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掉月薪一万五的码农工作以后,李平没有后悔过。他离开深圳回到老家,在新疆伊犁开始了自己新的事业。
这份事业由上万头大尾羊构成,这是新疆极为出名的羊种,适宜食用。它们散布在李平创立的公司“三疆牧羊”旗下的26个牧场上,想吃就吃,想跑就跑。
“其他地方的羊大多是圈养,但新疆的羊都是草场上放养。放养的羊不仅没有膻味,甚至有股奶香。”李平看着草原,颇为自豪地说。相比以前,他觉得自己现在和羊儿一样自由。
伊犁州面积相当于15个北京,人口还不及北京的四分之一。在这个地广人稀的地方提起网购,以前只能想到“网点少、快递慢”的印象。但如今,京东已经能在部分地区做到“一小时达”,通过仓储和物流的优化,这里的特色产品也能更快地送往全国各地。
三疆牧羊也正是凭借在线上的发力,营业额每年实现翻倍式增长。
中国已成全球最具增长潜力的消费市场,而京东链接着5亿用户和数百万合作伙伴。京东第十八个618购物即将到来,界面新闻深入走访伊犁当地,看到了网购是如何从消费到产业渗入当地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卖羊肉:线下到线上,卖羊肉一年销额翻倍
新疆人李平大学时读的是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到深圳一家科技企业做程序员,拿着当时不菲的薪资。直到2013年,他下决心回到老家创业,通过自有牧区+牧民合作联营的方式卖新疆羊肉。

伊犁有得天独厚的放牧优势:水草丰美、河流遍布的草场牧场自然环境优越;当地有24.8万人从事牧业,相当于当地乡村人口的15.2%。
当地生产羊肉的企业不少,但只有李平创立的三疆牧羊品牌,在三年内快速成为京东新疆羊肉类别中的销量榜首。其销售量自2018年到2020年每年以120%-150%的速度增长,目前为止已通过京东平台销售了13650只新疆大尾羊。
“原先我们主要在乌鲁木齐线下卖,一年大概就卖一两千头。现在通过京东在线上卖,全国各地的客人都能买。而且吃羊肉的习惯养成了,客人就会定期买,复购率很高。”李平对界面新闻记者介绍。
目前京东占到了其95%以上的线上渠道,三疆牧羊还在去年底入驻京东品牌池,品质得到认可的同时还拥有了更多流量。
线上已成李平最重视的渠道,京东618更是让他格外用心准备。刚刚入驻的2018年618,三疆牧羊就在当天达成了6万成交额,“出乎了我们预料”。第二年成交额达16万,到今年,他准备“要冲一冲,当天到60万销售额。”
为了这个有些野心的目标,他做了几方面准备:物流方面,货物入京东的西安仓,降低物流成本提升运输效率,最快可一天达;备货方面,羊肉从屠宰到发货的时间要求短,李平要求仓库内要有500-600只羊不间断供应。
李平的创业小有成就,跟随着受益的还有签订了包销帮扶的牧民们。一位伊犁当地果子沟牧场的合作牧民对界面新闻说,和三疆牧羊建立固定合作关系后,通过每年销售数据可计算出未来需要羊只的数目,其收入也有了稳定增长。原先他的放牧规模在120-150只,年收入在6万元,目前可以发展到430-480只,年收入增加到了21万多,完全足够一家5口过上体面的生活。
卖数码:去年开店,今年要破百万销售额
除了帮新疆企业走出去,在服务新疆本地人上,京东也有特别的方法。
位于伊宁市中心的京东电脑数码专卖店,开店仅一年多,就已成了当地的“王牌”。
这一切要从老板张勇说起。他靠手机维修起家,开过小小的维修点,后来升级到品牌手机旗舰店,2019年他却二次创业,决定将小店转型成京东电脑数码专卖店。
“在电脑城逛过的人都知道,价格比较混乱,每家都有不同报价。京东专卖店却可以线上线下同价,很多顾客非常赞赏这一点。”张勇说,正是这一点让他看到做京东专卖店的未来——信息越来越透明,薄利的数码生意需要靠服务制胜。

