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李笋:供应链金融存在天花板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李笋:供应链金融存在天花板

供应链金融会比较专业,也有固定的资金流向,风险也比较好把控。

作者:吴风显

核心提示 

李笋刚刚就任万盈金融CEO,此前他是珠宝贷CEO,两年前,他是传统银行分行行长。这频繁转换的身份,显示他是一个有故事的人,这故事发生于互联网金融野蛮生长、传统金融受到猛烈冲击的大背景下。

所以,李笋的人生曲线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近年金融行业发展的脉络。细察之,在其频繁转换的身份里,还有一个未变的共性,即供应链金融。珠宝贷是珠宝行业的供应链金融,万盈金融是医药行业的供应链金融。因此,李笋对供应链金融的体会是最直接的、深刻的。

李笋:万盈金融CEO。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专业,12年银行从业经验以及6年以上金融机构运营管理经验。先后任职于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等。2014年出任珠宝贷联合创始人兼CEO。

- Q&A -

一、供应链金融存在天花板

记者(以下简称“记”):你刚到万盈金融吧?

李笋(以下简称“李):3月9号到今天(4月6日接受采访--记者注)二十多天。

记:万盈金融的项目来源有哪几种?

李:目前分三类,一类是供应链里的保理类业务,我们的母公司是上海富田基金,是专门做医药行业的PE的,专门为医药行业上市公司提供金融服务。另外,富田基金的股东是宜宾制药和中药集团。基于此,我们能获得不少医药行业核心企业的供应链应收帐款,并把它设计成保理业务。其次是医药行业的项目贷款,比如说医药行业用医院的房产或器械设备做抵押而融资。第三种就是非医药行业的。

记:各类项目的占比是怎么的?

李:前期,保理会多一些。但最近我们做了几个非医药行业的大项目,都有房产抵押。

记:非医药行业的项目会成为重点吗?在之前完成的所有项目中,医药行业供应链的项目占多少?

李:我还没了解万盈金融医药行业供应链的项目的占比,我怕说的不准确。非医药行业的项目不会成为重点。未来我们还是主要做医药行业。

记:你说前期以供应链金融为主,近期又多了非医药行业的项目,为什么发生这样的变化?

李: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变化,公司成立时就设计了这三个板块。我以前是珠宝贷的,我非常理解万盈金融的做法。做垂直领域更专业,安全边际也更高,但也会有一个问题,就是经济下行或行业不景气时,你的平台就会面临系统性风险。另外,细分行业的发展容易出现天花板。

我原来做珠宝贷,“珠宝贷”的名称让我们很难去做别的行业。尤其是,我们一直做珠宝行业的供应链金融,但后来我们明显感觉到后劲不足,因为珠宝行业受经济影响特别严重,下滑得非常快。2014年,珠宝行业十分旺盛,那时候,黄金一度涨到400块钱一克,珠宝贷就在那年应运而生,但2015年整个经济下行,所有奢侈品明显感觉到寒意。消费金融都是这样的。衣食住行是没办法缩减的,但珠宝等奢侈品可以一件都不买。所以整个珠宝行业下行非常严重,一些企业甚至很难维持经营。珠宝贷本来为珠宝行业做融资的,所以到了2015年,天花板一下子就触碰到了,存量待收金额下降得比较快。

所以,万盈金融可以同时做非医药行业的项目,这是给自己留了一个口子,它主要是做医药行业,但非医药行业的优质客户或者上市公司也做。

这也是我为什么选择万盈金融的重要原因。去年,我参加了万盈金融的年会,认识了他们的董事长,了解到他们前期发展有一点点慢,但我发现医药行业比珠宝行业好很多。

记:为什么?

李:首先,医药行业的市场比珠宝行业市场大十倍都不止。第二,医药行业不太容易受经济下行的影响,所以它的安全边际高过珠宝行业,比珠宝行业高很多。而且做医药行业的P2P很少。

二、越垂直细分,越有竞争力

记:无论是珠宝贷,还是万盈金融,都属于供应链金融,你对供应链金融是怎么理解的?

