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袭警罪入刑一月检察机关批捕405人,多与醉酒有密切联系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袭警罪入刑一月检察机关批捕405人,多与醉酒有密切联系

最高检分析发现,袭警犯罪中,多数犯罪嫌疑人系临时起意实施犯罪行为,且大部分行为人经历从情绪抵触演变至言语吵闹,再逐步发展为肢体对抗,甚至持械对抗的升级过程。

图片来源:图虫

实习记者 | 钟艺璇

编辑 | 翟瑞民

《刑法修正案(十一)》已于2021年3月1日开始施行,其中首次规定了袭警罪。最高人民检察院5月17日发布数据显示,袭警罪成为独立罪名后一个月时间内,全国检察机关共依法批准逮捕袭警犯罪嫌疑人405人、起诉101人。

最高检分析发现,袭警犯罪中,多数犯罪嫌疑人系临时起意实施犯罪行为,且大部分行为人经历从情绪抵触演变至言语吵闹,再逐步发展为肢体对抗,甚至持械对抗的升级过程。

其中,因醉酒后情绪失控,对执法民警发泄不满情绪的占比较大。例如,在江苏省检察机关办理的42件袭警案件中,因酒后滋事或与他人发生纠纷,继而对执法民警实施暴力的占47.6%;青海省检察机关受理的3件袭警案件中,4名犯罪嫌疑人均为醉酒后对执法民警发泄不满。

最高检指出,犯罪嫌疑人常常采用辱骂、推搡、撕扯、殴打等方式阻碍警察执行公务,因此轻微暴力袭警案件占比较大。例如,在湖北省检察机关办理的16件袭警案件中,12件系犯罪嫌疑人使用拳打脚踢、撕咬等轻微伤害行为阻碍执法,占75%。

袭警罪的认罪认罚适用比例也较高。最高检表示,袭警案件大多有现场录音录像作为直接证据,犯罪嫌疑人往往无法辩驳,积极主动选择认罪认罚从宽处理。而大多数因酒后情绪难控而实施袭警行为的犯罪嫌疑人,往往在清醒之后或经批评教育后,能够真诚悔罪并赔礼道歉。

此前在2020年12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将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第五款修改为:“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严重危及其人身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这是我国首次针对袭警单独设置法定刑。

界面新闻此前报道,袭击辅警同样触犯袭警罪。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彭新林认为,辅警作为公安机关聘请委托的工作人员,履行协助警察的职责,具备基本执法权,在执法时同样可以被视作人民警察。

四川绵阳袭警罪一案便是有力佐证。2021年3月1日,四川绵阳一男子李某驾车遇到交警检查,将一名正在执行勤务的辅警拖行10余米,致其摔倒在地、多处软组织受伤。当晚23时,李某平因涉嫌袭警罪被刑事拘留。

而针对袭警罪中的“暴力袭击”该如何界定的问题,彭新林曾告诉界面新闻,“这里的暴力是行为犯,只要暴力袭击正在依法履行职务的人民警察,具备暴力行为,无论是否造成严重的危害结果,都可被视为袭警。”

根据刑法规定,如果“袭警”行为,符合“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条件,也不能作为犯罪处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郭泽强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即使行为人的某些行为过激、具有暴力倾向,但在人民警察执法过程中,及时端正态度并认识到自己错误的,也可以视不同情况不认定为袭警罪。

最高检表示,下一步,检察机关将在充分开展调研的基础上,加强对司法实践中遇到问题的梳理和分析。特别是对一些检察机关反映的袭警罪犯罪对象、暴力程度认定、入罪标准把握等法律适用问题,最高检将及时与最高人民法院协商,通过制定司法解释或出台指导意见等方式,进一步统一司法执法标准。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袭警罪入刑一月检察机关批捕405人,多与醉酒有密切联系

最高检分析发现,袭警犯罪中,多数犯罪嫌疑人系临时起意实施犯罪行为,且大部分行为人经历从情绪抵触演变至言语吵闹,再逐步发展为肢体对抗,甚至持械对抗的升级过程。

图片来源:图虫

实习记者 | 钟艺璇

编辑 | 翟瑞民

《刑法修正案(十一)》已于2021年3月1日开始施行,其中首次规定了袭警罪。最高人民检察院5月17日发布数据显示,袭警罪成为独立罪名后一个月时间内,全国检察机关共依法批准逮捕袭警犯罪嫌疑人405人、起诉101人。

最高检分析发现,袭警犯罪中,多数犯罪嫌疑人系临时起意实施犯罪行为,且大部分行为人经历从情绪抵触演变至言语吵闹,再逐步发展为肢体对抗,甚至持械对抗的升级过程。

其中,因醉酒后情绪失控,对执法民警发泄不满情绪的占比较大。例如,在江苏省检察机关办理的42件袭警案件中,因酒后滋事或与他人发生纠纷,继而对执法民警实施暴力的占47.6%;青海省检察机关受理的3件袭警案件中,4名犯罪嫌疑人均为醉酒后对执法民警发泄不满。

最高检指出,犯罪嫌疑人常常采用辱骂、推搡、撕扯、殴打等方式阻碍警察执行公务,因此轻微暴力袭警案件占比较大。例如,在湖北省检察机关办理的16件袭警案件中,12件系犯罪嫌疑人使用拳打脚踢、撕咬等轻微伤害行为阻碍执法,占75%。

袭警罪的认罪认罚适用比例也较高。最高检表示,袭警案件大多有现场录音录像作为直接证据,犯罪嫌疑人往往无法辩驳,积极主动选择认罪认罚从宽处理。而大多数因酒后情绪难控而实施袭警行为的犯罪嫌疑人,往往在清醒之后或经批评教育后,能够真诚悔罪并赔礼道歉。

此前在2020年12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将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第五款修改为:“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严重危及其人身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这是我国首次针对袭警单独设置法定刑。

界面新闻此前报道,袭击辅警同样触犯袭警罪。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彭新林认为,辅警作为公安机关聘请委托的工作人员,履行协助警察的职责,具备基本执法权,在执法时同样可以被视作人民警察。

四川绵阳袭警罪一案便是有力佐证。2021年3月1日,四川绵阳一男子李某驾车遇到交警检查,将一名正在执行勤务的辅警拖行10余米,致其摔倒在地、多处软组织受伤。当晚23时,李某平因涉嫌袭警罪被刑事拘留。

而针对袭警罪中的“暴力袭击”该如何界定的问题,彭新林曾告诉界面新闻,“这里的暴力是行为犯,只要暴力袭击正在依法履行职务的人民警察,具备暴力行为,无论是否造成严重的危害结果,都可被视为袭警。”

根据刑法规定,如果“袭警”行为,符合“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条件,也不能作为犯罪处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郭泽强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即使行为人的某些行为过激、具有暴力倾向,但在人民警察执法过程中,及时端正态度并认识到自己错误的,也可以视不同情况不认定为袭警罪。

最高检表示,下一步,检察机关将在充分开展调研的基础上,加强对司法实践中遇到问题的梳理和分析。特别是对一些检察机关反映的袭警罪犯罪对象、暴力程度认定、入罪标准把握等法律适用问题,最高检将及时与最高人民法院协商,通过制定司法解释或出台指导意见等方式,进一步统一司法执法标准。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