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来以发片数量最多闻名的华纳兄弟,去年在中国市场哑火之后,如今的运气似乎还是有些背。2016年备受瞩目的超级英雄大片《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上映三周以来,内地票房仅过6亿元,而另一部改编DC漫画的大片《X特遣队》则传出了重拍的消息,距离预计公映日期仅剩4个月。不禁令人怀疑,华纳兄弟究竟是怎么了。
正在上映的《蝙蝠侠大战超人》在内地评价平平,这部DC漫画大片的原产地也同样遭遇票房口碑两极分化的处境。尽管截止4月8日美国进账已经接近3亿美元,然而由于IMDb上预估成本就在2.5亿美元左右,“蝠超”的战绩显然没有达到华纳兄弟高层的预期。面向普罗大众的IMDb平均7.3分,完全由媒体打分的Metacritic仅44分(满分100分),烂番茄上影评人给出了28%的新鲜度。
不论是专业人士、还是普通观众,他们对于影片的普遍观感是沉闷无趣、打斗戏码太少、角色之间的互动不多,而且统统把最大败笔指向了饰演年轻富豪卢瑟的杰西·艾森伯格,他“成功”地重演了希斯·莱杰的小丑角色。或许,唯一值得期待的是导演扎克·施奈德基本遵循了原著漫画的剧情,不像“黑暗骑士”三部曲的诺兰篡改了角色设定。
这两年以来,华纳兄弟的日子都过得不太好。去年华纳兄弟一共在中国发行了4部影片,《霍比特人:五军之战》、《末日崩塌》取得了6亿以上的票房,而《木星上行》、《小飞侠:幻梦启航》则成绩一般,总票房收入排名好莱坞“六大”第三。但相比前两年的《霍比特人》系列、《星际穿越》、《环太平洋》等一众科幻动作大片在中国市场的表现,《蝙蝠侠大战超人》并没有随着中国票房的腾飞一同增长,只能说是差强人意。
为了追赶上迪士尼与环球影业在华大举掠地的脚步,去年12月10日,华纳兄弟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凯文•特苏哈拉(Kevin Tsujihara)宣布,华纳原国际部执行副总裁理查德·福克斯(Richard Fox)将在明年调任北京,开拓在华业务。
即便如此,根据《好莱坞报道》援引业内高层人士的分析,“蝠超”的乱象背后折射出时代华纳高层更替带来的动荡和混乱。2011年时代华纳总裁兼CEO杰夫·贝基斯(Jeff Bewkes)炒掉了当时的华纳兄弟CEO艾伦·霍恩(Alan Horn),时任电影部门主管的杰夫·罗宾诺夫(Jeff Robinov)也在争权夺利中失利而退出,后者是诺兰版《黑暗骑士》三部曲的主要推手,该系列电影在全球狂揽25亿美元。
针对外界传出了华纳将对影片创作增加一位新制片人的流言,一位拥有华纳高层一手消息的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华纳高层并没有这样的打算,将会评估并找出“蝠超”中出错的部分。
事实上,福斯今年发行的R级片《死侍》与漫威系列在近两年的成功刺激了华纳兄弟的超级英雄系列。《死侍》中男主角Deadpool一身痞气、满口粗脏,加上限制级的笑话,俘获了北美观众的心,5800万美元的票房博得了7亿美元的全球票房。
因而,从即将上映的《X特遣队》来看,华纳似乎已经做出了小幅改变。花费数千万美元重拍、增加幽默元素,使整体基调变轻松,这些说法尽管遭到了导演大卫·阿耶的否认,但他也承认了影片在额外补拍一些镜头。片中饰回旋镖队长的杰·科特尼回应称增加了一些动作戏。
但无论是突破传统英雄的套路、还是采取漫威式的轻松幽默,华纳的DC漫改大片都不足以建立自己的话语权。也就有了华纳高层针对接下去即将开拍的《正义联盟》的表态,他们不打算推翻原先的想法,而是让导演扎克·施奈德两部上下新作继续《蝙蝠侠大战超人》系列下去,至少扎克还推出过《守望者》这样深刻探讨人性与正义的英雄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