李:银行或者综合性的P2P平台,什么都可以做,但再好的风控也不可能对所有的行业都了解。尤其是,很多借款用途最终面目全非,被挪用了。甚至这个借款没有用于实体经济,而是去炒股了。

相对来说,供应链金融会比较专业,也有固定的资金流向,风险也比较好把控。我们现在是通过保理公司核查应收帐款的真实性,符合条件的应收帐款才会把它买下来,再形成标的进行债权转让。

记:你觉得供应链金融对整个产业会将产生哪些影响?

李:一是使民间金融阳光化,其次,会缩短产业链里各要素的流转时间,成本肯定降低了,节约了社会资源,最终消费者得到实惠。

所以,P2P会越来越专业,肯定会基于某个产业链,而且是一个很细分的行业,否则没有核心竞争力。

记:你认为网贷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如何?

李:2016年肯定是调整之年,网贷平台会加速淘汰。保守估计,有60%的平台一眼看上去就不符合金融的最低的门槛,不适合继续做下去。

我们不得不承认P2P本身本质是好东西,只是前期缺乏监管,出现了不少问题,但一旦有了监管,调整过来后,市场会非常大,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大。

三、引进律师事务所核查项目真实性

记:虽然医药行业市场很大,但我发现你们平台上的医药项目并不多,为什么?

李:是因为投资方--富田基金的经验不足,他们没做过互联网金融,他们是做PE的,做上市是专家,但做互联网金融就不见得是专家了,不太知道如何把核心企业的金融需求和互联网金融对接。第二,招人一直比较缓慢,我来之前一直没有风控总监,所以有些标看不懂,有些标不敢接。好在他们倒是比较保守,没有盲目发标。

这就是他们为什么一定要请我过来的原因。我本身做了十几年银行,我来以后,从中国银行聘请了一个风控总监,他在银行做了将近三十多年,做了二十多年的风控。

万盈金融:深圳万盈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是上海富田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旗下互联网金融平台。股东背景为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宜宾制药有限责任公司,而宜宾制药背后,则是药业龙头中国医药集团和五粮液集团两大巨头的身影。平台于2015年5月9日正式上线,系专注于高新医药产业供应链的专业互联网金融平台。

我是3月9日就任,到现在还不到一个月,但可以看得到已经有一些明显的变化,不管投资人的注册用户量,还是投标速度都比原来增加了,另外网站在优化,推出了一些活动。还在建立会员等级管理制度和积分商城。现在会员还是松散状态,投了就投了,走了就走了,没有人做维护和数据分析。互联网本身是大数据沉淀,我们做会员层级管理就是做大数据沉淀。

我们现在也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到5月9号,公司成立一周年,实际上距今还剩下一个月零三天,也正好是我来万盈金融整整两个月,我希望整个公司到那时能有一个比较大的变化,我已经给公司定了11条优化项目或者一些利好,都要在5月9号前实现。再给我一年时间,公司会有很大的变化。

记:之前的11个月,风控是怎么做的?产品来源是怎样的呢?

李:之前的风控是上海富田基金在做。他们做风控没有任何问题。做私募,就像投资银行一样,而投资银行在银行系统里高过普通支行的信贷部水平。所以之前风控倒是没什么问题,但他们不太知道怎么把金融需求变成债权,所以他们挑了一些看上去谁都懂的、最安全、最合理的业务去做,比如把应收账款变成债权等等。所以项目很少。

没有标,他们就真的停滞下来,并没有和第三方合作,弄点标过来。我来之前,看了公司的原始资料,感觉这个公司虽然发展比较慢,但是一个比较透明干净的公司,前期没有不好的或者需要去弥补的东西。为了证明我们没有自融,标是真实的,我引进了信达律师事务所对我们的历史项目进行核查,明天他们就派律师团队过来把我们所有的历史合同翻出来,去做独立核查,并出具独立的核查报告。是逐笔查,不是抽查。信达律师事务所是专门给上市公司做法律核查的,也服务于珠宝贷。

记:以后每个标的都要进行核查?

