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成长减速、亏损扩大,泛生子该棋落何处?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成长减速、亏损扩大,泛生子该棋落何处?

目前泛生子的研发能力并不突出,发明专利数量与友商对比并不占优势,相对薄弱的技术能力或许是其未来发展中的一大隐患。

图片来源:Unsplash-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文|深潜atom

一年一度的CMEF春季展结束了,但它为医疗行业带来了长远影响并未消退。CMEF期间,基因科技企业泛生子宣布与西门子医疗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会携手在中国医院市场大规模应用,这次合作似乎将会引领着基因检测行业的发展方向,有机会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此外,泛生子也瞄准了院外市场,与院内市场的一帆风顺不同,在面对资质不足、价格高昂和品牌力不足的情况下,其C端市场目前整体乏善可陈。

“泛生子”一词来源于达尔文的“泛生论”,是“基因”一词的真正来源,是人类对于遗传物质最原始的定义。公司的名字,直接的阐释了业务的基础,通过基因科技赋能医疗。泛生子也是中国最早一批进入癌症精准医疗领域的基因科技公司,基于体外诊断(IVD)技术和临床实验室自建项目(LDT)的基础业务,衍生了癌症诊断监测、癌症早期筛查以及药物研发三大主要业务。

在泛生子医疗的未来蓝图中,覆盖了覆盖前沿科技和癌症早筛服务,但是目前泛生子的研发能力并不突出,发明专利数量与友商对比并不占优势,相对薄弱的技术能力或许是其未来发展中的一大隐患。

01 疫情风口下,业务增速不足且狼性减少

2015年,王思振和阎海联合创办了泛生子,通过基因检测技术实现癌症精准诊断。与一众消失在历史尘埃中的公司不同,2020年成功在美上市的泛生子无疑是这场战争中的胜利者。

2013年,好莱坞巨星安吉丽娜·朱莉测序后切除乳腺自保,用“激进”的方式科普了基因测序。等到了2016年,在一线城市大医院,大部分医生不论在科研还是在临床领域,都深度参与基因检测,对这项技术的效用再无质疑。这意味着,2016年起基因检测产品已经具备了商业化的基础,泛生子的成立享受到了天时之利。

大多数创业公司,都会集中公司精力,打磨某一款产品,积累了足够多优势后再横向扩张。然而,泛生子并非如此,泛生子的业务基本覆盖前沿科技和癌症早筛范畴,之后再细分到其他临床渠道。

image.png

泛生子业务方向

业务层面体外诊断(IVD)技术和临床实验室自建项目(LDT)都是泛生子的基础业务,并衍生了三大主要业务:癌症诊断监测、癌症早期筛查以及药物研发服务,涵盖了从高危人群的早期筛查,到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建议以及预后监测和管理的癌症全周期,主要产品包括肝癌检测产品HCCscreen™、泛癌症分子诊断解决方案OncoPanScan™以及新冠检测试剂盒等。

同时向这么多方向发展,可能是因为30几岁就实现了财务自由的王思振,有一颗推动基因科技发展的雄心;又或者是有过成功经验的王思振,希望成就更大的事业。在深潜atom看来,多业务发展的模式成就了如今的泛生子,也可能制约其未来发展。

随着精准医疗的兴起,可以精准检测疾病的基因科技很快就进入了资本市场的风口。在此前创业产品成功被收购的王思振带领下,泛生子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无疑是资本市场的宠儿。成立四年内完成了4轮超过10亿人民币的融资,2020年6月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并完成首次公开募股,募资总额2.56亿美元。

image.png

泛生子融资史

进入2020年,疫情之下基因检测服务在全世界范围内被普及,泛生子却没有迎来属于自己的风口。2020年全年总营收为人民币4.245亿元,只比2019年增加了1亿元。而2020年当期净亏损为人民币31亿元,较2019年的6.76亿元出现了大幅增加。

上市之前,泛生子的收入以药物研发服务为主,一度占比67.03%,业务覆盖中枢神经系统癌症、肺癌、肝癌、结肠癌、乳腺癌等。如今,泛生子的肝细胞癌早筛检测产品HCCscreen™,已经开展商业化。2020年LDT检测产品HCCscreen™和IVD产品(包括Genetron S5仪器和肺癌8基因试剂盒)营收均显著增长,2020年全年毛利率61.3%,2019年同期44.8%。

2020年全年LDT诊断检测数约为2.19万例,LDT检测例数同比小幅下降4.1%,但2020年全年LDT服务收入为人民币2.917亿元,较2019年同期收入人民币2.346亿元,同比增长24.4%。基因检测的风口,增大了泛生子产品的价值,然而,在整个行业产品价格都将下调的趋势下,泛生子营收的增速可持续的时间能保持多久呢?

