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是红色基因的发源地,是初心的确立之地。小编和您一起开启这场特殊学习之旅——【馆长讲“四史”】。我们将在线寻访红色地标,聆听上海红色展馆馆长们讲述一个个鲜活生动的红色故事, 追寻红色记忆,感悟革命精神。永葆初心、砥砺前行。
今天是上海解放纪念日。72年前的今天,上海正式宣告解放。在这个特别日子,上海解放纪念馆副馆长徐伶将为我们详细介绍解放上海、接管上海、建设上海的光荣岁月。
大家好,我是上海解放纪念馆副馆长徐伶,今天由我来为大家介绍上海解放纪念馆。
72年前的上海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争史上一次规模最大的城市攻坚战。宝山是解放上海战役的主战场,打响了上海解放战役的第一枪。在外围的战事中,最激烈的战斗发生在宝山。人民解放军在这里鏖战月浦,激战刘行、杨行,钳击吴淞,经历了战役中最为艰苦、最为激烈的战斗。
我军将士打开了通往吴淞口的大门,为战役的全面胜利奠定了基础。据统计,整个上海解放战役中,共牺牲7613名解放官兵,其中牺牲在宝山就有5593名,1886名战士遗骸埋葬于宝山烈士陵园内。人民解放军用血与肉换来了解放上海的伟大胜利,揭开了新上海的历史新篇。
《战上海—上海解放革命历史主题展》是上海解放纪念馆目前的主展览。展览运用丰富的史料、照片和文物,完整讲述了中共中央、中央军委运筹帷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不畏牺牲英勇作战,中共中央上海局、上海市委全力以赴里应外合,上海人民齐心协力解放上海,以及解放后各界群众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克服种种困难重建上海的恢弘历史全过程。
展览以时间为脉络,分为“运筹帷幄”、“军政全胜”、“城市新生”三部分,通过300余幅图片资料,142套共计302件革命文物和历史档案、影像资料,深入挖掘上海解放前后惊心动魄的历史瞬间,真实再现70多年前解放上海、接管上海、建设上海的光荣岁月,其中许多文物和照片为首次对外展出。
展览还设置了多处多媒体互动展项,增强公众的参与度,使观众如身临其境般见证人民军队解放上海的光辉历程和丰功伟绩。展览以新颖的表现手法,创新理念、突破传统、打造亮点,让文物活起来,让历史立起来。
上海解放纪念馆重新布展用时2个多月,邀请了党史、展陈专家多次论证,新增文物近75件:包括华东支前委员会印制的《民工服务证》、1949年5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前委关于准备进入上海的工作指示》等。沉浸式多媒体场景,则生动再现了竹签壕沟、碉堡、飞机、大炮等。
值得一提的是,纪念馆首次播放了上海解放战役中唯一一段彩色影像纪录片。它是由前苏联战地摄影师所拍摄。镜头中拍摄的,是解放军攻打邮电大楼时的情景。片中文字写道:“在此战役中,邮政大楼内没有丢失一件邮件,没有损失一件设备,没有遗失一份档案,可谓是一个战争的奇迹。”
此外,很多新展出的展品都有一段值得纪念的故事。比如上海人民团体联合会“人民保安队”臂章,其背景是1949年初,国民党政府开始进行逃亡和破坏准备,中共上海党组织因势利导开展护厂护校斗争,建立统一的人民保安队并突击印制了统一臂章,以便解放军识别。别看小小的一块臂章,用料不多,当时人民保安队6万只臂章用布75匹。
在展览中,胡文杰和他妻子唐渠的唯一一张订婚照格外引人注目。在月浦攻坚战中,第三野战军259团团长胡文杰壮烈牺牲,他是整个上海战役中牺牲的军职最高的指挥员。唐渠珍藏了这张照片整整70年,直到2019年,听说上海解放纪念馆即将进行功能提升改造时,才由他的儿子胡继军于清明节捐赠给纪念馆。
馆内沉浸式多媒体体验区也让人印象深刻,它模拟了国民党军队在浏河中设置的竹签壕沟:不少解放军战士在冲锋陷阵时,经常是一只脚踏入解放上海的土地,一只脚却陷入了国民党设置的竹签壕沟之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观众右侧模拟了打响解放上海战役第一枪的月浦场景,左侧模拟了子母碉堡的形态。像这样的子母碉堡上海一共有8000多群,子堡与母堡相互配合,组成火力网。
为纪念在战役中牺牲的战士,1956年3月修建了“宝山县烈士公墓”。2004年到2006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宝山区委、区政府对宝山烈士陵园进行了全面改扩建,重建了宝山烈士纪念馆和“热血丰碑解放上海烈士英名墙”,新建了上海解放纪念馆。2016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上海解放纪念馆被列为“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
十几年来,上海解放纪念馆累计接待200多万人次参观者。2019年7月,在市委宣传部、市委党史研究室、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指导帮助下,宝山区委、区政府实施上海解放纪念馆功能提升改造,包括纪念馆内部改陈布展、纪念馆立面改造、整体环境同步优化等。外立面设计理念立足“解放”,寓意破旧立新,勇往直前。
上海解放纪念馆原貌
改造后的上海解放纪念馆
作为全市首批推荐的“四史”学习教育场馆,去年起,上海解放纪念馆推出“红色宣讲明‘四史’、使命在肩勇担当”活动,采用“参观展馆+烽火讲堂”的方式,打造看得到文物、听得到史实、感悟得到精神的“四史”红色文化宣讲品牌。一方面邀请专家学者理论授课,另一方面通过场馆讲解员的介绍,以小见大,从一件件无声静默的展品出发讲述历史上的难忘时刻和英雄人物。
红色资源是“四史”学习教育中最生动的教材,陵园就是学校,展厅就是课堂,走进上海解放纪念馆,看着一件件珍贵的历史文物,不禁让人缅怀和追忆解放上海这一段血与火的战争历史和伟大征程。作为副馆长,我也诚邀广大市民、游客走进上海解放纪念馆,直观感受解放事业的厚重历史和上海解放战役的磅礴伟力,让我们一起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发扬好!
来源:上海宝山官方微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