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这张图在朋友圈流传。
1980年,澳洲男孩莫里随家人到杭州旅游,一名瘦弱的本地男孩凑过来问好,希望跟他对话,练习英语。
就这样,莫里跟日后的中国首富成了笔友,也正是在莫里一家的邀请下,马云走出国门大开眼界,对他的人生产生了新的启发,成就了后来的阿里巴巴。
鹅小编(大额宝小编的简称)一直相信,放眼世界,很重要。人生如此,投资也如此。
保持一年去五个国家,是我的梦想。同大家畅谈A股以外的股票,也是我的梦想。
初衷是回答一位陌生但感觉很近的朋友一个问题。如下:
尽管不知微友“Ace”问的是哪位小编,但当时三月上旬那个周六凌晨,正好轮到本小编值夜班,便觉得,这个问题,应该由本人来回答。
答案很简单,没套。
注意,是没套,不是没套套。
因为一季度,小编空仓A股,只有美股和港股。日子过得比较舒坦。
人如果没有梦想,那不是和咸鱼一样?投资如果没有诗和远方,那会鼠目寸光。
十年前,香港有一本书比较流行。书名叫《我向巴菲特借第一个1000万》。
投资类畅销书籍,鹅小编特意跑去香港买了,是一个年轻人的投资笔记。这个年轻人,首先是写博客(或者叫贴吧?那时候还没有微博?),引起了轰动,再出的书。
千里迢迢跑去香港,买书,是一个目的,开港股账户,买腾讯的股票,是另一个目的。周六到的,见银行可以开户,很是高兴,先去玩。但是周日,香港银行不开门,账户没开成,下午返回,成为多少年的遗憾。
那些年,去趟香港真心不容易。
书的核心内容是,如何跟随巴菲特在中石油上面的操作,从而赚了人生中第一个1000万。
因为巴菲特在中石油上面的买卖,信息是公开的。
如此经典的案例,不能不简单回顾下。
中石油(00857.HK)2000年4月7日在香港主板上市,发行价1港元。正好赶上网络科技股泡沫股市猛涨的顶峰。香港恒指不到3年大涨3倍。中石油刚刚上市,股市就从暴涨转为暴跌。从2000年3月28日最高的18397点一路狂跌到2003年4月25日最低的8331点,3年暴跌55%。
但是中石油2000年4月7日到2003年4月7日上市三年却大涨65%。中石油每股收益为0.32元、0.26元、0.27元。收益下降为什么股价却大涨呢?原因很简单,油价大涨。2002年国际原油价格从19.96美元上涨到31.21美元/桶,涨幅超过50%。
可是由于股市持续大跌3年,投资者非常恐惧,中石油这个中国甚至是亚洲最赚钱的公司也少人问津。
2003年4月1日,巴菲特控股的伯克希尔公司却突然公告,已经大量买入11.09亿股中石油股票,持股比例达到6.31%。
这一天鹅小编刻骨铭心,不仅仅是因为愚人节,不仅仅是因为巴菲特告诉大家我买了中石油,是因为哥哥的去世。
2003年4月1日晚上18点41分,张国荣因抑郁症病情失控从香港东方文华酒店二十四楼健身中心坠下,紧急送往玛丽医院,经医生检验入院前已死亡(18时45分),玛丽医院于19点06分宣告抢救无效,终年46岁。
我就是我,颜色不一样的烟火。永远怀念哥哥,继续。
有人分析认为这是过去1年多买入的。此后巴菲特一个月连续7次大量增持一倍以上。4月25日,伯克希尔发布公告披露,宣称持有23.39亿股中石油H股,占流通股的13.35%,成为仅次于中石油集团的第二大股东。
根据伯克希尔2003年年报,其中石油累计买入成本4.88亿美元,每股买入成本0.208美元,以当时汇率1美元兑7.80港元计算,每股买入成本1.62港元。
那么巴菲特买入中石油是根据什么呢?
