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美妆行业培训市场火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美妆行业培训市场火了

新法规、新要求催热培训市场。

文|青眼  方良

“今年是我工作以来,培训最为密集的一年。”

“这一个月不是在培训,就是在去培训的路上。”

“我们上周已经举办了一场,现在正在进行第二场培训的报名。”

……

近日,多位化妆品业内人士向青眼表示,今年以来行业内的各种培训班数量陡然大增。“尤其是4月份以来,国家接连发布了好几个新规,加上临近5月1日,新的化妆品备案系统即将开始启用,大家都很着急,亟需了解相关的信息和规定。”对于培训班大热的原因,多行业人士如此解释。

“不是在培训,就是在去培训的路上

据青眼不完全统计,近期已举办的化妆品相关培训和已发布即将要举办的培训多达近20场。(详见下图)

从梳理情况来看,各类培训的主办方以行业协会和培训机构为主,其中广东地区的协会参与培训的数量最多,占了一半以上。如广东省食品药品审评认证技术协会、广东省化妆品学会、广东省日化商会等近期均开展了培训。还有部分院校也参与到了这场培训的热潮中,如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举办的化妆品质量安全负责人培训在近日进行。

此外,绝大多数的培训为收费性质,价格从500元—3200元不等。目前看来,收费最高的是华测FACH管理学院针对化妆品生产企业质控人员开设的《化妆品检验员上岗培训》课程,收费为3200元/人。其他培训的价格普遍集中在2000左右,也有少数培训不收费或收费较低。

从培训内容来看,主要涉及了化妆品注册备案、质量安全负责人、化妆品检验员、功效评价等四大方面。培训对象多为化妆品生产企业、委托加工企业及化妆品流通企业法人、质量安全负责人、生产负责人、品牌负责人、研发负责人、法规负责人及业务骨干、化妆品生产企业检验人员等。培训时间基本为2-3天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有11个培训在通知中就明确表示,结业后会颁发相应的培训证书。例如,广东药科大学培训中心等单位联合举办了广东药科大学“化妆品质量安全负责人培训班”(第一期),据其通知显示,培训后将由广东药科大学培训中心颁发“质量安全负责人”培训证书;广东省化妆品学会也在通知中介绍,化妆品注册备案精讲培训班的培训结束后,考核合格者将颁发课程结业证书。

一位行业人士告诉青眼,“估计远不止这些,部分协会的培训是分多期、在多地举行。所有培训加起来,数量估计是我们已知的2到3倍。”

多位行业人士纷纷向青眼表示,“明显感觉到今年行业各种培训变多了。”上海一化妆品生产企业的相关负责人更是笑道:“我这一月不是在培训,就是在去培训的路上。”

自上而下、线上线下

事实上,除了协会、培训机构的培训外,自去年6月《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下称新条例)正式颁布后,全国各省、市、区就纷纷开展了新条例及配套法规的宣贯会。

譬如,去年10月,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就召开全市新条例宣贯培训大会;今年3月,广州市市场监管局召开了国产普通化妆品备案及化妆品不良反应宣贯座谈会等;4月22日,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高级研修学院举办的《化妆品注册备案管理办法》及其配套文件宣贯会在北京举办。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高级研修学院举办的《化妆品注册备案管理办法》及其配套文件宣贯会现场图(受访人提供)

除了传统的线下培训,还包含了线上培训和直播等形式。例如,4月13日,江苏省化妆品监管处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的“化妆品注册和备案管理工作”视频培训为契机,专门召集了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化妆品备案工作人员、省局各检查分局化妆品监管工作人员同步参加视频培训。

此外,据青眼了解,还有部分企业的法规工程师为了更好地与同行探讨与学习新法规,还以直播和视频号等方式进行法规知识的分享。优颜皮肤科学研究(广州)有限公司法规主任李海婷就告诉青眼,她专门开设了一个专注于国产普通化妆品备案知识解答的公众号,并利用空闲时间开直播分享法规知识。“这些分享都是免费的,主要是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认识更多的行业人,大家一起交流和学习。”

综上可见,在新条例以及各项法规相继落地的背景下,上自政府、监管部门,下自协会、培训机构,培训犹如雨后春笋,而全行业也掀起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法规学习与培训浪潮。