李:将来都要核查。

记:难怪成立11个月以来,万盈金融的累计成交量只有两个多亿。富田基金主要做医药行业的业务,那么,万盈金融平台上的非医药行业的项目也是富田基金做吗?

李:也是。富田基金虽然专注医药行业,但并不是100%只做医药行业上市公司业务。所以,之前,万盈金融的项目基本都是富田基金提供的。我来了以后,已经有所改变,现在叫“双轨双引擎”,我们深圳这边设立一个风控中心,上海那边也有一个风控中心。所以,现在上海那边推荐过来业务,我们这边再审一遍,我们觉得不能做的就退回去,我们觉得能做的业务就让产品经理设计标的。而以前,上海那边风控中心签完字之后,我们产品经理就直接形成标的了。

“双引擎”什么意思?现在我们深圳这边也会设立业务部,这样,两边都有业务部,深圳这边找到的业务,深圳风控中心先审,审完之后给上海风控中心再审一遍,如果上海那边觉得有风险,深圳这边就停止。一票否决制。

四、必须银行托管

记:你来之后有了一系列的动作,主要调整方向是怎样的?

李:2016年实际上是一个调整之年,并不是一个创新之年,网贷行业该创新的也都创新了。所以我们要一条条地对应《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和《网贷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进行整改,整改下来就可以生存下去,整改不下去就应该被淘汰掉,因为不需要那么多的平台。

万盈金融会针对这些规定调整我们的平台,比如我们现在必须做银行托管。

记:银行不是不积极吗?

李:银行确实不积极,因为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发对接的系统,这个系统比较复杂。另外,托管以后,银行能获得的存款非常有限,因为P2P不能设资金池,所融的资金马上要给借款人的。那么,银行费这么大的劲开发,获得的收益那么少,又要给平台做信用背书,所以很多银行知难而退。

因此,我们找到江西银行,这是一个小银行。珠宝贷也是我牵头找的,大银行全部没兴趣,最后找到浙商银行。小银行有一些开拓精神,它需要业务,需要新客户,愿意投入人力物力做一个新生事物。

江西银行差不多投入几十个人,我们也投入了几乎全部的IT部门。我们希望5月9号即使不能上线,我也要在5月9号宣布正式托管时间。对于我来说,既然要规范经营就要托管,11条里面就有托管一条。

记:春节以来,已有不少家平台自动关门清算了,而且整个行业呈现出资产荒的现状,你对目前的现状分析以及未来走向是怎样的?

李:第一,各平台要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不要去做一个大而全的综合平台,你一定要在行业细分领域找到自己的特色,另外你要懂得踩踩刹车,对自己的平台进行优化,做调整,调整到合规、健康的状态。调整好后,你再开始往前去迈步,不要走都没有走稳就想奔跑。

记:万盈金融2016年的发展策略是什么?

李:整个实体经济在下行,优质的标的在减少。万盈金融今年在合规方面做更多努力,然后保守一点,做一些安全等级比较高的项目,比如核心企业的、三甲医院的、上市公司的应收帐款,另外,确确实实有房产抵押的或有上市公司做担保的业务,我们才考虑去做。一些看上去风险较高的,现在基本都没有做。

记:富田基金在万盈金融占多少股份?

李:80%。剩下的20%用于员工持股计划,现在公司还在创业初期,员工股份还没有分下去。

记:富田基金是什么性质的企业?

李:民营企业。

记:这么说,万盈金融其实并不是国资背景的P2P?

李:上海富田基金的重要股东是宜宾制药,宜宾制药的重要股东五粮液和中药集团。宜宾制药和中药集团都是国资。

记:你们近期有融资计划吗?