巴菲特2007年接受央视采访时说:
我读年报像其他人读报纸一样,每年我都读几千份年报,我不知道我读了多少。我读了中石油2002年4月发布的年报,而且又读了2003年发布的年报,然后我决定投资5亿美元中石油,仅仅是根据我读的年报,我没有见过管理层,也没有见过分析家的报告,但公司的年报非常通俗易懂。
在我阅读中石油年报的时候,我认为这家公司当时价值1000亿美元,我再看看市值,它当时的核心业务的股票市值只是350亿美元,所以我觉得很值,我就买入了。
任何人都有可能通过阅读中石油的年报而了解到我们了解到的东西。我们在投资一家公司以前,从来不去实地看这家公司,你所需要的信息都在这里了,白纸黑字。我只是坐在办公室里读了年报。
在2005年4月30日的伯克希尔年度股东大会上,巴菲特说:“几年前,我读了这家公司的年报之后就买进了,这是我们持有的第一只中国股票,也是到目前为止最新一只。这家公司的石油产量占全球的3%,这是很大的数量。中石油的市值想当于艾克森美孚的80%。去年中石油的盈利为120亿美元。2003年在财富500强公司的排行榜上只有5个公司获得了这么多利润。当我们买这个公司时候,它的市值为350亿美元,所以我们是以相当于2003年盈利(每股收益0.59港元)的3倍的价钱买入的。中石油没有使用那些财务杆杆。它派发盈利的45%作为股息。所以基于我们的购买成本,我们获得了15%的现金股息收益率。”
请大家注意上面这句“它派发盈利的45%作为股息”的重要性。
这句话体现的是中石油这只股票的分红太牛叉了。巴菲特还曾这么说过,那就是他认为中石油是个非常有意思的公司,他们在年报中写明将把45%的利润拿出来分红。股神都为中石油吃惊,全世界的大型石油公司敢像中石油这么干的还真没第二家了。
2007年中石油回归A股,当年其财务老总说从2000年上市伊始,公司每年都坚持两次分红,累计已经分了3055亿……于是乎,巴菲特认为他终于发现了好股票,巴菲特的小伙伴芒格则感叹:“如果一直有这样的投资机会出现,生活该多美好啊。”
但是,正如姚明所说的,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股票市场,没有分歧,就没有交易。
对于巴菲特投资中石油,当时市场也存在很多不同的意见。
所罗门美邦等投行就建议沽出中石油;专栏作者香港股神曹仁超更认为,巴菲特投资中石油,那是“犯傻了”;除此以外,著名的邓普顿资产管理公司还在巴菲特增持中石油时,减持了5000万股,收回资金8300万港元。
傻不傻?四年后,时间告诉人们一切。如小图:
正所谓,有人星夜赶考场,有人辞官回故里。
跟随巴菲特步伐的香港年轻人,就赚了人生中的第一个1000万。
而逆势操作的,在中石油A股上市那天,集合竞价48元买入近千万的朋友,被迫自救,每天做T+0,终于在半年后中石油跌到18元时,达到了盈亏平衡。清仓远离。
这是位交易型高手,真正的高手,鹅小编的投资圈朋友中,至少能排名前五,现在成立了私募基金,业绩相当不错,就是不愿抛头露面。
哪天,鹅小编请他过来和大家谈谈。因为依稀记得,他曾经提醒我:
2003年4月1日起,香港证监会颁布的《证券及期货综合条例》正式生效,该条例规定持股5%以上的股东信息需披露。这是巴菲特当天公告已买入中石油的根本原因。公告后,巴菲特半个月七度加仓了一倍多。后面的人,再也拿不到他那样低价的筹码了。
2003年4月24日刚好是中石油的派息日,巴菲特于中石油除息日前半月,梅开七度,是因为他一贯喜欢高派息股。
回忆往事,寻找岁月的痕迹。《我向巴菲特借第一个1000万》这本书,刚刚在书架上没找到,貌似早送了人。找到的,只有上图中提到的2007年《港股直通车》,字迹斑驳,历历在目——2007年11月12日,当日股指下探至5000点。
-----感觉快写完了-----
回到最上面的问题,没有A股,只有美股和港股。
1、美股
近日,两只美国股票,比较惊艳,一只是之前未曾关注的,一只是关注良久的。
未曾关注的,美国精准医疗新星——Celator制药有限公司的股价近期创下18天暴涨近10倍的财富神话,震动了整个纳斯达克。
欣赏下周线图。
精准医疗又称为第三次医学革命,广义而言是通过先进的检测手段,进行精准诊断,同时研究疾病形成机理进而开发相应药物,实现精准施药,以最小资源投入获取最大健康保障,从而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Celator制药有限公司之所以得到资本的疯狂追捧,就在于该公司通过精准医疗的手段和新型药物结合,能够实现对重症白血病患者进行有效治疗,旗下的新药VYXEOS经三期临床证实能让急性髓系白血病高危患者总体存活率显著提高,是精准医疗在科研领域的重大突破,或将改变现有的诊断、治疗模式,为医学发展带来一场变革。
A股历来在重大主题的炒作节奏上往往都是跟随着纳斯达克,根据美股与A股的映射效应,于是,也引起了昨天,周一,大陆诸多概念股的集体涨停。
第二只,是关注良久的,也是鹅小编文章里面曾经提及很多次的。
尤其是大年初二至初七每天凌晨的推送文章,相信看过的朋友,还有印象。
欣赏下日线图。
完美的曲线,是不是很性感?
