无法比拟的独一无二的优势。

而在推荐算法中,不同于其他字节跳动的大数据模块精准推荐,网易云总是在每日推荐中给用户“制造惊喜”,不会让听众产生“听觉疲劳”。而其独有的UI设计和多元化的内容构建,促使用户产生归属感,从而提升用户粘性,形成闭环,更好的产生效益。

与之相比,字节跳动虽然受到头部视频APP的马太效应影响,用户更多,吸引力更强,但在“打感情牌”上,暂时无法看到其优势所在。

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抖音神曲”

“任何事物都是有保质期的”,这句话不光适用于食物,适用于爱情,还适用于“抖音神曲”。

近几年,虽然有越来越多的“抖音神曲”红遍大街小巷,但由于审美不同,爱好不同,市场参差性明显;其次,与曾经的“纯天然”不同,现如今,在专业算法和背后制作公司的专业打磨下,神曲刻意性强,容易引发听觉疲劳(如《白月光与朱砂痣》)。同时,因为版权保护的不彻底性,抄袭情况时有发生,不仅损害了原创人的利益,也伤害了听众的感情。

因此,对于字节跳动来讲,是还会再度使用视频+音乐的联合带动模式,“新瓶装旧酒”,使其成为下一个“抖音2.0”,还是重新出发,以现有优势打造新的在线音乐平台呢?

结语

抖音神曲虽然不被所有人接受,但出圈速度确实令人有目共睹。在现如今的快餐消费中,以“短视频+音乐”的模式的确更容易被人接受。但“快”只是一时,几分钟时间的“注意力经济”或许只是表面功夫,而音乐的赏鉴属性则注定了它无法从根本上被“快经济”同化。

字节跳动虽一手缔造出风靡世界的抖音短视频,但在“版权霸王”和“情怀大哥”的夹击下,是否能够凭借自身优势打破局面,突出重围,还是一道仍需观望的待解谜题。

部分参考:艾媒咨询,网易新闻,中国新闻网,三易君,抖音,犀牛娱乐,腾讯网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字节跳动

4.6k
  • 字节跳动开源一款Deep Research项目
  • 字节AI产品据悉调整:猫箱负责人离职,星绘并入豆包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进军音乐界的字节跳动,玩得过腾讯和网易云吗?

作为音乐流媒体界的“新手”,面对老牌在线音乐平台,字节跳动什么时候“玩的过”呢?

文|文化产业新闻 杨晓艳

随着虾米音乐的退出,国内在线音乐平台被QQ音乐和网易云牢牢占据。国内在线音乐市场由此呈现出“一超一强”的平台对垒。

而在这种情况下,据相关媒体报道,字节跳动拟成立音乐事业部,并大力招收相关人才。作为一手掌握抖音和西瓜视频的“APP梦工厂”,字节跳动若是想要加盟在线音乐,是否能打破国内“一Q一网”的“双王局面”?而短视频王者一旦加入,又会为在线音乐市场注入哪些新的活力?

进军音乐界?绝非偶然

常言道,无利不起早。作为头部软件今日头条和抖音“背后的男人”,字节跳动的此次动向,其实并非随意为之。

国内在线音乐市场上升趋势强劲

在后疫情时代,音乐市场的线下业务虽仍处于尴尬阶段,但基于互联网的在线音乐市场却依旧持续着其独有的火热。

艾媒数据显示,中国数字音乐市场规模保持稳定增长态势,预计2021年市场规模增长至428.9亿元;

而通过网易2020年度财报中可以看出,在过去的一年中,仅网易云音乐净收入就达158.9亿元,占据网易总年度营收入的21%;而腾讯音乐2020财报显示,全年,腾讯音乐总营收同比增长14.6%,净利润达人民币49.5亿元。

因此,可以看出,国内在线音乐市场价值巨大,潜力迅猛,值得更多投资者前来深耕。

而在用户规模中,有五成以上用户主要从在线音乐平台上接收音乐作品,近四成用户从音乐综艺中接收音乐偶像作品,有37.3%用户从短视频等热门媒介上接收作品,28.6%用户通过演唱会来接收音乐作品。