新法规、新要求催热培训市场

青眼注意到,在众多培训班中,频次最高的培训当属“质量安全负责人”的相关培训。据青眼不完全统计,仅在4月份举行的公开培训就有6场。根据最新要求,企业在申请化妆品备案人、注册人账号时,必须上传质量安全负责人的资料信息(详见《没有“他”不能备案!化妆品企业怎么办?》),因此,行业对质量安全负责人的重视空前高涨。

而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广东省江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发布的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监督检查信息公开表显示,多家化妆品企业因存在“对质量岗位人员的针对性培训不足”等质量管理问题,被要求限期整改,从而也加大了部分企业对质量安全负责人培训的需求。

除此之外,关于化妆品注册、备案的相关培训也较多。还有部分工程师表示,“希望能参加功效评价的相关培训。”李海婷称,国家首次提出要进行化妆品的功效验证,而她此前对这方面并不熟悉,对于产品能宣称什么、需要提供什么资料等,都需要系统学习。“即使看了法规,也担心自己的理解有误,参加培训可以让我了解大的方向。”

此外,由于功效验证所带来的检测大热也使得针对检验员的培训增多。值得注意的是,检验员本身就需要持证上岗。根据化妆品生产许可检查要点第6条规定,“检验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或经相应的专业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优颜皮肤科学研究(广州)有限公司总经理邓伟健介绍,“相应的专业技术培训”就是指经过专业机构如药监局、劳动局、第三方专业实验室进行的培训。

据悉,多数行业人士均表示,“各项新规接连出台,仅看文件的话,有些地方还是很模糊、吃不透,需要对各项规定进行系统性地学习,利于与行业形成统一认知。”

利施(上海)化妆品企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勇告诉青眼,公司的质量安全负责人刚刚参加完某化妆品协会举办的培训。“质量安全负责人要承担很重要的职责,虽然没有强制性要求培训和持证上岗,但是学习还是有必要的。”

广州汀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部经理彭冠杰也表达了类似观点,他认为,法规通常都较为枯燥,企业想要搞懂、吃透有一定难度,培训中有些老师可能就是法规制定的参与者,通过他们的解读,有助于企业理解法规。

“例如,质量安全负责人人才短缺的问题,很多品牌招不到人,一开始大家都很着急。但是,后来在培训中,有老师建议可以把品牌授权给工厂,相对缓解了大家的焦虑。”彭冠杰说,“很显然,法规里并不会告诉企业可以这样做。因此,对于部分企业而言,培训很有意义。”

部分业内人士还指出,除了因新法规密集发布而带来培训需求大增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我国化妆品行业已进入到“严监管”时代,法规在行业的普及度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一位不愿具名的法规工程师说,“以前,部分化妆品企业可能只有相关岗位的人懂法,多数从业者的法律意识均较为淡薄。而如今新法规在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都做到有法可依,且要求企业‘责任到人’。因此,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当下全行业对培训的需求。”

需“对症下药”

不过,对目前行业内突然出现大量培训的现象,也有部分业内人士表示担忧,“比如,很多机构都在进行质量安全负责人的相关培训,但是有些培训班没有限制报名条件,很容易造成误解,让企业以为‘去培训、拿到结业证,回来就可以担任质量安全负责人了’,其实不然,化妆品质量安全负责人需要满足新条例中的规定才能担任。”

在化妆品违禁词网开发人李锦聪看来,如果是专门针对某一岗位能力提升的培训,应该注明培训对象。“由于目前质量安全负责人人才缺口大,眼看着新系统要正式启动了,部分企业可能会‘病急乱投医’,以为花点培训费就可以获得相应资格了。”

一位业内人士也表示,协会和培训机构发的质量安全负责人证书都不是国家部门颁发的统一证书,不能作为上岗的证明或凭证。“企业如果在明确这些的前提下认为还是需要培训,那无可厚非。”

另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提到,现在不排除部分培训有“蹭热度”的嫌疑。“有些培训内容并不是很专业,和日常的培训内容差不多,只是因为现在质量安全负责人被关注,所以就顶着这个‘帽子’吸引人,企业在选择培训时,要注意甄别。”

此外,还有行业人士建议,不管是针对什么内容的培训,企业都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需求来选择,“首先自己得认真看,结合自身的情况把问题进行梳理,然后再有针对性地去参加培训,得到解决方案后再回企业‘对症下药’。”

毋庸置疑,新条例及相关配套法规关系到每一个化妆品企业的生存,因此,行业内的培训大热也是新条例发布后连锁效应下的必然现象。接下来还会有多个配套法规即将落地,可以预见的是,这股全行业学习、培训的热潮将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美妆行业培训市场火了