2020年初,他将门店招牌正式换上,开始经营这家专卖店,服务范围辐射伊犁州八县两市。
这家店打破了当地电脑城不透明的价格体系,顾客进了店,在线上或线下下单都可以。依托对供应链的不断整合升级,专卖店联合达达集团旗下的京东到家平台,打通了线上线下一体化的销售服务,甚至能实现新品、爆品一小时达,扩大“1小时电脑数码生活圈”。
在服务方面他可谓是做到了极致。疫情管理严格时,附近的大学生无法出校买东西,就在京东上下单,他亲自送到学校门口;曾经有一位哈萨克族小伙家离门店七十多公里,他买了一个耳机,张勇也亲自开车送货,来回的140公里油费甚至超过了耳机的成本。
就是这样细致入微的服务让他和顾客建立起坚固的信任关系。到后来,客人们无论买什么都找他,遇见问题了也径直拨通他的电话。“有时候夜里十二点了还能接到人电话,说他的打印机坏了,我就教他怎么弄。”
熟客们逐渐聚集成一个社群,张勇将他们拉进微信群,将新品和优惠信息都发布在群内,进一步增强客户黏性。
张勇说,去年618当天,店里的销售额就达到了50多万,他预计今年能突破百万量级。
送快递:物流下沉到边疆
这是京东快递员雷小磊从事这份工作的第五个年头。从孤身一人坚守先锋站到今天,他经历过孤独,但也品尝了成果。
京东自2014年起开启了“先锋站”计划,鼓励员工回乡创业,在京东物流没有触达的乡镇市场部署一个小站点,填补空白区县的配送和销售工作,还提供上门取件、换新、货到付款等一系列增殖服务。
雷小磊就是先锋站开拓者之一。他在军队退伍后毅然回到了家乡——伊犁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简称“察县”),一个人在物流园区租了个小门面,从早上9点半工作到晚上8点。
最初,他一天只能收到几单快递,当地的农村居民对网购也不熟悉,往往连收件地址也写不清。渐渐地,京东对当地农产品商户培训、帮扶,再加上网购的普及,单量上去了,小门面也扩充成了稍有规模的仓库。
“基本是一天天看着我们配送车升级的。从那种小三轮,到小货车,到现在的面包车。基本每次大促一结束,车就得升级,不然货都拉不完。”雷小磊对界面新闻记者介绍道。
2019年的618购物节,察县营业部到件超过1800单,创下了站里的最高纪录。
雷小磊也从单打独斗,成长为该站点的站长,管理着一共10个员工。成绩最出色的快递小哥,月收入能达到一万七千元,站内员工平均工资也有7000元,在当地属于中上水平。

消费者们明显感受到收快递的速度提升了。从原先3-5天才能到货,到现在最快1天就能收到。
这背后不仅有雷小磊等快递小哥付出的辛勤劳动,京东覆盖全国各地区的八大仓也有功劳。西安仓2014年正式成立,覆盖西北地区,2019年西安亚洲一号启用,更是进一步提升了西北地区的物流时效。从这里发出的包裹,通往新疆最快只需1天时间。
今年618:持续下沉,健康增长
618,双十一,双十二……激烈竞争之下,电商平台的购物节花样百出,“造节”这件事,似乎已经成了目的而非出发点。
今年京东却提出了“让热爱不止于消费”作为主题。今年的618将从5月24日开始持续至6月20日,其中不仅仅要给消费者放价、保价,更重要的两点是产业助推乡村振兴、供应链数智化。
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京东凭借“自营+物流”的优势成为电商行业三巨头之一,但近几年来其在下沉市场的努力,更值得人称道。
京东2021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收入达到20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活跃买家数达到了里程碑式的5亿人,过去12个月获取的1.12亿净增新客为有史以来最大增幅,而这些新客中有80%以上来自下沉市场。
京东零售首席执行官徐雷表示,未来,京东零售的理想是卖全天下的货、去全天下卖货。今年京东618正逢18周年庆,计划帮助230个以上的品牌实现销售破亿。当下,线上去中心化的情况在加剧,线下传统零售的数字化进程也在提速。对于其他竞争对手来说,京东具有更加完备的供应链和履约能力,“我们能够帮品牌商在复杂的、多场景的渠道经营好新的流量场,满足他们的消费者需求,我们也广受品牌商的欢迎。”
京喜、京小店主打拼购和社区电商,正是京东在下沉市场布局的重要证明,再连接京东供应链的优势,京东完全可能在下沉市场形成一个坚固而健康的生态,树立其他竞品难以匹敌的护城河。
以新疆为例,羊肉企业通过京东打开了销量,帮助当地牧民提升生活质量;京东物流更是不断下沉,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凭借扎实的技术基础,京东也能用数据和系统帮助中小商家优化工作流程。
从数据来看,本次京东618预计产业链上将有超2000万人共同参与筹备,每个参与者都能从中受益;京东还将通过发挥农产品流通大中台的价值,以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能力助力乡村振兴。京东还将联动超300万家线下实体门店,在1400个县市实现1小时配送。
下沉是苦活,累活,甚至是亏本的投入。但真正的企业价值观却也体现在这里——一线都市固然是互联网企业必争之地,但也只有下沉到深处,在当地扎下根,才有可能将互联网的便捷、平等普及到每一个人身上,让每一个消费者买到好货,也让每个商家能发挥更大可能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