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住宾馆时让人感觉最不好的体验是什么?

前段时间的酒店事件让这个老话题再次被翻到了热区。总览一下答案,大家吐槽最多的就是包小姐们的卡片以及隔音差的现场直播。其实说穿了就是安全问题、卫生问题这两点,解决的话其他还可以勉强忍受。看看知友们都吐槽了哪些地方:
陈蒙:
有窗帘,没有窗户!
假老练:
欧冠夜,和兄弟们买好啤酒花生,开小房准备看球,然后发现没有C5,然后就看非诚勿扰了。
鱼殿:
大半夜正你侬我侬的时候一个傻逼冲进来说你们怎么在我房间这种坑爹事我会告诉你们吗
傻逼酒店告诉我系统BUG一间房卖了两个人,这特么你能信?
拉尔文:
曾在成都住小宾馆,每天晚上一个柔美的女声都会打来问先生你需要服务吗。
当时年少只是接起来说不要,次数多了之后很烦躁,于是说不要再打了,这个月都是我住这里,而且我,并不需要服务!!!
次日,电话如期而至,一个妩媚的男声,先生您要服务吗?
杰弗里谭:
最恶心没有之一:下水不畅……洗脸水放也放不掉,洗澡水越洗越多然后满地都是
2、你从父母那学到的最受用的一句话是什么?他们让你最佩服的品质是什么?

小时候觉得父母总是喜欢讲大道理,慢慢长大以后发现那些根本不是“大道理”,而是经验之谈与善意提醒,只是没有经历过的人,永远只会了解到“道理”的表面意思。看看知友们都怎么说:
读博前我问我爸爸:我可能在未来十年之内,都赚不到什么钱,只能勉强养活自己,这样真的可以吗?
我爸爸说:名贵的包包,戴奢侈的表,扔给谁背都一样,可是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读博士。爸爸这辈子没有的选择,为了养活你们只能做点小生意。奋斗了一辈子,就是希望我的孩子可以不受生活所迫,做自己想做的事。
很简单的两句,也是最适用的
有多大碗,添多少饭。
未曾登舟,先办落水之计。
家里的亲戚说你啥你听听就行,要是不想活成他们那样,你就按照自己想法来。
我们怎么孝敬老人,孩子会看在眼里的
3、大学和职场脱节在哪里?
有的人觉得大学和学生并没有严重的脱节,其实是存在的,而且非常明显。专业技能方面,学校所学的内容与实际运用不一定完全接轨,举例来说很多设计专业的孩子并不能学到好的审美,只学到了软件的使用方式;而职场的人际关系与做事方式,更是需要亲身经历才能成长。看看知友们都怎么说:
匿名用户:
脱节根源在于对社会化生存的误解。这不是什么新鲜观点,但仍然值得一再重复。
大学与职场脱节之处源自高中,源自初中,源自小学,源自幼儿园。欧美人民从幼儿园就开始社会化交往、生存。十岁以下孩子有男友/女友是很正常的事情(当然不意味着就要有性行为),十几岁孩子们的派对跟几十岁老家伙的派对没什么两样(酒精,毒品,性)。
换句话说,国内孩子们就像完全变态发育一样,总觉得有个槛(高考或大学毕业或读完研或出趟国),过去了才算「踏入社会」。迟迟不忍放弃「孩子」身份。实际上并不应该有这种放弃什么身份开始什么新身份的想法。
我觉得有点脱节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毕竟在大学和在职场的人目的完全不同。大学时光就是用来学习的,天天翘课实习啥的真心对不起学费。
大学生与职场脱节,不能工作,那每年毕业的大学生都哪里去了?大学毕业几年的人都去干什么了?没在工作?
初入职场,难免生涩。业务生疏,干熟就好了;眼高手低,不用你教育,干不好工作饿几个月他就啥都干了;不会和人交流?多被老油条整几次就明白怎么回事了。
谁不是从这个阶段过来的呢,摸爬滚打几年就什么都懂了。
本人毕业两年,也带过实习生,也是从最初什么都不懂到现在能独立完成很多东西,在我看来,大学生脱节的并不只是知识,更多的是其他的东西。
知识脱节可以自学,但是其他重要的品质问没有学到那就不仅仅是后面用时间能补上的了。
大学里面我觉得需要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与人沟通和相处的能力和推销自己的能力
2、超强的自学能力和对未知世界的渴望,这样才能让自己永远学到新知识,不落伍
3、很好的适应能力和良好的心里调节能力,这样才能非常好的适应这个社会
4、对待任何事物的态度,态度决定一切这句话并不是空谈。
4、领导可以让人无语到什么地步?

这类问题一直是“奇葩共欣赏”,有句话说得好,“计划赶不上变化、变化赶不上领导一个电话”,做工作最怕遇到的就是没有原则情绪化的领导吧,看看知友们都遇见过哪些不可理喻的领导:
负责电信诈骗案件侦办指导的领导,自己被骗了…………
嗯,他本人亲自去汇的款。
楊甚麽:
某同事的女朋友的经历。
部门领导说晚上请大家吃饭,于是大家欣然前往。
买单时,领导说,按照部门习惯,AA制。
最后,领导去买单,开了发票,其余人将各自那份钱给到领导。
傅斯翃:
关注你的微信,然后说你周末经常出去玩,因此担心你可能不能够周末完成紧急工作,从而对你评价比较低~~
非常的蛋疼,当我听到领导对我某个小弟这样评价后,立马屏蔽了领导~~
知微:
一个二十多岁的同事,母亲突然重病,已下病危通知书,医生说就这么几天了。于是请假在家陪母亲。
岂料部门经理打电话问他能不能克服一下,回来上班……同事愤怒挂电话,领导还很来气
5、如何坦然地面对慢慢变老?

其实这个话题放在网上是很难找到真正有价值的答案的,因为这些沉迷于社交网络的人,从来都还没有老过,你让他们如何告诉你坦然还是不坦然呢?第一个答案倒是实在,“不坦然也老啊”,这件事容不得人多想,时间会裹着你往前走的。看看知友们都如何说:
李瑶:
不坦然也老啊
最近看过的生死有一点多,某某某又被砍死了,某某某又上吊了,某某某出车祸,抢救无效死了。那些鲜活的生命,突然消失的时候,你可能就不会在意你自己渐渐老去的现事实。因为能活着就已经很好了,生命实在太短暂了,无端的烦恼是在浪费生命。
陈世涛:
我们对年龄的恐慌,其实并不在于年龄增长所带来的苍老,而是恐惧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仍然一无所得。
拾小玖:
“不要愁老之将至,你老了一定很可爱。而且,假如你老了十岁,我当然也同样老了十岁,世界也老了十岁,上帝也老了十岁,一切都是一样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