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平均每10天成立一家公司,互联网下一浪看海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平均每10天成立一家公司,互联网下一浪看海南?

自贸港红利下,海南的魅力远不止于此。

文丨丁文文

“聚焦平台载体,提升产业能级,以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数字贸易等为重点发展信息产业。”2020年6月1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后,自贸港政策红利加持,营商环境持续改善,激荡市场“一池春水”,互联网企业纷至沓来,共享自贸港建设新机遇。

平均每10天成立一家互联网大厂新公司

天眼查APP显示,我国目前约有3.4万家状态为在业、存续、迁入、迁出的从事5G和工业互联网相关业务的企业。从5G和工业互联网相关企业的注册时间(全部企业状态)来看,2020年共新增超1,800家相关企业,同比增长20%。截至5月17日,我国今年已新增1.2万余家5G和工业互联网相关企业。

据天眼查APP不完全统计,近一年内包括阿里巴巴、腾讯、小米、字节跳动、百度、新浪、美团等互联网大厂,在海南新注册成立的大厂相关公司已有30余家,平均每10天就有一家大厂新公司成立,企业注册资本最高达31.5亿元。

细看这些新公司所属行业,涉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商务服务业、娱乐业、零售业等;经营范围包括企业征信业务、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商业保理业务、药品零售、电影发行等。

图片来源:天眼查APP

“产城融合”,互联网产业集聚效应明显

细数海南与互联网的渊源得从上世纪90年代末说起。第一波互联网浪潮中,海南就已经走在互联网时代的前列,彼时率先在全国发展互联网的海南,诞生了全国闻名的天涯社区、凯迪网络以及中国最早一批婚恋交友网站知己网等。

2015年,海南省委、省政府将互联网产业列入全省12个重点产业,出台《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互联网产业的若干意见》,采取一系列强力措施,着眼于推动互联网产业“三年成形、五年成势”,到2020年实现千亿元产值规模,吹响了海南互联网产业重新冲刺的号角。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互联网领域面临不少挑战,也蕴藏着许多生机。作为海南省十二大重点产业之一的互联网产业,在自贸港建设新机遇和互联网产业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营收规模从“十三五”初期的241亿元,发展到2020年年底已突破1257亿元,年均增速高达38%,超额实现了千亿元产业规模目标。

在我国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海南自贸港政策红利初步显现,为企业构建全球化战略创造了良好条件。2020年12月23日,海南省政府在北京与小米集团、金山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深化合作。小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金山集团董事长雷军表示,希望能以此次签约为契机,结合海南自贸港政策,充分发挥小米、金山自身优势,推动与海南务实合作。  

互联网产业发展,离不开好的平台载体,近年来,海南省按照“产城融合”模式,集中打造以海南生态软件园、复兴城互联网信息产业园、陵水清水湾信息产业园为核心的互联网产业园区,引导互联网企业发展。

“目前海南互联网产业做大主要还是靠龙头企业生态圈带动以及重点园区的产业集群效应。”海南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分析,以海南生态软件园和海口复兴城互联网信息产业园区为例,两大重点园区营收在海南全省互联网产业占比为由2019年的47%已提高至2020年的64.7%,集聚效应更加明显。  

致力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的海南生态软件园,眼下已经成为海南自贸港发展数字经济的主要平台和载体。2020年,海南生态软件园入园企业数量、收入、税收均实现超过100%的增长。截至2021年3月底,入园企业已达8638家,今年1-3月税收26.4亿元,同比增长224.8%,产业聚集能力正加速形成。

随着自贸港政策红利不断释放,借助海南“互联网+”的东风,定位打造数字经济总部集聚区、国际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的海口复兴城互联网信息产业园区目前已聚集了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爱奇艺、芒果TV、映客直播等数字经济龙头企业。2020年,该园区互联网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省互联网产业营业收入的35%,成为全省千亿级互联网产业集群培育打造的主力军之一。

慕名而来,海南有什么?

互联网企业慕名而来、相继落户,正在海南发生。

2020年,海南互联网企业新增1.5万家,同比增长翻番,总数已超过3.6万家。

究其原因,海南不仅有令人心动的“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还有贸易自由便利、投资自由便利、跨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人员进出自由便利等诸多优惠开放政策、投资机遇……《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实施后,更加自由便利的贸易投资政策、更加安全便捷的金融支持政策、更加高效精准的税收优惠政策、更加便利开放的运输服务政策、更加有力有效的要素支撑政策、更加高效完善的实施保障制度使得海南成为全球投资的“新热土”,互联网、影视、旅游等企业纷纷拓展在海南的业务布局。

自贸港红利下,海南的魅力远不止于此。今年4月12日,海南自贸港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开通实施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国际合作平台、扩大产业开放提供高质量的通信基础设施,可明显提升覆盖园区企业的国际互联网访问质量,改善国际网站访问、跨国视频会议、大文件传输、设备远程调试等应用场景下的用户体验,为园区营造优质的国际通信营商环境,助力国际会展与赛事、旅游康养、港口物流、医药产业、互联网、跨境电商等产业的聚集发展。该专用通道是以园区企业为服务对象、旨在提升企业国际互联网访问体验,目前服务洋浦经济开发区、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海南生态软件园、海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海口复兴城互联网信息产业园、江东新区、海口综合保税区、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三亚互联网信息产业园9个园区。

可以预见,海南自贸港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的开通将吸引更多有国际业务的企业落地海南。

互联网是否会成就海南?

