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冲刺,亮剑,攻坚!这是新发展阶段的蓝谷担当!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冲刺,亮剑,攻坚!这是新发展阶段的蓝谷担当!

建设近十载再出发的青岛蓝谷,正通过愈加坚定的步伐,让这片土地变成惊叹号。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谁抓住经济发展的“生命线”,谁就能在高质量发展中抢得先机。

自2019年10月青岛全面展开功能区改革以来,青岛蓝谷的发展活力不断释放。进入新发展阶段,随着青岛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被写入山东省“十四五”发展规划,青岛蓝谷的“排头兵”使命更加凸显。面对外界期许的目光,青岛蓝谷在一季度交出了一份极具说服力的成绩单。

新签约项目增长33%、新增市场主体增长103.9%、新入库国家科小53家、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增长40.5%、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1.7%……一系列成绩的取得,为蓝谷的后续发展做好了铺垫。5月7日下午,青岛蓝谷2021年项目攻坚工作会议召开,这也将延续青岛蓝谷“起步即冲刺”的良好态势。

站在未来看现在,跳出青岛看蓝谷。建设近十载再出发的青岛蓝谷,正通过愈加坚定的步伐,让这片土地变成惊叹号。

1

起步即冲刺

青岛蓝谷一季度乘势而上

大道如砥,行者无疆。历经近十载接续奋斗的青岛蓝谷,在新发展阶段,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黄金期。

4月26日,青岛发布2021年一季度经济数据。根据市级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1年一季度,青岛生产总值为3037.42亿元,同比增长18.0%,两年平均增长4.7%,在“十四五”开局实现开门红。

而在青岛市公布2021年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后,青岛各区市以及功能区也纷纷披露了各自一季度的经济数据。作为青岛市首批确定的四个功能区之一,青岛蓝谷经济运行同样实现“开门红”,产业发展呈现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

譬如作为区域发展压舱石的实体经济,青岛蓝谷的发展势头稳中向好。今年一季度,蓝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同比增速达40.5%。其中,制造业贡献突出,相关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8.4%,拉动工业总产值增长41.2%,贡献率高达101.6%;制造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2%,拉动工业增加值增长35.6个百分点,贡献率高达104.4%。

除实体经济,青岛蓝谷的第三产业同样表现不俗。一季度,蓝谷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数量同比增长11.7%,限额以上贸易业单位实现营业额同比增长296.7%。强劲增长的数据,最直观体现了蓝谷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起势。

此外,在一些主要指标中,青岛蓝谷同样表现抢眼:新签约项目增长33%、新增市场主体增长103.9%、新入库国家科小53家,是去年同期的6倍……一系列成绩的取得,彰显了蓝谷一季度高质量发展的成色。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一季度青岛蓝谷科技服务业增速突破70%,优质创新要素在鳌山湾畔澎湃激荡。而让创新元素在蓝谷真正发挥最大价值的原因,就在于青岛蓝谷不断重视加强与即墨的区域协同发展,依托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超算中心等“国之重器”,发挥海洋科技创新创业联盟等平台作用,通过企业出题、联盟牵线、院所认领,瞄准企业技术需求,激活科技成果本地转化,找准产业与科研的结合点。

“好项目”离不开“好环境”,“好环境”孕育“好项目”。区域之间高质量发展的比拼,往往就是项目建设和营商环境的比拼。

“去年的综合考核成绩是可喜可贺的,但也给我们今年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带来更大压力。如何保持住这个位次、守住这个阵地,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考验着我们的魄力、毅力和能力。”青岛蓝谷管理局局长、党委副书记肖焰恒说道。

对此,他提出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勇攀高峰,狠抓项目签约引进、狠抓项目落地开工、狠抓项目建设提速,争取今年取得更大的成绩。

树高千尺,营养在根。好的营商环境,能为项目落地、企业成长输送所需“根部营养”。

值得欣喜的是,在北航青岛国际新城、山东大学(青岛)校区二期、青岛国信蓝谷综合体等重点项目现场,都能看到来自蓝谷工作专班的靠前服务,实现重点项目服务全程跟进,而这正是蓝谷服务项目的常态。

