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钱丛桢
据收视率调查公司“尼尔森韩国”统计,4月6日晚播出的《太阳的后裔》第13集的韩国平均收视率达到33.5%,再次刷新自身记录,比12集增加0.5%,并位于同时段收视率第一位。柳时镇(宋仲基 饰)中枪之前的1分钟收视率达最高,狂飙至39.9%,仅以千分之一的差距就可以冲破40%。这一数字是继2012年的《拥抱太阳的月亮》收视率破30%之后,迷你剧所取得的最高成绩。而在国内,《太阳的后裔》独家网络播放平台爱奇艺,早在3月31日第12集播放时,点播量已超15.88亿。保守估计,在《太阳的后裔》将近两个月的播放期间,爱奇艺采取的VIP会员与韩国同步播出的方式,可以为其最少新增300万会员,以每月会员费19.8元计算,《太阳的后裔》为爱奇艺创造的会员费就有以千万美元计的收入。
而令无数为仲基老公实力撩妹技能心笙摇动的少女们纠结又期待的是,这部只有16集的迷你剧只剩两集就要大结局。这几天网络上纷纷流传各种版本的《太阳的后裔》结局更是撩拨人心。而盛传的仲基老公所饰演的军官柳时镇最终去世,而宋慧乔则会到偏乡贫困地区当医生的悲剧结局,更让少女们惶惶不安。不少自称宋仲基老婆的铁粉怨喊:“若让我老公死,直播直接吃刀片。”更让妹子们担忧的是——仲基老公死了就没有续集了!
虽然,早在3月29日,韩国KBS 2TV水木剧《太阳的后裔》剧组就表示,将于4月20日播出一集特别版内容。但加放的特别版内容依然满足不了少女们迷恋仲基老公的春心,铁粉们纷纷在社交媒体上喊“我不管,我就要《太阳的后裔》拍续集!”也有媒体热议《太阳的后裔》制作方会不会趁热打铁,乘势而上推出续集,满足观众期待。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太阳的后裔》导演李应福表示:“有第二季当然好,但要协调演员和工作人员的档期并不容易。”这样不置可否的完美太极反而让粉丝们更加一头雾水——所以,李导,到底有没有续集?
李导不能告诉少女们的,我们能!今天和大家一起聊聊《太阳的后裔》到底能否有续集吧。
1、这个模式我该怎么办?是成功?还是失败?
开聊之前,我们先盘点一下韩剧的制作模式,和中国国内电视剧先全部制作完成再播出不同的是,绝大部分韩国电视剧采用边拍边播的制作模式。即电视剧一边播放,编剧一边创作剧本供导演进行拍摄。以播出后制作方会根据原有的设计再综合观众的回馈继续完成后面的剧本。这种近乎“直播”的电视剧制作模式恰如韩国人的典型的“敏捷性”和“随机应变能力”处事方式,使制作过程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也是韩剧所独具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广告赞助商在电视剧播出过程中,也会根据观众反响和收视调查再决定是否投广告或投多少广告量。完全市场化的操作模式迫使制作方必须重视电视剧收视率。
2、还是追逐市场的韩剧更火
与边拍边播模式不同的是,《太阳的后裔》采取了“先拍后播”的制作方式。2015年,广电总局发布“限外令”,海外影视剧审批时间至少需要三个月。而韩国之前边拍边播的制作方式下一部剧要进入中国市场就要等在韩国全部播出后,这期间其热度将大打折扣。另外,若在韩国事先上映,还存在非法复制、流通的风险。2015年上半年播出的大热韩剧《制作人》虽有凭借《来自星星的你》大火的金秀贤加盟,却依然在中国市场反响平平就是个教训。鉴于此,《太阳的后裔》为进入中国市场选择了“先拍后播”的模式。
而这种“先拍后播”的模式,并非《太阳的后裔》率先尝试,从2000年代后期,韩剧就有尝试“先拍后播”,但提前制作完成的电视剧几乎无一成功案例,这些失败案例甚至淹没在了韩剧成功潮中而寂寂无闻。在这样的背景下,《太阳的后裔》的100%提前制作是令人震惊的高风险选择,客观来看,其成功中确实包含着很多偶然因素。
