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伊春鹿鸣矿业尾矿库泄漏造成损失4420万,63人被问责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伊春鹿鸣矿业尾矿库泄漏造成损失4420万,63人被问责

生态环境部介绍,此次事件是我国近20年来尾矿泄漏量最大、应急处置难度最大、后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任务异常艰巨的突发环境事件。

鹿鸣矿业尾矿库泄漏资料图片。图片来源:@新华视点

实习记者 | 张倩楠

编辑 | 翟瑞民

黑龙江伊春鹿鸣矿业有限公司(简称“鹿鸣矿业”)尾矿库泄漏的事件曾严重污染农田和河道,并导致铁力市第一水厂停止供水。2021年5月20日深夜,生态环境部发布事故调查报告称,此次事件是一起因工程质量不合格造成尾矿库排水井损毁,进而导致尾矿大量泄漏次生的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420.45万元。

鹿鸣矿业位于黑龙江省伊春森工铁力林业局鹿鸣林场。该公司成立于2006年8月2日,为中铁资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是集钼矿采矿、选矿于一体的大型有色金属矿山企业。

2020年3月28日13时30分左右,鹿鸣矿业尾矿库排水隧洞发生尾矿泄漏。3月29日18时,依吉密河入呼兰河交汇口下游10公里处(距离事发点125公里)出现钼浓度超标,最高超标约9倍。当日21时30分,铁力市第一水厂受事件影响停止供水。

事件发生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启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二级响应,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迅速派出工作组和专家组赶赴现场,指导当地政府开展应急处置工作。经过共同努力,4月11日14时,依吉密河、呼兰河全线特征污染物钼浓度稳定达标,实现了“不让超标污水进入松花江”的既定工作目标,避免了事件发展成为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

生态环境部介绍,此次事件是我国近20年来尾矿泄漏量最大、应急处置难度最大、后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任务异常艰巨的突发环境事件。

联合调查组认定,鹿鸣矿业尾矿库4#排水井拱板和井架工程质量达不到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拱板发生结构破坏导致尾矿泄漏,井架在不平衡尾矿、水和冰块的压力作用下倒塌,进而导致尾矿经排水隧洞大量泄漏,是造成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

经专家核算,此次事件中尾矿库泄漏232-245万立方米尾矿(砂水混合物),造成伊春市、绥化市境内部分河段、农田及林地被污染。经评估,此次事件黑龙江省二级应急响应阶段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420.45万元,主要包括应急工程费、应急监测费、行政支出费、应急防护费、财产损害费等。其中,财产损害费用1025.77万元。

联合调查组表示,鹿鸣矿业、中铁一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湖南和天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分别作为鹿鸣矿业尾矿库回水隧洞工程建设、施工、监理单位,未认真落实主体责任,对事件发生负有直接责任;中铁资源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对下属公司日常监督管理不力;伊春市生态环境局、伊春市应急管理局、铁力市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存在对鹿鸣矿业日常监督不力等职责落实不到位问题。

经黑龙江省有关部门及有关国有企业进一步调查处理,相关责任单位和人员被严肃问责。其中,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对相关下属企业共43人、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对相关下属企业共9人予以问责。铁力市应急管理局、伊春市应急管理局被责令分别向铁力市人民政府和伊春市人民政府作出书面检查;伊春市应急管理局、伊春市生态环境局、铁力市政府、铁力市应急管理局、原铁力林业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11名相关责任人分别受到党纪政纪处分。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伊春鹿鸣矿业尾矿库泄漏造成损失4420万,63人被问责

生态环境部介绍,此次事件是我国近20年来尾矿泄漏量最大、应急处置难度最大、后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任务异常艰巨的突发环境事件。

鹿鸣矿业尾矿库泄漏资料图片。图片来源:@新华视点

实习记者 | 张倩楠

编辑 | 翟瑞民

黑龙江伊春鹿鸣矿业有限公司(简称“鹿鸣矿业”)尾矿库泄漏的事件曾严重污染农田和河道,并导致铁力市第一水厂停止供水。2021年5月20日深夜,生态环境部发布事故调查报告称,此次事件是一起因工程质量不合格造成尾矿库排水井损毁,进而导致尾矿大量泄漏次生的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420.45万元。

鹿鸣矿业位于黑龙江省伊春森工铁力林业局鹿鸣林场。该公司成立于2006年8月2日,为中铁资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是集钼矿采矿、选矿于一体的大型有色金属矿山企业。

2020年3月28日13时30分左右,鹿鸣矿业尾矿库排水隧洞发生尾矿泄漏。3月29日18时,依吉密河入呼兰河交汇口下游10公里处(距离事发点125公里)出现钼浓度超标,最高超标约9倍。当日21时30分,铁力市第一水厂受事件影响停止供水。

事件发生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启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二级响应,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迅速派出工作组和专家组赶赴现场,指导当地政府开展应急处置工作。经过共同努力,4月11日14时,依吉密河、呼兰河全线特征污染物钼浓度稳定达标,实现了“不让超标污水进入松花江”的既定工作目标,避免了事件发展成为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

生态环境部介绍,此次事件是我国近20年来尾矿泄漏量最大、应急处置难度最大、后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任务异常艰巨的突发环境事件。

联合调查组认定,鹿鸣矿业尾矿库4#排水井拱板和井架工程质量达不到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拱板发生结构破坏导致尾矿泄漏,井架在不平衡尾矿、水和冰块的压力作用下倒塌,进而导致尾矿经排水隧洞大量泄漏,是造成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

经专家核算,此次事件中尾矿库泄漏232-245万立方米尾矿(砂水混合物),造成伊春市、绥化市境内部分河段、农田及林地被污染。经评估,此次事件黑龙江省二级应急响应阶段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420.45万元,主要包括应急工程费、应急监测费、行政支出费、应急防护费、财产损害费等。其中,财产损害费用1025.77万元。

联合调查组表示,鹿鸣矿业、中铁一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湖南和天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分别作为鹿鸣矿业尾矿库回水隧洞工程建设、施工、监理单位,未认真落实主体责任,对事件发生负有直接责任;中铁资源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对下属公司日常监督管理不力;伊春市生态环境局、伊春市应急管理局、铁力市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存在对鹿鸣矿业日常监督不力等职责落实不到位问题。

经黑龙江省有关部门及有关国有企业进一步调查处理,相关责任单位和人员被严肃问责。其中,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对相关下属企业共43人、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对相关下属企业共9人予以问责。铁力市应急管理局、伊春市应急管理局被责令分别向铁力市人民政府和伊春市人民政府作出书面检查;伊春市应急管理局、伊春市生态环境局、铁力市政府、铁力市应急管理局、原铁力林业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11名相关责任人分别受到党纪政纪处分。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