在行业都在快速跑马圈地的时候,泛生子却放缓了前进的步伐,其销售费用从2019年的2.54亿元降至2.47亿元,销售费用占比从2019年的78.4%降至58.2%。进入2021年之时,泛生子与正大天晴合作推广共同推进HCCscreen™产品进入医院渠道,5月又与西门子医疗合作。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Sullivan)的数据,预计2023年中国肝癌早期筛查的市场潜力将达到72亿美元。在急需跑马圈地之时,主动减缓自己前进的步伐并将期望寄托其他公司或许并非明智之举。

02 无视风险的院外早筛,技术基础有待提高

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成熟,癌症周期也被大概分成四个阶段:预测、早期筛查、诊断、治疗和监测。泛生子目前主要应用在癌症诊断与肿瘤精准治疗,肿瘤液体活检等上展开了研发和应用。

肝癌已经成为了数以万计的家庭幸福的梦魇,在所有癌症中,肝癌死亡率排第二位,5年生存率仅有12.1%。全球原发性肝癌每年新发病例85.4万例,而中国就高达46.6万例,约占全球肝癌患者数量的54.6%。2019年初,泛生子已经发表了中国第一个关于肝癌早期筛查的前瞻性研究,该研究已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随后HCCscreen ™产品的问世,可实现cfDNA点突变、插入缺失突变、HBV病毒整合等肝癌常见突变的精准检测,当然这也开启了泛生子的筛查之路,大大增加了泛生子的想象力。然而,在癌症早筛上,是有院内市场和院外市场的场景分别。不同的场景对于产品的要求各不相同,对应的操作环境也不相同。

在院内市场,基因检测产品操作起来更加方便。有专业的医务人员进行取样,整个过程安全可控,其中体检机构是最典型应用市场。虽然泛生子医疗已经与爱康国宾展开了深度合作,但对于泛生子来说,最难的地方在于渠道拓展。与正大天晴和西门子医疗的合作,对于泛生子渠道拓展能起到一定的帮助,但是放权渠道也意味着减小自己主动出击的动力,如何在这种合作中寻找到一个平衡点至关重要。

在大健康赛道,相比较容量有限的医疗机构,院外明显有着更广阔的应用市场,理论上更适合基因检测产品。特别是经过了咽拭子和新冠疫苗的普及教育后,消费端对于基因产品的接受程度已经远高于以往。但居家筛查存在取样的挑战,泛生子基于血液样本的基因检测产品高度依赖医护人员,自行采血不但有可能污染样品的风险,对于用户来说也有感染和其他不确定的风险。

作为一款医疗产品,想要“清清白白”的进入消费市场,必定需要相对应的资质。据悉,泛生子计划在今年第二季度启动HCCscreen™的NMPA注册临床试验,但相关产品却已经在消费端进行销售。

泛生子医疗宏伟的蓝图下,必定需要够硬的技术在其背后支撑。但是泛生子的技术能力,依然有待提高。目前泛生子专利申请记录为32个,其中4个发明专利被驳回,授权的专利数8个,公开专利5个,此外大多仍属于实质审查阶段。可以直接使用的专利数量相比较贝瑞基因和燃石医学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或许泛生子已经发现了自己研发能力的不足,2020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62.5%,从2019年的9170万元增至1.49亿元,但短时间内赶超对手难度不小。

 

image.png

专利申请年份

作为精准医疗的重要方向,基因科技已经成为了医疗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已经开始进入医疗的各个环节当中。在未来,基因检测作为医疗中的基础技术,每一例检测,背后都关乎一个人甚至一个家庭的未来。

我们看一个基因科技企业,除了需要关注它的商业化,同样需要关注其在技术上的投入和产出。基因检测技术十分复杂,并非三两年能够攻克,希望意识到自身技术不足的泛生子,可以打磨出更好的产品。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成长减速、亏损扩大,泛生子该棋落何处?

