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天使投资人童玮亮:另一块砖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天使投资人童玮亮:另一块砖

对童玮亮来说,尽管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分裂感带给自己的困扰,但身在商业系统内,他不露圭角的言行做派,仍会在很多时候令身边人感到意外。

作者:小肥人

与杨海崧的采访约在地安门路口西南角一家欧式风格咖啡馆,它以北京最古老的西什库大教堂始建年份命名。这位PK14乐队主唱常年出入于此,店南侧胡同口即为XP俱乐部旧址,那间兵马司唱片旗下、主打实验艺术演出的Livehouse,关张已半年。

选在这里的唯一原因,是该店自带露天小院,方便杨海崧抽烟。

跟童玮亮他们聊天时,尽量不碰价值观这种话题,杨说,谈这些东西太敏感,可能聊完连朋友都没得做。

学生时代相识于南京的杨童二人,如今同样定居在北京,至今保持着亲密的朋友关系,他们的小圈子定期聚会,当年边缘化的文艺爱好者们,如今已习惯于成人间的相处方式,颇为融洽——就连最为强硬的杨海崧,都在被时间馈赠予更多包容性,与话题技巧。

可二人也许都没料到,应允了一家创业媒体的采访后,会意外地进行一次间接对话,并不可避免地涉及到有关彼此「价值观」的审视。

20多年前,因为诗歌、文学与音乐走到一起的那批年轻人,有着相近的思维方式。如今杨海崧的PK14被视为国内最好的独立摇滚乐队,对音乐和艺术「怀有巨大的进取心」;而童玮亮则在互联网圈连续创业后,步入中产,转型投资,成为兼具口碑与影响力的天使投资人。

这可能是问题所在。

作为一个思想备受推崇的音乐人,杨海崧曾如此剖析自己,「存在主义、佛教、禅宗、无政府混合起来就是我的人生观,而且可能无政府主义更多一些。」他对金钱、暴富、中产阶级这些事物的抵制反应,多年来从无变化。

杨的认知脱胎于黑格尔与马克思的「异化」概念,在他看来,恰恰是精英阶层分化了社会,造成人与人的不平等:你不是为了愉悦而工作,不是为了兴趣而工作,甚至不是为了生存需求而工作,只是为了得到上层许诺的名声、物质,盲目地累计社会财富,「这是人类被名利所异化的过程。」

而梳理童玮亮的过往,则会发现其价值观有一个明显的修正期,早年他也曾是一个坚定的无政府主义者。在其创立的亚文化网站「暗地病孩子」上,曾有这样针对童的描写:一旦来到某个考究舒适的场所,他就会说,这是我最痛恨的中产阶级氛围。

这多少透出他青少年时期自我标榜的稚嫩,但与杨最大的一点不同在于,童玮亮很早就有「沦落」为中产阶级的觉悟,当年也曾不止一次地宣称,「我和很多朋友‘最好的下场’,仍然是成为一个中产阶级。」

少年在这种程度的内心矛盾感上很容易应对失据,在杨海崧的设想里,童或许做出过全面自我逼问,「想象中,他曾有一天下定决心,说老子进入你们的体系,去挣钱。」

在杨的印象中,他曾察觉到过这位好友因此表现出的阶段性焦虑,虽然并未明确地提出过「终止写作」,但当他发现童更加专注于工作之后,明白他终于做出选择,没崩溃掉。

在南京那拨朋友中,童玮亮的人生轨迹并不出奇,很多朋友进入系统与体制,成为精英和中产,反而坚持从事独立音乐的杨海崧成了特殊的一个。从立场上,似乎他更有理由对朋友们的选择进行批判,可谈及对童玮亮们的态度,杨说,「我不佩服他们,也不羡慕,也不鄙视。」

*童玮亮的外表在朋友看来十几年没变化,只是多了一撮小胡子

「童玮亮」式的人物

豆瓣的暗地小组里,聚集着一群「暗地病孩子」老用户,有一篇名为「杜马找到了」的贴子中,发贴人在求助,希望有人助其删除这条信息——她发现了「杜马」,并给童玮亮发来邮件,却未能得到理想中的热情回应。

