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火遍全国的曹县,能否点亮青岛县域经济?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火遍全国的曹县,能否点亮青岛县域经济?

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贫困县,到如今的网络新宠,“曹县梗”走红,不仅是因为当地网络主播一句“哗众取宠”的口号,其背后更有值得青岛县域发展借鉴的“真料”。

“每个人都可能在15分钟内出名”,“每个人都能出名15分钟”。

这是20世纪波普艺术倡导者兼领袖安迪·沃霍尔曾做出的两个相互关联的预言。

而这两句预言,恰恰道出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下,人人都可自媒体的现状。

伴随内容产出平台愈加成熟,每个人都可以生产自己的内容,打造个人品牌,收获自己的粉丝。

而当恰当的时机遇上恰当的内容,高关注度更易获得,“爆点”也更易在此时发生。

最近,曹县突然爆红于网络,便是诠释这点的最好案例。

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贫困县,到如今的网络新宠,“曹县梗”走红,不仅是因为当地网络主播一句“哗众取宠”的口号,其背后更有值得青岛县域发展借鉴的“真料”。

“梗”从哪里来?

曹县于网络的“走红”,源头是一位操着一口曹县方言的网络主播的几句“响亮口号”——

“山东菏泽曹县666”,“中国不能没有曹县,就像西方不能没有耶路撒冷!”,“我们要正视差距,毕竟纽约最近几年还是赶不上曹县的”、“宇宙中心——曹县”……

自2019年7月,这位曹县网络主播在某网络平台录制小视频,并用本地方言喊麦,这些视频被多次转发,并引来诸多网友的热议和跟风模仿。5月17日,“曹县梗”同时登上微博、抖音热搜榜,相关信息也随之大幅度增多;18日,“山东曹县县长回应走红”再度引发社会的高度关注,彻底将此事推至传播高峰。

据百度指数显示,近一个月内,“曹县”关键词整体日均搜索指数50270,整体同比增长4596%,环比增长3569%;日均资讯值32530,同比增长1288%,环比增长42572%。

一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因为一位主播而红遍网络,娱乐之余,不免会引发大众的好奇——这座曾经的贫困县究竟经历了些什么,如今竟能被冠以如此”强悍“的标签?

“梗”有何依据?

(上图为2020年上半年数据)纵观山东省内各个区域的发展情况,不难发现,山东的经济发展主要在东北地区,尤其在胶东半岛——青岛、烟台等沿海区域,近年来,在各种国家级、地区级发展战略的加持下,山东东北区域又迎来不少新的机遇;而在强省会战略下的济南,也拥有着不容小觑的实力和发展潜力。

对比而言,鲁西南这片土壤,就显得有些沉寂。

在2020年上半年山东各市GDP总量排行榜上,济宁以2016.23亿元成为鲁西南地区表现最好的城市,位居省内第6,同样位于鲁西南地区的枣庄市以总量792.79亿元成为山东省最后一名。

然而,当把衡量维度变更为GDP总量增速,菏泽以2.0%的成绩成为省内之最。

曹县,便是位于菏泽西南部的一个县城。从2020年菏泽市2区7县地区生产总值的数据来看,曹县似乎是菏泽得以获得如此提升的关键之一。

2020年,曹县以463.82亿元的地区生产总值、2.03%的增长率位于菏泽市第二,仅次于第一名的菏泽市牡丹区,为菏泽市7个县城之首。

足以佐证曹县“能量巨大”的证据还不止于此。

2020年,阿里研究院发布《淘宝村百强县名单》,上榜的县级行政区可以说都是抓住了互联网风口,这类蓬勃发展的新兴经济体吸引了大众的目光,大家都在猜测,谁将会是下一个义乌。

信息显示,淘宝村百强县广泛分布于11个省,山东省位于第四,为北方各省份之首,其中,菏泽市为“淘宝村百强县”最多的地级市,2区7县全部入选。

而曹县,凭借151个淘宝村、17个淘宝镇的数量,夺下“淘宝村百强县”名单的亚军,不仅是菏泽9个产业集群中的首位,在全国的百强县排名中更是仅次于成名多年的义乌。

图片来源:阿里研究院

曹县的崛起让人赞叹,也让人疑惑:它究竟依靠什么实现此等成绩?