目前泛生子的研发能力并不突出,发明专利数量与友商对比并不占优势,相对薄弱的技术能力或许是其未来发展中的一大隐患。

图片来源:Unsplash-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文|深潜atom

一年一度的CMEF春季展结束了,但它为医疗行业带来了长远影响并未消退。CMEF期间,基因科技企业泛生子宣布与西门子医疗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会携手在中国医院市场大规模应用,这次合作似乎将会引领着基因检测行业的发展方向,有机会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此外,泛生子也瞄准了院外市场,与院内市场的一帆风顺不同,在面对资质不足、价格高昂和品牌力不足的情况下,其C端市场目前整体乏善可陈。

“泛生子”一词来源于达尔文的“泛生论”,是“基因”一词的真正来源,是人类对于遗传物质最原始的定义。公司的名字,直接的阐释了业务的基础,通过基因科技赋能医疗。泛生子也是中国最早一批进入癌症精准医疗领域的基因科技公司,基于体外诊断(IVD)技术和临床实验室自建项目(LDT)的基础业务,衍生了癌症诊断监测、癌症早期筛查以及药物研发三大主要业务。

在泛生子医疗的未来蓝图中,覆盖了覆盖前沿科技和癌症早筛服务,但是目前泛生子的研发能力并不突出,发明专利数量与友商对比并不占优势,相对薄弱的技术能力或许是其未来发展中的一大隐患。

01 疫情风口下,业务增速不足且狼性减少

2015年,王思振和阎海联合创办了泛生子,通过基因检测技术实现癌症精准诊断。与一众消失在历史尘埃中的公司不同,2020年成功在美上市的泛生子无疑是这场战争中的胜利者。

2013年,好莱坞巨星安吉丽娜·朱莉测序后切除乳腺自保,用“激进”的方式科普了基因测序。等到了2016年,在一线城市大医院,大部分医生不论在科研还是在临床领域,都深度参与基因检测,对这项技术的效用再无质疑。这意味着,2016年起基因检测产品已经具备了商业化的基础,泛生子的成立享受到了天时之利。

大多数创业公司,都会集中公司精力,打磨某一款产品,积累了足够多优势后再横向扩张。然而,泛生子并非如此,泛生子的业务基本覆盖前沿科技和癌症早筛范畴,之后再细分到其他临床渠道。

image.png

泛生子业务方向

业务层面体外诊断(IVD)技术和临床实验室自建项目(LDT)都是泛生子的基础业务,并衍生了三大主要业务:癌症诊断监测、癌症早期筛查以及药物研发服务,涵盖了从高危人群的早期筛查,到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建议以及预后监测和管理的癌症全周期,主要产品包括肝癌检测产品HCCscreen™、泛癌症分子诊断解决方案OncoPanScan™以及新冠检测试剂盒等。

同时向这么多方向发展,可能是因为30几岁就实现了财务自由的王思振,有一颗推动基因科技发展的雄心;又或者是有过成功经验的王思振,希望成就更大的事业。在深潜atom看来,多业务发展的模式成就了如今的泛生子,也可能制约其未来发展。

随着精准医疗的兴起,可以精准检测疾病的基因科技很快就进入了资本市场的风口。在此前创业产品成功被收购的王思振带领下,泛生子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无疑是资本市场的宠儿。成立四年内完成了4轮超过10亿人民币的融资,2020年6月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并完成首次公开募股,募资总额2.56亿美元。

image.png

泛生子融资史

进入2020年,疫情之下基因检测服务在全世界范围内被普及,泛生子却没有迎来属于自己的风口。2020年全年总营收为人民币4.245亿元,只比2019年增加了1亿元。而2020年当期净亏损为人民币31亿元,较2019年的6.76亿元出现了大幅增加。

上市之前,泛生子的收入以药物研发服务为主,一度占比67.03%,业务覆盖中枢神经系统癌症、肺癌、肝癌、结肠癌、乳腺癌等。如今,泛生子的肝细胞癌早筛检测产品HCCscreen™,已经开展商业化。2020年LDT检测产品HCCscreen™和IVD产品(包括Genetron S5仪器和肺癌8基因试剂盒)营收均显著增长,2020年全年毛利率61.3%,2019年同期44.8%。

2020年全年LDT诊断检测数约为2.19万例,LDT检测例数同比小幅下降4.1%,但2020年全年LDT服务收入为人民币2.917亿元,较2019年同期收入人民币2.346亿元,同比增长24.4%。基因检测的风口,增大了泛生子产品的价值,然而,在整个行业产品价格都将下调的趋势下,泛生子营收的增速可持续的时间能保持多久呢?