20多年前,童玮亮在旧书摊上偶然淘来一本名为「今天」的杂志,系由北岛等人创刊的民间诗歌刊物海外版。其中一篇名为「投向分裂的怀抱」的短篇小说,准确描写了青年人内心困惑,令童大受感动,并将其中最喜欢的一句「我们由于聪明而变得狡猾,由于狡猾而缺乏勇气,由于缺乏勇气而猥琐」挂在病孩子网站首页。

这篇小说的作者,正是杜马,但就其真实身份,始终无人知晓,童玮亮曾写下一篇名为「寻找杜马」的诗,杨海崧则在PK14的唱片中发表了一首名为「投向分裂的怀抱」的歌曲。在当时的病孩子用户里,寻找杜马也成为一次无法完成的集体行动。

十几年后,通过偶然的渠道,童玮亮和杨海崧得知了杜马的身份,这位本名李冯的作家是张艺谋的御用编剧,「英雄」、「十面埋伏」等剧本均出自其手。但在这之后,童杨二人竟从未尝试联系此人,用杨海崧的话说,「时机已经不对了。」

脱离当年的状态,失去了对话基础,他们与当年的理想主义者在事物判断上出现明确的偏差,也使得童玮亮无法正面回应那位网友的热烈情绪。

童玮亮对当年自己状态的描述是:没时间下苦功练琴,没勇气放弃既有学业与工作。因此那篇小说对他的慰藉意义与杨海崧这种死硬派完全不同,他始终在以一个「爱好者」的角色,参与着小圈子内的各类事务。

在杨海崧的印象里,童始终在十分投入地做所有事情,当初在南京,大家都没钱,顺利完成学业的童玮亮,进入江苏省电子厅下属一家计算机企业,时常会张罗小团体聚会并买单。

在杨看来,童玮亮具有与生俱来的号召力,在那个圈子里,这种号召力绝不来自经济因素。后来的许多年中,PK14乐队在国内巡演,跑遍几十个城市,杨海崧发现,很多城市的独立音乐环境之所以不理想,很大程度上就是缺了一个「童玮亮」式的人物。

2001年,PK14在北京录制了乐队第一张专辑,名为「上楼就往左拐」,这张后来奠定了乐队地位的后朋克唱片,最初遇到了发行难题,摩登天空答应为这支南京乐队发行唱片,但其总经理沈黎晖认为录音质量不佳,要求杨海崧与乐队重新录制。

杨拒绝,并开始寻求独立发行。童玮亮当时通过一位身在加拿大的病孩子网友,在当地注册了一家唱片公司,取名「Empty Egg」,并联系了实验艺术家颜峻旗下厂牌「Sub Jam(撒把芥末)」,完成了这次颇具「神秘感」的海外发行。

这张国内独立音乐史上分量十足的唱片,也成为童玮亮在艺术圈内最后一个值得夸耀的手笔。把老友扶上马送一程的同时,他也完成了转身。

审美与体验

3月份一个下午,长安街沿线,齐家园外交公寓门口,一辆改装过的兰博基尼跑车架起剪刀门,引路人侧目,就连一贯严肃的门卫士兵,也不禁多瞄了两眼。车未熄火,驾驶室内无人,年轻的车主站在传达室前,手扒窗口,气愤地向里嚷道,「我在这住了两年,换辆车就不让进了?」

屋内的人不为所动。

这辆超级座驾无缘进入的园区,是童玮亮与合伙人为梧桐树资本选择的办公室所在地,第一使馆区原则性极强的物业风格,给这家投资机构中的独特样本做出了准确注解。几位合伙人的背景囊括了文艺青年、记者甚至改革家,尽管投身最热门的TMT成长期企业投资,管理着50多亿人民币的梧桐树资本做得风生水起,但在对外宣传时,始终保持着克制的态度。