新法规、新要求催热培训市场。

文|青眼  方良

“今年是我工作以来,培训最为密集的一年。”

“这一个月不是在培训,就是在去培训的路上。”

“我们上周已经举办了一场,现在正在进行第二场培训的报名。”

……

近日,多位化妆品业内人士向青眼表示,今年以来行业内的各种培训班数量陡然大增。“尤其是4月份以来,国家接连发布了好几个新规,加上临近5月1日,新的化妆品备案系统即将开始启用,大家都很着急,亟需了解相关的信息和规定。”对于培训班大热的原因,多行业人士如此解释。

“不是在培训,就是在去培训的路上

据青眼不完全统计,近期已举办的化妆品相关培训和已发布即将要举办的培训多达近20场。(详见下图)

从梳理情况来看,各类培训的主办方以行业协会和培训机构为主,其中广东地区的协会参与培训的数量最多,占了一半以上。如广东省食品药品审评认证技术协会、广东省化妆品学会、广东省日化商会等近期均开展了培训。还有部分院校也参与到了这场培训的热潮中,如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举办的化妆品质量安全负责人培训在近日进行。

此外,绝大多数的培训为收费性质,价格从500元—3200元不等。目前看来,收费最高的是华测FACH管理学院针对化妆品生产企业质控人员开设的《化妆品检验员上岗培训》课程,收费为3200元/人。其他培训的价格普遍集中在2000左右,也有少数培训不收费或收费较低。

从培训内容来看,主要涉及了化妆品注册备案、质量安全负责人、化妆品检验员、功效评价等四大方面。培训对象多为化妆品生产企业、委托加工企业及化妆品流通企业法人、质量安全负责人、生产负责人、品牌负责人、研发负责人、法规负责人及业务骨干、化妆品生产企业检验人员等。培训时间基本为2-3天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有11个培训在通知中就明确表示,结业后会颁发相应的培训证书。例如,广东药科大学培训中心等单位联合举办了广东药科大学“化妆品质量安全负责人培训班”(第一期),据其通知显示,培训后将由广东药科大学培训中心颁发“质量安全负责人”培训证书;广东省化妆品学会也在通知中介绍,化妆品注册备案精讲培训班的培训结束后,考核合格者将颁发课程结业证书。

一位行业人士告诉青眼,“估计远不止这些,部分协会的培训是分多期、在多地举行。所有培训加起来,数量估计是我们已知的2到3倍。”

多位行业人士纷纷向青眼表示,“明显感觉到今年行业各种培训变多了。”上海一化妆品生产企业的相关负责人更是笑道:“我这一月不是在培训,就是在去培训的路上。”

自上而下、线上线下

事实上,除了协会、培训机构的培训外,自去年6月《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下称新条例)正式颁布后,全国各省、市、区就纷纷开展了新条例及配套法规的宣贯会。

譬如,去年10月,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就召开全市新条例宣贯培训大会;今年3月,广州市市场监管局召开了国产普通化妆品备案及化妆品不良反应宣贯座谈会等;4月22日,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高级研修学院举办的《化妆品注册备案管理办法》及其配套文件宣贯会在北京举办。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高级研修学院举办的《化妆品注册备案管理办法》及其配套文件宣贯会现场图(受访人提供)

除了传统的线下培训,还包含了线上培训和直播等形式。例如,4月13日,江苏省化妆品监管处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的“化妆品注册和备案管理工作”视频培训为契机,专门召集了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化妆品备案工作人员、省局各检查分局化妆品监管工作人员同步参加视频培训。

此外,据青眼了解,还有部分企业的法规工程师为了更好地与同行探讨与学习新法规,还以直播和视频号等方式进行法规知识的分享。优颜皮肤科学研究(广州)有限公司法规主任李海婷就告诉青眼,她专门开设了一个专注于国产普通化妆品备案知识解答的公众号,并利用空闲时间开直播分享法规知识。“这些分享都是免费的,主要是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认识更多的行业人,大家一起交流和学习。”

综上可见,在新条例以及各项法规相继落地的背景下,上自政府、监管部门,下自协会、培训机构,培训犹如雨后春笋,而全行业也掀起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法规学习与培训浪潮。

