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讯飞持续走强 股价创新高、定增获批复

5月25日,继昨天上涨逾5%后,科大讯飞(002230.SZ)今日再度大涨,涨幅高达9.26%,报62.28元刷新历史新高,最新总市值1386亿元。今年以来,科大讯飞就以不俗的表现吸引了市场的目光。据国际权威研究机构IDC预计,到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软件及应用市场规模将达到127.5亿美金,市场前景广阔。

26日,科大讯飞公告显示,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核准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批复》。此次非公开发行的发行对象为董事长刘庆峰及其控制的安徽言知科技有限公司,通过认购非公开发行股票,刘庆峰的持股比例及公司实际控制人控制的表决权比例均得到进一步提升,巩固了实际控制人的控制地位。而募集资金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将进一步提升科大讯飞的资金实力和资产规模。

“新基建带动人工智能建设,疫情刺激数据智能市场跨越式前进,行业企业将AI全面渗透,未来AI仍有很大的市场空间。”IDC中国助理研究总监卢言霞表示。

多场景落地

就在昨日,科大讯飞与奇瑞签订全面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这是双方在2017年正式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的基础上,从“全面”到“全面深化”合作的重要升级,合作范围覆盖汽车智能座舱、智能音效、智能销服、国际多语种、智能驾驶、工业智能及企业数字化等七大领域。

实际上,双方的首次合作早在2003年就已合作,并在2017年正式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截至目前,双方已在超过22款量产车型上开展智能化合作,累计智能汽车语音装车超过60万辆,智能车载系统装车超过14万辆。

据悉,在车载领域,科大讯飞不仅研发了行业首个视觉语音双模感知技术产品,还开发了整车音效产品解决方案。除了奇瑞外,科大讯飞还与广汽、长安、江铃、江淮等车企也在探讨多方面的合作,科大讯飞智能汽车事业部副总经理和卫民介绍道,“还有一些合资车厂,该产品的整体出货量在快速拉升,相信今年会有更多的新车搭载。”

可见语音识别技术在智能汽车领域大有可为,据科大讯飞2020年报显示,全年汽车智能网联相关业务营收有3.24亿元人民币,在营收中占比为2.48%,虽占比不大,但已有所获。

同日,科大讯飞与北京联通签署了5G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基于5G MEC的行业产品研发进程。值得注意的是,会上还展出了科大讯飞与联通联合孵化的“会议语译”产品。此产品结合讯飞的智能语音及翻译技术以及北京联通的MEC能力,将应用完整部署在北京联通边缘云上,并叠加5G切片保证网络高效稳定,体现了MEC与AI结合的应用潜力。

当前,5G+AI技术的融合成为一种趋势,科大讯飞也以此为契机拓展行业赛道。在科大讯飞运营商事业部副总裁贺晓光看来,利用MEC助力AI在会议、教育、工业等行业场景中创新应用场景。

不仅是AI+车载还是AI+5G,科大讯飞还在AI+教育、AI+医疗、AI+消费者等多个赛道数个细分应用场景全面开花。这也体现出了AIoT时代的要求,不存在标准化的终端平台,能够以单个标准化应用“一招鲜”通吃所有场景。企业需要多行业布局业务覆盖各类个性化的场景,而科大讯飞无疑做到了多行业“AI+”领域的翘楚。

安信证券报告指出,科大讯飞以语音识别技术起家,但语音识别技术本身并没有可以迅速商业落地的天然大赛道。为此,科大讯飞逐步探索以教育为代表的大行业主赛道落地,再向C端智能硬件、客服、车载等AI多碎片化场景拓展的路径。

技术支撑

与之相应的是是讯飞的收入结构相较过去显著多元化。

其中,教育行业当之无愧已经成为科大讯飞 AI商业落地的主赛道,在讯飞2020年收入结构中占比32%位居第一。华安证券认为,科大讯飞已经构建了教育赛道2G、2B、2C的全面产品矩阵。其在教育行业积累的从信息化走向智能化的发展路径和B+C业务根据地模式,也正在各行业复制不断开花结果。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是消费者业务,根据2020年财报,科大讯飞去年开放平台及消费者业务实现收入近31亿元,。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在财报沟通会上提出了千亿营收的目标,其中1/3要来自于消费类产品。

而此种种业务领先的背后源于科大讯飞的技术“内卷”。“说到科大讯飞,人们一定会想到,硬核的人工智能技术。”科大讯飞消费者事业群常务副总裁赵翔表示,“讯飞始终保持每年技术进步保持30%。”这个数字意味着着讯飞与同类产品30%以上的代差优势。“在2014年,语音转写准确率只能做到60.2%,而到了2019年,准确率已经达到98%了。”

在过去的20个月里,讯飞拿下了20项国际人工智能大赛的冠军,并将这些技术应用到C端产品中,为翻译、会议、办公和教育等场景赋能。其中包括被誉为“史上最难的语音识别任务” 语音识别技术 CHiME大赛的三连冠、机器阅读理解技术SQuAD2.0 冠军等。

据IDC公开报告,在语音语义市场,科大讯飞市场占有率稳居国内第一。据艾媒咨询《2020年上半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专题研究报告》显示,在智能语音赛道,科大讯飞的综合实力和成长能力远超同行业竞争者,独占第一梯队。无论从市占率还是综合实力,科大讯飞都占据国内语音市场龙头地位。

科大讯飞财报显示,即便疫情影响之下,2020年科大讯飞全年经营性收入持续保持增长,营收超130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00.78亿元增长29.23%,也再次向市场展示了AI广阔的应用空间。

多家研究报告也都向公开市场指出,在2021年,人工智能正式迎来“遍地开花”的黄金时代。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科大讯飞