对童玮亮来说,尽管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分裂感带给自己的困扰,但身在商业系统内,他不露圭角的言行做派,仍会在很多时候令身边人感到意外。

前年,他与好友徐勇合办了一个名为「天使成长营」的早期投资培训项目,徐对他的评价是,一个欲望很低的人。

从第一次与童玮亮商讨成长营发起事宜,这位朋友在其中的投入程度远超自己想象,但回头来看,徐不讳言自己通过该项目收获了一定的名声与事业平台,「他呢?你可以说他收获了友谊与尊重,但现实地讲,什么都没有。」

无欲无求的处世观,为他带来极好的圈内人缘,也不可避免地造成某些困扰。在这一点上,童自己将其解读为「狼性不足」,这一冲突如今在他身上依然会发生,但随着年龄和阅历增长,已经越来越少地以激烈的形式向外表达。

如果这种性格不是天生的,那么童更希望以他最引以为傲的人生经历来解读。他认为自己和那拨朋友在青年时期「看过足够多的书和电影,听过足够多的音乐」,这种主动寻求来的文化洗礼,培养出足够高的审美。

而审美,正是为人放开和收缩尺度的约束力。

作为同事,梧桐树资本合伙人刘乾坤曾有一句话,「老童的座右铭是‘生命在于静止’。」原意是调侃童玮亮不喜运动,周末与假期多选择宅在家中。但事实上,这种选择并不影响生命体验,他籍此得以更多时间去阅读、观看与聆听。

比如,童对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十分推崇,其要点在于这位作家代入感极强的写作方式,令读者进入作者设定的环境和状态中,童玮亮始终认为,沉浸在文学和音乐作品中,能够实现体验不同的人生的感受。「不能说我就做到了宠辱不惊,但是很多事情,确实不一定非得经历过才懂。」

*这个身高188cm的投资人身上难见棱角,他说,希望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一块砖

多年来,童玮亮坚持晚上11点前就寝,不沾烟酒,不买房不买车,每天挤地铁上下班,远远避开年轻时所「痛恨」的中产阶级生活方式。

当然,这在童自己看来,只会将其定义为一个选择,在按时睡觉这一点上,他会简单地将其归结为生活习惯。

杨海崧预料到了童玮亮这一放低姿态的回答,但他坚持认为,在20岁前后结交的这一波朋友都有些泛神论,或多或少显露出了类似清教徒的做派,即反物质反享乐,包括杨至今也不喜欢享乐主义的音乐。

杨海崧2009年曾经出版过一本名为「现在让我们赞美富人」的小说集,书名来自三、四十年代一位美国摄影师的影集「现在让我们赞美名人」,是赤裸裸的反讽。

童玮亮那种有节制的生活方式,恰恰令他出现在任何人面前时,都不会是一个「富人」的姿态,甚至在杨得知他在三元桥的住所每月需要7000元租金时,还在为他担心是否承担得起。

在清教里,生活规律是一个向上帝奉献的重要实践手段,宗教感十足。因此在杨海崧眼中,已经深陷入商业系统内的童玮亮需要这种仪式感来自我约束和提醒。他笑言,这说明童玮亮的基础价值观从未改变,也是二人维持友谊的前提。

如今,杨海崧把在聚会上回避掉的那些话题拿来摆在「博望志」面前,某种程度上,很像是20岁时的童玮亮对今天这位43岁的天使投资人的审视。「年轻的时候你听,结果你活到四五十岁,就是成为了一块砖,所以我也没办法评价,(他们)的人生价值和意义,是不是体现在这里了。」

童玮亮的回答是,「我站在商业体系内,就一定是墙上的一块砖。过去想成为体制外的那个人,但缺乏勇气,我要么就裹在这个泥浆里,要么就在外面惨烈地生存?但在这个中间,也许有没那么悲惨,也没那么污浊的方式,去做一件事情。对我来说,天使投资也许能改变一些东西,而并不是说,商业一定就是血淋淋、赤裸裸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天使投资人童玮亮:另一块砖