新法规、新要求催热培训市场

青眼注意到,在众多培训班中,频次最高的培训当属“质量安全负责人”的相关培训。据青眼不完全统计,仅在4月份举行的公开培训就有6场。根据最新要求,企业在申请化妆品备案人、注册人账号时,必须上传质量安全负责人的资料信息(详见《没有“他”不能备案!化妆品企业怎么办?》),因此,行业对质量安全负责人的重视空前高涨。

而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广东省江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发布的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监督检查信息公开表显示,多家化妆品企业因存在“对质量岗位人员的针对性培训不足”等质量管理问题,被要求限期整改,从而也加大了部分企业对质量安全负责人培训的需求。

除此之外,关于化妆品注册、备案的相关培训也较多。还有部分工程师表示,“希望能参加功效评价的相关培训。”李海婷称,国家首次提出要进行化妆品的功效验证,而她此前对这方面并不熟悉,对于产品能宣称什么、需要提供什么资料等,都需要系统学习。“即使看了法规,也担心自己的理解有误,参加培训可以让我了解大的方向。”

此外,由于功效验证所带来的检测大热也使得针对检验员的培训增多。值得注意的是,检验员本身就需要持证上岗。根据化妆品生产许可检查要点第6条规定,“检验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或经相应的专业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优颜皮肤科学研究(广州)有限公司总经理邓伟健介绍,“相应的专业技术培训”就是指经过专业机构如药监局、劳动局、第三方专业实验室进行的培训。

据悉,多数行业人士均表示,“各项新规接连出台,仅看文件的话,有些地方还是很模糊、吃不透,需要对各项规定进行系统性地学习,利于与行业形成统一认知。”

利施(上海)化妆品企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勇告诉青眼,公司的质量安全负责人刚刚参加完某化妆品协会举办的培训。“质量安全负责人要承担很重要的职责,虽然没有强制性要求培训和持证上岗,但是学习还是有必要的。”

广州汀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部经理彭冠杰也表达了类似观点,他认为,法规通常都较为枯燥,企业想要搞懂、吃透有一定难度,培训中有些老师可能就是法规制定的参与者,通过他们的解读,有助于企业理解法规。

“例如,质量安全负责人人才短缺的问题,很多品牌招不到人,一开始大家都很着急。但是,后来在培训中,有老师建议可以把品牌授权给工厂,相对缓解了大家的焦虑。”彭冠杰说,“很显然,法规里并不会告诉企业可以这样做。因此,对于部分企业而言,培训很有意义。”

部分业内人士还指出,除了因新法规密集发布而带来培训需求大增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我国化妆品行业已进入到“严监管”时代,法规在行业的普及度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一位不愿具名的法规工程师说,“以前,部分化妆品企业可能只有相关岗位的人懂法,多数从业者的法律意识均较为淡薄。而如今新法规在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都做到有法可依,且要求企业‘责任到人’。因此,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当下全行业对培训的需求。”

需“对症下药”

不过,对目前行业内突然出现大量培训的现象,也有部分业内人士表示担忧,“比如,很多机构都在进行质量安全负责人的相关培训,但是有些培训班没有限制报名条件,很容易造成误解,让企业以为‘去培训、拿到结业证,回来就可以担任质量安全负责人了’,其实不然,化妆品质量安全负责人需要满足新条例中的规定才能担任。”

在化妆品违禁词网开发人李锦聪看来,如果是专门针对某一岗位能力提升的培训,应该注明培训对象。“由于目前质量安全负责人人才缺口大,眼看着新系统要正式启动了,部分企业可能会‘病急乱投医’,以为花点培训费就可以获得相应资格了。”

一位业内人士也表示,协会和培训机构发的质量安全负责人证书都不是国家部门颁发的统一证书,不能作为上岗的证明或凭证。“企业如果在明确这些的前提下认为还是需要培训,那无可厚非。”

另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提到,现在不排除部分培训有“蹭热度”的嫌疑。“有些培训内容并不是很专业,和日常的培训内容差不多,只是因为现在质量安全负责人被关注,所以就顶着这个‘帽子’吸引人,企业在选择培训时,要注意甄别。”

此外,还有行业人士建议,不管是针对什么内容的培训,企业都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需求来选择,“首先自己得认真看,结合自身的情况把问题进行梳理,然后再有针对性地去参加培训,得到解决方案后再回企业‘对症下药’。”

毋庸置疑,新条例及相关配套法规关系到每一个化妆品企业的生存,因此,行业内的培训大热也是新条例发布后连锁效应下的必然现象。接下来还会有多个配套法规即将落地,可以预见的是,这股全行业学习、培训的热潮将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