另外,在参与《太阳的后裔》的资本运作层面,爱奇艺以每集25多万美元的价格购置了《太阳的后裔》播放权。爱奇艺要求该剧须在中韩同步开播,为此电视剧应该提前完成制作以便于接受中方审查。《太阳的后裔》总制作费用达13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7018万元),其中三分之一以上由爱奇艺承担。从资本来源层面来讲,《太阳的后裔》“先拍后播”模式也是鲜有的孤例。从资本运作的角度而言,《太阳的后裔》的成功是很难复制的。
3、第一次是创新,第二次是老套
从剧本创作角度来讲,每一部大红大紫的剧,都是编剧的“泣血”之作。尤其是采取了“先拍后播”模式以后,每每创作一部电视剧剧本需要写四五十万字就成了家常便饭。剧本创作需要消耗编剧大量的生活积累、情感积累、艺术积累以及大量的心血和聪明才智。《太阳的后裔》编剧金恩淑虽有无败战绩和“金牌编剧”的美誉,但无论是对于其自己还是整个创作团队而言,他们以往的成功更多的是基于韩剧“边拍边播”的模式。在“先拍后播”之一模式下的创作经验还是相对匮乏的。也可以预测出,在被“第一季”“掏空”了的条件下,编剧紧跟热度,创作“续集”,即使能创作出剧本,续集的剧本只能是“强弩之末”。更何况紧跟热度创作出的“续集”剧本欠缺时间打磨,先天“营养不良”,也很难续写传奇。韩剧鲜有的趁热打铁的续集多半成了炮灰的事实也验证了这一点。
失败案例:编剧才思枯竭 续集成炮灰
韩剧《宫》在亚洲各国都造成轰动,其爆红程度不亚于如今的《太阳的后裔》。为了趁热打铁,电视台决定拍摄续集《宫s》,剧中再次设置了韩国君主管制的背景,讲述一个炸酱面送货员一夜之间成为皇位继承人,并与宫女发生爱情的故事。虽然角色背景定位上与《宫》有所不同,但因为编剧才思枯竭,难以走出第一部的窠臼。该剧播出后,大部分观众认为故事有八成以上在拷贝《宫》,《宫s》收视率也是一集比一集差。当播到第10集时,该剧已经跌到5.9%,在同时段垫底,实在是惨不忍睹。当时还有传因为收视率一直下滑,女主角许伊在不禁在片场大哭。
另一部创下将近40%收视率的韩剧《Iris》也制作了续集《Iris2》,虽然比第一部场面更火爆,还有李多海、张赫等实力派演员加盟,增加不少打斗场面,但同样由于剧本不出彩,引发观众大量吐槽,续集也成了炮灰。
4、主创还是原配搭子好
从创作团队的配合角度来分析,第一部剧火了以后,再拍续集,第一个困难就是原创班底档期协调问题。即使协调好了,从导演到演员和主创班子也是匆匆上马,在第一部剧成功后,他们或多或少会有懈怠甚至会出现利益分歧,较第一部来说少了创业般的吃苦、激情和心态。这样的状态下制作的作品水准很难有保障。此外,续集播出时,观众的心里全都是以第一部的经典水准来衡量这个续集,期待值过高,落差自然很大,就更难有好的口碑。化用《太阳的后裔》的台词:“虽然柳时镇很帅,但充满危险。”——《太阳的后裔》虽然火,但拍摄续集,充满了危险。
失败案例:主创档期难协调 续集成悲剧
以往韩剧留给大家的都是惨兮兮的印象,不是车祸就是绝症,不虐哭观众天理不容。直至2004年的《浪漫满屋》,才让韩剧跳出悲剧的框框,也因为此,《浪漫满屋》也被称为开启韩剧全新模式的代表作。《浪漫满屋》首播即突破34%的收视率,同时剧中的宋慧乔和Rain也成为最为观众喜闻乐道的荧幕CP。为续写传奇,《浪漫满屋2》也上马拍摄。因为档期等原因,《浪漫满屋2》换了主演、换了编剧,换了导演,主演阵容从宋慧乔、Rain换成了黄静茵、鲁敏宇、朴基雄,但剧情仍是延续第一部。2012年该剧播出后,差评不断,因无法选入三大电视台晚间播放,只能在SBS Plus的有线台中午时段播出,首集收视率惨到只有0.81%。
5、追韩国老公是这个世界上最没道理的感情
《太阳的后裔》导演李应福接受采访时表示“一部影视剧的成功是结合了市场、资本、剧本、演员、导演、制作团队等多方面因要素的,这些要素缺一不可,且缺少可复制性。”韩剧经过多年发展已走向成熟,其制作团队也深刻理解个中规律。基于上述分析,我们不难推测出《太阳的后裔》拍摄续集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纵使姑娘们多么不情愿和仲基老公说再见,也不得不尊重影视剧创作规律。毕竟我们都不希望看到一个让大家失望的仲基老公“归来”,记忆中留有一个完美的仲基老公就够了。
又或者,新的韩剧总会出现,会有新的老公出现代替仲基来爱你。不是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