在行业都在快速跑马圈地的时候,泛生子却放缓了前进的步伐,其销售费用从2019年的2.54亿元降至2.47亿元,销售费用占比从2019年的78.4%降至58.2%。进入2021年之时,泛生子与正大天晴合作推广共同推进HCCscreen™产品进入医院渠道,5月又与西门子医疗合作。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Sullivan)的数据,预计2023年中国肝癌早期筛查的市场潜力将达到72亿美元。在急需跑马圈地之时,主动减缓自己前进的步伐并将期望寄托其他公司或许并非明智之举。

02 无视风险的院外早筛,技术基础有待提高

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成熟,癌症周期也被大概分成四个阶段:预测、早期筛查、诊断、治疗和监测。泛生子目前主要应用在癌症诊断与肿瘤精准治疗,肿瘤液体活检等上展开了研发和应用。

肝癌已经成为了数以万计的家庭幸福的梦魇,在所有癌症中,肝癌死亡率排第二位,5年生存率仅有12.1%。全球原发性肝癌每年新发病例85.4万例,而中国就高达46.6万例,约占全球肝癌患者数量的54.6%。2019年初,泛生子已经发表了中国第一个关于肝癌早期筛查的前瞻性研究,该研究已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随后HCCscreen ™产品的问世,可实现cfDNA点突变、插入缺失突变、HBV病毒整合等肝癌常见突变的精准检测,当然这也开启了泛生子的筛查之路,大大增加了泛生子的想象力。然而,在癌症早筛上,是有院内市场和院外市场的场景分别。不同的场景对于产品的要求各不相同,对应的操作环境也不相同。

在院内市场,基因检测产品操作起来更加方便。有专业的医务人员进行取样,整个过程安全可控,其中体检机构是最典型应用市场。虽然泛生子医疗已经与爱康国宾展开了深度合作,但对于泛生子来说,最难的地方在于渠道拓展。与正大天晴和西门子医疗的合作,对于泛生子渠道拓展能起到一定的帮助,但是放权渠道也意味着减小自己主动出击的动力,如何在这种合作中寻找到一个平衡点至关重要。

在大健康赛道,相比较容量有限的医疗机构,院外明显有着更广阔的应用市场,理论上更适合基因检测产品。特别是经过了咽拭子和新冠疫苗的普及教育后,消费端对于基因产品的接受程度已经远高于以往。但居家筛查存在取样的挑战,泛生子基于血液样本的基因检测产品高度依赖医护人员,自行采血不但有可能污染样品的风险,对于用户来说也有感染和其他不确定的风险。

作为一款医疗产品,想要“清清白白”的进入消费市场,必定需要相对应的资质。据悉,泛生子计划在今年第二季度启动HCCscreen™的NMPA注册临床试验,但相关产品却已经在消费端进行销售。

泛生子医疗宏伟的蓝图下,必定需要够硬的技术在其背后支撑。但是泛生子的技术能力,依然有待提高。目前泛生子专利申请记录为32个,其中4个发明专利被驳回,授权的专利数8个,公开专利5个,此外大多仍属于实质审查阶段。可以直接使用的专利数量相比较贝瑞基因和燃石医学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或许泛生子已经发现了自己研发能力的不足,2020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62.5%,从2019年的9170万元增至1.49亿元,但短时间内赶超对手难度不小。

 

image.png

专利申请年份

作为精准医疗的重要方向,基因科技已经成为了医疗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已经开始进入医疗的各个环节当中。在未来,基因检测作为医疗中的基础技术,每一例检测,背后都关乎一个人甚至一个家庭的未来。

我们看一个基因科技企业,除了需要关注它的商业化,同样需要关注其在技术上的投入和产出。基因检测技术十分复杂,并非三两年能够攻克,希望意识到自身技术不足的泛生子,可以打磨出更好的产品。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