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七普0-14岁人口与历年相加差千万?统计局:往年抽样有漏报和推算偏差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七普0-14岁人口与历年相加差千万?统计局:往年抽样有漏报和推算偏差

国家统计局对此作出解释称,这一差异首先是因为这两个数据的来源不同。

图片来源:图虫

记者 | 实习记者 张倩楠

编辑 | 赵孟

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布,引发社会各界极大关注,也有网民对个别数据提出了一些疑问。5月12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办对网民关注的几个问题作出说明时指出,非普查年份出生人口主要是通过抽样调查数据推算,导致2020年与往年数据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0-14岁人口为25338万人。有网友认为,2020年七普时统计的0-14岁的人口,正好是2006年-2020年出生人口的总和,但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6年-2020年的出生人口相加,共计23889万人,比七普数据25338万人少了1449万人,“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差距呢?”

国家统计局对此作出解释称,这一差异首先是因为这两个数据的来源不同。根据中国现行的统计调查制度,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两次普查之间的年份开展抽样调查,非普查年份出生人口主要是通过抽样调查数据推算的。“由于抽样调查误差的存在,在利用抽样比推算人口总体时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反映在数据上就是部分年份公布的出生人口偏低。”

其次,人口普查是全面调查,不需要进行推算。国家统计局介绍,这次人口普查采用了一系列新技术新方法,加强了全过程质量控制,普查现场登记也得到了广大普查对象的充分理解和支持,大幅降低了漏登率,普查漏登率仅为0.05%,“这意味着很多原来漏登的人口通过这次普查都登记上来了,反映在数据上便是相应年龄的人口比之前公布的出生人口要多一些。”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广州向界面新闻解释,网民以这种计算方式得出结果是对统计抽样工作不理解所致。“非普查年份的年度人口调查无法做到大规模普查,2019年的数据采用的是千分之一抽样,调查结果会存在偏差。”

王广州介绍,在统计学中,抽样首先需要一个“抽样框”(对可以选择作为样本的总体单位列出名册或排序编号),2019年人口调查使用的“抽样框”是在2010年普查的基础上设计的,在将近十年的时间中,人口情况已经出现了变化,但“抽样框”依据的仍然是2010年的数据,这就导致会出现一定的误差。

人口学者何亚福也认为,如果七普公布的0-14岁人口数据是准确的,这说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6年-2020年出生人口数据偏低,平均每年少了近100万人,七普公布的数据则是把过去漏报的低年龄组人口“补上”。他认为,出现低年龄组人口的瞒报和漏报的主要原因,是2016年全面实施二孩政策前,很多不符合计生政策生了二孩的家庭为了避免被处罚,在人口普查或抽样调查时瞒报二孩。

国家统计局解释称,由于部分年份抽样调查漏登率较高造成推算的人口总体会存在一定的偏差,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偏差会不断累积,对年度数据以及2019年数据的准确性肯定会造成影响。因此,不应该直接用2019年原公布的总人口与2020年普查数据做比较来计算年度变化,人口年龄结构等其他数据也属于这种情况。

国家统计局表示,普查结束后会依据普查结果对两次普查之间公布的年度数据进行修订,目前这项工作正在进行中,相关数据在修订完成后择期予以发布。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七普0-14岁人口与历年相加差千万?统计局:往年抽样有漏报和推算偏差

国家统计局对此作出解释称,这一差异首先是因为这两个数据的来源不同。

图片来源:图虫

记者 | 实习记者 张倩楠

编辑 | 赵孟

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布,引发社会各界极大关注,也有网民对个别数据提出了一些疑问。5月12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办对网民关注的几个问题作出说明时指出,非普查年份出生人口主要是通过抽样调查数据推算,导致2020年与往年数据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0-14岁人口为25338万人。有网友认为,2020年七普时统计的0-14岁的人口,正好是2006年-2020年出生人口的总和,但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6年-2020年的出生人口相加,共计23889万人,比七普数据25338万人少了1449万人,“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差距呢?”

国家统计局对此作出解释称,这一差异首先是因为这两个数据的来源不同。根据中国现行的统计调查制度,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两次普查之间的年份开展抽样调查,非普查年份出生人口主要是通过抽样调查数据推算的。“由于抽样调查误差的存在,在利用抽样比推算人口总体时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反映在数据上就是部分年份公布的出生人口偏低。”

其次,人口普查是全面调查,不需要进行推算。国家统计局介绍,这次人口普查采用了一系列新技术新方法,加强了全过程质量控制,普查现场登记也得到了广大普查对象的充分理解和支持,大幅降低了漏登率,普查漏登率仅为0.05%,“这意味着很多原来漏登的人口通过这次普查都登记上来了,反映在数据上便是相应年龄的人口比之前公布的出生人口要多一些。”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广州向界面新闻解释,网民以这种计算方式得出结果是对统计抽样工作不理解所致。“非普查年份的年度人口调查无法做到大规模普查,2019年的数据采用的是千分之一抽样,调查结果会存在偏差。”

王广州介绍,在统计学中,抽样首先需要一个“抽样框”(对可以选择作为样本的总体单位列出名册或排序编号),2019年人口调查使用的“抽样框”是在2010年普查的基础上设计的,在将近十年的时间中,人口情况已经出现了变化,但“抽样框”依据的仍然是2010年的数据,这就导致会出现一定的误差。

人口学者何亚福也认为,如果七普公布的0-14岁人口数据是准确的,这说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6年-2020年出生人口数据偏低,平均每年少了近100万人,七普公布的数据则是把过去漏报的低年龄组人口“补上”。他认为,出现低年龄组人口的瞒报和漏报的主要原因,是2016年全面实施二孩政策前,很多不符合计生政策生了二孩的家庭为了避免被处罚,在人口普查或抽样调查时瞒报二孩。

国家统计局解释称,由于部分年份抽样调查漏登率较高造成推算的人口总体会存在一定的偏差,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偏差会不断累积,对年度数据以及2019年数据的准确性肯定会造成影响。因此,不应该直接用2019年原公布的总人口与2020年普查数据做比较来计算年度变化,人口年龄结构等其他数据也属于这种情况。

国家统计局表示,普查结束后会依据普查结果对两次普查之间公布的年度数据进行修订,目前这项工作正在进行中,相关数据在修订完成后择期予以发布。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