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中国消费新趋势下,海南自贸港如何把握机遇?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中国消费新趋势下,海南自贸港如何把握机遇?

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海南下一步如何能够发挥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满足新生代高质量的消费?海南自贸港的机遇在哪里?

文 | 习淑祎 丁文文

WTO预测今年和明年全球货物贸易量的增长将分别达到8.8%和4%,今年无论全球经济还是全球贸易都是快速增长的一年,这种经济贸易恢复性增长的势头会持续下去吗?从中国本土到国际市场,新老品牌的竞争白热化,如何才能解锁双循环背景下的消费新篇?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海南下一步如何能够发挥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满足新生代高质量的消费?海南自贸港的机遇在哪里?

5月8日,由广东省商务厅和海南省商务厅指导,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和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南方周末承办的2021中国新消费发展论坛上,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原秘书长张燕生,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张明给出了答案。

中国消费大趋势如何?

“十四五”是我国迈向现代化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国进入消费新时代的重要五年。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关键在消费。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的重要内容,是我国走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消费结构升级意味着全社会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商业模式的深刻变革,意味着新消费和新业态将不断涌现。新型消费正在中国消费结构升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对于中国消费大趋势,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提出三个重要判断:一是“十四五”,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商品消费市场;二是未来10-15年,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服务业市场和服务型消费新增市场;三是2035年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服务贸易国。在这些大趋势下,中国消费潜力的释放与市场的开放,将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大利好。预计未来5-10年,我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有望保持在25%-30%,仍是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主引擎”。14亿人的消费大市场是“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图片来源:论坛组委会

在上述消费大趋势下,如何实现消费扩大与消费升级?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张明认为,未来5-10年,中国最重要的增长引擎是要素的自由流动,以及要素自由流动形成的区域一体化,可以帮助我们充分发挥14亿人的优势,锻造我们的消费引擎。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张明。图片来源:论坛组委会

海南如何成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

目前,海南在全力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进程中。很多人都问海南的消费能不能弯道超车?能不能把消博会打造成全球的精品展?能不能像阿联酋、迪拜、新加坡那样,成为全球经济新格局下的一个新的买卖高地,打造成全球的购物天堂?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的答案是:“能!”

“海南自贸港作为中国对标国际标准的试验田,需要承担更多的特殊任务,积累出一些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发展的改革开放新经验。我们应该看到海南的优势,海南要向整体消费发展。”魏建国表示,海南要成为整体消费的“全能冠军”。下一步,不仅是在健康养老、旅游,绿色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研发上全面发力,更重要的是在打造人力市场的和谐,打造更多的改革开放高地,打造全球最佳的营商环境上,要取得“全能冠军”的称号。“如果将双循环形容为‘倒8字’,国内大循环就是上面的大圈,国际大循环就是下面的小圈,两个循环要相互促进。海南自贸港要做双循环‘倒8字’的战略衔接点,既要贯通国内大循环,也要连接国际大循环。”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图片来源:论坛组委会

对海南来讲,要成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原秘书长张燕生认为,需要一个更高水平的开放环境。首先,市场开放需要走在全国前列;第二,服务业开放要和世界的高水平对接;第三,制度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的现代化要和国际高标准规则相衔接;第四,对全球开放创新、开放合作、开放共享,引全球英才,打造世界大脑。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原秘书长张燕生。图片来源:论坛组委会

“对标深圳,从一个渔村变成一个超大城市,现在的深圳是国家和世界之间联系的桥梁,是发展市场经济、法治经济和创新经济的前沿。未来海南是否会比深圳做得更好,是否能打造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完全取决于海南人的胸怀,海南人不能只看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海南人的心里需要有全国、亚太、全球。”这是海南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

海南如何满足新生代高质量的消费?

新生代孩子们的新消费讲究的是个性,讲究的是多元性、多样性、主观体验,海南下一步如何能够发挥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满足新生代高质量的消费?

