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MedTrend医趋势
新冠疫苗在2021年进入商业化集中兑现阶段,劳动节前A股疫苗股股价大涨。
而5月5日,拜登政府发表决定,表示美国将放弃新冠肺炎疫苗的知识产权专利。这一消息不仅使得美股新冠疫苗个股大跌,中国A股疫苗股在今日开盘后全线下挫:
康希诺大跌12%,智飞生物跌9%,复星医药、沃森生物均跌超7%。但基于新冠疫苗仍然是全球的硬通货,所以这可能只是市场短期恐慌情绪的反应。
从目前已有新冠疫苗在中国上市的疫苗企业中,仅康希诺生物、智飞生物两家企业已经在A股(或A+H股)上市。
正值各家发布财报之际,以康希诺生物为代表的“疫苗新贵”与以智飞生物为代表的“老牌疫苗企业”能够带来怎样的财务数据?
康希诺生物与智飞生物数据对比
*复星医药是通过与BioNtech合作的mRNA新冠疫苗已经于2021年1月底、2月初分别在香港、澳门获批紧急上市。因复星医药不是纯粹的疫苗企业,故此文不做分析。
*最早将新冠疫苗推向市场的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科兴中维目前尚未实现IPO上市。
市值比拼:康希诺1000亿+ VS 智飞生物3600亿+
康希诺生物成立于2009年,总部位于天津。
2019年3月,康希诺生物是登陆港股的第7家未盈利公司,也是首个疫苗股。
2020年8月,康希诺生物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使康希诺生物成为首家A+H两地上市的疫苗公司。
截至2021年4月30日,康希诺生物总市值超千亿元。
“老牌”智飞生物是一个“巨无霸”,成立于1995年,总部位于重庆。
2010年9月,智飞生物在深交所上市。
截至2021年4月30日,智飞生物总市值超3600亿元。
康希诺生物比智飞生物“年轻”14岁,市值相差约2500亿元。在未来,康希诺生物会成为疫苗领域的下一个“巨无霸”么?
营收比拼:均上涨超40%
康希诺亏损扩大,智飞生物利润+39.51%
康希诺生物:营收暴涨+182.4%,亏损扩大
2020年,康希诺生物营收数据
2020年,康希诺生物突破性获得营收1854.4万元。
不过,与营收同步上涨的是亏损的扩大,其年内亏损及综合亏损总额达到3.97亿元。相较于2019年的1.57亿元翻倍还多。这主要是由于该公司各方面开支的猛涨。
康希诺生物的研发开支
2020年,康希诺生物的研发开支由2019年的1.52亿元上涨+182.4%达到了4.28亿元。研发开支主要投入于临床试验及测试费(1.98亿元)、雇员福利开支(1.21亿元)。
智飞生物:营收和利润均大幅上涨约40%
2020年,智飞生物营收数据
2020年,康希诺生物营收151.90亿元,同比+43.38%。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9.51%达到了33.01亿元。
智飞生物研发投入(截至2021年4月)
2020年度,公司继续保持研发投入的增长,研发投入金额为4.81亿元,约占自主产品收入的40.02%,较上年同期+85.61%。
新冠疫苗比拼:康希诺Q1营收翻百倍,智飞生物营收需等Q2
在新冠疫苗领域,康希诺生物与智飞生物都通过与研究院合作进行研发。不过,康希诺生物的进展更为快速。
康希诺生物:5国获批,Q1营收+11483%,年底有望实现盈利
康希诺生物新冠疫苗的获批状况(截至2021年4月30日)
2021年2月,康希诺生物与军科院合作研发的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Ad5-nCoV于获附条件批准上市,成为国内首个获批的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也是中国目前获批上市唯一采用单针免疫程序的新冠疫苗。
同时,新冠疫苗在海外市场上也取得拓展,先后获得墨西哥、巴基斯坦、匈牙利及智利的紧急使用授权。
另外,该公司的吸入式新冠疫苗已经获得临床试验批件。吸入式新冠疫苗采用雾化器将疫苗雾化成微小颗粒,通过呼吸吸入的方式进入呼吸道和肺部,从而在呼吸道粘膜激发免疫反应,预防新冠病毒感染,另外,因为无痛,所以消息一经传出就引发了大量的关注。
2021年Q1,受益于新冠疫苗商业化的进展,康希诺生物营收达到4.67亿元,同比+11483%!净亏损同比也大幅减少。康希诺生物预计今年年底能够实现盈利。
智飞生物:中国获批,预计Q2开始获得营收
就新冠疫苗而言,智飞生物进展慢于康希诺生物。该公司与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合作开发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CHO 细胞)于2021年3月被纳入紧急使用。