可以看出,虽然接触音乐的种类有很多,但在线音乐平台才是大众首选之位,其优势颇为明显。或许正是基于这点,才让字节跳动有了“进军音乐界”的动作。

在线音乐市场并非毫无漏洞

版权一直是在线音乐平台的一大痛点。以网易云音乐为例,其版权问题一直被用户所诟病。

“想听的没版权,曾经下载的因为版权转移而下架”的抱怨比比皆是,甚至有人戏称,网易云音乐是一个“买不过QQ音乐的穷光蛋”。

从2005年【最严版权令】的发布开始,网易云音乐在版权控制上就慢了一步,其导致的影响更是在2018年周杰伦歌曲版权争夺失败之后以大量的用户流失反馈了出来。

没有知名歌曲的版权,就意味着平台用户的流失。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原创音乐人造成打击,不利于音乐市场的良性发展。因此,版权掌控至关重要。

但现在,众多平台都认识到,只做音乐市场的“经销商”是不行的,尝试连接线上+线下,进行产业整合才是真正避免被版权“套住”的方式之一。

短视频加持,能否打破“双王局面”?

播放发行两手抓,把控音乐产业链

提起字节跳动,就不得不让人想起其现象级产品——抖音。

作为当下国内外首屈一指的音乐类短视频流媒体APP,它不仅改变了当下年轻人的社交方式,为大众构建了一个“爱音乐,爱分享”的短视频交流平台,还依托今日头条独有的个性算法推荐制度,保证了每一个视频都能在一直范围内最大限度的得到曝光。而对于TiK Tok的投资规划,也正是字节跳动准备“入手”音乐领域前的尝试之一。

但字节跳动的动作却不仅于此。

据有关媒体报道,字节跳动约于2020年7月收购了老牌域名feiyue.com,并对其进行了保护,为今后其音乐APP“飞乐”保驾护航;而另一边,字节跳动开始注重版权发行,并已在测试音乐发行平台“BeatDynamic”,这也就意味着包括播放、宣发、版权运营这些音乐产业链的关键节点,字节跳动全部已有所涉足。

前端掌握音乐“制作工厂”,后端自建“经销区”,结合上下游的纵向产业一体化的战略,或许才是字节跳动为了自家未来音乐王国所打造的初步规划。

手握头部“时间杀手”,注意力经济显现

“随着信息的发展,有价值的不是信息,而是注意力。”

在现下快时代的社会状态中,人们的注意力难以在同一个事物上停留过多时间。因此,“谁掌握的注意力,谁就掌握了财富。”而字节跳动正掌握着亿万国内外人的“眼球经济。”

艾媒咨询报告指出,2020年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超过7亿人,预计2021将会增至8.09亿人。呈现出“规模增长快,但增长率持续走低”的特点。

而在受访用户最常使用短视频APP排行榜中,字节系产品成为用户最常用的短视频APP。其中,抖音以45.2%的占比排名第一,快手和哔哩哔哩分别占比17.9%及13.0%,排名第二及第三。

同时还可看出,约有37,2%的用户表示使用抖音的日平均时常有所上升,有37.1%和38.9%的用户表示使用抖音和快手的时间保持不变。

因此可以看出,作为短视频领域的头部平台,抖音凭借自身内容优势成功俘获一大批死忠粉的青睐,用户多,粘度高,可变现能力强,且紧紧的吸引着以年轻人为主体的眼球市场。而这将是字节跳动迈向音乐市场的坚实基础和最大依仗。

“抖音神曲”模式加持,“短视频+音乐”已有成功之例

“短视频+音乐”的内容模式是抖音的最初模式,也是其成功的秘籍之一。

一首《我的名字》让在《快乐男声》中默默无闻的焦迈奇重回大众视野,其视频音乐结合的内容创作获得了远超234W的点赞量,而其二次创作不到一个月就被使用了23万条;而最近那首魔性洗脑的“什么是~快乐星球~”也伴随着沙雕视频再度出圈,成为民众茶余饭后的笑点之一;抖音内容制作者【高压郭】的《当丈母娘遇到婆婆妈》系列,动感的bgm搭配吸睛的反串rap,结合故事内容,紧抓眼球,让人忍俊不禁。

短视频中那几十秒的歌曲高潮部分抓人入耳,在用户脑海中形成记忆点,并以此带动视频收看量,用户既对视频引起了兴趣,又带动了bgm的出圈,可谓是一举两得,相得益彰。

可以看出,头部视频平台已经对现今音乐行业和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视频+音乐”的内容模式,以小球带动大效益的营销模式,足以为字节跳动的“音乐布局”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供给。

两两对比,音乐平台能否“三足鼎立”?