张燕生分析,海南如何能够在未来十年打造国内一流,和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进入同一档次;未来二十年打造区域一流,达到香港、新加坡的水平;未来三十年打造世界一流,达到东京湾、纽约湾、旧金山湾的水平,取决于海南人的努力。

“在这种情况下,海南下一步要率先打造新型消费示范城市和领先企业,要推动互联网+服务等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的快速增长,推动线上线下消费的有机融合,加快建设新型消费基础设施和服务的保障能力,加快优化海南新型消费发展环境,加大新型消费政策的支持力度。”

张燕生认为,未来的海南,新消费将推动服务业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会推动新消费、新业态、新模式、营商环境的改善。从海南的新消费来讲,首先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生活性服务业是关键,包括文化服务、旅游服务、健康服务、法律服务、家庭服务、养老服务、地产服务等。

海南自贸港的贸易投资机遇在哪里?

“我们可以看到有三个基本事实:全球化在收缩;全球贸易投资在减速;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格局在重塑。因此,根据这三个基本事实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全球经济贸易增长的黄金时代结束了。”论坛现场,张燕生分析。

今后贸易投资的机遇在哪里?张燕生指出,在服务贸易、数字贸易、绿色贸易。因此海南自贸港下一步如何把握服务贸易、数字贸易、绿色贸易是关键。

对于海南自贸港来讲,机遇在哪里?

“在于能不能把握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遇。在这种情况下,海南自贸港建设进入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阶段。”

张燕生指出,现在讲得最多的是“三新”,第一个“新”是新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海南要探索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开放政策和制度安排。

第二个“新”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海南如何通过制度设计和制度集成创新构建一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海南?人才是第一资源,对海南来讲,如何聚全国英才、如何引全球人才、如何营造世界大脑是关键。

第三个“新”是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中海南要深耕西部陆海新通道和粤港澳大湾区,要深耕东亚、东南亚,要深耕“一带一路”,要深耕美欧第三方合作,来培育海南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

“如何能够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海南未来发展的根本目的;如何满足不同年龄层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海南未来发展的关键。”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中国消费新趋势下,海南自贸港如何把握机遇?

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海南下一步如何能够发挥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满足新生代高质量的消费?海南自贸港的机遇在哪里?

文 | 习淑祎 丁文文

WTO预测今年和明年全球货物贸易量的增长将分别达到8.8%和4%,今年无论全球经济还是全球贸易都是快速增长的一年,这种经济贸易恢复性增长的势头会持续下去吗?从中国本土到国际市场,新老品牌的竞争白热化,如何才能解锁双循环背景下的消费新篇?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海南下一步如何能够发挥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满足新生代高质量的消费?海南自贸港的机遇在哪里?

5月8日,由广东省商务厅和海南省商务厅指导,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和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南方周末承办的2021中国新消费发展论坛上,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原秘书长张燕生,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张明给出了答案。

中国消费大趋势如何?

“十四五”是我国迈向现代化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国进入消费新时代的重要五年。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关键在消费。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的重要内容,是我国走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消费结构升级意味着全社会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商业模式的深刻变革,意味着新消费和新业态将不断涌现。新型消费正在中国消费结构升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对于中国消费大趋势,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提出三个重要判断:一是“十四五”,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商品消费市场;二是未来10-15年,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服务业市场和服务型消费新增市场;三是2035年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服务贸易国。在这些大趋势下,中国消费潜力的释放与市场的开放,将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大利好。预计未来5-10年,我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有望保持在25%-30%,仍是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主引擎”。14亿人的消费大市场是“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图片来源:论坛组委会

在上述消费大趋势下,如何实现消费扩大与消费升级?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张明认为,未来5-10年,中国最重要的增长引擎是要素的自由流动,以及要素自由流动形成的区域一体化,可以帮助我们充分发挥14亿人的优势,锻造我们的消费引擎。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张明。图片来源:论坛组委会

海南如何成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

目前,海南在全力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进程中。很多人都问海南的消费能不能弯道超车?能不能把消博会打造成全球的精品展?能不能像阿联酋、迪拜、新加坡那样,成为全球经济新格局下的一个新的买卖高地,打造成全球的购物天堂?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的答案是:“能!”