对童玮亮来说,尽管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分裂感带给自己的困扰,但身在商业系统内,他不露圭角的言行做派,仍会在很多时候令身边人感到意外。

作者:小肥人

与杨海崧的采访约在地安门路口西南角一家欧式风格咖啡馆,它以北京最古老的西什库大教堂始建年份命名。这位PK14乐队主唱常年出入于此,店南侧胡同口即为XP俱乐部旧址,那间兵马司唱片旗下、主打实验艺术演出的Livehouse,关张已半年。

选在这里的唯一原因,是该店自带露天小院,方便杨海崧抽烟。

跟童玮亮他们聊天时,尽量不碰价值观这种话题,杨说,谈这些东西太敏感,可能聊完连朋友都没得做。

学生时代相识于南京的杨童二人,如今同样定居在北京,至今保持着亲密的朋友关系,他们的小圈子定期聚会,当年边缘化的文艺爱好者们,如今已习惯于成人间的相处方式,颇为融洽——就连最为强硬的杨海崧,都在被时间馈赠予更多包容性,与话题技巧。

可二人也许都没料到,应允了一家创业媒体的采访后,会意外地进行一次间接对话,并不可避免地涉及到有关彼此「价值观」的审视。

20多年前,因为诗歌、文学与音乐走到一起的那批年轻人,有着相近的思维方式。如今杨海崧的PK14被视为国内最好的独立摇滚乐队,对音乐和艺术「怀有巨大的进取心」;而童玮亮则在互联网圈连续创业后,步入中产,转型投资,成为兼具口碑与影响力的天使投资人。

这可能是问题所在。

作为一个思想备受推崇的音乐人,杨海崧曾如此剖析自己,「存在主义、佛教、禅宗、无政府混合起来就是我的人生观,而且可能无政府主义更多一些。」他对金钱、暴富、中产阶级这些事物的抵制反应,多年来从无变化。

杨的认知脱胎于黑格尔与马克思的「异化」概念,在他看来,恰恰是精英阶层分化了社会,造成人与人的不平等:你不是为了愉悦而工作,不是为了兴趣而工作,甚至不是为了生存需求而工作,只是为了得到上层许诺的名声、物质,盲目地累计社会财富,「这是人类被名利所异化的过程。」

而梳理童玮亮的过往,则会发现其价值观有一个明显的修正期,早年他也曾是一个坚定的无政府主义者。在其创立的亚文化网站「暗地病孩子」上,曾有这样针对童的描写:一旦来到某个考究舒适的场所,他就会说,这是我最痛恨的中产阶级氛围。

这多少透出他青少年时期自我标榜的稚嫩,但与杨最大的一点不同在于,童玮亮很早就有「沦落」为中产阶级的觉悟,当年也曾不止一次地宣称,「我和很多朋友‘最好的下场’,仍然是成为一个中产阶级。」

少年在这种程度的内心矛盾感上很容易应对失据,在杨海崧的设想里,童或许做出过全面自我逼问,「想象中,他曾有一天下定决心,说老子进入你们的体系,去挣钱。」

在杨的印象中,他曾察觉到过这位好友因此表现出的阶段性焦虑,虽然并未明确地提出过「终止写作」,但当他发现童更加专注于工作之后,明白他终于做出选择,没崩溃掉。

在南京那拨朋友中,童玮亮的人生轨迹并不出奇,很多朋友进入系统与体制,成为精英和中产,反而坚持从事独立音乐的杨海崧成了特殊的一个。从立场上,似乎他更有理由对朋友们的选择进行批判,可谈及对童玮亮们的态度,杨说,「我不佩服他们,也不羡慕,也不鄙视。」

*童玮亮的外表在朋友看来十几年没变化,只是多了一撮小胡子

「童玮亮」式的人物

豆瓣的暗地小组里,聚集着一群「暗地病孩子」老用户,有一篇名为「杜马找到了」的贴子中,发贴人在求助,希望有人助其删除这条信息——她发现了「杜马」,并给童玮亮发来邮件,却未能得到理想中的热情回应。