一言以蔽之:“用互联网的思维去做擅长的事”。

首先是曹县主要面对日本市场的棺材产业。

于国内而言,由于殡葬改革已经非常完善,棺材的市场需求并不大,反而在海外,尤其是老龄化日趋加剧的日本,有着非常大的市场。曹县的棺材产业更是深谙其道,根据海外市场需求推出深度定制产品,并会根据市场变化进行相应的改革、升级,甚至形成了殡葬一条龙的生产业务,而这方面的产业聚集是整个曹县经济中非常具有市场优势的部分。

据悉,曹县几乎控制90%的日本棺材市场,每年投放在日本市场的新品比例能达到25%,此外,日本常用的祭祀用品也是从曹县进口,造价最高的一款佛龛高达60万元人民币。

至于曹县棺材产业火爆的根本原因,在于一种名叫“泡桐”的树木。

泡桐常见于豫东鲁西平原之上,曹县更是曾被中国林学会命名为“中国泡桐加工之乡”。这种树木生长快、强度弱、密度低,原本不堪大用,只能烧火,可把它放到棺材市场,尤其是有着人棺一起火化的丧葬习俗的日本,它便摇身变成该市场的“主力选手”,自身重量轻的属性还给产品运输带来很大的优势。

其次,曹县的另一大支柱产业汉服制作,不仅搭上了电商经济崛起的快车,还迎来了汉服愈加火爆的机遇。

随着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愈加重视,对汉服的追捧和喜爱也日渐加深,近日,“汉服市场爆发”还曾登上微博热搜,有预计称,2021年汉服市场销售规模或将超百亿元。

曹县大集镇是全国最大的演出服生产基地,每年生产份额近70%。当地人民看准“汉服热”这一机遇,镇上的多家演出服生产厂商都开启生产日常汉服的生产线。为了打开并抓住汉服细化市场,曹县的汉服生产开启品牌化路线,发展原创品牌,不仅自己培养、挖掘有才华的裁缝、设计师,同时还与外面的设计师合作,研究各个朝代汉服的形制要求,在配色、刺绣图案乃至生产工艺方面进一步提升水准,打造更加创新、精致的汉服产品。

据曹县官网信息显示,2019年,全县拥有电商企业4000家,网店5.5万余家,电商交易额516亿元,电商销售额突破198亿元,并带动了20万人创业就业。其中,2019年全县汉服电商销售额近19亿。

可见,“曹县梗”可不单是略微魔性的“口嗨”,背后的真枪实弹,才是使其真正被大众注意到的根本原因。

“梗”有何启示?

说起“曹县梗”给县域发展带来的最大启示,第一个要提的,便是互联网思维——制造爆点,并尽可能延续爆点的热度。

曹县的“火”,最先来自于一位网红,而曹县县长随之的借势回应,延续了“曹县梗”的热度,引发大众好奇,进而让大众产生深入了解的想法和动作。这是正确认识、准确使用互联网思维的典型成功案例,以新的传播渠道和宣传形式,主动开展更有针对性、更符合当下娱乐环境的宣传。类比案例如四川理塘丁真,从一个人红到一座城红,成功带动了当地文旅业发展。

另外就是底气:红不流于表面,剥开“话题”的外衣,里面依旧是满满的干货。

曹县走红更具借鉴意义的根本原因,在于它的“落地”——不盲目跟随潮流,立足于本地实际,充分发掘本地特色资源和独特优势,看准市场时机进而发力,打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差异化产业格局。从它的发展历程中,我们能看到更多顺势而为的从容,而不是借助流量强出圈后的后劲不足。

带着“曹县梗”的启示,再将目光聚焦青岛县域发展。

对比而言,青岛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拥有其他城市难以比拟的优势,各县域的发展规划也均是在基于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力求实现进一步提升。比如青岛市崂山区立足于自身文旅资源优势,开创山海度假全域旅游发展新模式;于2020年登榜“百强县”的胶州市,也抓紧上合示范区的发展机遇,在引项目、促投资等城市经济发展促进方面,均取得了不错的进展;纺织服装是即墨区的传统优势产业,即墨童装更是其纺织服装产业的重要一极,目前,青岛市即墨区是全国重要的童装生产基地,并被先后授予“中国童装名城”、“全国优秀童装品牌创建基地”等荣誉称号;平度市的一个小镇因制造假睫毛走红海外,其覆盖全球80%的假睫毛……

可以说,青岛各县域具备很好的发展基础和条件,只是欠一点“火候”,而这一“火候”,便是“曹县梗”走红的引子——互联网思维。

近年来,城市借助互联网进行宣传已成为主流,却一直存在“千篇一律”、“千城一面”的现象,大量同质化的内容输出难以形成独特的记忆点,市面上缺乏独特的内容形式来输出城市的与众不同,这正是曹县比其他城市做得突出的地方。

而于青岛县域发展,实力是具备的,缺乏的与之相匹配的创新内容输出。如何像曹县一样,巧用互联网思维与自身优势产业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爆发点,是下一步青岛县域经济实现创新突破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来源:灯塔望海微信公号

原标题:火遍全国的曹县,能否点亮青岛县域经济?