如今,一季度已收官,取得的成绩也已经成为过去。决战“项目落地年”的青岛蓝谷,也通过更高规格的行动,释放出了区域发展的“最强音”。

2

再落实、再细化、再压实

青岛蓝谷“亮剑”

每一个不平凡的成就,都蕴含着接续奋斗的历程。一季度实现“开门红”的青岛蓝谷,踏上新征程后,又该如何延续一以贯之的奔跑姿态,备受外界关注。

青岛蓝谷选择以更大力度的挂图作战,倒逼工期,在青岛市明确的“项目落地年”里,找到发展“最优解”。

5月7日下午,青岛蓝谷召开2021年项目攻坚工作会议,对全年的目标任务、重点项目和工作责任进行再明确、再细化、再落实,向外界传递出其再出发的雄心与信心。

会上提到,蓝谷将紧紧围绕“1336”发展思路,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海洋科技创新策源地,建设海洋科创的引领之城、开放创新的智慧之城、产城融合的活力之城、宜居宜业的魅力之城。

功能区改革后,青岛蓝谷以项目抓落地、工作抓落实为突破口,突出“双招双引”主责主业,突出“双招双引”和产业培育,成立了青岛蓝谷项目抓落地工作抓落实战队作战指挥部,由局长担任作战总指挥,各分管领导担任作战指挥部成员。

根据领导分工、结合产业方向组建了五大战队。战队的组成部门和事业部作为分队,各战队分队根据作战方向和目标,在战队总指挥的率领下分工配合、协同作战,战果每周一报。

项目攻坚会现场,各战队也根据《目标任务书》签订了《军令状》,进一步明确了全年的目标要求、路数打法和行军路线图。以“亮剑精神”,凸显青岛蓝谷抢抓发展机遇的急迫性。

项目推进的快慢,不仅关系到早投产、早见效,更关系到区域发展后劲和综合竞争力的提升。作为拉动投资,促进新旧动能转换的主要支撑力量,青岛蓝谷对于重点项目落地十分重视,实现早开工、快建设是对企业突破下行压力的要求,也是对政府自身提升服务效能的要求。

决战项目落地年的青岛蓝谷,也在项目攻坚会上明确了具体的招式打法。

会上提出,要站在高处,实现局区协同一盘棋,实现蓝谷、即墨、街道“1+1+1>3”的效果;要谋在长远,锚定打造成为国家海洋科学城的核心区、鳌山湾海洋科创引领区、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国家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等的目标不放松;要在创新驱动、双招双引、项目落地、政策落实等各个环节深耕细作、聚力攻坚;要行稳致远,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举措、更快的节奏提升项目落地效能。

蓝图已绘就,逐梦惟笃行。当前已经进入第二季度,也正是项目开工建设的最佳时节。有着强烈进取心的青岛蓝谷并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正通过自我加压,以更高站位、更高标准不断提升自身发展能级。

面向未来,随着“国家海洋科学城”被首次写入青岛市“十四五”规划,以项目落地开新局的青岛蓝谷也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3

攻坚项目落地年

这是新发展阶段的蓝谷担当

高质量发展,根基在实体,支撑在产业,落点在一个个具体项目上。一个区域的发展能级,归根结底还是要取决于实体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

作为全国“10万亿GDP俱乐部”仅有的两个成员,广东和江苏今年同时聚焦沿海区域的发展,力求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并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进行资源更有效配置。

可见,海洋仍将是我国在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重点倚仗的领域之一。作为GDP第三大省的山东,相较粤苏两省而言,经略海洋更有优势,而如何能够放大这一优势,抢占新风口下的新机遇,还需要继续挖掘新发展动能。

新机遇呼唤新支点。获山东省政府层面支持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青岛,正成为山东逐梦蔚蓝的支点。

“起步即冲刺”的青岛蓝谷,攻坚项目落地年,展现在山东建设海洋强省、青岛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下的“蓝谷担当”。