2016年关注黄金的理念,相信大家都知道。(不知道的,请回看大额宝大年初七的推送文章)。
但是,关注赌场的理念,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尽管2015年,澳门全年赌博收入2308.4亿元,同比下降34.3%。
欣赏下日线图,这是大约两周前鹅小编的手机截图。大阳线的纪念。
关注逻辑是什么?
其实很简单。
股市泡沫破灭后,在股市投机失去了吸引力之后,那些不被边控的中国人还是带着大笔资金返回了他们喜爱并熟悉的澳门赌场。
鹅小编有几个朋友,以前经常带女朋友去澳门,是个风向标。去年都没怎么去,在元旦后开始频繁往来于澳门之际,鹅小编知道投资机会来了。
春江水暖鸭先知,就是这个意思。
要知道,前几年,博彩业的股票那是相当牛的啊。鹅小编不能像错过腾讯一样,错过博彩啊。
在这其中,亚洲休闲及娱乐龙头企业银河娱乐集团(Galaxy Entertainment Group)及澳门博彩业龙头企业金沙中国(Sands China Ltd)都是值得关注的。
当然,赌场股票还有大家熟悉的永利澳门和美高梅中国,并称四大金刚,走势基本同步,股价比较低,但值得注意的是永利皇宫新赌场要今年延迟开业,引起大家对后市不一样的判断。
欣赏下日线图,这是今天鹅小编的手机截图。
-----才进入真正的主题-----
不是为了谈赌场股票。而是回答另一个问题,小伙伴的问题。
巴菲特中石油投资的跟随,已是成年往事,雨打风吹去,机会不再。
现在,还有无新的投资机会?
我要的是现在,是将来,不要跟我谈过去,过去有鸟用啊!
有。
当年你错过了巴菲特,今年不要再错过李嘉诚。
为什么?
投了2000亿港元到欧洲后,李嘉诚近日杀了个回马枪。
3月18日,长实地产回购了1152.5万股自家股票,耗资5.36亿港元,回购价格在每股45.85至46.90港元之间;3月21日,长实地产再次耗资9628万港元,回购了201万股股票,回购价格在每股47至48.5港元之间,两次回购的股份合计占公司总股本的0.35%。
这是李嘉诚对旗下资产完成“世纪重组”以来,长实地产首次大手笔回购股份。两次回购仅间隔3天,且回购金额共计超过6亿港元,这在近期港股市场上颇为罕见。
从理论上来说,上市公司回购股份大致有三个原因:股价被低估;看好公司未来的经营与发展;拥有充裕的现金流。对于李嘉诚来说,此次回购的原因是哪个?
2015年5月,长实地产的前身——长江和记实业发布了股东周年大会通告,称公司根据购回股份建议,获准“购回不超过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10%”的股份。
公司称,此举可提高公司资产净值以及每股盈利,但回购时机要视市场情况及融资安排而定。显然,阳春三月,长实地产认为,等待近一年的回购的时机到了。
鹅小编也这么认为,投资的时机到了。
跟随成功者投资的步伐,我们能超过80%的普通投资者。正如那位香港年轻人所说,这是一条借力致富之道。
元芳,你怎么看?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以上内容,纯属虚构
若有雷同,下次继续
如果
还有下次的话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