4.2k
  • 科大讯飞:控股子公司外骨骼机器人目前主要服务医院等机构用户
  • 科大讯飞等在湖北成立两家新公司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科大讯飞持续走强 股价创新高、定增获批复

5月25日,继昨天上涨逾5%后,科大讯飞(002230.SZ)今日再度大涨,涨幅高达9.26%,报62.28元刷新历史新高,最新总市值1386亿元。今年以来,科大讯飞就以不俗的表现吸引了市场的目光。据国际权威研究机构IDC预计,到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软件及应用市场规模将达到127.5亿美金,市场前景广阔。

26日,科大讯飞公告显示,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核准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批复》。此次非公开发行的发行对象为董事长刘庆峰及其控制的安徽言知科技有限公司,通过认购非公开发行股票,刘庆峰的持股比例及公司实际控制人控制的表决权比例均得到进一步提升,巩固了实际控制人的控制地位。而募集资金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将进一步提升科大讯飞的资金实力和资产规模。

“新基建带动人工智能建设,疫情刺激数据智能市场跨越式前进,行业企业将AI全面渗透,未来AI仍有很大的市场空间。”IDC中国助理研究总监卢言霞表示。

多场景落地

就在昨日,科大讯飞与奇瑞签订全面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这是双方在2017年正式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的基础上,从“全面”到“全面深化”合作的重要升级,合作范围覆盖汽车智能座舱、智能音效、智能销服、国际多语种、智能驾驶、工业智能及企业数字化等七大领域。

实际上,双方的首次合作早在2003年就已合作,并在2017年正式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截至目前,双方已在超过22款量产车型上开展智能化合作,累计智能汽车语音装车超过60万辆,智能车载系统装车超过14万辆。

据悉,在车载领域,科大讯飞不仅研发了行业首个视觉语音双模感知技术产品,还开发了整车音效产品解决方案。除了奇瑞外,科大讯飞还与广汽、长安、江铃、江淮等车企也在探讨多方面的合作,科大讯飞智能汽车事业部副总经理和卫民介绍道,“还有一些合资车厂,该产品的整体出货量在快速拉升,相信今年会有更多的新车搭载。”

可见语音识别技术在智能汽车领域大有可为,据科大讯飞2020年报显示,全年汽车智能网联相关业务营收有3.24亿元人民币,在营收中占比为2.48%,虽占比不大,但已有所获。

同日,科大讯飞与北京联通签署了5G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基于5G MEC的行业产品研发进程。值得注意的是,会上还展出了科大讯飞与联通联合孵化的“会议语译”产品。此产品结合讯飞的智能语音及翻译技术以及北京联通的MEC能力,将应用完整部署在北京联通边缘云上,并叠加5G切片保证网络高效稳定,体现了MEC与AI结合的应用潜力。

当前,5G+AI技术的融合成为一种趋势,科大讯飞也以此为契机拓展行业赛道。在科大讯飞运营商事业部副总裁贺晓光看来,利用MEC助力AI在会议、教育、工业等行业场景中创新应用场景。

不仅是AI+车载还是AI+5G,科大讯飞还在AI+教育、AI+医疗、AI+消费者等多个赛道数个细分应用场景全面开花。这也体现出了AIoT时代的要求,不存在标准化的终端平台,能够以单个标准化应用“一招鲜”通吃所有场景。企业需要多行业布局业务覆盖各类个性化的场景,而科大讯飞无疑做到了多行业“AI+”领域的翘楚。

安信证券报告指出,科大讯飞以语音识别技术起家,但语音识别技术本身并没有可以迅速商业落地的天然大赛道。为此,科大讯飞逐步探索以教育为代表的大行业主赛道落地,再向C端智能硬件、客服、车载等AI多碎片化场景拓展的路径。

技术支撑

与之相应的是是讯飞的收入结构相较过去显著多元化。

其中,教育行业当之无愧已经成为科大讯飞 AI商业落地的主赛道,在讯飞2020年收入结构中占比32%位居第一。华安证券认为,科大讯飞已经构建了教育赛道2G、2B、2C的全面产品矩阵。其在教育行业积累的从信息化走向智能化的发展路径和B+C业务根据地模式,也正在各行业复制不断开花结果。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是消费者业务,根据2020年财报,科大讯飞去年开放平台及消费者业务实现收入近31亿元,。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在财报沟通会上提出了千亿营收的目标,其中1/3要来自于消费类产品。

而此种种业务领先的背后源于科大讯飞的技术“内卷”。“说到科大讯飞,人们一定会想到,硬核的人工智能技术。”科大讯飞消费者事业群常务副总裁赵翔表示,“讯飞始终保持每年技术进步保持30%。”这个数字意味着着讯飞与同类产品30%以上的代差优势。“在2014年,语音转写准确率只能做到60.2%,而到了2019年,准确率已经达到98%了。”

在过去的20个月里,讯飞拿下了20项国际人工智能大赛的冠军,并将这些技术应用到C端产品中,为翻译、会议、办公和教育等场景赋能。其中包括被誉为“史上最难的语音识别任务” 语音识别技术 CHiME大赛的三连冠、机器阅读理解技术SQuAD2.0 冠军等。

据IDC公开报告,在语音语义市场,科大讯飞市场占有率稳居国内第一。据艾媒咨询《2020年上半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专题研究报告》显示,在智能语音赛道,科大讯飞的综合实力和成长能力远超同行业竞争者,独占第一梯队。无论从市占率还是综合实力,科大讯飞都占据国内语音市场龙头地位。

科大讯飞财报显示,即便疫情影响之下,2020年科大讯飞全年经营性收入持续保持增长,营收超130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00.78亿元增长29.23%,也再次向市场展示了AI广阔的应用空间。

多家研究报告也都向公开市场指出,在2021年,人工智能正式迎来“遍地开花”的黄金时代。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