与QQ音乐:公司强劲,版权纷争

从飞聊挑战QQ微信的社交纷争,到今日头条与腾讯新闻的媒体论战,再到抖音打脸腾讯掌握“用户目光”,字节跳动与腾讯的竞争由来已久,而今字节又从音乐领域准备发难。不免让人有些咂舌。

在版权领域中,2020年8月,腾讯音乐与环球音乐续约,并一举拿下了与Kobalt Music、Cooking Vinyl、Genie Music等欧美、日韩的一线唱片公司的合作订单;而在国内,背靠腾讯文娱,腾讯音乐本身就拥有着众多偶像级版权。国内外协同一体,腾讯“大财主”得以进一步巩固其“版权王国”的业内地位。

而字节跳动也不甘示弱。2017年12月,字节跳动以1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音乐视频应用Musical.ly;2018年,抖音则相继获得了包括环球音乐、索尼音乐、华纳音乐在内的音乐版权,甚至直接挖来了华纳音乐的前执行副总裁。想借此来扩充自己的版权“筹码”。

但从2020年腾讯音乐年报中看到,虽然在线音乐的付费用户突破5000万大关,增速稳定,但在线音乐的月活却连续两个季度在下降,这不得不让人疑惑,大幅度的版权活动,是否是腾讯为了补救用户的一种表现呢?

因此,虽然“企鹅”财大气粗,但面对字节跳动,鹿死谁手还未曾可知。

与网易云音乐:情怀,是难以拒绝的感情牌

而网易云音乐则是另辟蹊径,独打“感情牌”。

“云村”拉近了听众的距离,“云音乐”则拉近了人们的感情。因“情怀”出圈的网易云音乐,很聪明的将情怀标签和社群文化贯彻到底。在版权方面,它无法与字节系和腾讯系比肩,但其独有的人文温暖和“评论区文化”,却是谁都无法比拟的独一无二的优势。

而在推荐算法中,不同于其他字节跳动的大数据模块精准推荐,网易云总是在每日推荐中给用户“制造惊喜”,不会让听众产生“听觉疲劳”。而其独有的UI设计和多元化的内容构建,促使用户产生归属感,从而提升用户粘性,形成闭环,更好的产生效益。

与之相比,字节跳动虽然受到头部视频APP的马太效应影响,用户更多,吸引力更强,但在“打感情牌”上,暂时无法看到其优势所在。

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抖音神曲”

“任何事物都是有保质期的”,这句话不光适用于食物,适用于爱情,还适用于“抖音神曲”。

近几年,虽然有越来越多的“抖音神曲”红遍大街小巷,但由于审美不同,爱好不同,市场参差性明显;其次,与曾经的“纯天然”不同,现如今,在专业算法和背后制作公司的专业打磨下,神曲刻意性强,容易引发听觉疲劳(如《白月光与朱砂痣》)。同时,因为版权保护的不彻底性,抄袭情况时有发生,不仅损害了原创人的利益,也伤害了听众的感情。

因此,对于字节跳动来讲,是还会再度使用视频+音乐的联合带动模式,“新瓶装旧酒”,使其成为下一个“抖音2.0”,还是重新出发,以现有优势打造新的在线音乐平台呢?

结语

抖音神曲虽然不被所有人接受,但出圈速度确实令人有目共睹。在现如今的快餐消费中,以“短视频+音乐”的模式的确更容易被人接受。但“快”只是一时,几分钟时间的“注意力经济”或许只是表面功夫,而音乐的赏鉴属性则注定了它无法从根本上被“快经济”同化。

字节跳动虽一手缔造出风靡世界的抖音短视频,但在“版权霸王”和“情怀大哥”的夹击下,是否能够凭借自身优势打破局面,突出重围,还是一道仍需观望的待解谜题。

部分参考:艾媒咨询,网易新闻,中国新闻网,三易君,抖音,犀牛娱乐,腾讯网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