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黄景源
2021年5月14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称,5月至今,全国共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42例,陆地、水面、航空口岸均有报告,其中变异病毒占比增加。就在13日,安徽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
“‘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力持续增大,必须加快推进新冠疫苗接种。”米锋表示,截至5月13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36691万剂次。
那么,作为年出入境人数最多的口岸城市之一,上海如何“外防输入”?输入型病例占全国1/4,上海在医疗救治方面有哪些措施?上海的新冠疫苗接种又有哪些新进展?
上海市卫健委主任邬惊雷出席本次新闻发布会,针对上述问题一一作答。
累计接种新冠疫苗2051万剂,日接种能力达74万剂次
在回应新冠疫苗接种问题时,邬惊雷表示,上海设置了70个大型临时的接种点进行大规模接种;上海218个社区也均可接种疫苗,同时有57个接种队流动服务。
截至目前,上海累计接种新冠疫苗2051万剂,日接种能力达到74万剂次。
在安全保障方面,上海组织全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在接种点做好医疗安全保障,防止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在信息化方面,上海将新冠疫苗接种服务归集于“健康云”平台上,市民从统一入口进入进行疫苗接种的预约、登记;同时能看到接种的是什么疫苗,批号及接种地点等信息。
“疫苗接种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在服务上我们尽量地温馨一点。”邬惊雷同时表示,上海很多社区都有健康驿站,老年人可以在健康驿站一键预约,同时也有志愿者、流动预约车同步服务。
2月以来,上海陆续启动在沪外籍人士及在沪港澳台同胞接种服务。邬惊雷透露,截至目前,上海在沪外籍人士累计接种33752剂,港澳同胞累计接种4511剂,台胞接种8027剂。
坚持“人物同防”和“联防联控”
作为年出入境人数最多的口岸城市之一,一直以来上海外防输入的压力都很大。
邬惊雷表示,在防范境外输入的工作上,上海始终坚持“人物同防”和“联防联控”。
上海建立了全流程口岸防控。卫生会同海关、边检、民航和海事等部门,配合完成入境人员的口岸检疫、信息查验、流行病学调查,核酸检测、采样检测等。人员入境后,上海即开展属地闭环的全程管理,16个区将入境人员闭环转移至相应隔离点,同时加强隔离点的规范管理。
在货物方面,上海落实责任主体,同时规范工作人员个人防护、货物采样检验、外包装消杀等处置流程。
考虑到进口冷链的特殊性,上海还建立了“三点一库”防范措施,实现海关查验点、港区提货点、第一存放点以及中转留验库的闭环防控。“对于涉境外货物输入工作流程上的人员,我们实行百分之百的接种新冠疫苗,百分之百的定期核酸检测。”邬惊雷说。
除此之外,邬惊雷称,上海还强调口岸当中的关口前移,“我们配合海关在机场建立了方舱的试验检测,把重点航班、重点人员的采样直接就在机场检验,提高效率。”
据悉,上海还在机场建立了120快速转运通道,方便及时将异常人员通过负压救护车转移至定点发热门诊进行筛查。
1655例境外输入病例“零死亡”
截至目前,上海共新增1655例境外输入病例。
“到目前为止,上海输入性的病例是零死亡,在院的55例病例病情也是平稳的。”邬惊雷表示。
“上海在诊断治疗中强调多学科联动。”邬惊雷介绍称,我们在排查阶段就及时地进行研判,关注他的临床症状、风险因素。虽然他还在排查阶段,特别要重视入境人员的基础疾病、原发病,来排查其风险因子,坚持早筛查早救治,降低重症的发生率。
邬惊雷说,上海始终有市级专家在定点医疗机构24小时职守;同时坚持市级专家集体查房,对每一个病例“一人一方案”诊断治疗,在治疗过程中特别强调中西医并重、多学科诊治。
此外,上海成立了由呼吸科、重症医学科、传染病科、重症护理组成的专业的救治队,可以随时增援定点医院。
在核酸检测方面,邬惊雷透露,上海目前有146个核酸检测机构,检测能力单人单管每天可达到77万份;上海开发应用的核酸检测信息系统,能涵盖人员的登记、采样、检测、材高、结果查询等流程。
在治疗与检测之外,上海更注重流调溯源和应急处置。
邬惊雷表示,上海建立了一支近5000人的市级的应急处置队伍,该队伍是有统一指挥、兼具防疫救治等功能的预备队。为防止突发疫情,上海还组织了一支由全市统一调配、随时待命的应急采样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