李:暂时没有,因为我们集团资金比较充裕,没有说要融资。急于融资的更多是草根平台。他们为了获得融资,花钱刷数据,把数据做得很大很漂亮。一般上市公司或者国企背景的平台不是这种玩法。我们平台没有去刻意做任何数据上的包装。我们没有任何做假数据的动力。

五、创业艰辛,但有成就感

记:你本来做传统银行的,2014年做互联网金融的珠宝贷,当时出于怎样的考虑?今年最近一段时间有很多银行高管跳槽,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状况?

李:在做银行行长的时候,我开始接触珠宝行业。深圳罗湖水贝市场那边有很多做珠宝生意的。有这么一句话叫“世界珠宝看中国,中国珠宝看深圳”,深圳就看罗湖水贝珠宝城,区域方圆不到10公里有4000家珠宝企业,2500个珠宝品牌。他们都有融资需求,但银行放贷最喜欢问,厂房是不是你的?设备贵不贵?结果厂房是租的,设备也不贵,珠宝行业最值钱的就是它的存货,但银行不知道怎么衡量这些东西,其次,我把钱借给你,你不可能把黄金压在我银行。进一步了解到,行业内有两家担保公司,它们是珠宝行业内几十家龙头企业组成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只做珠宝行业融资的担保。有他们审核、做担保,并在银行存一定的保证金,银行不需要任何抵押物就直接放贷了。但银行挑的永远是最大、最好的企业,第二名都不做,这个市场留下很大的留白。

2014年,我有一次去一家担保公司谈业务,听他们说,一些龙头企业想成立一个互联网金融机构,解决这个行业融资难的问题。我本身做金融的,而且当时是属于比较年轻的行长,能够接受新鲜事物,知道这个市场非常大,所以,我自告奋勇地说,我来帮你们做。于是一拍即合,当时十几家公司共投了4.3个亿,其中有三上市公司。果然,2014年9月份上线了,一炮而红,做到2016年2月28号我离职,累计成交量接近40亿。

记:原来你是这样一个机缘从传统银行出来做互联网金融的。当时这个决心还是很大,毕竟银行行长的社会地位很高的。

李:追溯到2014年,其实已经有很多年轻一点的行长选择了互联网金融、基金公司等等。因为我们在银行也做了十几年了,知道在传统银行可发挥的空间不大,但又对新生的事物,包括对互联网金融很感兴趣,所以我们更想去做一些创新的事情,发挥更大的价值。有魄力,有专业知识,才敢迈出这一步。

记:从侧面反映了金融行业未来的一个方向?

李:肯定会是这样的,其实银行已经在努力转型了,原来只吸储、放贷,慢慢的也开始代售理财产品,甚至推出自己的理财产品,但它的转型是保守的,缓慢的,覆盖率低的。

记:你从银行跳出来做互联网金融创业的体验是什么?

李:首先,创业是非常艰辛的,珠宝贷刚上线时,无论是借款人还是投资人都不知道P2P是什么。为了吸引投资人,作为总裁,我都亲自去珠宝行业的工厂里给工人讲理财知识。

记:这样发展投资人,速度太慢了吧?

李:这是最初。互联网的东西最终还是要用互联网的手段去解决,我们后来与网贷之家、百度、360都有合作。

记:你刚才说到创业艰辛,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创业体验?

李:也比较有成就感。银行的变化不是很大,对自己的挑战也不大,能体现个人价值的东西也不是很多。而在一个全新的行业,把一个企业从小做到大,从别人不知道,做到行业里的知名企业,很有成就感。这也是为什么有很多有理想有志向的年轻人,最终从传统金融勇敢地走进一个新生的行业的原因。正因为有了这样一批有专业知识背景的传统金融人士出来,把这个行业拔高一个档次。互联网金融本质还是金融。从银行出来的人,相对来说会更看重规范。

记:刚才我们讲到银行的跳槽现象,现在P2P行业高管跳槽也很频繁,为什么?