最新更新时间:05/31 10:18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火遍全国的曹县,能否点亮青岛县域经济?

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贫困县,到如今的网络新宠,“曹县梗”走红,不仅是因为当地网络主播一句“哗众取宠”的口号,其背后更有值得青岛县域发展借鉴的“真料”。

“每个人都可能在15分钟内出名”,“每个人都能出名15分钟”。

这是20世纪波普艺术倡导者兼领袖安迪·沃霍尔曾做出的两个相互关联的预言。

而这两句预言,恰恰道出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下,人人都可自媒体的现状。

伴随内容产出平台愈加成熟,每个人都可以生产自己的内容,打造个人品牌,收获自己的粉丝。

而当恰当的时机遇上恰当的内容,高关注度更易获得,“爆点”也更易在此时发生。

最近,曹县突然爆红于网络,便是诠释这点的最好案例。

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贫困县,到如今的网络新宠,“曹县梗”走红,不仅是因为当地网络主播一句“哗众取宠”的口号,其背后更有值得青岛县域发展借鉴的“真料”。

“梗”从哪里来?

曹县于网络的“走红”,源头是一位操着一口曹县方言的网络主播的几句“响亮口号”——

“山东菏泽曹县666”,“中国不能没有曹县,就像西方不能没有耶路撒冷!”,“我们要正视差距,毕竟纽约最近几年还是赶不上曹县的”、“宇宙中心——曹县”……

自2019年7月,这位曹县网络主播在某网络平台录制小视频,并用本地方言喊麦,这些视频被多次转发,并引来诸多网友的热议和跟风模仿。5月17日,“曹县梗”同时登上微博、抖音热搜榜,相关信息也随之大幅度增多;18日,“山东曹县县长回应走红”再度引发社会的高度关注,彻底将此事推至传播高峰。

据百度指数显示,近一个月内,“曹县”关键词整体日均搜索指数50270,整体同比增长4596%,环比增长3569%;日均资讯值32530,同比增长1288%,环比增长42572%。

一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因为一位主播而红遍网络,娱乐之余,不免会引发大众的好奇——这座曾经的贫困县究竟经历了些什么,如今竟能被冠以如此”强悍“的标签?

“梗”有何依据?

(上图为2020年上半年数据)纵观山东省内各个区域的发展情况,不难发现,山东的经济发展主要在东北地区,尤其在胶东半岛——青岛、烟台等沿海区域,近年来,在各种国家级、地区级发展战略的加持下,山东东北区域又迎来不少新的机遇;而在强省会战略下的济南,也拥有着不容小觑的实力和发展潜力。

对比而言,鲁西南这片土壤,就显得有些沉寂。

在2020年上半年山东各市GDP总量排行榜上,济宁以2016.23亿元成为鲁西南地区表现最好的城市,位居省内第6,同样位于鲁西南地区的枣庄市以总量792.79亿元成为山东省最后一名。

然而,当把衡量维度变更为GDP总量增速,菏泽以2.0%的成绩成为省内之最。

曹县,便是位于菏泽西南部的一个县城。从2020年菏泽市2区7县地区生产总值的数据来看,曹县似乎是菏泽得以获得如此提升的关键之一。

2020年,曹县以463.82亿元的地区生产总值、2.03%的增长率位于菏泽市第二,仅次于第一名的菏泽市牡丹区,为菏泽市7个县城之首。

足以佐证曹县“能量巨大”的证据还不止于此。

2020年,阿里研究院发布《淘宝村百强县名单》,上榜的县级行政区可以说都是抓住了互联网风口,这类蓬勃发展的新兴经济体吸引了大众的目光,大家都在猜测,谁将会是下一个义乌。

信息显示,淘宝村百强县广泛分布于11个省,山东省位于第四,为北方各省份之首,其中,菏泽市为“淘宝村百强县”最多的地级市,2区7县全部入选。

而曹县,凭借151个淘宝村、17个淘宝镇的数量,夺下“淘宝村百强县”名单的亚军,不仅是菏泽9个产业集群中的首位,在全国的百强县排名中更是仅次于成名多年的义乌。

图片来源:阿里研究院

曹县的崛起让人赞叹,也让人疑惑:它究竟依靠什么实现此等成绩?

