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秦腔艺术论坛:听专家“漫谈新秦腔”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秦腔艺术论坛:听专家“漫谈新秦腔”

论坛邀请了几位重量级嘉宾围绕“新秦腔”从学术上进行了探讨。

作为2021年中国秦腔优秀剧目会演重要组成部分,5月16日上午,以“漫谈新秦腔”为主题秦腔艺术论坛,在陕西省图书馆报告厅举行。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陈梦榆,和参加本次会演“一剧一评”活动的专家、省内戏曲院校的师生代表、和各界市民约200余人参加论坛。

论坛邀请陕西省艺术研究院丁科民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戏曲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国戏曲学会会长王馗,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柳萍,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陕西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秦腔艺术协会副主席李梅,甘肃省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顾问王正强等几位重量级嘉宾围绕“新秦腔”从学术上进行了探讨。

陕西省艺术研究院丁科民院长:“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秦腔的生命也在于创新。”秦腔唱腔慷慨悲凉,渗透进西北人民的情感血脉,体现着西北人民的性格特征,是西北人民的精神家园,是陕西以及西北地区著名的文化品牌和优秀的精神文化遗产。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陕西省剧协副主席、陕西省秦腔艺术协会副主席、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李梅:“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艺术是反映时代的一面镜子,优秀的现代戏创作,自立意谋篇之初,就需要牢牢树起“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观念,从而在最大范围内获得人民的喜闻乐见,赢得大众的掌声与口碑。

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柳萍:宁夏秦腔现代戏“三部曲”《花儿声声》《狗儿爷涅槃》《王贵与李香香》,其中《花儿声声》空间的自由性,《狗儿爷涅槃》新颖的叙事结构以及《王贵与李香香》表现样式的现代性均为宁夏秦腔人在坚守戏曲本体基础上的大胆尝试。

甘肃省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顾问、著名秦腔戏曲理论家王正强:“新秦腔”是在继承传统旧秦腔基础上,通过改革发展,具有一定时代精神的秦腔艺术。创新发展“新秦腔”只能在改革、发展旧秦腔的基础上,像蚕食桑叶那样一点一点地优胜劣汰、一步一步地超越传统、一段一段地接近和实现这一愿景。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戏曲学会会长、著名戏曲理论家王馗:“考察秦腔是否活力依旧,不仅仅要看现代创新部分,还要看是不是演得精彩,各行当传统是不是依然还在。”完整、充分,以开放性的姿态建构起秦腔艺术体系,关系着秦腔能否不断地良性发展。建立起完备的传统根基,秦腔才能够发展得更好。

 

来源:推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秦腔艺术论坛:听专家“漫谈新秦腔”

论坛邀请了几位重量级嘉宾围绕“新秦腔”从学术上进行了探讨。

作为2021年中国秦腔优秀剧目会演重要组成部分,5月16日上午,以“漫谈新秦腔”为主题秦腔艺术论坛,在陕西省图书馆报告厅举行。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陈梦榆,和参加本次会演“一剧一评”活动的专家、省内戏曲院校的师生代表、和各界市民约200余人参加论坛。

论坛邀请陕西省艺术研究院丁科民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戏曲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国戏曲学会会长王馗,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柳萍,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陕西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秦腔艺术协会副主席李梅,甘肃省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顾问王正强等几位重量级嘉宾围绕“新秦腔”从学术上进行了探讨。

陕西省艺术研究院丁科民院长:“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秦腔的生命也在于创新。”秦腔唱腔慷慨悲凉,渗透进西北人民的情感血脉,体现着西北人民的性格特征,是西北人民的精神家园,是陕西以及西北地区著名的文化品牌和优秀的精神文化遗产。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陕西省剧协副主席、陕西省秦腔艺术协会副主席、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李梅:“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艺术是反映时代的一面镜子,优秀的现代戏创作,自立意谋篇之初,就需要牢牢树起“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观念,从而在最大范围内获得人民的喜闻乐见,赢得大众的掌声与口碑。

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柳萍:宁夏秦腔现代戏“三部曲”《花儿声声》《狗儿爷涅槃》《王贵与李香香》,其中《花儿声声》空间的自由性,《狗儿爷涅槃》新颖的叙事结构以及《王贵与李香香》表现样式的现代性均为宁夏秦腔人在坚守戏曲本体基础上的大胆尝试。

甘肃省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顾问、著名秦腔戏曲理论家王正强:“新秦腔”是在继承传统旧秦腔基础上,通过改革发展,具有一定时代精神的秦腔艺术。创新发展“新秦腔”只能在改革、发展旧秦腔的基础上,像蚕食桑叶那样一点一点地优胜劣汰、一步一步地超越传统、一段一段地接近和实现这一愿景。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戏曲学会会长、著名戏曲理论家王馗:“考察秦腔是否活力依旧,不仅仅要看现代创新部分,还要看是不是演得精彩,各行当传统是不是依然还在。”完整、充分,以开放性的姿态建构起秦腔艺术体系,关系着秦腔能否不断地良性发展。建立起完备的传统根基,秦腔才能够发展得更好。

 

来源:推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