20多年前,童玮亮在旧书摊上偶然淘来一本名为「今天」的杂志,系由北岛等人创刊的民间诗歌刊物海外版。其中一篇名为「投向分裂的怀抱」的短篇小说,准确描写了青年人内心困惑,令童大受感动,并将其中最喜欢的一句「我们由于聪明而变得狡猾,由于狡猾而缺乏勇气,由于缺乏勇气而猥琐」挂在病孩子网站首页。

这篇小说的作者,正是杜马,但就其真实身份,始终无人知晓,童玮亮曾写下一篇名为「寻找杜马」的诗,杨海崧则在PK14的唱片中发表了一首名为「投向分裂的怀抱」的歌曲。在当时的病孩子用户里,寻找杜马也成为一次无法完成的集体行动。

十几年后,通过偶然的渠道,童玮亮和杨海崧得知了杜马的身份,这位本名李冯的作家是张艺谋的御用编剧,「英雄」、「十面埋伏」等剧本均出自其手。但在这之后,童杨二人竟从未尝试联系此人,用杨海崧的话说,「时机已经不对了。」

脱离当年的状态,失去了对话基础,他们与当年的理想主义者在事物判断上出现明确的偏差,也使得童玮亮无法正面回应那位网友的热烈情绪。

童玮亮对当年自己状态的描述是:没时间下苦功练琴,没勇气放弃既有学业与工作。因此那篇小说对他的慰藉意义与杨海崧这种死硬派完全不同,他始终在以一个「爱好者」的角色,参与着小圈子内的各类事务。

在杨海崧的印象里,童始终在十分投入地做所有事情,当初在南京,大家都没钱,顺利完成学业的童玮亮,进入江苏省电子厅下属一家计算机企业,时常会张罗小团体聚会并买单。

在杨看来,童玮亮具有与生俱来的号召力,在那个圈子里,这种号召力绝不来自经济因素。后来的许多年中,PK14乐队在国内巡演,跑遍几十个城市,杨海崧发现,很多城市的独立音乐环境之所以不理想,很大程度上就是缺了一个「童玮亮」式的人物。

2001年,PK14在北京录制了乐队第一张专辑,名为「上楼就往左拐」,这张后来奠定了乐队地位的后朋克唱片,最初遇到了发行难题,摩登天空答应为这支南京乐队发行唱片,但其总经理沈黎晖认为录音质量不佳,要求杨海崧与乐队重新录制。

杨拒绝,并开始寻求独立发行。童玮亮当时通过一位身在加拿大的病孩子网友,在当地注册了一家唱片公司,取名「Empty Egg」,并联系了实验艺术家颜峻旗下厂牌「Sub Jam(撒把芥末)」,完成了这次颇具「神秘感」的海外发行。

这张国内独立音乐史上分量十足的唱片,也成为童玮亮在艺术圈内最后一个值得夸耀的手笔。把老友扶上马送一程的同时,他也完成了转身。

审美与体验

3月份一个下午,长安街沿线,齐家园外交公寓门口,一辆改装过的兰博基尼跑车架起剪刀门,引路人侧目,就连一贯严肃的门卫士兵,也不禁多瞄了两眼。车未熄火,驾驶室内无人,年轻的车主站在传达室前,手扒窗口,气愤地向里嚷道,「我在这住了两年,换辆车就不让进了?」

屋内的人不为所动。

这辆超级座驾无缘进入的园区,是童玮亮与合伙人为梧桐树资本选择的办公室所在地,第一使馆区原则性极强的物业风格,给这家投资机构中的独特样本做出了准确注解。几位合伙人的背景囊括了文艺青年、记者甚至改革家,尽管投身最热门的TMT成长期企业投资,管理着50多亿人民币的梧桐树资本做得风生水起,但在对外宣传时,始终保持着克制的态度。