一言以蔽之:“用互联网的思维去做擅长的事”。

首先是曹县主要面对日本市场的棺材产业。

于国内而言,由于殡葬改革已经非常完善,棺材的市场需求并不大,反而在海外,尤其是老龄化日趋加剧的日本,有着非常大的市场。曹县的棺材产业更是深谙其道,根据海外市场需求推出深度定制产品,并会根据市场变化进行相应的改革、升级,甚至形成了殡葬一条龙的生产业务,而这方面的产业聚集是整个曹县经济中非常具有市场优势的部分。

据悉,曹县几乎控制90%的日本棺材市场,每年投放在日本市场的新品比例能达到25%,此外,日本常用的祭祀用品也是从曹县进口,造价最高的一款佛龛高达60万元人民币。

至于曹县棺材产业火爆的根本原因,在于一种名叫“泡桐”的树木。

泡桐常见于豫东鲁西平原之上,曹县更是曾被中国林学会命名为“中国泡桐加工之乡”。这种树木生长快、强度弱、密度低,原本不堪大用,只能烧火,可把它放到棺材市场,尤其是有着人棺一起火化的丧葬习俗的日本,它便摇身变成该市场的“主力选手”,自身重量轻的属性还给产品运输带来很大的优势。

其次,曹县的另一大支柱产业汉服制作,不仅搭上了电商经济崛起的快车,还迎来了汉服愈加火爆的机遇。

随着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愈加重视,对汉服的追捧和喜爱也日渐加深,近日,“汉服市场爆发”还曾登上微博热搜,有预计称,2021年汉服市场销售规模或将超百亿元。

曹县大集镇是全国最大的演出服生产基地,每年生产份额近70%。当地人民看准“汉服热”这一机遇,镇上的多家演出服生产厂商都开启生产日常汉服的生产线。为了打开并抓住汉服细化市场,曹县的汉服生产开启品牌化路线,发展原创品牌,不仅自己培养、挖掘有才华的裁缝、设计师,同时还与外面的设计师合作,研究各个朝代汉服的形制要求,在配色、刺绣图案乃至生产工艺方面进一步提升水准,打造更加创新、精致的汉服产品。

据曹县官网信息显示,2019年,全县拥有电商企业4000家,网店5.5万余家,电商交易额516亿元,电商销售额突破198亿元,并带动了20万人创业就业。其中,2019年全县汉服电商销售额近19亿。

可见,“曹县梗”可不单是略微魔性的“口嗨”,背后的真枪实弹,才是使其真正被大众注意到的根本原因。

“梗”有何启示?

说起“曹县梗”给县域发展带来的最大启示,第一个要提的,便是互联网思维——制造爆点,并尽可能延续爆点的热度。

曹县的“火”,最先来自于一位网红,而曹县县长随之的借势回应,延续了“曹县梗”的热度,引发大众好奇,进而让大众产生深入了解的想法和动作。这是正确认识、准确使用互联网思维的典型成功案例,以新的传播渠道和宣传形式,主动开展更有针对性、更符合当下娱乐环境的宣传。类比案例如四川理塘丁真,从一个人红到一座城红,成功带动了当地文旅业发展。

另外就是底气:红不流于表面,剥开“话题”的外衣,里面依旧是满满的干货。

曹县走红更具借鉴意义的根本原因,在于它的“落地”——不盲目跟随潮流,立足于本地实际,充分发掘本地特色资源和独特优势,看准市场时机进而发力,打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差异化产业格局。从它的发展历程中,我们能看到更多顺势而为的从容,而不是借助流量强出圈后的后劲不足。

带着“曹县梗”的启示,再将目光聚焦青岛县域发展。

对比而言,青岛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拥有其他城市难以比拟的优势,各县域的发展规划也均是在基于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力求实现进一步提升。比如青岛市崂山区立足于自身文旅资源优势,开创山海度假全域旅游发展新模式;于2020年登榜“百强县”的胶州市,也抓紧上合示范区的发展机遇,在引项目、促投资等城市经济发展促进方面,均取得了不错的进展;纺织服装是即墨区的传统优势产业,即墨童装更是其纺织服装产业的重要一极,目前,青岛市即墨区是全国重要的童装生产基地,并被先后授予“中国童装名城”、“全国优秀童装品牌创建基地”等荣誉称号;平度市的一个小镇因制造假睫毛走红海外,其覆盖全球80%的假睫毛……

可以说,青岛各县域具备很好的发展基础和条件,只是欠一点“火候”,而这一“火候”,便是“曹县梗”走红的引子——互联网思维。

近年来,城市借助互联网进行宣传已成为主流,却一直存在“千篇一律”、“千城一面”的现象,大量同质化的内容输出难以形成独特的记忆点,市面上缺乏独特的内容形式来输出城市的与众不同,这正是曹县比其他城市做得突出的地方。

而于青岛县域发展,实力是具备的,缺乏的与之相匹配的创新内容输出。如何像曹县一样,巧用互联网思维与自身优势产业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爆发点,是下一步青岛县域经济实现创新突破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来源:灯塔望海微信公号

原标题:火遍全国的曹县,能否点亮青岛县域经济?

最新更新时间:05/31 10:18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