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五一”小长假即将开启,节日专属理财“缺席”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五一”小长假即将开启,节日专属理财“缺席”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个现象?银行理财的吸引力还在吗?

文|天下银保  吴林璞

“五一”小长假即将来临,五天的假期又恰逢适合出游的季节,业内预测,今年的“五一”很有可能会成为疫情以来最火爆的假期之一。

人在外面玩儿,也别让资金站岗。往年每逢节假日之时,各大银行都会争先推出节日专属的理财产品。

不过,4月30日,《国际金融报》记者走访沪上多家银行网点发现,今年仅有较少银行准备了节日特供理财产品,市场似乎“有点冷”。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个现象?银行理财的吸引力还在吗?

收益率短期内持稳

走访中,有城商行理财经理明确告诉记者,今年该行还没有针对劳动节推出的特供产品,以常规化产品为主。往年虽然有推出,但是节日特供理财一般会有特定的发售、成立时间,期限也从几个月到一年不等,客户需要特别注意。

记者注意到,2021年开年至今,银行理财市场整体较为平稳,活期和定期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均各自在一定范围内小幅波动。有分析认为,“五一”前后也不会有明显波动,预计短期内仍将持稳。

以固收类封闭式净值型产品为例,普益标准4月19日至4月25日银行理财市场周报显示,其平均业绩基准为4.18%,环比不变。

融360大数据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也指出,“五一”假期前,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不会有大幅波动,受理财转型影响,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或维持在较低水平。“五一”假期前后,理财产品收益率预计也会保持稳定。

“如果投资者在节日期间有理财或资金需求,需要提前安排。”刘银平进一步指出,银行在节假日期间很少发行新产品,产品也很少在节假日起息,有理财需求的投资者,需要在节日之前尽快购买理财产品,并关注产品起息日。

“而如果需要在节日期间使用资金,可以购买活期理财产品,应重点关注产品赎回规则。”刘银平补充称,T+0产品流动性最高,资金可实时赎回,有些产品非工作日无法赎回,有些产品非工作日每天有一定快速赎回额度。

今年也是资管新规过渡期的收官之年,产品净值化转型或将进一步加速。记者了解到,目前理财市场上,净值型理财产品已占据市场主流,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不代表投资者实际收益,也更考验投资者的理财水平和风险意识。

资产配置意识强化

在走访过程中,越来越多的银行理财经理向记者强调了资产配置的观念。

对于全球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货币扩张现象,投资者需要意识到,只持有现金很可能会出现币值贬损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理财师们往往鼓励追求固定收益的投资者采取多元收益为主的策略。同时,理财师提醒投资者,需要定期检视资产,对权益投资和固收产品的配置进行优化,进而控制资产的波动。比如家庭资产的10%至20%放入活期储蓄或随时可取的货币基金中,以备不时之需;30%至40%投资银行理财等较为稳健的理财产品;20%左右可以投入股票、基金,用来“生钱”;剩余资产要用来资产传承、子女教育、养老等。

记者注意到,相比以往“简单直接”地推出特供理财产品并进行相关营销,不少银行也在主动做出改变,将“资产配置”的意识普及给更多的投资者。

以上海银行为例,近日其在公众号上发布了一则“五一”假期理财攻略,并为投资者推荐了短期闲置资金理财、多种期限稳健理财、稳中求进高阶理财等多种类型的产品,以低风险和中等风险为主。

在最近几年银行理财收益不断走低的当下,基金等产品也越来越在理财经理的推荐范围之内。

不过,也有某股份制商业银行理财经理对记者坦言,其在代销基金的过程中发现,当市场短时间经历较大波动的时候,比如今年3月份,客户对相关产品的信心也会有所不足。

该人士进一步指出,事实上,如果购买的基金或者股票长期来看没有太大问题,投资者对于短期波动的容忍度还是要适度提高,否则比较容易“割肉离场”,从而产生不太好的投资体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五一”小长假即将开启,节日专属理财“缺席”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个现象?银行理财的吸引力还在吗?

文|天下银保  吴林璞

“五一”小长假即将来临,五天的假期又恰逢适合出游的季节,业内预测,今年的“五一”很有可能会成为疫情以来最火爆的假期之一。

人在外面玩儿,也别让资金站岗。往年每逢节假日之时,各大银行都会争先推出节日专属的理财产品。

不过,4月30日,《国际金融报》记者走访沪上多家银行网点发现,今年仅有较少银行准备了节日特供理财产品,市场似乎“有点冷”。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个现象?银行理财的吸引力还在吗?

收益率短期内持稳

走访中,有城商行理财经理明确告诉记者,今年该行还没有针对劳动节推出的特供产品,以常规化产品为主。往年虽然有推出,但是节日特供理财一般会有特定的发售、成立时间,期限也从几个月到一年不等,客户需要特别注意。

记者注意到,2021年开年至今,银行理财市场整体较为平稳,活期和定期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均各自在一定范围内小幅波动。有分析认为,“五一”前后也不会有明显波动,预计短期内仍将持稳。

以固收类封闭式净值型产品为例,普益标准4月19日至4月25日银行理财市场周报显示,其平均业绩基准为4.18%,环比不变。

融360大数据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也指出,“五一”假期前,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不会有大幅波动,受理财转型影响,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或维持在较低水平。“五一”假期前后,理财产品收益率预计也会保持稳定。

“如果投资者在节日期间有理财或资金需求,需要提前安排。”刘银平进一步指出,银行在节假日期间很少发行新产品,产品也很少在节假日起息,有理财需求的投资者,需要在节日之前尽快购买理财产品,并关注产品起息日。

“而如果需要在节日期间使用资金,可以购买活期理财产品,应重点关注产品赎回规则。”刘银平补充称,T+0产品流动性最高,资金可实时赎回,有些产品非工作日无法赎回,有些产品非工作日每天有一定快速赎回额度。

今年也是资管新规过渡期的收官之年,产品净值化转型或将进一步加速。记者了解到,目前理财市场上,净值型理财产品已占据市场主流,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不代表投资者实际收益,也更考验投资者的理财水平和风险意识。

资产配置意识强化

在走访过程中,越来越多的银行理财经理向记者强调了资产配置的观念。

对于全球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货币扩张现象,投资者需要意识到,只持有现金很可能会出现币值贬损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理财师们往往鼓励追求固定收益的投资者采取多元收益为主的策略。同时,理财师提醒投资者,需要定期检视资产,对权益投资和固收产品的配置进行优化,进而控制资产的波动。比如家庭资产的10%至20%放入活期储蓄或随时可取的货币基金中,以备不时之需;30%至40%投资银行理财等较为稳健的理财产品;20%左右可以投入股票、基金,用来“生钱”;剩余资产要用来资产传承、子女教育、养老等。

记者注意到,相比以往“简单直接”地推出特供理财产品并进行相关营销,不少银行也在主动做出改变,将“资产配置”的意识普及给更多的投资者。

以上海银行为例,近日其在公众号上发布了一则“五一”假期理财攻略,并为投资者推荐了短期闲置资金理财、多种期限稳健理财、稳中求进高阶理财等多种类型的产品,以低风险和中等风险为主。

在最近几年银行理财收益不断走低的当下,基金等产品也越来越在理财经理的推荐范围之内。

不过,也有某股份制商业银行理财经理对记者坦言,其在代销基金的过程中发现,当市场短时间经历较大波动的时候,比如今年3月份,客户对相关产品的信心也会有所不足。

该人士进一步指出,事实上,如果购买的基金或者股票长期来看没有太大问题,投资者对于短期波动的容忍度还是要适度提高,否则比较容易“割肉离场”,从而产生不太好的投资体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