“海南自贸港作为中国对标国际标准的试验田,需要承担更多的特殊任务,积累出一些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发展的改革开放新经验。我们应该看到海南的优势,海南要向整体消费发展。”魏建国表示,海南要成为整体消费的“全能冠军”。下一步,不仅是在健康养老、旅游,绿色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研发上全面发力,更重要的是在打造人力市场的和谐,打造更多的改革开放高地,打造全球最佳的营商环境上,要取得“全能冠军”的称号。“如果将双循环形容为‘倒8字’,国内大循环就是上面的大圈,国际大循环就是下面的小圈,两个循环要相互促进。海南自贸港要做双循环‘倒8字’的战略衔接点,既要贯通国内大循环,也要连接国际大循环。”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图片来源:论坛组委会

对海南来讲,要成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原秘书长张燕生认为,需要一个更高水平的开放环境。首先,市场开放需要走在全国前列;第二,服务业开放要和世界的高水平对接;第三,制度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的现代化要和国际高标准规则相衔接;第四,对全球开放创新、开放合作、开放共享,引全球英才,打造世界大脑。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原秘书长张燕生。图片来源:论坛组委会

“对标深圳,从一个渔村变成一个超大城市,现在的深圳是国家和世界之间联系的桥梁,是发展市场经济、法治经济和创新经济的前沿。未来海南是否会比深圳做得更好,是否能打造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完全取决于海南人的胸怀,海南人不能只看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海南人的心里需要有全国、亚太、全球。”这是海南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

海南如何满足新生代高质量的消费?

新生代孩子们的新消费讲究的是个性,讲究的是多元性、多样性、主观体验,海南下一步如何能够发挥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满足新生代高质量的消费?

张燕生分析,海南如何能够在未来十年打造国内一流,和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进入同一档次;未来二十年打造区域一流,达到香港、新加坡的水平;未来三十年打造世界一流,达到东京湾、纽约湾、旧金山湾的水平,取决于海南人的努力。

“在这种情况下,海南下一步要率先打造新型消费示范城市和领先企业,要推动互联网+服务等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的快速增长,推动线上线下消费的有机融合,加快建设新型消费基础设施和服务的保障能力,加快优化海南新型消费发展环境,加大新型消费政策的支持力度。”

张燕生认为,未来的海南,新消费将推动服务业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会推动新消费、新业态、新模式、营商环境的改善。从海南的新消费来讲,首先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生活性服务业是关键,包括文化服务、旅游服务、健康服务、法律服务、家庭服务、养老服务、地产服务等。

海南自贸港的贸易投资机遇在哪里?

“我们可以看到有三个基本事实:全球化在收缩;全球贸易投资在减速;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格局在重塑。因此,根据这三个基本事实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全球经济贸易增长的黄金时代结束了。”论坛现场,张燕生分析。

今后贸易投资的机遇在哪里?张燕生指出,在服务贸易、数字贸易、绿色贸易。因此海南自贸港下一步如何把握服务贸易、数字贸易、绿色贸易是关键。

对于海南自贸港来讲,机遇在哪里?

“在于能不能把握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遇。在这种情况下,海南自贸港建设进入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阶段。”

张燕生指出,现在讲得最多的是“三新”,第一个“新”是新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海南要探索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开放政策和制度安排。

第二个“新”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海南如何通过制度设计和制度集成创新构建一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海南?人才是第一资源,对海南来讲,如何聚全国英才、如何引全球人才、如何营造世界大脑是关键。

第三个“新”是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中海南要深耕西部陆海新通道和粤港澳大湾区,要深耕东亚、东南亚,要深耕“一带一路”,要深耕美欧第三方合作,来培育海南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

“如何能够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海南未来发展的根本目的;如何满足不同年龄层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海南未来发展的关键。”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