李:主要是因为P2P行业人才比较缺。

以上内容由P2P观察网原创,欢迎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李笋:供应链金融存在天花板

供应链金融会比较专业,也有固定的资金流向,风险也比较好把控。

作者:吴风显

核心提示 

李笋刚刚就任万盈金融CEO,此前他是珠宝贷CEO,两年前,他是传统银行分行行长。这频繁转换的身份,显示他是一个有故事的人,这故事发生于互联网金融野蛮生长、传统金融受到猛烈冲击的大背景下。

所以,李笋的人生曲线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近年金融行业发展的脉络。细察之,在其频繁转换的身份里,还有一个未变的共性,即供应链金融。珠宝贷是珠宝行业的供应链金融,万盈金融是医药行业的供应链金融。因此,李笋对供应链金融的体会是最直接的、深刻的。

李笋:万盈金融CEO。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专业,12年银行从业经验以及6年以上金融机构运营管理经验。先后任职于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等。2014年出任珠宝贷联合创始人兼CEO。

- Q&A -

一、供应链金融存在天花板

记者(以下简称“记”):你刚到万盈金融吧?

李笋(以下简称“李):3月9号到今天(4月6日接受采访--记者注)二十多天。

记:万盈金融的项目来源有哪几种?

李:目前分三类,一类是供应链里的保理类业务,我们的母公司是上海富田基金,是专门做医药行业的PE的,专门为医药行业上市公司提供金融服务。另外,富田基金的股东是宜宾制药和中药集团。基于此,我们能获得不少医药行业核心企业的供应链应收帐款,并把它设计成保理业务。其次是医药行业的项目贷款,比如说医药行业用医院的房产或器械设备做抵押而融资。第三种就是非医药行业的。

记:各类项目的占比是怎么的?

李:前期,保理会多一些。但最近我们做了几个非医药行业的大项目,都有房产抵押。

记:非医药行业的项目会成为重点吗?在之前完成的所有项目中,医药行业供应链的项目占多少?

李:我还没了解万盈金融医药行业供应链的项目的占比,我怕说的不准确。非医药行业的项目不会成为重点。未来我们还是主要做医药行业。

记:你说前期以供应链金融为主,近期又多了非医药行业的项目,为什么发生这样的变化?

李: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变化,公司成立时就设计了这三个板块。我以前是珠宝贷的,我非常理解万盈金融的做法。做垂直领域更专业,安全边际也更高,但也会有一个问题,就是经济下行或行业不景气时,你的平台就会面临系统性风险。另外,细分行业的发展容易出现天花板。

我原来做珠宝贷,“珠宝贷”的名称让我们很难去做别的行业。尤其是,我们一直做珠宝行业的供应链金融,但后来我们明显感觉到后劲不足,因为珠宝行业受经济影响特别严重,下滑得非常快。2014年,珠宝行业十分旺盛,那时候,黄金一度涨到400块钱一克,珠宝贷就在那年应运而生,但2015年整个经济下行,所有奢侈品明显感觉到寒意。消费金融都是这样的。衣食住行是没办法缩减的,但珠宝等奢侈品可以一件都不买。所以整个珠宝行业下行非常严重,一些企业甚至很难维持经营。珠宝贷本来为珠宝行业做融资的,所以到了2015年,天花板一下子就触碰到了,存量待收金额下降得比较快。

所以,万盈金融可以同时做非医药行业的项目,这是给自己留了一个口子,它主要是做医药行业,但非医药行业的优质客户或者上市公司也做。

这也是我为什么选择万盈金融的重要原因。去年,我参加了万盈金融的年会,认识了他们的董事长,了解到他们前期发展有一点点慢,但我发现医药行业比珠宝行业好很多。

记:为什么?

李:首先,医药行业的市场比珠宝行业市场大十倍都不止。第二,医药行业不太容易受经济下行的影响,所以它的安全边际高过珠宝行业,比珠宝行业高很多。而且做医药行业的P2P很少。

二、越垂直细分,越有竞争力

记:无论是珠宝贷,还是万盈金融,都属于供应链金融,你对供应链金融是怎么理解的?