“十三五”时期,海南省互联网产业发展呈现高速增长,成为12个重点产业中发展最快的产业。《海南自贸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后,对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那么,“十四五”时期,互联网产业将如何继续保持发展势头,为自贸港建设注入动力?

“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具有实施全面深化改革和试验最高水平开放政策的独特优势。总体看,虽然海南部分工业龙头企业转型步伐领先,但制造业基础还很薄弱,数字化转型和工业互联网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内其他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海南省工信厅厅长尹丽波指出。

未来几年,海南将积极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产业,以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数字贸易等为重点,加速培育若干千百亿级信息产业集群。

尹丽波向媒体表示,在“三年成型五年成势”超额实现千亿目标的基础上,海南再利用五年时间推动互联网产业规模连续翻番,力争2022年迈过2000亿元,2025年突破4000亿元。接下来,海南将按照“产城融合”的模式,进一步推动互联网产业园区的高质量差异化的发展,打造优质产业载体平台。比如海南生态软件园,重点打造区块链、游戏动漫等相关的产业。海口复兴城互联网产业园重点打造物联网、数字贸易、离岸创新创业等产业。陵水清水湾信息产业园重点打造卫星导航,海洋信息产业等。三亚互联网信息产业园重点打造数字创意、科技创新等产业。争取把这些产业园建成国内一流,国际上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新型的“硅谷”。以这些产业园为依托,打造区块链、物联网等各具特色的“百亿级”产业集群。

“除了这些以服务业为主的互联网产业,我们也计划利用自贸港政策积极引导电子信息制造业相关的企业来海南布局发展。”下一步,海南将把握自贸港建设机遇,加快推进智慧海南建设,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作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和激发数字经济新动能的重要举措,积极引导企业利用5G、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边缘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力推进工业互联网在各个重点行业创新应用,持续提升关键业务环节数字化智能化的企业比例,加速工业互联网的深度应用,逐步形成龙头企业带动效应和产业集群规模效应,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新模式新业态培育等方面创新发展,使工业互联网赋能更多的工业企业,助力海南制造业转型升级。

如果说社交互联网成就了深圳、消费互联网成就了杭州,踏着自贸港建设的新浪潮,互联网是否会成就海南?答案可期。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平均每10天成立一家公司,互联网下一浪看海南?

自贸港红利下,海南的魅力远不止于此。

文丨丁文文

“聚焦平台载体,提升产业能级,以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数字贸易等为重点发展信息产业。”2020年6月1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后,自贸港政策红利加持,营商环境持续改善,激荡市场“一池春水”,互联网企业纷至沓来,共享自贸港建设新机遇。

平均每10天成立一家互联网大厂新公司

天眼查APP显示,我国目前约有3.4万家状态为在业、存续、迁入、迁出的从事5G和工业互联网相关业务的企业。从5G和工业互联网相关企业的注册时间(全部企业状态)来看,2020年共新增超1,800家相关企业,同比增长20%。截至5月17日,我国今年已新增1.2万余家5G和工业互联网相关企业。

据天眼查APP不完全统计,近一年内包括阿里巴巴、腾讯、小米、字节跳动、百度、新浪、美团等互联网大厂,在海南新注册成立的大厂相关公司已有30余家,平均每10天就有一家大厂新公司成立,企业注册资本最高达31.5亿元。

细看这些新公司所属行业,涉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商务服务业、娱乐业、零售业等;经营范围包括企业征信业务、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商业保理业务、药品零售、电影发行等。

图片来源:天眼查APP

“产城融合”,互联网产业集聚效应明显

细数海南与互联网的渊源得从上世纪90年代末说起。第一波互联网浪潮中,海南就已经走在互联网时代的前列,彼时率先在全国发展互联网的海南,诞生了全国闻名的天涯社区、凯迪网络以及中国最早一批婚恋交友网站知己网等。

2015年,海南省委、省政府将互联网产业列入全省12个重点产业,出台《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互联网产业的若干意见》,采取一系列强力措施,着眼于推动互联网产业“三年成形、五年成势”,到2020年实现千亿元产值规模,吹响了海南互联网产业重新冲刺的号角。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互联网领域面临不少挑战,也蕴藏着许多生机。作为海南省十二大重点产业之一的互联网产业,在自贸港建设新机遇和互联网产业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营收规模从“十三五”初期的241亿元,发展到2020年年底已突破1257亿元,年均增速高达38%,超额实现了千亿元产业规模目标。

在我国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海南自贸港政策红利初步显现,为企业构建全球化战略创造了良好条件。2020年12月23日,海南省政府在北京与小米集团、金山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深化合作。小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金山集团董事长雷军表示,希望能以此次签约为契机,结合海南自贸港政策,充分发挥小米、金山自身优势,推动与海南务实合作。  

