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钛信资本高毅辉:基金管理人就是要为投资人赚钱,要看准退出通道再投资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钛信资本高毅辉:基金管理人就是要为投资人赚钱,要看准退出通道再投资

“IPO审核变化新形势下,投资机构的核心挑战是能否持续地找到优秀的企业,发现有价值的项目。”

图片来源:图虫

记者 | 鲁智高

IPO审核新形势下,资本市场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

受刑法修正案(十一)、《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和《监管规则适用指引—关于申请首发上市企业股东信息披露》等政策的影响,上百家企业选择撤回材料并终止上市。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钛信资本创始合伙人高毅辉认为,投资的核心就是要投真正优秀的企业,这样才能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IPO审核变化新形势下,投资机构的核心挑战是能否持续地找到优秀的企业,发现有价值的项目。”

成立6年以来,钛信资本主要从事Pre-IPO阶段的股权投资,坚持精品重度投资、聚焦投资龙头企业的投资策略,所投项目平均增值近8倍,年化收益率(单利)达200%。

虽然每年看两三百个项目,但是钛信资本出手非常谨慎,一年平均只投2家,不过准确率却惊人的高,投的项目中基本上80%在全球范围内位居前列。高毅辉认为,现在市场上资金挺多,不过优秀的标的很少,并且估值也比较高,目前并非投资的好时机,还是要把握好投资节奏。

不同于部分PE选择将投资周期向前延伸,钛信资本会恪守能力圈,深耕专业优势,同时稳步拓宽自己的能力圈边界。“投资机构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高毅辉清楚公司的能力圈,擅长中后期投资,如果做早期投资,其实并没有优势。

在高毅辉看来,不同于产业资本,钛信资本做的是财务投资,“我一直有一个观点,做财务投资就是为投资人赚钱,这就是你的使命,要看准了退出的通道才能投资,如果都不知道怎么退出来,那就不是好的投资。”

以下为采访内容(有删改):

界面新闻:怎样评价现在的投资环境?

高毅辉:现在市场上的钱确实挺多的,不过优秀的标的有点少,估值比较高,这半年时间我们都是在看项目,并没有出手。如果时机不合适,我们宁可不投,等到有合适的项目再投。

我相信市场不会一成不变,都是有起有落。做投资最好是经历过两轮周期,真的见过疯狂,也见过冷冷清清。你在无人问津的时候投进去,可以挣很多钱,如果在大家都抢着投的时候投进去,往往没有什么好收益。还是要把握好节奏,如果钱太多,好项目又较少,估值又太高,我觉得还是谨慎为好。

界面新闻:外部环境变化,给Pre-IPO阶段的投资带来的最大影响是?

高毅辉:随着IPO审核形势逐渐具体化,投资机构最大的挑战还是能不能持续地找到优秀的企业,找到真正漂亮的项目,发现有价值的项目。在2016年之前,只要任何一个项目IPO了,都可以赚钱,但是之后就不行了。有数据显示,现在接近400家公司市值在20亿以下,市值在50亿以下的公司已经接近一半。有很多公司慢慢上市,未必亏多少,因为倒挂在A股挺罕见的,但是赚不到什么钱。毕竟在IPO前12个月投了项目,怎么也得锁个三年,最后不好算账。

界面新闻:那在Pre-IPO阶段,可以通过哪些标准来判断是不是一家好公司?

高毅辉:一是先看行业,我们认为好行业要增速快、有发展前景,以及未来的容量要大;二是看企业的行业地位,我们倾向于投龙头企业,投的项目中基本上80%在全球的排名都靠前。

我们投的项目,奥美医疗做医用敷料,连续十二年全球出口第一;道通科技做汽车智能诊断系统,超过了德国的博世,仅次于美国的实耐宝,在细分赛道上是全球第二;徐工集团做工程机械在中国的规模第一,在全球现在排名第三;华大智造做基因测序仪,全球就三家公司,它是中国唯一一家;海光是做X86架构服务器CPU芯片,也是中国唯一一家,全球也就是英特尔、AMD和它三家;准时达是富士康下面做中央供应链的精益管理,算是全球的独角兽。

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我们一定是要选择投资特别优质的企业。

界面新闻:钛信资本的投资逻辑是什么?