李:银行或者综合性的P2P平台,什么都可以做,但再好的风控也不可能对所有的行业都了解。尤其是,很多借款用途最终面目全非,被挪用了。甚至这个借款没有用于实体经济,而是去炒股了。

相对来说,供应链金融会比较专业,也有固定的资金流向,风险也比较好把控。我们现在是通过保理公司核查应收帐款的真实性,符合条件的应收帐款才会把它买下来,再形成标的进行债权转让。

记:你觉得供应链金融对整个产业会将产生哪些影响?

李:一是使民间金融阳光化,其次,会缩短产业链里各要素的流转时间,成本肯定降低了,节约了社会资源,最终消费者得到实惠。

所以,P2P会越来越专业,肯定会基于某个产业链,而且是一个很细分的行业,否则没有核心竞争力。

记:你认为网贷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如何?

李:2016年肯定是调整之年,网贷平台会加速淘汰。保守估计,有60%的平台一眼看上去就不符合金融的最低的门槛,不适合继续做下去。

我们不得不承认P2P本身本质是好东西,只是前期缺乏监管,出现了不少问题,但一旦有了监管,调整过来后,市场会非常大,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大。

三、引进律师事务所核查项目真实性

记:虽然医药行业市场很大,但我发现你们平台上的医药项目并不多,为什么?

李:是因为投资方--富田基金的经验不足,他们没做过互联网金融,他们是做PE的,做上市是专家,但做互联网金融就不见得是专家了,不太知道如何把核心企业的金融需求和互联网金融对接。第二,招人一直比较缓慢,我来之前一直没有风控总监,所以有些标看不懂,有些标不敢接。好在他们倒是比较保守,没有盲目发标。

这就是他们为什么一定要请我过来的原因。我本身做了十几年银行,我来以后,从中国银行聘请了一个风控总监,他在银行做了将近三十多年,做了二十多年的风控。

万盈金融:深圳万盈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是上海富田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旗下互联网金融平台。股东背景为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宜宾制药有限责任公司,而宜宾制药背后,则是药业龙头中国医药集团和五粮液集团两大巨头的身影。平台于2015年5月9日正式上线,系专注于高新医药产业供应链的专业互联网金融平台。

我是3月9日就任,到现在还不到一个月,但可以看得到已经有一些明显的变化,不管投资人的注册用户量,还是投标速度都比原来增加了,另外网站在优化,推出了一些活动。还在建立会员等级管理制度和积分商城。现在会员还是松散状态,投了就投了,走了就走了,没有人做维护和数据分析。互联网本身是大数据沉淀,我们做会员层级管理就是做大数据沉淀。

我们现在也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到5月9号,公司成立一周年,实际上距今还剩下一个月零三天,也正好是我来万盈金融整整两个月,我希望整个公司到那时能有一个比较大的变化,我已经给公司定了11条优化项目或者一些利好,都要在5月9号前实现。再给我一年时间,公司会有很大的变化。

记:之前的11个月,风控是怎么做的?产品来源是怎样的呢?

李:之前的风控是上海富田基金在做。他们做风控没有任何问题。做私募,就像投资银行一样,而投资银行在银行系统里高过普通支行的信贷部水平。所以之前风控倒是没什么问题,但他们不太知道怎么把金融需求变成债权,所以他们挑了一些看上去谁都懂的、最安全、最合理的业务去做,比如把应收账款变成债权等等。所以项目很少。

没有标,他们就真的停滞下来,并没有和第三方合作,弄点标过来。我来之前,看了公司的原始资料,感觉这个公司虽然发展比较慢,但是一个比较透明干净的公司,前期没有不好的或者需要去弥补的东西。为了证明我们没有自融,标是真实的,我引进了信达律师事务所对我们的历史项目进行核查,明天他们就派律师团队过来把我们所有的历史合同翻出来,去做独立核查,并出具独立的核查报告。是逐笔查,不是抽查。信达律师事务所是专门给上市公司做法律核查的,也服务于珠宝贷。

记:以后每个标的都要进行核查?

