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科技发达的今天 城市管理的方向在哪?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科技发达的今天 城市管理的方向在哪?

如果说城市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是要考验着城市管理者和修筑者的良心,那么让城市智能应急平台实现各部门联动互通,进而形成有效的规范和合力,则是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不得不承认的事实。

对于普通市民而言,“应急预案”早已不是一个新鲜词汇了,一系列涉及天气、交通、安全的紧急预案早已为广大市民所熟知。

远的不说,就拿雾霾来讲,纵观这些年,雾霾已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宠儿”,从北方到南方,从沿海到中西部,从一线发达城市到二三线城市,雾霾总会时常“光顾”。

现如今,雾霾治理问题已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近几年在全国两会上,雾霾治理更是成为了代表委员无法绕开的话题。事实上,除了雾霾治理之外,还有交通拥堵、城市用水污染以及城市安全等问题同样考验着城市管理者应对及预防的智慧。

近年来,国家层面和地方政府层面对城市问题所出台的相关治理和应急预案和政策并不在少数,单从这些文件内容可以看出,减排、限排、限号、优化产业结构等成为高频词。但从现实来看,仅仅依靠当前的传统治理和应急手段还远远不够,很多预案出台最终所要达到的效果并不理想,应对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城市安全等城市问题还应该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来提供辅助和支撑。

伴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城市正逐渐采用新技术来对城市问题及自然灾害进行防范和应对,就比如上海正积极应用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对风险的实时监控、实施防范,由此来提高城市应急预警能力。当然,当地还将通过政策、资金、项目等手段,重点瞄准地铁交通、大型商圈、安全生产、重大展会等领域,通过管理制度与技术支撑的结合,提升城市的整体安全保障水平。

毋庸置疑,在现今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年代,城市问题的预防及应急也应该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在预防环节,无论是在硬件投入方面还是在资金、政策扶持上,都应该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而在应急方面,不仅要让各个部门相互联动、共同应对,而且还应该让更多企业主体参与进来,通过互联网手段和高科技创新呼吁、影响和吸引更多的普通民众行动起来。

这些年以来,全国各地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正平稳推进,一些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已经或正在建立相关智能应急调度中心或平台,涉及交通、环保、消防、市政、安全等多个部门,不过就目前来看,仍面临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最亟待解决的就是应急平台或中心内各个部门的联动和协调。正如当前热炒的大数据很重要一样,如果各部门有价值的数据不放开、不共享(除涉及机密外)的话,再有价值的数据也是枉然。

所以业内人士也提出担心,建智能平台或中心容易,但要让各部门、各平台最终实现联动互通,其中的阻力不可小觑。而这样一来所造成的损失无法低估。比如,像持续几天的雨雪天气,要避免恶劣天气为市民的衣食住行带来不便,倘若市政、交通、城管乃至供水、供气、供电等相关部门没有快速实现协调和互通,而是各自为政,各管一摊。那么城市交通、供水、供电势必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损失。

特别是面对当前城市化进程中频发的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包括对重大社会突发事件、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等,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些不仅所涉及的范围广泛,对于那些需要跨地区、跨部门开展的紧急行动,就更应该通过智能应急平台或中心,并取得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从而实现各部门联动的统一性,提高效能,最终收获实效。

如果说城市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是要考验着城市管理者和修筑者的良心,那么让城市智能应急平台实现各部门联动互通,进而形成有效的规范和合力,则是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不得不承认的事实。而这也正是城市智能应急平台所要实现这一目标。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科技发达的今天 城市管理的方向在哪?

如果说城市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是要考验着城市管理者和修筑者的良心,那么让城市智能应急平台实现各部门联动互通,进而形成有效的规范和合力,则是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不得不承认的事实。

对于普通市民而言,“应急预案”早已不是一个新鲜词汇了,一系列涉及天气、交通、安全的紧急预案早已为广大市民所熟知。

远的不说,就拿雾霾来讲,纵观这些年,雾霾已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宠儿”,从北方到南方,从沿海到中西部,从一线发达城市到二三线城市,雾霾总会时常“光顾”。

现如今,雾霾治理问题已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近几年在全国两会上,雾霾治理更是成为了代表委员无法绕开的话题。事实上,除了雾霾治理之外,还有交通拥堵、城市用水污染以及城市安全等问题同样考验着城市管理者应对及预防的智慧。

近年来,国家层面和地方政府层面对城市问题所出台的相关治理和应急预案和政策并不在少数,单从这些文件内容可以看出,减排、限排、限号、优化产业结构等成为高频词。但从现实来看,仅仅依靠当前的传统治理和应急手段还远远不够,很多预案出台最终所要达到的效果并不理想,应对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城市安全等城市问题还应该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来提供辅助和支撑。

伴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城市正逐渐采用新技术来对城市问题及自然灾害进行防范和应对,就比如上海正积极应用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对风险的实时监控、实施防范,由此来提高城市应急预警能力。当然,当地还将通过政策、资金、项目等手段,重点瞄准地铁交通、大型商圈、安全生产、重大展会等领域,通过管理制度与技术支撑的结合,提升城市的整体安全保障水平。

毋庸置疑,在现今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年代,城市问题的预防及应急也应该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在预防环节,无论是在硬件投入方面还是在资金、政策扶持上,都应该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而在应急方面,不仅要让各个部门相互联动、共同应对,而且还应该让更多企业主体参与进来,通过互联网手段和高科技创新呼吁、影响和吸引更多的普通民众行动起来。

这些年以来,全国各地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正平稳推进,一些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已经或正在建立相关智能应急调度中心或平台,涉及交通、环保、消防、市政、安全等多个部门,不过就目前来看,仍面临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最亟待解决的就是应急平台或中心内各个部门的联动和协调。正如当前热炒的大数据很重要一样,如果各部门有价值的数据不放开、不共享(除涉及机密外)的话,再有价值的数据也是枉然。

所以业内人士也提出担心,建智能平台或中心容易,但要让各部门、各平台最终实现联动互通,其中的阻力不可小觑。而这样一来所造成的损失无法低估。比如,像持续几天的雨雪天气,要避免恶劣天气为市民的衣食住行带来不便,倘若市政、交通、城管乃至供水、供气、供电等相关部门没有快速实现协调和互通,而是各自为政,各管一摊。那么城市交通、供水、供电势必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损失。

特别是面对当前城市化进程中频发的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包括对重大社会突发事件、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等,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些不仅所涉及的范围广泛,对于那些需要跨地区、跨部门开展的紧急行动,就更应该通过智能应急平台或中心,并取得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从而实现各部门联动的统一性,提高效能,最终收获实效。

如果说城市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是要考验着城市管理者和修筑者的良心,那么让城市智能应急平台实现各部门联动互通,进而形成有效的规范和合力,则是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不得不承认的事实。而这也正是城市智能应急平台所要实现这一目标。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