高毅辉:第一,要看自己的优势资源在哪儿;比如我们的能力圈就在中后期投资,并不擅长做早期投资,所以不会碰早期项目,因为那不是我们的优势。但我们有可能会往后延伸,比如说定增、二级市场,慢慢往后面走。投资机构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

再一个,判断一个企业到底能不能上市,那就是考验投行保荐人的水平了。我是第一批保荐代表人,对于企业上市的可行性方面能有比较好的预判。

另外,我们做投资,主要是财务投资。我一直有一个观点,做财务投资就是为投资人赚钱,这就是你的使命,要看准了退出的通道才能投资,如果都不知道怎么退出来,那就不是好的财务投资。

界面新闻:与其他投资机构相比,钛信资本有哪些核心优势?

高毅辉:我们的项目信息源比较广泛,中后期项目平均一年至少有两三百家。虽然我们投得很少,一年平均投2家,但我们看得项目特别多。这中间可能觉得有二三十家不错,但我们还是坚持自己的标准,筛选优质的项目投资。

好项目能提前布局,比如之前投华大智造,这个项目我们2019年就在跟了,但到了2020年最后一轮的时候,就已经抢破头了。讲品牌和规模,我们与大基金相比有差距,那就只有提前找,在别人没有发现机会之前就开始布局。

界面新闻:在被投公司上市前,钛信资本能提供哪些帮助?

高毅辉:我们投得项目数量少,所以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可以很大。我们精品重度投资的项目,一个项目要是没看好就不会投,要是看准了就尽可能投得重,与企业绑得更紧一点。这里面包括给被投企业找并购的标的,帮忙引进人才和业务资源,以及在上市的时候,透过保代的视角,提出我们的建议等。

界面新闻:注册制下,怎么避免一二级市场估值倒挂?

高毅辉:要判断企业是否真的有价值潜力;如果是有价值的优秀企业,我们愿意用更高的价格去投,但如果估值存在泡沫,比如贵得离谱,那我们会选择放弃。

界面新闻:贵是因为估值太高,回报没那么明显?

高毅辉:是的,现在一级市场,就给到50倍的市盈率。像我们投的项目,利润一般要求1亿元以上,因为我们强调安全和稳健。同时,模式创新的项目我们会更加谨慎,因为有很多事不是现在能够算得清楚的,很多东西有必要选择放弃。我们会更多地去看收入和利润比较好的企业,有了收入和利润,就能在二级市场上给出定价,从而在市场好和不好的时候,分别计算出能给什么估值。哪怕企业上市的时候,市场在低点,算清楚账了,公司上市之后也能有很好的表现。

界面新闻:对于退出回报,有哪些具体的要求?

高毅辉:一般对于Pre-IPO的项目,回报倍数在3-4倍已经算不错的了。我们对于投资项目的要求,一般周期是3-4年,倍数不少于2倍。因为大家投了3-4年,如果没有至少2倍的收益,那么投资人一般不会太满意。

界面新闻:现阶段对于准备上市的公司有哪些建议?

高毅辉:现在做IPO跟以前还有点不太一样。在5、6年前,企业上市就能获得不错的收益。但这几年资本市场形势发生了改变,上市之后市值十几亿的企业有很多,这类低成长企业,就不太会受到投资方的关注。

现在对于Pre-IPO阶段的企业,应该斟酌是否能在上市后呈现很好的表现。企业发展潜力够大,未来前景非常广阔,那么上市就会有非常大的意义。如果只有几千万的利润,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成长性,而且处在一般的行业内,这样的企业上市以后可能就不会有好的表现,那么被并购也不失为好的策略。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高毅资产

