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与世长辞。惊闻噩耗,古华中学全体师生陷入深深的悲痛之中。学校于5月24日至28日开展了“做一粒好种子——致敬英雄”的主题教育活动,表达对袁隆平院士的深切缅怀与追思。
5月24日,学校大队部在升旗仪式上开展了《致敬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国旗下讲话。5月28日,各班又召开了主题班会——《稻田里的丰碑》。此次系列活动的开展,是古华中学师生对袁隆平院士逝世的沉痛哀悼,也是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在活动中,全校师生重温了袁隆平院士为国担当、为民谋利的爱国情怀,被他坚持梦想、不懈追求的精神品质深深打动。“袁隆平爷爷一生以祖国和人民的需要为己任,以奉献祖国和人民为目标,在崇高理想的感召下,一辈子躬耕田野,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他是中华民的‘脊梁’,更是激励我们奋勇追梦的楷模。”
说起古华中学师生和袁隆平院士的结缘,还要追溯到三年前。2018年4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中小学(中职校)班会课专题研讨现场会在古华中学召开。现场会上,学校班主任工作室导师丁如许和其他三位工作室学员将分别展示4节系列微班会。在前期讨论时,4位老师决定将课程展示的主题设定为“梦想”。主题定好了,素材又该选什么呢?“袁隆平!”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出他的名字。“我们在初三年级《我们也追星》的一节班会课中曾经采用袁院士的素材,工作室的老师也都研读过《袁隆平传》,对他的故事早已耳熟能详。”丁如许说道。
袁隆平院士一生有两个梦想——“禾下乘凉”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他的一生就是勇敢追梦的最好“教科书”。备课时,丁老师提出,要想让学生们把“坚持梦想”切实有效地化为行动,得到袁院士的亲自鼓励是最好的方法。于是,4位老师在校领导的支持下立即展开行动,用三个多月的时间与袁院士取得了联系,最终获得了他的亲笔题词——“坚持梦想不懈追求”。
不出所料,这次全国性的班会展示活动办得很成功,古华中学在活动结束后整体设计了系列课程和主题教育活动。袁隆平院士成为了古华中学师生的偶像,他的珍贵赠言也成为了古华师生励志前行的座右铭。
如今,袁隆平院士虽已离开了我们,但他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却仍在激励着每一位古华学子。重温他的感人事迹,令学生们进一步感受到了梦想的力量,他们立志要像袁隆平院士一样为梦想勤奋学习、坚持拼搏,将来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记者:俞琳
审稿:杨亮 杨珺 陆健
编辑:何语馨
评论