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国家减灾委:年底前完成地震等22种自然灾害的致灾信息调查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国家减灾委:年底前完成地震等22种自然灾害的致灾信息调查

本次普查的主要目标是要摸清自然灾害风险底数,把握自然灾害风险规律,构建自然灾害风险防治的技术支撑体系。

图片来源:图虫

实习记者 | 张倩楠

编辑 | 翟瑞民

中国正在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国家减灾委员会要求,各地要在2021年年底前完成地震等六大类22种灾害的致灾信息调查。

2021年5月18日上午,国新办就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减灾委员会秘书长、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郑国光在会上介绍,国务院决定于2020年至2022年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并成立了由国务院领导同志任组长的普查工作领导小组。

本次普查的主要目标是要摸清自然灾害风险底数,把握自然灾害风险规律,构建自然灾害风险防治的技术支撑体系。具体来看,调查将全面获取全国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海洋灾害、森林和草原火灾等六大类22种灾害致灾信息,以及人口、经济、房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系统、三次产业等重要承灾体信息,掌握历史灾害信息,查明区域综合减灾能力。

截至目前,本次普查在全国31个省区市和生产建设兵团一共120个县区进行了近一年的试点,普查工作在工作体系、技术体系、组织实施模式和普查队伍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近期多地出现的龙卷风致灾情况引发关注,中国气象局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王志华介绍,在这次自然灾害风险普查中,气象部门承担了暴雨、干旱、台风、高温、低温、风雹、雪灾、雷电、沙尘暴等9种气象灾害的风险普查工作,其中在风雹灾害中涵盖了大风、冰雹和龙卷风。

王志华表示,中国是世界上受气象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气象灾害的种类多、影响范围广、发生的频率高,所造成的损失占到了自然灾害损失的70%以上。特别是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气象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更大,造成的影响更重,已经成为防灾减灾工作的重点。

王志华强调,开展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有助于摸清各类灾害性天气可能致灾的风险点、风险区域和致灾的阈值,提高预警信息的针对性,从而推动灾害性天气预报向气象灾害风险预警的转变,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为综合防灾减灾救灾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郑国光介绍,根据计划,年底前,各省区市县要完成六大类灾种调查、历史灾害调查,要完成房屋建筑、市政设施、交通设施、公共服务系统和三次产业等重要承灾体调查,以及完成综合减灾能力调查,还要完成调查数据的质量控制和汇交工作。

“明年上半年,地方的普查任务要基本完成。明年下半年,在国家层面开展分区域、分类型综合性的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形成全国尺度和跨省尺度的自然灾害综合防治区划,对普查工作进行总结,形成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基础数据库。”郑国光表示。

应急管理部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司司长陈胜强调,本次普查将加强执纪问责,建立健全普查数据质量追溯和问责机制,各级普查机构将对普查工作中违法违纪行为进行查处和通报曝光,坚决杜绝人为干预普查工作的现象。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国家减灾委:年底前完成地震等22种自然灾害的致灾信息调查

本次普查的主要目标是要摸清自然灾害风险底数,把握自然灾害风险规律,构建自然灾害风险防治的技术支撑体系。

图片来源:图虫

实习记者 | 张倩楠

编辑 | 翟瑞民

中国正在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国家减灾委员会要求,各地要在2021年年底前完成地震等六大类22种灾害的致灾信息调查。

2021年5月18日上午,国新办就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减灾委员会秘书长、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郑国光在会上介绍,国务院决定于2020年至2022年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并成立了由国务院领导同志任组长的普查工作领导小组。

本次普查的主要目标是要摸清自然灾害风险底数,把握自然灾害风险规律,构建自然灾害风险防治的技术支撑体系。具体来看,调查将全面获取全国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海洋灾害、森林和草原火灾等六大类22种灾害致灾信息,以及人口、经济、房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系统、三次产业等重要承灾体信息,掌握历史灾害信息,查明区域综合减灾能力。

截至目前,本次普查在全国31个省区市和生产建设兵团一共120个县区进行了近一年的试点,普查工作在工作体系、技术体系、组织实施模式和普查队伍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近期多地出现的龙卷风致灾情况引发关注,中国气象局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王志华介绍,在这次自然灾害风险普查中,气象部门承担了暴雨、干旱、台风、高温、低温、风雹、雪灾、雷电、沙尘暴等9种气象灾害的风险普查工作,其中在风雹灾害中涵盖了大风、冰雹和龙卷风。

王志华表示,中国是世界上受气象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气象灾害的种类多、影响范围广、发生的频率高,所造成的损失占到了自然灾害损失的70%以上。特别是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气象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更大,造成的影响更重,已经成为防灾减灾工作的重点。

王志华强调,开展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有助于摸清各类灾害性天气可能致灾的风险点、风险区域和致灾的阈值,提高预警信息的针对性,从而推动灾害性天气预报向气象灾害风险预警的转变,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为综合防灾减灾救灾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郑国光介绍,根据计划,年底前,各省区市县要完成六大类灾种调查、历史灾害调查,要完成房屋建筑、市政设施、交通设施、公共服务系统和三次产业等重要承灾体调查,以及完成综合减灾能力调查,还要完成调查数据的质量控制和汇交工作。

“明年上半年,地方的普查任务要基本完成。明年下半年,在国家层面开展分区域、分类型综合性的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形成全国尺度和跨省尺度的自然灾害综合防治区划,对普查工作进行总结,形成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基础数据库。”郑国光表示。

应急管理部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司司长陈胜强调,本次普查将加强执纪问责,建立健全普查数据质量追溯和问责机制,各级普查机构将对普查工作中违法违纪行为进行查处和通报曝光,坚决杜绝人为干预普查工作的现象。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