李:将来都要核查。

记:难怪成立11个月以来,万盈金融的累计成交量只有两个多亿。富田基金主要做医药行业的业务,那么,万盈金融平台上的非医药行业的项目也是富田基金做吗?

李:也是。富田基金虽然专注医药行业,但并不是100%只做医药行业上市公司业务。所以,之前,万盈金融的项目基本都是富田基金提供的。我来了以后,已经有所改变,现在叫“双轨双引擎”,我们深圳这边设立一个风控中心,上海那边也有一个风控中心。所以,现在上海那边推荐过来业务,我们这边再审一遍,我们觉得不能做的就退回去,我们觉得能做的业务就让产品经理设计标的。而以前,上海那边风控中心签完字之后,我们产品经理就直接形成标的了。

“双引擎”什么意思?现在我们深圳这边也会设立业务部,这样,两边都有业务部,深圳这边找到的业务,深圳风控中心先审,审完之后给上海风控中心再审一遍,如果上海那边觉得有风险,深圳这边就停止。一票否决制。

四、必须银行托管

记:你来之后有了一系列的动作,主要调整方向是怎样的?

李:2016年实际上是一个调整之年,并不是一个创新之年,网贷行业该创新的也都创新了。所以我们要一条条地对应《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和《网贷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进行整改,整改下来就可以生存下去,整改不下去就应该被淘汰掉,因为不需要那么多的平台。

万盈金融会针对这些规定调整我们的平台,比如我们现在必须做银行托管。

记:银行不是不积极吗?

李:银行确实不积极,因为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发对接的系统,这个系统比较复杂。另外,托管以后,银行能获得的存款非常有限,因为P2P不能设资金池,所融的资金马上要给借款人的。那么,银行费这么大的劲开发,获得的收益那么少,又要给平台做信用背书,所以很多银行知难而退。

因此,我们找到江西银行,这是一个小银行。珠宝贷也是我牵头找的,大银行全部没兴趣,最后找到浙商银行。小银行有一些开拓精神,它需要业务,需要新客户,愿意投入人力物力做一个新生事物。

江西银行差不多投入几十个人,我们也投入了几乎全部的IT部门。我们希望5月9号即使不能上线,我也要在5月9号宣布正式托管时间。对于我来说,既然要规范经营就要托管,11条里面就有托管一条。

记:春节以来,已有不少家平台自动关门清算了,而且整个行业呈现出资产荒的现状,你对目前的现状分析以及未来走向是怎样的?

李:第一,各平台要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不要去做一个大而全的综合平台,你一定要在行业细分领域找到自己的特色,另外你要懂得踩踩刹车,对自己的平台进行优化,做调整,调整到合规、健康的状态。调整好后,你再开始往前去迈步,不要走都没有走稳就想奔跑。

记:万盈金融2016年的发展策略是什么?

李:整个实体经济在下行,优质的标的在减少。万盈金融今年在合规方面做更多努力,然后保守一点,做一些安全等级比较高的项目,比如核心企业的、三甲医院的、上市公司的应收帐款,另外,确确实实有房产抵押的或有上市公司做担保的业务,我们才考虑去做。一些看上去风险较高的,现在基本都没有做。

记:富田基金在万盈金融占多少股份?

李:80%。剩下的20%用于员工持股计划,现在公司还在创业初期,员工股份还没有分下去。

记:富田基金是什么性质的企业?

李:民营企业。

记:这么说,万盈金融其实并不是国资背景的P2P?

李:上海富田基金的重要股东是宜宾制药,宜宾制药的重要股东五粮液和中药集团。宜宾制药和中药集团都是国资。

记:你们近期有融资计划吗?