站在未来看现在,跳出青岛看蓝谷。今年一季度的开门红,已经为蓝谷的全面起势蓄能,二季度召开的项目攻坚会则进一步明确了蓝谷接下来的发展方向,也将在接下来青岛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过程中,留下独属于蓝谷的印记。

事实上,丰富的海洋资源无疑是对蓝谷发展影响最广、促进最大的优势。无论从产业发展、项目落地、创新能级还是区域建设,都将对蓝谷的未来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

其中,作为山东省“双招双引”重点项目、青岛市社会民生类重点项目排名第一位的北航青岛国际新城项目,教学楼已经完成封顶,图书馆5月份完成封顶,其他建筑体正在按计划全速推进。项目建成后,蓝谷区域将形成“北北航、南山大”的高等教育发展布局,以更加活跃的创新要素集聚,赋能区域发展。

除此之外,山大二期体育馆主体完工,齐鲁医院蓝谷医院加快建设,小岛湾小管岛快速推进……蓝谷攻坚“项目落地年”卓见成效。问海路莱青东路山大北路建成通车,蔚蓝时光影院燊红美食广场家家悦大润发高效运营……蓝谷完善配套烟火气息愈发浓厚。

值得一提的是,在青岛市“十四五”规划中也明确,推动蓝谷科教产融合发展,集聚全球一流海洋科教资源和人才,完善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打造创新文化浓郁、城市功能完备的现代化滨海新城区。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面对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态势,青岛蓝谷也以攻坚重大项目的高质量建设,全面激活区域发展的“强引擎”,为青岛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构筑起新的优势。

面向未来,多重机遇风口在青岛蓝谷交汇叠加,蓬勃的创新要素在这里激荡回响,大山大海在这里交相辉映……以国家战略高度审视蓝谷,未来一个时期,将是其潜力充分爆发、优势不断彰显的黄金增长期,想象空间足够大。

我们期待着,在青岛蓝谷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能够书写出一个又一个值得期待的惊叹号!

 

来源:灯塔望海微信公众号

原标题:冲刺,亮剑,攻坚!这是新发展阶段的蓝谷担当!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冲刺,亮剑,攻坚!这是新发展阶段的蓝谷担当!

建设近十载再出发的青岛蓝谷,正通过愈加坚定的步伐,让这片土地变成惊叹号。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谁抓住经济发展的“生命线”,谁就能在高质量发展中抢得先机。

自2019年10月青岛全面展开功能区改革以来,青岛蓝谷的发展活力不断释放。进入新发展阶段,随着青岛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被写入山东省“十四五”发展规划,青岛蓝谷的“排头兵”使命更加凸显。面对外界期许的目光,青岛蓝谷在一季度交出了一份极具说服力的成绩单。

新签约项目增长33%、新增市场主体增长103.9%、新入库国家科小53家、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增长40.5%、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1.7%……一系列成绩的取得,为蓝谷的后续发展做好了铺垫。5月7日下午,青岛蓝谷2021年项目攻坚工作会议召开,这也将延续青岛蓝谷“起步即冲刺”的良好态势。

站在未来看现在,跳出青岛看蓝谷。建设近十载再出发的青岛蓝谷,正通过愈加坚定的步伐,让这片土地变成惊叹号。

1

起步即冲刺

青岛蓝谷一季度乘势而上

大道如砥,行者无疆。历经近十载接续奋斗的青岛蓝谷,在新发展阶段,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黄金期。

4月26日,青岛发布2021年一季度经济数据。根据市级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1年一季度,青岛生产总值为3037.42亿元,同比增长18.0%,两年平均增长4.7%,在“十四五”开局实现开门红。

而在青岛市公布2021年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后,青岛各区市以及功能区也纷纷披露了各自一季度的经济数据。作为青岛市首批确定的四个功能区之一,青岛蓝谷经济运行同样实现“开门红”,产业发展呈现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

譬如作为区域发展压舱石的实体经济,青岛蓝谷的发展势头稳中向好。今年一季度,蓝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同比增速达40.5%。其中,制造业贡献突出,相关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8.4%,拉动工业总产值增长41.2%,贡献率高达101.6%;制造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2%,拉动工业增加值增长35.6个百分点,贡献率高达104.4%。