3.2k
  • 森麒麟(002984.SZ):2024年前一季度净利润为5.04亿元,同比增长1.01倍
  • 信邦制药(002390.SZ):2023年全年实现净利润2.87亿元,同比增长28.02%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钛信资本高毅辉:基金管理人就是要为投资人赚钱,要看准退出通道再投资

“IPO审核变化新形势下,投资机构的核心挑战是能否持续地找到优秀的企业,发现有价值的项目。”

图片来源:图虫

记者 | 鲁智高

IPO审核新形势下,资本市场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

受刑法修正案(十一)、《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和《监管规则适用指引—关于申请首发上市企业股东信息披露》等政策的影响,上百家企业选择撤回材料并终止上市。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钛信资本创始合伙人高毅辉认为,投资的核心就是要投真正优秀的企业,这样才能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IPO审核变化新形势下,投资机构的核心挑战是能否持续地找到优秀的企业,发现有价值的项目。”

成立6年以来,钛信资本主要从事Pre-IPO阶段的股权投资,坚持精品重度投资、聚焦投资龙头企业的投资策略,所投项目平均增值近8倍,年化收益率(单利)达200%。

虽然每年看两三百个项目,但是钛信资本出手非常谨慎,一年平均只投2家,不过准确率却惊人的高,投的项目中基本上80%在全球范围内位居前列。高毅辉认为,现在市场上资金挺多,不过优秀的标的很少,并且估值也比较高,目前并非投资的好时机,还是要把握好投资节奏。

不同于部分PE选择将投资周期向前延伸,钛信资本会恪守能力圈,深耕专业优势,同时稳步拓宽自己的能力圈边界。“投资机构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高毅辉清楚公司的能力圈,擅长中后期投资,如果做早期投资,其实并没有优势。

在高毅辉看来,不同于产业资本,钛信资本做的是财务投资,“我一直有一个观点,做财务投资就是为投资人赚钱,这就是你的使命,要看准了退出的通道才能投资,如果都不知道怎么退出来,那就不是好的投资。”

以下为采访内容(有删改):

界面新闻:怎样评价现在的投资环境?

高毅辉:现在市场上的钱确实挺多的,不过优秀的标的有点少,估值比较高,这半年时间我们都是在看项目,并没有出手。如果时机不合适,我们宁可不投,等到有合适的项目再投。

我相信市场不会一成不变,都是有起有落。做投资最好是经历过两轮周期,真的见过疯狂,也见过冷冷清清。你在无人问津的时候投进去,可以挣很多钱,如果在大家都抢着投的时候投进去,往往没有什么好收益。还是要把握好节奏,如果钱太多,好项目又较少,估值又太高,我觉得还是谨慎为好。

界面新闻:外部环境变化,给Pre-IPO阶段的投资带来的最大影响是?

高毅辉:随着IPO审核形势逐渐具体化,投资机构最大的挑战还是能不能持续地找到优秀的企业,找到真正漂亮的项目,发现有价值的项目。在2016年之前,只要任何一个项目IPO了,都可以赚钱,但是之后就不行了。有数据显示,现在接近400家公司市值在20亿以下,市值在50亿以下的公司已经接近一半。有很多公司慢慢上市,未必亏多少,因为倒挂在A股挺罕见的,但是赚不到什么钱。毕竟在IPO前12个月投了项目,怎么也得锁个三年,最后不好算账。

界面新闻:那在Pre-IPO阶段,可以通过哪些标准来判断是不是一家好公司?

高毅辉:一是先看行业,我们认为好行业要增速快、有发展前景,以及未来的容量要大;二是看企业的行业地位,我们倾向于投龙头企业,投的项目中基本上80%在全球的排名都靠前。

我们投的项目,奥美医疗做医用敷料,连续十二年全球出口第一;道通科技做汽车智能诊断系统,超过了德国的博世,仅次于美国的实耐宝,在细分赛道上是全球第二;徐工集团做工程机械在中国的规模第一,在全球现在排名第三;华大智造做基因测序仪,全球就三家公司,它是中国唯一一家;海光是做X86架构服务器CPU芯片,也是中国唯一一家,全球也就是英特尔、AMD和它三家;准时达是富士康下面做中央供应链的精益管理,算是全球的独角兽。

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我们一定是要选择投资特别优质的企业。

界面新闻:钛信资本的投资逻辑是什么?