李:暂时没有,因为我们集团资金比较充裕,没有说要融资。急于融资的更多是草根平台。他们为了获得融资,花钱刷数据,把数据做得很大很漂亮。一般上市公司或者国企背景的平台不是这种玩法。我们平台没有去刻意做任何数据上的包装。我们没有任何做假数据的动力。

五、创业艰辛,但有成就感

记:你本来做传统银行的,2014年做互联网金融的珠宝贷,当时出于怎样的考虑?今年最近一段时间有很多银行高管跳槽,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状况?

李:在做银行行长的时候,我开始接触珠宝行业。深圳罗湖水贝市场那边有很多做珠宝生意的。有这么一句话叫“世界珠宝看中国,中国珠宝看深圳”,深圳就看罗湖水贝珠宝城,区域方圆不到10公里有4000家珠宝企业,2500个珠宝品牌。他们都有融资需求,但银行放贷最喜欢问,厂房是不是你的?设备贵不贵?结果厂房是租的,设备也不贵,珠宝行业最值钱的就是它的存货,但银行不知道怎么衡量这些东西,其次,我把钱借给你,你不可能把黄金压在我银行。进一步了解到,行业内有两家担保公司,它们是珠宝行业内几十家龙头企业组成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只做珠宝行业融资的担保。有他们审核、做担保,并在银行存一定的保证金,银行不需要任何抵押物就直接放贷了。但银行挑的永远是最大、最好的企业,第二名都不做,这个市场留下很大的留白。

2014年,我有一次去一家担保公司谈业务,听他们说,一些龙头企业想成立一个互联网金融机构,解决这个行业融资难的问题。我本身做金融的,而且当时是属于比较年轻的行长,能够接受新鲜事物,知道这个市场非常大,所以,我自告奋勇地说,我来帮你们做。于是一拍即合,当时十几家公司共投了4.3个亿,其中有三上市公司。果然,2014年9月份上线了,一炮而红,做到2016年2月28号我离职,累计成交量接近40亿。

记:原来你是这样一个机缘从传统银行出来做互联网金融的。当时这个决心还是很大,毕竟银行行长的社会地位很高的。

李:追溯到2014年,其实已经有很多年轻一点的行长选择了互联网金融、基金公司等等。因为我们在银行也做了十几年了,知道在传统银行可发挥的空间不大,但又对新生的事物,包括对互联网金融很感兴趣,所以我们更想去做一些创新的事情,发挥更大的价值。有魄力,有专业知识,才敢迈出这一步。

记:从侧面反映了金融行业未来的一个方向?

李:肯定会是这样的,其实银行已经在努力转型了,原来只吸储、放贷,慢慢的也开始代售理财产品,甚至推出自己的理财产品,但它的转型是保守的,缓慢的,覆盖率低的。

记:你从银行跳出来做互联网金融创业的体验是什么?

李:首先,创业是非常艰辛的,珠宝贷刚上线时,无论是借款人还是投资人都不知道P2P是什么。为了吸引投资人,作为总裁,我都亲自去珠宝行业的工厂里给工人讲理财知识。

记:这样发展投资人,速度太慢了吧?

李:这是最初。互联网的东西最终还是要用互联网的手段去解决,我们后来与网贷之家、百度、360都有合作。

记:你刚才说到创业艰辛,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创业体验?

李:也比较有成就感。银行的变化不是很大,对自己的挑战也不大,能体现个人价值的东西也不是很多。而在一个全新的行业,把一个企业从小做到大,从别人不知道,做到行业里的知名企业,很有成就感。这也是为什么有很多有理想有志向的年轻人,最终从传统金融勇敢地走进一个新生的行业的原因。正因为有了这样一批有专业知识背景的传统金融人士出来,把这个行业拔高一个档次。互联网金融本质还是金融。从银行出来的人,相对来说会更看重规范。

记:刚才我们讲到银行的跳槽现象,现在P2P行业高管跳槽也很频繁,为什么?

李:主要是因为P2P行业人才比较缺。

以上内容由P2P观察网原创,欢迎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