除实体经济,青岛蓝谷的第三产业同样表现不俗。一季度,蓝谷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数量同比增长11.7%,限额以上贸易业单位实现营业额同比增长296.7%。强劲增长的数据,最直观体现了蓝谷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起势。

此外,在一些主要指标中,青岛蓝谷同样表现抢眼:新签约项目增长33%、新增市场主体增长103.9%、新入库国家科小53家,是去年同期的6倍……一系列成绩的取得,彰显了蓝谷一季度高质量发展的成色。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一季度青岛蓝谷科技服务业增速突破70%,优质创新要素在鳌山湾畔澎湃激荡。而让创新元素在蓝谷真正发挥最大价值的原因,就在于青岛蓝谷不断重视加强与即墨的区域协同发展,依托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超算中心等“国之重器”,发挥海洋科技创新创业联盟等平台作用,通过企业出题、联盟牵线、院所认领,瞄准企业技术需求,激活科技成果本地转化,找准产业与科研的结合点。

“好项目”离不开“好环境”,“好环境”孕育“好项目”。区域之间高质量发展的比拼,往往就是项目建设和营商环境的比拼。

“去年的综合考核成绩是可喜可贺的,但也给我们今年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带来更大压力。如何保持住这个位次、守住这个阵地,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考验着我们的魄力、毅力和能力。”青岛蓝谷管理局局长、党委副书记肖焰恒说道。

对此,他提出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勇攀高峰,狠抓项目签约引进、狠抓项目落地开工、狠抓项目建设提速,争取今年取得更大的成绩。

树高千尺,营养在根。好的营商环境,能为项目落地、企业成长输送所需“根部营养”。

值得欣喜的是,在北航青岛国际新城、山东大学(青岛)校区二期、青岛国信蓝谷综合体等重点项目现场,都能看到来自蓝谷工作专班的靠前服务,实现重点项目服务全程跟进,而这正是蓝谷服务项目的常态。

如今,一季度已收官,取得的成绩也已经成为过去。决战“项目落地年”的青岛蓝谷,也通过更高规格的行动,释放出了区域发展的“最强音”。

2

再落实、再细化、再压实

青岛蓝谷“亮剑”

每一个不平凡的成就,都蕴含着接续奋斗的历程。一季度实现“开门红”的青岛蓝谷,踏上新征程后,又该如何延续一以贯之的奔跑姿态,备受外界关注。

青岛蓝谷选择以更大力度的挂图作战,倒逼工期,在青岛市明确的“项目落地年”里,找到发展“最优解”。

5月7日下午,青岛蓝谷召开2021年项目攻坚工作会议,对全年的目标任务、重点项目和工作责任进行再明确、再细化、再落实,向外界传递出其再出发的雄心与信心。

会上提到,蓝谷将紧紧围绕“1336”发展思路,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海洋科技创新策源地,建设海洋科创的引领之城、开放创新的智慧之城、产城融合的活力之城、宜居宜业的魅力之城。

功能区改革后,青岛蓝谷以项目抓落地、工作抓落实为突破口,突出“双招双引”主责主业,突出“双招双引”和产业培育,成立了青岛蓝谷项目抓落地工作抓落实战队作战指挥部,由局长担任作战总指挥,各分管领导担任作战指挥部成员。

根据领导分工、结合产业方向组建了五大战队。战队的组成部门和事业部作为分队,各战队分队根据作战方向和目标,在战队总指挥的率领下分工配合、协同作战,战果每周一报。

项目攻坚会现场,各战队也根据《目标任务书》签订了《军令状》,进一步明确了全年的目标要求、路数打法和行军路线图。以“亮剑精神”,凸显青岛蓝谷抢抓发展机遇的急迫性。

项目推进的快慢,不仅关系到早投产、早见效,更关系到区域发展后劲和综合竞争力的提升。作为拉动投资,促进新旧动能转换的主要支撑力量,青岛蓝谷对于重点项目落地十分重视,实现早开工、快建设是对企业突破下行压力的要求,也是对政府自身提升服务效能的要求。