4月7日,该疫苗已经在重庆市南岸区启动接种。一些省份也开始同智飞生物进行集采谈判。
如果按照全国6月疫苗接种率达到40%,需要供应约11亿剂,并且新冠疫苗由国家方面集采,工信部分配,基本无销售费用。由此其认为智能生物大概能在2021年Q2因新冠疫苗销售将带来营收暴涨。
新冠疫苗之外策略:智飞生物更多元化
康希诺生物:自研为主,就四价流脑疫苗与辉瑞达成合作
新冠疫苗之外,康希诺生物的四价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四价流脑疫苗)也进展顺利。
2020年7月,康希诺生物与辉瑞达成授权合作,授予辉瑞在中国推广其自主研发的四价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MCV4)曼海欣的独家权利。
康希诺生物产品管线
就产品管线而言,康希诺生物正在为13个疾病领域研发16种在研疫苗。
除了上面提到的已经商业化的新冠疫苗、临近商业化的四价流脑疫苗外,康希诺还有1款预防埃博拉病毒的疫苗临近商业化、6种在研疫苗处于临床试验阶段或临床试验申请阶段。
智飞生物:自研+代理+投资,多渠道并行
相较于康希诺生物,“老牌”疫苗企业智飞生物的模式更为多元,涵盖了自研、代理以及投资。
截至报告披露日,智飞生物共有10种产品上市在售,1种产品紧急使用(即新冠疫苗)。产品涵盖了细菌类疫苗产品、病毒类疫苗产品以及治疗性生物制品。
智飞生物已上市的产品(截至2021年4月,包括代理的产品)
2020年,智飞生物共有:
3种自主疫苗产品签发,包括ACYW135多糖疫苗、Hib疫苗、AC结合疫苗;
5种代理产品签发,包括默沙东的四价HPV疫苗、九价HPV疫苗、五价轮状疫苗和23价肺炎、灭活甲肝疫苗。
智飞生物3种自主疫苗产品签发
智飞生物旗下的智飞绿竹、智飞龙科马是其公司核心研发、生产基地,为自主产品业务开展持续提供技术保障。
智飞生物母公司为产品推广服务主体,同时是默沙东在中国境内指定的代理机构,统一销售默沙东进口的全部疫苗。
从营收数据来看,代理产品的营收占据了智飞生物总营收的92%,如此高的比例也是业内一直质疑智飞生物“创新性”的原因。不过,假设新冠疫苗营收良好,智飞生物自研与代理产品营收的占比或能发生较大的转变。
经营自研和代理产品之外,智飞生物还通过投资进行布局:
2020年6月,智飞生物对智睿投资增资1亿元。(智睿投资是智飞生物参股10%设立的投资公司,以股权投资的形式对有发展前景的生物技术和产品进行孵化和培育。)
2020年12月,智飞生物拟以自有资金3500万元认购深信生物10.189%的股权,而后者拥有mRNA技术平台,未来或有布局mRNA新冠疫苗的可能。
股权聚合度比拼:康希诺靠“朋友圈”,智飞生物靠家族力量
康希诺生物和智飞生物两家疫苗企业的股权结构不同,康希诺生物的股权聚焦在四位联合创始人手中,相对分散;而智飞生物的股权控制在创始人蒋仁生及其家族手中。
康希诺生物:股权更为分散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
XUEFENG YU(宇学峰)直接持有康希诺生物8.03%的股份;
朱涛直接持有公司8.03%的股份,并通过三个员工持股平台--天津千益、天津千睿以及天津千智间接控制公司3.58%的股份;
DONGXU QIU(邱东旭)直接持有公司7.69%的股份;
HELEN HUIHUA MAO(毛慧华)直接持有公司7.34%的股份。
四人合计控制公司34.66%的股份,为康希诺的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智飞生物:蒋仁生家族财富居大健康行业榜首
蒋仁生是智飞生物的实控人。《2020胡润百富榜》中,智飞生物的蒋仁生家族和翰森制药的钟慧娟以1350亿元身价并列成为大健康行业首富,位居胡润百富榜第20位。蒋仁生家族财富较上年增长1.6倍,排名上升30位。
新冠疫苗研发企业多选择“两条腿”走路。比如,
复星医药与德国BioNtech除了合作将其mRNA疫苗BNT162b2推向香港、澳门市场外,还合作对另一款新冠疫苗BNT162b1进行临床试验。BNT162b1与2的区别是分别插入了RBD或S蛋白作为抗原。
西藏药业不仅通过与国内的斯微生物合作其获得mRNA新冠疫苗(目前尚处于1期临床)的全球独家开发、注册、生产、使用及商业化权利;同时也在引进俄罗斯研发的腺病毒新冠疫苗(目前在俄罗斯处于商业化销售阶段)。
康泰生物与阿斯利康签署中国内地市场独家授权合作框架协议,为阿斯利康生产其新冠疫苗(该疫苗已在多个国家获得紧急授权);同时,康泰生物自己研发的新冠疫苗(Vero细胞)已获得临床试验批件。
在当下新冠疫苗仍然是全球紧缺资源的情况下,预期本年度新冠疫苗将仍然处于利好状态,尤其是对于那些走在行业前列的企业来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