高毅辉:第一,要看自己的优势资源在哪儿;比如我们的能力圈就在中后期投资,并不擅长做早期投资,所以不会碰早期项目,因为那不是我们的优势。但我们有可能会往后延伸,比如说定增、二级市场,慢慢往后面走。投资机构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

再一个,判断一个企业到底能不能上市,那就是考验投行保荐人的水平了。我是第一批保荐代表人,对于企业上市的可行性方面能有比较好的预判。

另外,我们做投资,主要是财务投资。我一直有一个观点,做财务投资就是为投资人赚钱,这就是你的使命,要看准了退出的通道才能投资,如果都不知道怎么退出来,那就不是好的财务投资。

界面新闻:与其他投资机构相比,钛信资本有哪些核心优势?

高毅辉:我们的项目信息源比较广泛,中后期项目平均一年至少有两三百家。虽然我们投得很少,一年平均投2家,但我们看得项目特别多。这中间可能觉得有二三十家不错,但我们还是坚持自己的标准,筛选优质的项目投资。

好项目能提前布局,比如之前投华大智造,这个项目我们2019年就在跟了,但到了2020年最后一轮的时候,就已经抢破头了。讲品牌和规模,我们与大基金相比有差距,那就只有提前找,在别人没有发现机会之前就开始布局。

界面新闻:在被投公司上市前,钛信资本能提供哪些帮助?

高毅辉:我们投得项目数量少,所以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可以很大。我们精品重度投资的项目,一个项目要是没看好就不会投,要是看准了就尽可能投得重,与企业绑得更紧一点。这里面包括给被投企业找并购的标的,帮忙引进人才和业务资源,以及在上市的时候,透过保代的视角,提出我们的建议等。

界面新闻:注册制下,怎么避免一二级市场估值倒挂?

高毅辉:要判断企业是否真的有价值潜力;如果是有价值的优秀企业,我们愿意用更高的价格去投,但如果估值存在泡沫,比如贵得离谱,那我们会选择放弃。

界面新闻:贵是因为估值太高,回报没那么明显?

高毅辉:是的,现在一级市场,就给到50倍的市盈率。像我们投的项目,利润一般要求1亿元以上,因为我们强调安全和稳健。同时,模式创新的项目我们会更加谨慎,因为有很多事不是现在能够算得清楚的,很多东西有必要选择放弃。我们会更多地去看收入和利润比较好的企业,有了收入和利润,就能在二级市场上给出定价,从而在市场好和不好的时候,分别计算出能给什么估值。哪怕企业上市的时候,市场在低点,算清楚账了,公司上市之后也能有很好的表现。

界面新闻:对于退出回报,有哪些具体的要求?

高毅辉:一般对于Pre-IPO的项目,回报倍数在3-4倍已经算不错的了。我们对于投资项目的要求,一般周期是3-4年,倍数不少于2倍。因为大家投了3-4年,如果没有至少2倍的收益,那么投资人一般不会太满意。

界面新闻:现阶段对于准备上市的公司有哪些建议?

高毅辉:现在做IPO跟以前还有点不太一样。在5、6年前,企业上市就能获得不错的收益。但这几年资本市场形势发生了改变,上市之后市值十几亿的企业有很多,这类低成长企业,就不太会受到投资方的关注。

现在对于Pre-IPO阶段的企业,应该斟酌是否能在上市后呈现很好的表现。企业发展潜力够大,未来前景非常广阔,那么上市就会有非常大的意义。如果只有几千万的利润,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成长性,而且处在一般的行业内,这样的企业上市以后可能就不会有好的表现,那么被并购也不失为好的策略。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