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诺奖得主阿玛蒂亚·森:只有发展才能持续增长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诺奖得主阿玛蒂亚·森:只有发展才能持续增长

对中印两国发展来说,经济增长与发展问题中,至关重要的是致力于发展;即改进人们的发展能力,需要加强教育、医疗、自由平等等方面的能力。这方面的制度政策建设十分重要。

文 | Amartya Sen 

编者按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阿玛蒂亚·森(Amartya Sen)来到清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发表了题为《增长与发展》的演讲。森教授不断重申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不是很担心中国经济增长率下降问题,即使增长率不高,也不会如想象般成为灾难,重视教育、注重环境是中国克服当下发展障碍的关键。

中印都要致力于发展 

中国是亚洲的中部王国,印度是亚洲的西部王国,中国和印度长期紧密相连,互相可以学习。

印度每年的经济增长率大约在8%,最近已经超过了中国,但是沉醉于经济增长赶超中国的兴奋,而不比较中印的教育、基础健康、人均寿命等其他方面,就是不够清醒。经济增长当然对促进生活水平、对抗贫困有很大的帮助。但没理由把GNP增长本身作为终点,而不是作为我们实现价值的重要手段。

有人可能会问,既然经济增长会增强提高生活水准的能力,那这样去区分会带来什么不同?关键在于,经济增长本身对提升生活水平很重要,但目标的实现在于我们如何支配增长的收入。经济增长和生活水准提升之间的关系,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经济和社会不平等,政府怎么支出来自经济增长的的收入。

主要来自世界银行和联合国2011年的数据显示,中国人均寿命73.5岁,而印度是64.4岁,印度的婴儿夭亡率是每千人50人,中国是每千人17人。在印度,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是每千人66人,中国是每千人19人。印度人在校受教育的平均时间是4.4年,而中国是7.5年。中国人的识字率达到94%,印度是74%。

对中印两国发展来说,经济增长与发展问题中,至关重要的是致力于发展;即改进人们的发展能力,需要加强教育、医疗、自由平等等方面的能力。这方面的制度政策建设十分重要。 

教育是增长和发展关键

中国对人才和教育非常重视。尤其在农业领域、农业进程方面的教育,中国引领世界。

如果有基本的教育和技能,在遇到挑战时就可以解决。很多商品中国都可以生产,因为中国劳动力普遍会学习和阅读,印尼等地都没有达到这么好的教育水平。

全民教育是欧洲兴起的关键,美国也是如此。日本在1868年民治维新后,想要在四十年内实现全民教育,他们实现了,还有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和中国。认为经济增长可以和劳动力质量相分离的观点是错误的,亚当·斯密在1776年就对此观点提出过警告。

本文责任编辑:张春晏

本文摘自《清华管理评论》2016年3期,原标题《诺奖得主阿玛蒂亚·森:不担心中国增长率下降》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诺奖得主阿玛蒂亚·森:只有发展才能持续增长

对中印两国发展来说,经济增长与发展问题中,至关重要的是致力于发展;即改进人们的发展能力,需要加强教育、医疗、自由平等等方面的能力。这方面的制度政策建设十分重要。

文 | Amartya Sen 

编者按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阿玛蒂亚·森(Amartya Sen)来到清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发表了题为《增长与发展》的演讲。森教授不断重申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不是很担心中国经济增长率下降问题,即使增长率不高,也不会如想象般成为灾难,重视教育、注重环境是中国克服当下发展障碍的关键。

中印都要致力于发展 

中国是亚洲的中部王国,印度是亚洲的西部王国,中国和印度长期紧密相连,互相可以学习。

印度每年的经济增长率大约在8%,最近已经超过了中国,但是沉醉于经济增长赶超中国的兴奋,而不比较中印的教育、基础健康、人均寿命等其他方面,就是不够清醒。经济增长当然对促进生活水平、对抗贫困有很大的帮助。但没理由把GNP增长本身作为终点,而不是作为我们实现价值的重要手段。

有人可能会问,既然经济增长会增强提高生活水准的能力,那这样去区分会带来什么不同?关键在于,经济增长本身对提升生活水平很重要,但目标的实现在于我们如何支配增长的收入。经济增长和生活水准提升之间的关系,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经济和社会不平等,政府怎么支出来自经济增长的的收入。

主要来自世界银行和联合国2011年的数据显示,中国人均寿命73.5岁,而印度是64.4岁,印度的婴儿夭亡率是每千人50人,中国是每千人17人。在印度,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是每千人66人,中国是每千人19人。印度人在校受教育的平均时间是4.4年,而中国是7.5年。中国人的识字率达到94%,印度是74%。

对中印两国发展来说,经济增长与发展问题中,至关重要的是致力于发展;即改进人们的发展能力,需要加强教育、医疗、自由平等等方面的能力。这方面的制度政策建设十分重要。 

教育是增长和发展关键

中国对人才和教育非常重视。尤其在农业领域、农业进程方面的教育,中国引领世界。

如果有基本的教育和技能,在遇到挑战时就可以解决。很多商品中国都可以生产,因为中国劳动力普遍会学习和阅读,印尼等地都没有达到这么好的教育水平。

全民教育是欧洲兴起的关键,美国也是如此。日本在1868年民治维新后,想要在四十年内实现全民教育,他们实现了,还有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和中国。认为经济增长可以和劳动力质量相分离的观点是错误的,亚当·斯密在1776年就对此观点提出过警告。

本文责任编辑:张春晏

本文摘自《清华管理评论》2016年3期,原标题《诺奖得主阿玛蒂亚·森:不担心中国增长率下降》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