互联网产业发展,离不开好的平台载体,近年来,海南省按照“产城融合”模式,集中打造以海南生态软件园、复兴城互联网信息产业园、陵水清水湾信息产业园为核心的互联网产业园区,引导互联网企业发展。

“目前海南互联网产业做大主要还是靠龙头企业生态圈带动以及重点园区的产业集群效应。”海南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分析,以海南生态软件园和海口复兴城互联网信息产业园区为例,两大重点园区营收在海南全省互联网产业占比为由2019年的47%已提高至2020年的64.7%,集聚效应更加明显。  

致力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的海南生态软件园,眼下已经成为海南自贸港发展数字经济的主要平台和载体。2020年,海南生态软件园入园企业数量、收入、税收均实现超过100%的增长。截至2021年3月底,入园企业已达8638家,今年1-3月税收26.4亿元,同比增长224.8%,产业聚集能力正加速形成。

随着自贸港政策红利不断释放,借助海南“互联网+”的东风,定位打造数字经济总部集聚区、国际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的海口复兴城互联网信息产业园区目前已聚集了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爱奇艺、芒果TV、映客直播等数字经济龙头企业。2020年,该园区互联网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省互联网产业营业收入的35%,成为全省千亿级互联网产业集群培育打造的主力军之一。

慕名而来,海南有什么?

互联网企业慕名而来、相继落户,正在海南发生。

2020年,海南互联网企业新增1.5万家,同比增长翻番,总数已超过3.6万家。

究其原因,海南不仅有令人心动的“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还有贸易自由便利、投资自由便利、跨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人员进出自由便利等诸多优惠开放政策、投资机遇……《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实施后,更加自由便利的贸易投资政策、更加安全便捷的金融支持政策、更加高效精准的税收优惠政策、更加便利开放的运输服务政策、更加有力有效的要素支撑政策、更加高效完善的实施保障制度使得海南成为全球投资的“新热土”,互联网、影视、旅游等企业纷纷拓展在海南的业务布局。

自贸港红利下,海南的魅力远不止于此。今年4月12日,海南自贸港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开通实施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国际合作平台、扩大产业开放提供高质量的通信基础设施,可明显提升覆盖园区企业的国际互联网访问质量,改善国际网站访问、跨国视频会议、大文件传输、设备远程调试等应用场景下的用户体验,为园区营造优质的国际通信营商环境,助力国际会展与赛事、旅游康养、港口物流、医药产业、互联网、跨境电商等产业的聚集发展。该专用通道是以园区企业为服务对象、旨在提升企业国际互联网访问体验,目前服务洋浦经济开发区、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海南生态软件园、海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海口复兴城互联网信息产业园、江东新区、海口综合保税区、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三亚互联网信息产业园9个园区。

可以预见,海南自贸港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的开通将吸引更多有国际业务的企业落地海南。

互联网是否会成就海南?

“十三五”时期,海南省互联网产业发展呈现高速增长,成为12个重点产业中发展最快的产业。《海南自贸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后,对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那么,“十四五”时期,互联网产业将如何继续保持发展势头,为自贸港建设注入动力?

“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具有实施全面深化改革和试验最高水平开放政策的独特优势。总体看,虽然海南部分工业龙头企业转型步伐领先,但制造业基础还很薄弱,数字化转型和工业互联网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内其他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海南省工信厅厅长尹丽波指出。

未来几年,海南将积极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产业,以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数字贸易等为重点,加速培育若干千百亿级信息产业集群。

尹丽波向媒体表示,在“三年成型五年成势”超额实现千亿目标的基础上,海南再利用五年时间推动互联网产业规模连续翻番,力争2022年迈过2000亿元,2025年突破4000亿元。接下来,海南将按照“产城融合”的模式,进一步推动互联网产业园区的高质量差异化的发展,打造优质产业载体平台。比如海南生态软件园,重点打造区块链、游戏动漫等相关的产业。海口复兴城互联网产业园重点打造物联网、数字贸易、离岸创新创业等产业。陵水清水湾信息产业园重点打造卫星导航,海洋信息产业等。三亚互联网信息产业园重点打造数字创意、科技创新等产业。争取把这些产业园建成国内一流,国际上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新型的“硅谷”。以这些产业园为依托,打造区块链、物联网等各具特色的“百亿级”产业集群。

“除了这些以服务业为主的互联网产业,我们也计划利用自贸港政策积极引导电子信息制造业相关的企业来海南布局发展。”下一步,海南将把握自贸港建设机遇,加快推进智慧海南建设,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作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和激发数字经济新动能的重要举措,积极引导企业利用5G、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边缘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力推进工业互联网在各个重点行业创新应用,持续提升关键业务环节数字化智能化的企业比例,加速工业互联网的深度应用,逐步形成龙头企业带动效应和产业集群规模效应,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新模式新业态培育等方面创新发展,使工业互联网赋能更多的工业企业,助力海南制造业转型升级。

如果说社交互联网成就了深圳、消费互联网成就了杭州,踏着自贸港建设的新浪潮,互联网是否会成就海南?答案可期。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