决战项目落地年的青岛蓝谷,也在项目攻坚会上明确了具体的招式打法。

会上提出,要站在高处,实现局区协同一盘棋,实现蓝谷、即墨、街道“1+1+1>3”的效果;要谋在长远,锚定打造成为国家海洋科学城的核心区、鳌山湾海洋科创引领区、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国家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等的目标不放松;要在创新驱动、双招双引、项目落地、政策落实等各个环节深耕细作、聚力攻坚;要行稳致远,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举措、更快的节奏提升项目落地效能。

蓝图已绘就,逐梦惟笃行。当前已经进入第二季度,也正是项目开工建设的最佳时节。有着强烈进取心的青岛蓝谷并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正通过自我加压,以更高站位、更高标准不断提升自身发展能级。

面向未来,随着“国家海洋科学城”被首次写入青岛市“十四五”规划,以项目落地开新局的青岛蓝谷也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3

攻坚项目落地年

这是新发展阶段的蓝谷担当

高质量发展,根基在实体,支撑在产业,落点在一个个具体项目上。一个区域的发展能级,归根结底还是要取决于实体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

作为全国“10万亿GDP俱乐部”仅有的两个成员,广东和江苏今年同时聚焦沿海区域的发展,力求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并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进行资源更有效配置。

可见,海洋仍将是我国在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重点倚仗的领域之一。作为GDP第三大省的山东,相较粤苏两省而言,经略海洋更有优势,而如何能够放大这一优势,抢占新风口下的新机遇,还需要继续挖掘新发展动能。

新机遇呼唤新支点。获山东省政府层面支持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青岛,正成为山东逐梦蔚蓝的支点。

“起步即冲刺”的青岛蓝谷,攻坚项目落地年,展现在山东建设海洋强省、青岛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下的“蓝谷担当”。

站在未来看现在,跳出青岛看蓝谷。今年一季度的开门红,已经为蓝谷的全面起势蓄能,二季度召开的项目攻坚会则进一步明确了蓝谷接下来的发展方向,也将在接下来青岛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过程中,留下独属于蓝谷的印记。

事实上,丰富的海洋资源无疑是对蓝谷发展影响最广、促进最大的优势。无论从产业发展、项目落地、创新能级还是区域建设,都将对蓝谷的未来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

其中,作为山东省“双招双引”重点项目、青岛市社会民生类重点项目排名第一位的北航青岛国际新城项目,教学楼已经完成封顶,图书馆5月份完成封顶,其他建筑体正在按计划全速推进。项目建成后,蓝谷区域将形成“北北航、南山大”的高等教育发展布局,以更加活跃的创新要素集聚,赋能区域发展。

除此之外,山大二期体育馆主体完工,齐鲁医院蓝谷医院加快建设,小岛湾小管岛快速推进……蓝谷攻坚“项目落地年”卓见成效。问海路莱青东路山大北路建成通车,蔚蓝时光影院燊红美食广场家家悦大润发高效运营……蓝谷完善配套烟火气息愈发浓厚。

值得一提的是,在青岛市“十四五”规划中也明确,推动蓝谷科教产融合发展,集聚全球一流海洋科教资源和人才,完善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打造创新文化浓郁、城市功能完备的现代化滨海新城区。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面对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态势,青岛蓝谷也以攻坚重大项目的高质量建设,全面激活区域发展的“强引擎”,为青岛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构筑起新的优势。

面向未来,多重机遇风口在青岛蓝谷交汇叠加,蓬勃的创新要素在这里激荡回响,大山大海在这里交相辉映……以国家战略高度审视蓝谷,未来一个时期,将是其潜力充分爆发、优势不断彰显的黄金增长期,想象空间足够大。

我们期待着,在青岛蓝谷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能够书写出一个又一个值得期待的惊叹号!

 

来源:灯塔望海微信公众号

原标题:冲刺,亮剑,攻坚!这是新发展阶段的蓝谷担当!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