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在“双循环、新格局”的大背景下,小微企业的发展将迎来新的契机。
“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支持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成长为创新重要发源地;完善促进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政策体系,加大税费优惠和信贷支持力度;完善与就业容量挂钩的产业政策,支持吸纳就业能力强的服务业、中小微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完善小微创业者扶持政策,支持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勤劳致富。“
“十四五”规划中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将为其下一步健康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小微企业的信贷服务也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契机。
小微企业融资困境与机遇
长期以来,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掣肘着小微企业发展。
从小微企业自身的角度来看,其资产规模小,抵押物不足,抗风险能力弱;同时财务制度和企业治理不完善,金融机构难以获得充分信息进行信用评估,风控成本高,这导致金融机构提供小微金融服务的意愿长期不足。
从风险的角度来看,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小微企业信贷风险往往偏高。据央行公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5月末,全国金融机构单户授信10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是5.9%,比大型企业高4.5个百分点,比中型企业高3.3个百分点。
另外,我国小微企业平均寿命为3年,也导致金融机构为小微企业提供服务的可持续性难以保证。
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也一直是近年全国“两会”的重点、热点话题。据统计,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小微企业”被提及16次,2019年和2020年均被提及12次。
2021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继续执行制度性减税政策;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年应纳税所得额不到100万元的部分,在现行优惠政策基础上,再减半征收所得税。今年务必做到小微企业融资更便利、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2021年4日25日,银保监会印发了《关于2021年进一步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在保持稳定高效的增量金融供给中提出,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全年要继续实现增速、户数的“两增”目标,其中五家大型银行要努力实现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全年增长30%以上。
同时,银保监会要求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发挥行业带头作用,强化“首贷户”服务,努力实现2021年新增小微企业“首贷户”数量高于2020年,大型银行要将“首贷户”纳入内部考核评价指标。
银行、金融科技企业发力破解小微融资难题
随着相关监管政策陆续出台,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企业纷纷投身对小微企业的融资供给,力争实现小微企业融资的“量增价降”。
近日,度小满金融推出首个面向小微家庭的金融产品解决方案“家和贷”,将金融科技与传统风控手段相结合,通过产品创新为小微企业主降低利息,提高额度。小微家庭夫妻一方申请的同时可邀请另一方为自己助力,从而获得更低的利息和更高的信贷额度,支持家庭的经营性资金周转。度小满金融还发布了“微光计划”,为10万个小微家庭提供低息贷款服务和最高保额百万的家庭意外险。
长久以来,小微家庭作为小微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样面临融资难题。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发布的《2021中国小微家庭融资需求调研报告》显示,超六成小微家庭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
报告指出,小微家庭“融资难”的原因在于银行难以进行风控。银行与小微家庭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始于小微家庭不是以企业化的方式管理,其信用数据难以为其提供有效的信用评估。
为解决小微家庭融资难题,度小满金融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风控技术等数字技术,对小微企业主进行精准风险定价。利用数字技术,度小满金融实现贷款申请、风险评估、贷后管理、客户服务等全部流程线上化,不仅大幅压缩了信贷审批时间,也显著降低了人工成本。
据介绍,2020年,度小满金融联合数十家银行累计为小微企业主提供3000亿元无抵押信用贷款,小微企业主人均放款额增加35%,平均利率下降10%。过去三年,度小满已累计服务小微企业主超过1000万人。
除了金融科技企业,民营银行在助力小微企业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素来以“傻子银行”自称的网商银行,就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代表。其2020年报显示,5年间,该行服务的小微经营者数量已超过3500万户,其中80%的客户从未在其他银行获得过经营性贷款。
另外,国有五大行作为促进小微金融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在支持小微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以建设银行为例,“建行惠懂你”APP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生物识别等技术创新打造的一站式移动金融服务平台,以信贷融资为主,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普惠客群提供7×24小时的全流程在线信贷服务。建行2020年显示,截至报告期末,“建行惠懂你”访问量突破1.1亿次,下载量超1500万次,授信金额4400亿元。
近年来,随着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政策落地见效,以及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科公司齐发力,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已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但小微企业的信贷供给依旧存在不小的缺口。
结合金融科技为小微企业提供信贷服务,仍是一片较大的“蓝海”。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将是后疫情时期的“恢复性增长之年”。“十四五”是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变革期,在金融业发展方面,“十四五”规划提出,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增强金融普惠性。可见,金融科技在破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助力实体经济方面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