对童玮亮来说,尽管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分裂感带给自己的困扰,但身在商业系统内,他不露圭角的言行做派,仍会在很多时候令身边人感到意外。

前年,他与好友徐勇合办了一个名为「天使成长营」的早期投资培训项目,徐对他的评价是,一个欲望很低的人。

从第一次与童玮亮商讨成长营发起事宜,这位朋友在其中的投入程度远超自己想象,但回头来看,徐不讳言自己通过该项目收获了一定的名声与事业平台,「他呢?你可以说他收获了友谊与尊重,但现实地讲,什么都没有。」

无欲无求的处世观,为他带来极好的圈内人缘,也不可避免地造成某些困扰。在这一点上,童自己将其解读为「狼性不足」,这一冲突如今在他身上依然会发生,但随着年龄和阅历增长,已经越来越少地以激烈的形式向外表达。

如果这种性格不是天生的,那么童更希望以他最引以为傲的人生经历来解读。他认为自己和那拨朋友在青年时期「看过足够多的书和电影,听过足够多的音乐」,这种主动寻求来的文化洗礼,培养出足够高的审美。

而审美,正是为人放开和收缩尺度的约束力。

作为同事,梧桐树资本合伙人刘乾坤曾有一句话,「老童的座右铭是‘生命在于静止’。」原意是调侃童玮亮不喜运动,周末与假期多选择宅在家中。但事实上,这种选择并不影响生命体验,他籍此得以更多时间去阅读、观看与聆听。

比如,童对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十分推崇,其要点在于这位作家代入感极强的写作方式,令读者进入作者设定的环境和状态中,童玮亮始终认为,沉浸在文学和音乐作品中,能够实现体验不同的人生的感受。「不能说我就做到了宠辱不惊,但是很多事情,确实不一定非得经历过才懂。」

*这个身高188cm的投资人身上难见棱角,他说,希望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一块砖

多年来,童玮亮坚持晚上11点前就寝,不沾烟酒,不买房不买车,每天挤地铁上下班,远远避开年轻时所「痛恨」的中产阶级生活方式。

当然,这在童自己看来,只会将其定义为一个选择,在按时睡觉这一点上,他会简单地将其归结为生活习惯。

杨海崧预料到了童玮亮这一放低姿态的回答,但他坚持认为,在20岁前后结交的这一波朋友都有些泛神论,或多或少显露出了类似清教徒的做派,即反物质反享乐,包括杨至今也不喜欢享乐主义的音乐。

杨海崧2009年曾经出版过一本名为「现在让我们赞美富人」的小说集,书名来自三、四十年代一位美国摄影师的影集「现在让我们赞美名人」,是赤裸裸的反讽。

童玮亮那种有节制的生活方式,恰恰令他出现在任何人面前时,都不会是一个「富人」的姿态,甚至在杨得知他在三元桥的住所每月需要7000元租金时,还在为他担心是否承担得起。

在清教里,生活规律是一个向上帝奉献的重要实践手段,宗教感十足。因此在杨海崧眼中,已经深陷入商业系统内的童玮亮需要这种仪式感来自我约束和提醒。他笑言,这说明童玮亮的基础价值观从未改变,也是二人维持友谊的前提。

如今,杨海崧把在聚会上回避掉的那些话题拿来摆在「博望志」面前,某种程度上,很像是20岁时的童玮亮对今天这位43岁的天使投资人的审视。「年轻的时候你听,结果你活到四五十岁,就是成为了一块砖,所以我也没办法评价,(他们)的人生价值和意义,是不是体现在这里了。」

童玮亮的回答是,「我站在商业体系内,就一定是墙上的一块砖。过去想成为体制外的那个人,但缺乏勇气,我要么就裹在这个泥浆里,要么就在外面惨烈地生存?但在这个中间,也许有没那么悲惨,也没那么污浊的方式,去做一件事情。对我来说,天使投资也许能改变一些东西,而并不是说,商业一定就是血淋淋、赤裸裸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